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知識資本協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知識資本協同[1]

  知識資本協同是指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通過知識資本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增強的合併效果,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和競爭績效,並且大於它們原先獨立時的效果總和。

知識資本協同的本質[1]

  知識資本協同的本質是差異協同。

  差異協同律是系統辯證論的中心規律,它揭示了系統發展的源泉和動因,即系統發展的原因在於系統內部的差異性、協同性與自組織性。企業採取併購方式以及併購後知識資本的協同也是源於雙方知識資本的差異。每個企業都是有“個性”的系統,這一點早已被寫入西方法律,而個性(差異)的綜合表現就是企業獨特的要素——知識資本。作為核心能力的根源,知識資本是非競爭性的和難以模仿與替代的,其差異使不同企業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前途迥然,知識資本存量大的企業將獲得競爭優勢超額利潤併購為企業提供了知識資本轉移與創新的平臺,射手公司對目標公司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兩個知識資本系統在結構質量和時空上的差異。

  兩個差異的知識資本系統交融在一起,類似於化學物質的接觸,任何反應的發生都會引起兩者的變化。由於內部結構的差異,知識資本系統之間可能發生轉移、共用、互補、替代,甚至衝突等多種非線性作用,此外,這兩個非平衡系統與外部環境也會產生共鳴與漲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之間的差異會通過融合、對話、協同與共振逐漸轉變為合力與動力,推動雙方協調一致地發展,並創造出新的知識資本。因此,差異是協同的前提和基礎,併購企業的知識資本系統正是按照差異→選擇→非線性作用→協同的基本順序演化的。

知識資本協同的有機結構[1]

知識資本協同的構成

  知識資本協同的構成主要是指知識資本各構成之間的協同,按照知識資本的四分類法,可以將知識資本協同分成以下四類:

  1.人力資本協同

  人力資本協同是指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人力資本結合在一起,根據人力資本的特點進行整合,最終獲得了增強的效果,並且大於它們各自獨立時的人力資本總和。企業是由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構成的一個特殊契約(周其仁,1996),併購實質上就是併購雙方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在新的契約關係下重新組合的過程。企業併購成功與否,不儀依賴於物質資本的有效配置,同時取決於人力資本的合理重組,人力資本的協同效果直接決定了其他類型知識資本協同及實物資本和金融資本運作效率。很多併購失敗的原因就是關鍵人才的流失和文化衝突問題(Bianeo,2000;Fairlamb,2000),因此,併購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實現人力資本的正協同效應。它涉及如何保留雙方的核心人力資本,並且使他們在新的契約下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裡所說的核心人力資本是指擁有成熟專業技能的、富有挑戰精神並且善於創造性地接受與應用知識的核心員工。例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核心技術人員、核心營銷人員以及核心中層管理者等。可以從人力資本的價值創造性、員工忠誠、培訓教育等方面識別公司的關鍵人力資本。

  2.市場資本協同

  市場資本協同是指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市場資本結合在一起,根據市場資本的特點進行整合,最終提高企業在市場上具有的競爭優勢,並且大於它們原先獨立時的市場資本總和。市場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根本目的,早期的併購文獻集中於公司之間和整合過程中的戰略匹配或組織合適度,忽略了市場資本的協同(例如:公司外部的企業關係),這裡隱含的假設是射手公司通過併購可以順利地接管靶子公司的市場地位。實際上,接管靶子公司的客戶資本和聲譽資本並不容易,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由於其無形性,評價客戶關係、銷售渠道企業聲譽市場資本是很困難的,但是這種複雜性不應該導致併購後對市場資本的忽略。目前已經有學者研究客戶和供應商關係、市場協同機會對成功併購的意義。作者認為,併購企業的產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能否成功地認識到併購雙方的市場資本以及它們能否發揮協同作用

  3.技術資本協同

  技術資本協同是指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技術資本結合在一起,根據技術資本的特點進行整合,最終提高企業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並且大於它們原先獨立時的技術資本總和。技術在企業的價值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獲取技術和發展技術能力越來越成為併購的重要動機(Link,1988:Grandstrand等人,1992;Chakrabarti和Suverkrup,1994:Wysocki,1997)。有些學者還研究了外購技術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根據他們的研究,外購技術的絕對規模與相對規模、併購雙方知識基礎的相關性等因素對併購後的創新績效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併購中通過技術資本的整合來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基礎結構資本協同

  基礎結構資本協同是指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基礎結構資本結合在一起,能夠產生增強的效果,並且大於它們原先獨立時的基礎結構資本總和。基礎結構資本是公司的骨架和粘合劑,它對其他知識資本作用的發揮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Sveiby,1997;Sullivan,2000)。企業文化信息系統等類似於呼吸對人的作用(Mirvis和Marks,1992),當你擁有它時往往沒有特別的感覺,而一旦失去就會極大地影響組織的績效。因此基礎結構資本的協同會影響其他類型知識資本協同的實現,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雙方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和信息系統對併購效果的影響,已經有許多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

知識資本協同的有機結構

  併購後知識資本協同的過程就是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知識資本通過共用、學習、互補、替代等多種作用,由最初的碰撞、對話逐步走向融合與共振的過程。人力資本協同、技術資本協同、市場資本協同和基礎結構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四個組成要素,那麼,它們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呢?這裡認為,這四個子系統的協同不是各自獨立地起作用,而是存在密切的聯繫,共同構成了知識資本協同的有機結構(如圖1所示)。
Image:知识资本协同的内部结构.jpg

  人力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核心和聯繫其他三類協同的紐帶,技術資本協同、市場資本協同與基礎結構資本協同的實現及其效果都是由人力資本協同引發和決定的。人力資本是企業知識資本的核心,知識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人這一系統才能完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Grant,1995),而必須通過人力活動進行轉換。因此併購後最關鍵的就是人力資本的整合與協同,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與激勵機制使員工的潛能得以最大發揮。

  市場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根本目的。市場資本能夠直接影響企業價值的實現,其中客戶關係價值直接與企業價值相聯繫,企業價值歸根結底是其客戶關係價值的總和(Wayland,1997),因此協同的根本出發點就是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其他協同都是圍繞這一目的的。例如:人力資本可以看成是滿足客戶需要的員工技能結構資本是滿足市場需要的組織能力,技術資本是為了贏得市場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生產水平的能力

  技術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關鍵和難點。技術在企業的價值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關於核心能力的研究都是從技術角度進行的(PrahaladHamel,1990;Patel和Pavitt,1997等)。專利技術還可以直接創造價值,例如:IBM公司每年通過許可賺取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擁有的市場與其擁有的技術水平直接相關。許多併購都是由技術驅動的,甚至在高科技領域的外部,收購者都期望購買和整合今天的技術,並通過研發創新來購買和整合明天的技術(Alexanda Reecl Lajoux,2001)。因此,技術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關鍵和難點。

  基礎結構資本協同是知識資本協同的基礎,其他三類協同只有在結構資本的保證下才能順利實施。結構資本對充分發揮知識資本的作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為人力資本提供了創造和利用其知識的環境,是人力資本離開企業時仍然正常動作的企業的一部分。結構資本協同是支持其他三類協同的“基礎平臺”,如果射手公司與靶子公司的結構資本不相容,即使有再大的協同潛力也無法實現,例如:併購雙方的組織文化衝突可能導致整個併購計劃的失敗。

知識資本協同的環境[1]

知識資本協同的內部環境

  日本學者Nonaka與Konno在《場的概念:知識創造基礎的構建》一文中提出了“場”理論(場即我們所說的環境)。這裡的環境指的是一種共用的空間,它既可以是物理環境(例如辦公室、車間),虛擬環境(例如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也可以是心理環境(例如共用的價值觀、經驗等)。根據內部共用環境中參與者協同作用的類型及協同作用的媒介,可以將內部環境(場)分為四種類型:源發場、互動場、網路場和訓練場(如圖2所示)。
Image:并购实体的内部共享环境.jpg

  (1)源發場(Originating Sa)。指企業員工之間面對面接觸的協同作用環境。在這個空間中,個體與其他人之間的障礙被消除,人們共用有關感覺、情緒、經驗和心智的隱性知識。源發場為實現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社會化模式提供了條件。組織對源發場的管理主要有兩種間接方式:一是組織文化建設,通過成員的組織社會化過程塑造共有的知識願景。二是開放的組織設計,打破部門間條塊分割的壁壘,與外界建立友好的界面。

  (2)互動場(Interacting Ba)。指企業內部群體之間面對面的協同作用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員工個人的心智模式與技能被集體共用並且轉化為團體的術語和概念。這一環境為外部化協同模型創造了條件,通過對話,個體的隱性知識被他人共用,同時也觸發個體心智模式的反思和提升。同源發場相比,互動場需要有意識地進行組織才能產生,選擇擁有恰當知識和能力的員工是在互動場中創造知識資本的關鍵。

  (3)網路場(Cyber Ba)。指集體之間進行虛擬作用的環境。在這種虛擬空間中,新的顯性知識與已有的顯性知識相聯接,並被組合儲存,由企業的全體成員共用。它是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資料庫、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大顯身手的領域。這一環境為顯性知識的綜合化協同模式創造了條件。

  (4)訓練場(Excercising Ba)。指員工之間進行虛擬協同作用的環境。它促進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即為知識資本創造的內部化模式提供條件。在這一環境中,員工需要通過虛擬媒介(例如電子郵件)消化已提取出來的顯性知識,經過顯性知識的運用強化知識的內在化過程,以創造出其他企業難以仿效和學習的內隱的核心能力。

知識資本協同的外部環境

  (一)外部環境的主要構成

  從網路組織的觀點來看,企業可以看成是與供應商客戶、競爭企業、金融機構等多個組織相聯繫的關係網路。關係資本、顧客資本等知識資本的識別和確認將這些組織有機地組合起來,這個複雜的交流網路不僅將企業內部不同的職能部門聯結在一起,並且將企業與其他企業以及外部市場聯繫起來。知識資本的協同實際上是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之間以及它們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作用,共同創造新知識資本的過程,協同的能力與外部環境的質量以及企業與環境間的關係結構緊密相關。具體來講,知識資本協同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產品市場環境。併購實體與外部產品市場的聯繫包括購買者與銷售者的垂直市場關係,以及與合作生產者、互補者和競爭對手的水平市場關係。企業的產品服務是知識資本的凝結和體現,而市場會對產品和服務做出反饋。市場創新過程通過使用產品或服務,以及確認能夠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潛在參與者,使企業或個人所必需的知識變得易於獲得。當消費者購買、挑剔或者拒絕購買產品時,企業可以提煉出消費者擁有的隱性知識。因此,應該把識別顧客的問題視為企業的特殊能力,把市場作用視為可向未來契約提供的承諾,而不是向未來承諾提供現成的契約

  (2)要素市場環境。企業與要素市場的聯繫主要表現在金融資本市場、人力資本市場、技術市場三個方面。①併購交易的完成以及併購實體的後續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企業的籌資會涉及借貸市場或者股票市場。一方面,債權人股東等資本提供者對投資收益的要求促使企業改善其知識資本以提高價值創造能力,雄厚的資金實力更有利於知識資本的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知識資本的提升能為資本提供者帶來更高的收益,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這樣可以步入良性迴圈。②併購後企業的人力資本往往會經歷一定的調整,經營者、雇員的變動分別需要在經理市場勞動力市場上完成。企業藉助這兩個市場對掌握核心知識的員工進行重新評估和定價,調整其人力資源政策,並且可以從企業外部引進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將直接參与企業知識資本的開發。③技術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技發展軌跡、現實科技知識存量和技術水平,它是企業創新和技術發展的基礎。通過技術市場,企業一方面可以購入自身技術資本發展所需的技術成果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先進的技術通過許可證貿易轉讓等多種方式創造價值。

  (3)制度法律環境。法律制度是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保障,併購企業知識資本的協同離不開法律制度的支持。首先,企業併購活動必須遵循一定的“游戲規則”和政策取向。大多數國家都努力建立起既能維護市場競爭活力,又能有效阻止市場壟斷的併購監管法規,例如:《公平交易法》、《威廉姆斯法案》、《反托拉斯兼併準則》等法案。其次,專利法商標法等各種知識產權制度和政府的有關科技立法為知識創新活動提供了產權激勵。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國政府紛紛立法以鼓勵創新與合作,這些產權激勵制度的完善有助於知識資本的發展和價值創造

  (4)社會文化環境。它包括一個區域(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公眾態度等。從動態的過程來看,文化本身是正規制度的結晶和升華,它反過來又會強化或阻礙新的正規制度的形成。社會文化價值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它在各種外部環境中處於最深的層次,它往往通過對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間接地起作用,如形成市場偏好、引導法規的制訂等。

  (二)企業與外部環境的作用方式

  外部環境是企業知識資本發揮作用及創造價值的外部條件。按照企業從外部環境中獲取知識的途徑,可以將企業與外部環境協同作用的方式分成三種類型(如圖3所示)。
Image:并购实体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方式.jpg

  (1)企業與外部環境的對話。指企業通過與外部環境的對話與交流,吸收外部組織的顯性知識資本,並轉變為自身的顯性知識資本。該過程為企業與外部組織之間創造新知識資本的組合協同模式和內部化協同模式創造了條件。

  (2)企業將外部環境的隱性知識資本顯性化。指企業通過共用外部環境中的隱性知識,將外部組織的隱性知識轉變為自身的顯性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將外部組織的需求、知識和思維模式顯性化。該過程為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創造新知識資本的外部化協同模式提供了條件。

  (3)企業與外部環境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指企業通過與外部組織的相互理解與信任達到共用隱性知識的過程。這種方式為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創造新知識的社會化協同模式提供了條件。

知識資本協同的價值類型[1]

知識資本協同的直接價值

  併購企業知識資本的協同可能引起公司現金流或利潤的變化,這類價值與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的戰略目標直接相關,並且容易測評,我們稱之為知識資本協同的直接價值。它包括兩個方面:

  (1)收入的增加。通過併購雙方的專利、商譽資本、顧客資本等知識資本的協同作用,可以使企業的收入增加。例如:①通過顧客資本和營銷網路的共用,可以提高市場份額和對市場的控制能力,當其市場勢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企業有可能獲得高額壟斷利潤;②將一方信譽良好的品牌或商標借用到另一方的類似產品或服務上,可以提高其銷售價格;③通過技術資本的共用和創造,可以提高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開發出更新的產品或者提高產品質量等。

  (2)成本的節約。併購為企業學習的“內部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安排,從而降低了企業的學習成本和協作成本。知識資本協同帶來的成本節約在其各個構成上都表現得比較明顯,例如:①專利技術訣竅知識產權的共用可以使產品工藝設計和生產的成本降低,以及使原先使用併購方的專利許可費用降低或者完全免除;②營銷網路、顧客關係等的共用可以降低開發新客戶的成本和市場推廣費用,並且可以減少市場研究費用和營銷成本;③供應網路和服務網路的共用可以降低採購成本和服務成本;④人力資本協同,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的協同會增加他們的競爭意識,降低代理成本;⑤信息系統的共用可降低管理費用和溝通成本等。

知識資本協同的間接價值

  有些知識資本的協同與公司的戰略目標、收入或成本沒有直接的聯繫,並且不容易測評。這些活動與它們所產生的直接價值之間的聯繫可能是直觀而明顯的,但是與交易行為並沒有關聯。我們稱這類協同價值為間接價值。它的內涵非常豐富,本文僅列出幾種主要的類型。

  (1)企業聲譽和形象的提升。通過共用卓著的企業信譽和形象可能使併購實體的整體業務表現提升。通過知識資本協同還可以建立強大的關係網路,使企業形象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目前很多公司將知識資本作為溝通的媒介,以識別、支持和傳播企業形象(J.Mouristen et a1.,2001)。併購後企業可以藉助更強大的知識資本系統來提升自身的形象。

  (2)效率的提高。它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通過管理經驗、信息系統、業務流程企業標準的共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商業效率和信息溝通的質量;提高知識的效率,更快地獲得和使用知識,最大限度地減少重覆;更短的產品開發時間和技術開發時間等。

  (3)競爭壁壘的增強。一方面,知識資本固有的特性使企業的競爭者面臨模仿壁壘和移動壁壘,另一方面,併購後雙方知識資本的組合對其他企業構築了有力的進入壁壘,例如:通過協同作用形成更強大的專利保護網和企業關係網。此外,知識資本協同還可以加強企業對自身知識和技能(如專利、商標)的保護。

  (4)知識資本存量的增加和核心能力的提升。知識資本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資本形態,其存量大小本身就代表了企業實力的強弱(這種功效類似於以往的金融資本),併購後其存量的增加象徵著企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同時,通過協同作用,企業的員工能力、組織能力、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關係能力等核心能力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5)風險的降低。兩個知識資本系統的互補和融合可以使企業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增強了抵禦風險的能力,此外,通過併購進行多樣化經營和全球化經營戰略本身就具有降低風險的功能。

  這些間接價值的評價無法採用財務資本評價中的標準,它更傾向於使用概括性的評定和指示性的指標(如:改進),而非絕對的價值。

以知識資本協同為核心的協同價值分析[1]

  企業併購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協同效應的預期,而併購分析中最常見的差錯之一就是不能正確地評估協同作用。現有的併購分析主要是通過折現現金流量法,分別預測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凈現值,或者利用此方法直接預測射手公司併購後新增的價值;期權定價法在併購中的應用也只是在原有確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加上對實物期權的考慮。這些通過大量數學公式估算價值的方法看似嚴密,實際上很難保證結果的精確度,因為它們沒有給出公式中大量變數的取值依據。例如:依據什麼預測併購實體將來的現金流變化情況?銷售協同為什麼會產生,如何分析其潛力?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從公司的資源入手,挖掘併購實體產生協同作用的根源。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協同的效果:一是資源層協同分析。即站在企業資源的角度研究協同價值創造的源泉,分析併購雙方的財務資本和知識資本結合後可能引起的收益變化。二是職能層協同分析。即按照傳統的協同分析方法,從管理研發運營銷售等基本職能活動的角度考察協同價值。根據以上思路,以下建立了企業併購的協同價值系統,見圖4。
Image:企业并购协同价值系统.jpg

  圖中最左邊是併購雙方的資源輸入。ICAICB分別表示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知識資本,FCAFCB分別表示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財務資本。左邊的方框代表資源層次的協同,它包括知識資本協同和財務資本協同兩部分。知識資本協同由人力資本協同、市場資本協同、技術資本協同和基礎結構資本協同構成,財務資本協同包括金融資本協同和實物資本協同兩部分。知識資本協同與財務資本協同之間的箭頭代表了兩類資本協同之間存在密切的互動關係。圖形的中部是職能層協同,它包括管理協同、銷售協同、運營協同和研發協同。職能層協同是由資源層協同驅動的,四類職能協同分別受到四類知識資本協同的影響,財務資本協同也會支持職能層協同的實現。圖形右邊是協同價值的構成,從資源角度來看,它包括知識資本協同收益和財務資本協同收益。從職能活動角度來看,它主要指由於產品銷售等職能活動產生的財務績效提升,這也是以往協同價值評估中採用的分析方法。學者們對職能領域的協同已經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因此我們重點分析併購後企業的資源協同收益以及知識資本協同在併購企業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企業資本的協同價值分析

  1.財務資本協同收益

  併購後雙方的財務資本通過協同作用產生的收益包括金融資本協同收益和實物資本協同收益兩部分。

  (1)金融資本協同收益。金融資本協同收益主要是指併購後通過雙方金融資本的重新配置給企業在財務方面帶來的效益,它也稱為財務協同收益。當併購雙方在投資機會和現金流上存在互補性時,可以根據稅法、會計處理慣例及證券交易等活動為企業帶來財務上的收益。主要表現為:①合理的避稅效應。Hannah等學者提出的稅負考慮理論認為稅收制度會鼓勵企業參與併購。由於不同類型的資產所征收的稅率不同,企業可以採取某些財務處理方法(例如:利用稅法中虧損遞延條款)達到避稅的目的。②股價預期效應。它是指併購使股票市場對上市公司股票的評價發生改變而引起的價格波動效應。其理論依據主要是信息信號理論(目標公司被併購時傳遞了新的信息,資本市場將重新對該公司的價值做出評估)和價值低估理論(當目標公司的市場價值由於某些原因未能反映出其真實價值或潛在價值時,會發生併購活動)。③綜合杠桿效應。指通過併購可能獲取的公司長期負債與資本比率變化、企業償債和舉債能力增加、資本成本降低等財務杠桿效應

  (2)實物資本協同收益。實物資本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中重點反映的內容,其協同作用比較簡單。實物資本協同收益主要來源於對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物質資源進行共用而帶來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如果實物資源可以應用於併購雙方,但它的全部效能在原先企業中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在另一企業的利用效率更高,以及在不同時間的使用強度不同時,就可以通過對實物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協同收益。

  2.知識資本協同收益

  知識資本是一種新型的資本形態,它揭示了傳統報表中沒有顯現的,但是能夠真正反映企業競爭優勢和價值的東西:以員工、組織的技能和知識為基礎的資產。併購後,射手公司和靶子公司的知識資本系統會發生共用、互補、替代等作用,人力資本協同、市場資本協同、技術資本協同及基礎結構資本協同四個部分有機結合,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企業的價值創造,從而產生多種形式的收益,例如:市場資本協同帶來的收入增加,技術資本協同引發的成本降低,企業效率增加,企業形象和聲譽的提升,企業競爭壁壘的增加等。

  3.財務資本協同與知識資本協同的主要區別

  財務資本與知識資本具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它們的協同作用及收益也有顯著的區別:

  (1)兩者作用的條件不同。財務資本的有形性和實體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同時為多個企業或部門所使用,而知識資本的無形性和無實體磨損性決定了當它被用於多個領域時,其價值不僅不會受到影響,還有可能得到提升。當若幹領域同時使用某種知識資本而不會影響其他領域對它的使用時,協同效應就產生了。

  (2)兩者為企業創造的競爭優勢不同。知識資本具有使用的同時性、多重使用時的無磨損性和合成創新性等特性,其協同效應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一個能夠利用產品信譽、技術能力、銷售渠道等知識資本來創造協同效應的公司,總是比沒有這類資產的公司更具優勢。此外,知識資本協同效應很難被對手複製,可以給公司帶來持久的競爭優勢。而財務資本協同的效果非常有限,例如:使用閑置的廠房生產新產品確實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當新的生產線開始運轉、廠房的能力被全部發揮之後,這種效益就不再增加了。雖然財務資本協同比知識資本協同更容易發現和把握,但是競爭對手很容易實現財務資本協同,因此它產生的競爭優勢難以持久。

  (3)兩者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不同。土地、設備、廠房、資金等財務資本的協同價值表現為財務價值或經濟價值(現金流、利潤等)的變化,它可以通過會計準則來衡量,並且會在企業的會計報表中得到反映。而知識資本協同價值更多地表現為企業戰略定位的變化、知識和技能的積累等間接價值,這部分價值難以表示為量化指標,而必須結合定性指標來評價。

知識資本協同在協同價值系統中的作用

  1.知識資本協同是資源層協同的核心

  知識資本提供瞭解釋企業資源之間的聯繫以及這些資源如何創造價值的框架(Joe Peppard和Anna Rylander,2001),它是企業資源的核心。作為聚合企業不同要素的有效機制,知識資本能夠以一定的標準改變組織或管理的實踐。

  知識資本與財務資本是併購企業價值創造的兩大源泉,它們不是獨立地起作用,而是存在密切的互動關係,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知識資本協同的效果決定了實現財務資本協同的可能性。知識資本協同效應越大,意味著企業各方面的技能越強。企業運用財務資本能力的提升會導致投資收益率的提高等更好的財務協同效果。例如:企業知識資本存量的增多有助於外界認識到公司的能力,從而給公司更高的市場定位,並且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

  (2)雄厚的財務資本有利於知識資本協同的實現。例如:企業良好的前景與雄厚的財力有利於併購後核心人力資本的保留,並且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信息系統等基礎結構資本的協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實現等。

  2.知識資本協同是職能層協同的基礎

  經過併購雙方知識資本、金融資本及實物資本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不同類型資本之間的互動作用,企業的資本存量有可能增加。在更多的資本投入下,併購企業通過管理、研發、市場營銷、生產運營等多種職能層面的協同作用,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知識資本協同與職能層協同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因為職能層協同是以資源層協同為基礎和支撐的。四類知識資本協同共同決定和支撐著四類職能活動協同的實現。

  (1)人力資本是知識資本的核心,生產運營、銷售等職能活動和知識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人的行為才能完成,因此四類職能協同的實現及其效果都是由人力資本協同引發和決定的,實際上,管理職能中本身就包含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

  (2)企業的價值歸根結底是其客戶關係等市場資本價值的總和,因此市場資本協同直接影響企業價值的實現,它決定了銷售協同的效果。

  (3)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擁有的市場與其擁有的技術水平直接相關,產品開發及創新能力、生產技術等技術資本協同直接影響研發協同和生產運營協同的實現。

  (4)基礎結構資本協同是支持其他協同的“基礎平臺”,其他知識資本協同、財務資本協同以及四類職能協同只有在結構資本的保證下才能順利實施。

知識資本協同的機制[2]

  郭俊華(2002)認為每個企業都是有“個性”的系統,而個性(差異)的綜合表現就是企業獨特的要素——知識資本。因此,併購雙方實現協同效應的關鍵就是兩個知識資本系統的相互作用。她將知識資本協同作用分為共用、學習、轉移、替代、互補、衝突消除和創造七種機制,並分別對運作機理進行了分析。

  a.共用機制

  協同產生的先決條件是知識資本的交流與共用,而知識資本能在現有的資源配置者的指導下進行有效地複製是知識資本共用的基礎。併購中常見的共用方式及可能獲得的協同優勢主要包括人力資本共用、商譽資本共用、技術資本共用、市場資本共用和基礎結構資本共用五個方面。併購後,併購雙方都可以通過共用管理經驗、企業家能力以及員工培訓來提高組織經驗和員工的個人素質,增強戰略規劃能力;可以通過共用企業形象、品牌和商標來提高雙方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獲取品牌的客戶忠誠度;可以通過共用研發和創新能力、產品界面設計、技術訣竅和專利,獲得更高水平的研發平臺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強技術競爭壁壘和進入壁壘,降低產品或工藝設計成本;可以通過共用營銷網路、供應網路、服務網路和顧客關係來拓寬市場和增加銷售,降低採購和營銷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可以通過共用信息技術、金融關係政府關係、業務流程以及企業標準,來獲得更高效的信息系統與信息溝通質量,提高員工士氣團隊精神等。因此,如果共用的效益大於共用的成本,並且這種共用使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匹敵,併購後就可以通過知識資本的共用創造出競爭優勢。

  b.學習機制

  併購後知識資本的積累可以通過組織學習來完成。郭俊華建立了併購中知識資本學習的過程模型(見圖5),她認為併購後組織的知識學習是一個閉環控制迴圈過程,併購雙方知識資本的差距越大,互補性越強,潛在的學習(協同)機會越大。當知識資本的類型不同時,採取的學習模式也不相同,對隱性和顯性知識的學習可以選取內化、外化、思考、擴展、灌輸等不同的學習模式。另外,學習過程中消化和吸收知識資本的效果與組織的適應能力、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創造的新知識程度均成正比例關係。總之,知識學習是多階段的動態迴圈過程,只要存在學習機會,企業就會不斷地重覆上述過程,隨著學習的延續,企業之間的知識資本差距將逐漸縮小,知識資本存量得到提高。
Image:并购后知识学习的过程模型.jpg

  c.轉移機制

  併購為知識資本進行企業“內部化”轉移提供了良好機遇。在收購方組成的價值網路中,知識資本的轉移可能會引起無形價值的增加,因此溝通和轉移的有效性將決定價值創造的關鍵因素。郭俊華根據Sveiby(1996)提出的E-I-E結構(即知識資本的個體能力、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將知識轉移的途徑分為9種,分別是:

  第一,個體間的知識轉移,是指併購雙方組織間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通過團隊活動、工作輪換等方法促進知識轉移,實現知識共用的目的。

  第二,從個體能力到內部結構的知識轉移,主要是把凝結在個體中的能力和知識,尤其是隱陛知識轉化為能被整個組織所共用的知識庫

  第三,從內部結構到個體能力的知識轉移,主要是通過使用系統、工具和模板來提高個體能力,其關鍵是改善系統的人機界面、建立模仿和互動式的電子學習環境。

  第四,從個體到外部結構的知識轉移,主要是通過減少公務程式、舉辦產品推介會等形式把雇員的知識轉移到客戶、供應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第五,從外部結構到個體的知識轉移,主要是幫助雇員從外部結構中學習,其關鍵是創造和維持組織雇員與外部人員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六,外部結構之間的知識轉移,主要是在顧客、供應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架起橋梁,使他們能進行溝通並且提高能力。

  第七,從外部結構到內部結構的知識轉移,它關註企業如何從外部獲取知識,以及如何將客戶等利益相關者的能力用於改善組織的內部結構。

  第八,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結構的知識轉移,它關註組織的系統、過程和產品如何用於改善客戶等利益相關者的能力,其關鍵是使企業的系統、過程等能有效地服務於客戶、外部網路、產品跟蹤電子商務等。

  第九,內部結構間的知識轉移,它關註如何有效地集成企業內部的系統、工具、過程等輔助性支撐。

  d.替代機制

  知識資本之間的替代性表現在併購雙方的知識資本使得企業對其中任何一個的運用足以使對另一個的使用成為不必要。替代機制可以發生在知識資本的各個構成上,只要滿足替代性條件,企業就會進行是否替代的決策。知識資本的替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實現同一目標和功能的同種類型知識資本之間的替代,另一種為實現同一目標和功能的不同類型知識資本之間的替代。由於知識資本從併購的一方轉移到另一方需要成本,而且,企業對新知識資本的吸收需要一個較長的學習、消化及與其他知識資本有機結合的過程,另外,新舊知識資本的碰撞會引發替代過程中或大或小的摩擦成本,所以併購後知識資本的替代決策是一個艱難的、費時費力的過程。

  e.互補機制

  知識資本的互補性是指一個企業的知識資本對另一企業有借鑒和補充性質,從而使另一企業知識資本的發展表現出收益遞增。互補性是併購的重要動機和協同實現的關鍵,它意味著知識資本的相關性和差異性,表明瞭存在知識資本的溢出效應。知識資本的獨特性和異質性構成了互補的基礎,當併購雙方擁有更多的互補型知識資本時,通過知識資本的聚合能夠形成更大的協同效應和組合優勢。這種互補性既可以發生在同種類型知識資本之間,也可能發生於不同類型的知識資本之間。互補機制必須和轉移、共用等其他機制相配合才能成功。此外,兼容比單純的互補更為重要,過於雷同或者完全不同的知識資本聯合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f.衝突消除機制

  併購雙方由於知識資本的差異性通過併購融合在一起,儘管可能具有巨大的潛在協同優勢,也可能因為差異性而發生衝突。知識資本的衝突不僅會導致時間和精力的分散,還會帶來很多協調成本,過於激烈的衝突甚至會導致整個併購計劃的失敗。因此消除知識資本融合過程中的衝突是知識資本協同演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知識資本的異質性可以表現在其任何構成上,只要是不相容的知識資本都可能發生衝突,其中組織文化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商譽資本、管理系統是最容易發生衝突的五種知識資本。併購雙方可以採取暫時迴避的策略、協商調解策略、漸進策略、激活競爭和協調機制策略等達到解決衝突的目的。

  g.創造機制

  知識資本的創造是協同作用的終極體現。併購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之間的差異通過對話、協同與共振逐漸轉變為合力與動力,推動雙方協調發展,並且創造出新的知識資本。從實體論的角度來說,知識資本的創造是在系統的個體、群體、單個企業和不同企業四個層次之間共同作用下實現的。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知識資本的創造是在顯性知識資本和隱性知識資本的轉化和運用過程中實現的。其中,隱性知識資本和顯性知識資本是通過社會化、內部化、綜合化和外部化四種模式相互作用實現相互轉化的。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郭俊華著.併購企業知識資本協同理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04月第1版.
  2. 張秋生著.併購學 一個基本理論框架.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0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資本協同"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