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Investment Climates)

目錄

什麼是國際直接投資環境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東道國(地區)擁有的能夠影響和決定國際直接投資進入並取得預期經濟效益的各種有利或不利因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它是開展國際直接投資活動所具有的外部條件,是國際直接投資賴以進行的前提。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特點

  (1)國際直接投資環境涉及的範圍廣,包含的內容多,是一個龐大、複雜、不規則的系統

  (2)國際直接投資在東道國國內會引起諸如稅收、外匯管理國際收支國際結算進出口貿易等一系列問題。

  (3)由於投資者、東道國、以及國際金融組織之間對投資的目的、管理程式和方法,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問題存在著很大差別,導致投資環境複雜化。

  (4)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穩定性差,風險大。

  另外,國際直接投資環境具有綜合性、先在性、差異性、動態性和主觀性等特征:

  綜合性是指國際投資環境是由眾多因素構成的,不僅包括經濟因素,還包括政治、法制、管理、物質技術、社會文化、自然地理等因素。

  先在性是指國際直接投資是先於投資行為而客觀存在的。

  差異性是指國際投資環境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以及對不同投資行業適應性有絕對和顯而易見的差異。

  動態性是指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本身及其評價觀念都在變化之中。

  主觀性是指國際直接投資者具有按照自己需要評價和選擇投資環境的權威性。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分類

  (1)從客觀角度即國際環境、國內環境和區域來瞭解

  ① 國際環境是指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國際政治局勢,雙邊關係,新技術的出現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情況,發達國家剩餘資本的增長情況,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形勢,以及各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文化背景等等。

  ② 國內環境是指東道國國內的政治經濟情況。

  ③ 區域環境是指投資所在地的具體環境。

  (2)從具體方面即軟環境和硬環境方面來瞭解

  ① 軟環境

  一般包括東道國法律體系的構成、健全性、穩定性,是否和國際慣例相通,以及在吸引國外投資方面是否有各種法規,如合資公司法,所得稅法,訴訟法等。

  ② 硬環境

  指客觀具有的物資基礎環境。如交通運輸條件、郵電通訊設施、能源供應、市政工程建設、公用設施單位建設等。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因素分類[1]

  一、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法律因素

  法律環境是指本國和東道國頒佈的各種法規,以及各國、各地區之間締結的貿易條約、協定和法規等。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則的總和。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特別是涉外法律體制是投資者關註的焦點。這是因為投資所在地的法律和法規對投資者的投資活動起著制約的作用,同時也是保障投資者投資權益的基礎。健全的法律體制應體現為法律體系的完備性,各項法規的穩定性以及法律實施的嚴肅性。除了全面瞭解和分析不同國家和地區各自不同的法律外,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還要認真地研究和掌握世界上區域性政治和經濟組織的有關規則和法律,以及與企業活動相關的國際公約、條約和國際慣例等。

  1.法律制度

  儘管世界各國法律制度各不相同。但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現行法律制度,大致可分為兩個體系:普通法系和成文法系。普通法系又稱習慣法、英美法、不成文法,是指以英美兩國為代表並包括受其法律傳統影響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體系。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埃及以及原英國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均採用普通法系。普通法系起源於英國的法律制度,其特征是:採用判例法,實行“先例約束力原則”。倘若沒有判例或法令,則由法官自行裁定。因此,在普通法系的國家和地區,從事國際經營的人員遇到法律糾紛時,研究先前相類似案例的法院判決是很重要的。

  成文法系又稱大陸法系,是指歐洲大陸各國及受其影響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體系。該法系以法國、德國、西班牙等為代表,也包括受這些國家影響的一些拉美、非洲和亞洲國家。成文法系起源於古羅馬,特征是:

  ①強調法律條文而不是依賴判例;

  ②法律的實施雖以法律條文為依據,但由法官加以引證與解釋(法官享有很大的對法律的解釋權)。

  成文法系旨在制定出針對所有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的法律條文,以適應很多不同的事實和情況,因此這種法律條文必然是比較籠統或具有彈性的。

  成文法和普通法除了上述一些基本的區別外,對一些具體的法律問題,兩大法系的解釋也是很不相同的。例如,根據普通法,工業產權所有權是按使用在先的原則確定的;而成文法則是按註冊在先的原則確定。對於協議的執行,在成文法國家裡,某些協議必須以適當的方式經過公證或註冊後,才有強制執行力;而在普通法國家,只要能夠提出證據證明其存在,就可以認為是有約束力的;等等。

  2.投資國法規

  世界上各個國家出於對本國利益上的考慮,對本國的資本輸出都有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上的規定,其中既有鼓勵性的規定,也有限制性的規定,如我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要受到各級政府不同投資額度的審批權的制約。因此投資國的法規和政策對企業國際化經營活動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首先必須瞭解並遵守本國政府頒佈的法規和政策。包括有關經營貿易投資等方面的法規。如本國對資本的輸出是否有相應的政策保障和稅收優惠措施;對本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是否有保證制度;對外投資涉及的產品或技術是否會受到出口管制的限制;海外投資企業的產品返銷回來是否會受到限制,等等。

  3.東道國法規

  企業在國際投資時必須熟悉、精通並遵守東道國法規。各國法律可以對產品定價分銷促銷等市場營銷活動進行調節。這些法律在不同的國家有很大的差異,企業要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環境活動,就必須瞭解各國法律及相互差異,遵守東道國的法律規範。

  (1)針對外資進入的法規與政策。東道國出於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

  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本國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對外資的進入通常制定相應的法規與政策,如外國投資法、外資企業法、合營企業法、涉外稅法等。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通常涉及對外資的定義、對外資資的審批程式、對外資投向產業的鼓勵、限制或禁止的指導政策、對外資股權比例或股權轉讓的相關規定、對外資的稅收及稅收優惠措施等。這些法規和政策對國際企業能否順利進入東道國有著直接的影響。

  (2)針對外資企業經營活動的法規與政策。如東道國頒佈的各種法

  規,如公司法、證券交易法、商標法、廣告法、專利法、競爭法、反傾銷法、商品檢驗法、勞工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利益保護條例、外匯與外貿管理法、出口國的出口管制政策等,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投資形式的選擇、人事雇用政策、經營戰略與策略的制定、企業稅負等問題。

  4.國際法規與國際慣例

  國際法規通常是指國與國之間簽訂的條約、公約和協定等。這些條約、公約和協定在相當程度上對締約國具有約束力。這些條約不僅在調整成員國間的經濟關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還廣泛影響到非成員國,有力地促進了國際經濟的發展。國際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必須符合投資所在國締結或參加的有關國際經濟貿易方面的條約。

  二戰後,為了協調國際經濟關係,各國也相繼成立了一系列的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標準化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這些國際組織的規章和規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各國的涉外經濟立法,它影響到國際企業的經營活動。另外,一些區域性或國際性的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護競爭條約和協定也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

  國際慣例是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不成文的法律規範,其特點是:經過長期的實踐,雖不成文但一經當事人在合同中認可採用,就有相當的約束力。不懂得國際慣例,企業在國際經營活動中就會遭到不必要的損失。

  二、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經濟因素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動機雖然有著很大的差異,但都是以追求經濟利益為基本前提的。因此,經濟因素是影響投資的直接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是否發達,市場是否成熟,對外來投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經濟體制經濟政策

  雖然當今世界各個國家普遍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體制,但不同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不盡相同,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如有的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帶有較強的自由性,表現為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干預程度很低;有的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則帶有較強的計劃性,表現為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干預程度較高。加之各國在貿易政策、工業化政策、地區開發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上的不同,從而對直接投資的方向、區域、方式等有著不同的影響。一般地說,發達和成熟的市場經濟以及相對自由的經濟政策,對投資者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2.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發展前景

  當今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國家經濟上主要依賴原料資源和農產品,仍然處於傳統社會階段;有的國家則處於經濟起飛階段,工業化水平逐步提高,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有的國家則處於成熟階段,經濟上完全工業化生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經濟發展前景的優劣,決定著其在投資需求方面存在的差異。經濟發展水平高,前景好,意味著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因此,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發展前景是跨國公司在對外直接投資中,衡量投資機會的重要指標。衡量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發展前景的指標主要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製造業產值及其增長趨勢、國家的城市化發展程度、國際收支狀況等。

  3.市場規模及其準入程度

  一個國家的市場大小,有無市場潛力,市場對外來產品的準入程度,都直接關係著投資機會的大小,關係著投資後經營前景。衡量市場規模指標主要有人口數量及其增長速度,人口分佈狀況、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市場消費水平、消費性質和消費結構,以及市場的競爭態勢、物價水平等。衡量市場的準入程度則要看投資所在國的貿易和關稅政策、對外資企業產品內銷的政策等。

  4.生產要素市場的完善程度

  投資者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從事各項投資活動,不可能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資本的正常運行需要有健全的市場體系,一般需要有健全的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技術市場以及金融市場等。如企業生產的產品能否有容納吸收的消費市場,東道國是否能夠為企業提供有效的資金融通渠道,東道國是否能夠獲得質量優異的勞動力資源等。這些都是跨國企業能否從事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經營資源和經營利益的基本條件。

  5.科技發展水平

  科技發展水平通常反映在科技發展現狀、科技發展結構、科技人員的素質和數量、科學技術的普及程度、現有工業技術基礎的水平、產業結構的現代化水平以及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原材料、製造工藝、能源、技術裝備等相關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等多個方面。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直接投資的吸收和容納程度,影響投資者對投資取向的選擇。通常如果一個國家的N-技發展水平高,則有利於促進企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企業採用現代化的組織運行方式和管理方式,因而對投資的吸引力大,投資也易於向資本密集型或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相反,則對投資的吸引力小,投資易於向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6.社會基礎設施

  社會基礎設施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條件、能源供應、通信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等。運輸條件是指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和水運)的可獲性及其效率。能源供應是指各種能源的可獲性及其成本。通信設施是指各種信息傳遞媒介的發達程度及其傳遞信息的質量。商業基礎設施是指各種金融機構廣告代理商業網點、營銷調研組織的可獲性及其效率。

  社會基礎設施的水平是投資者關註的重要J'l-部物質條-f@,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否順利進行。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社會基礎設施越完善,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就越高。良好的社會基礎設施對國際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條件,會影響到企業在該國的廠址選擇營銷策略;一個國家通信設施的現代化程度直接影響企業的信息傳遞;商業基礎設施越好,則可以在融資保險銷售渠道廣告大眾傳媒等方面為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7.世界經濟特點

  對經濟環境的分析,除了以上因素外,還必須瞭解整個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比如世界經濟形勢、國際經濟關係等,其中要重點分析國際貿易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國際貿易體系包括貿易方向、商品結構國際收支、貿易政策、區域性貿易集團等。國際金融體系包括匯率國際金融機構國際支付制度和儲備體系等。國際企業從事跨國的生產經營活動,隨著商品貨幣的國際轉移,必然要受到國際貿易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的制約,因此對這些因素也必須要有充分的瞭解。

  三、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與文化因素是指企業所在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們的處世態度、價值取向、道德行為準則、教育程度、風俗習慣等。社會與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帶有強制性,而社會與文4-1=因素則帶有習慣性,是指一個社會在長期的發展中慢慢形成的,雖未明確成文,卻在無形中制約著每一個人的習慣因素。這些因素對投資的國別選擇和項目選擇以及投資實現的難易程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而成為評價投資環境不可缺少的內容。

  1.語言與文化傳統

  直接投資不僅是資本的投入過程,在跨國經營過程中,也是投資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與東道國的語言與文化傳統的溝通和融合的過程。不同的國家有著語言上的差異,語言的差異代表著文化的差異,從事國際直接投資最直接的障礙是語言,而理解異國文化進行溝通的主要工具也是語言。語言包含豐富的知識、歷史、情感和態度,雖然有時能理解不同語言表達的字面意思,但卻很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內涵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造成了人們不同的社會觀念和思維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來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的溝通難度,形成一種投資障礙。如企業採用相同的市場策略,面對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市場,在有的國家可以獲得成功,在有的國家則可能導致碰壁;採用相同的管理方式,面對具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組織成員,也會有不同的效果等。因此,投資於語言與文化傳統相近的國家或地區,或者投資於具有相對開放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國家和地區,更有利於取得投資的成功。

  2.宗教信仰

  宗教是文化中處於深層的要素,宗教對人的信仰、價值觀念態度的形成影響極大。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宗教信仰是社會與文化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人們內在的心理活動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傾向或戒律,從而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不同宗教所具有的不同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可以導致人們在價值觀念、生活態度以及生活習性和偏好上的差異,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如不同的宗教節日,人們有不同的消費習慣,可以使市場形成各種各樣的消費高峰,而一定的宗教教義可以直接造成人們在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上的差異。因此,宗教信仰必然影響著投資者對投資方向市場定位的選擇,對企業及其成員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產生影響。

  3.教育水平與人口素質

  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通常反映在國家的教育制度結構、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與社會的結合程度、國民對教育的態度、人口結構等方面。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與吸引直接投資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教育是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傳遞的手段之一。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往往與其經濟水平是統一的,各國在教育體系、教育方式及其內容等方面的差異,會給企業的國際營銷活動帶來影響。教育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人們的文化素養,影響著投資者在投資水平、投資結構及其投資項目上的選擇。教育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素質相應也高,有利於吸收高水平的投資活動。教育水平和人員素質低,會導致生產和技術的落後,缺乏合格人才,勞動效率低,影響投資的效益並影響東道國的消費結構、購買行為和審美觀念,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

  4.社會心理、價值觀念與風俗習慣

  人類的大多數行為受其價值觀念的支配,一定的社會中的人們的態度和價值觀念就構成了一定的社會心理,其基本內容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對物質利益和物質分配的態度、對新事物的態度、對經營和風險的態度以及民族心理、民族意識等。這些社會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對外資的接納程度、對外資經營態度、與外資合作的意願等。

  價值觀念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標準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主次觀念等,最終決定著人的行為。由於價值觀念的差異,人們對待時間的態度,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對待變革和風險的態度。對待成就和財富的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人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均會有所差異。

  時間觀念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內容之一。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對待時間往往存在不同的態度。企業在國際投資過程中,必須把不同國家人們的時間觀念與其辦事效率結合起來考慮。

  對待新事物的態度,也會由於不同文化環境下價值觀念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向傳統觀念較強的市場推出新產品時,由於消費者更習慣沿襲祖輩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不輕易相信廣告宣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必強調產品新在何處,而最好把它與傳統的產品聯繫起來。要努力使消費者相信,新產品保持了傳統產品的大部分或全部特點‘,並具有許多新的優點。

  風俗習慣是人們長期自發形成的習慣性的行為模式,是一個社會大多數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風俗習慣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婚喪習俗、飲食習慣、節日習俗、商業習俗等。世界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千差萬別,甚至在同一國家裡,不同地區也有極不相同的習俗,從而對企業的國際投資活動產生不同的影響。

  一國的商業習慣深深地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由於文化的差別,致使各國的商業習俗與慣例也有很大的差別。成功的國際投資應該對國外的商業慣例感覺敏銳,入境問俗,並且恰如其分地與之相適應。

  四、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自然因素

  自然環境一般是指非人為因素所形成的環境條件,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因素。各國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有著很大的差異,其對企業跨國經營活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自然資源蘊藏的品種、數量、開采的難易程度和開采成本,投資所在地與未來市場的距離,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氣候對投資項目的影響等。當代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所奉行的是全球戰略,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在全球範圍內達到資源利用與生產配置的最優化,尋求最大的競爭優勢,因此自然地理環境對投資方向有著重要的影響。

  1.自然資源狀況

  自然資源狀況主要是指資源的分佈、質量以及可使用性。比如石油、礦藏、森林資源、土地資源、水力資源等。自然資源是自然界提供給某國的各種形式的財富。對於資源短缺的國家而言,企業可以向其出口產品;對資源豐富的國家而言,企業則可以利用其資源,在當地投資建廠進行生產,並就地銷售生產的產品。

  自然環境的發展變化也會給企業造成一些環境威脅和市場機會,所以企業的管理當局還要分析研究其自然環境方面的動向。目前這個方面的主要動向是:某些自然資源短缺或即將短缺;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動很大;環境污染程度El益增加;許多國家政府對自然資源管理的干預逐步加強等。

  2.地理位置、地形、氣候

  地理環境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不可控因素。瞭解各國的地理差異對經濟狀況的影響是對國際直接投資環境重要的評估標準之一。一個國家的地勢、氣候、高度、濕度、溫度都是影響產品與設備的使用和性能的氣候特征,地理條件可以明顯地影響產品的適應能力,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效率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的評價[2]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評價是國際直接投資者根據國際直接投資的具體需要對東道國投資環境所作的系統評價,它是國際直接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這是一項複雜、涉及面十分廣泛的工作,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為了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正確的評價原則和適當的評價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1.評價原則

  國際直接投資環境評價的首要原則是以投資者的實際要求也就是直接投資動機為出發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公司日益推行全球戰略,國際直接投資動機也日益向著多元化的格局演變,不同的國際直接投資動機對投資環境的要求大不相同,對直接投資環境評價的側重也自然不同。

  第二個原則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無論採取怎樣的評價形式都可以取得客觀、真實和科學的評價結果,並引導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反之,將會得出虛假甚至錯誤的評價結果,從而導致投資決策的事物,或喪失投資的良機。

  第三個原則是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不同的投資行業項目,其所側重的投資環境因素也不同,所以在評價投資環境中還必須突出和明確重點因素,才能適應不同投資者的需要,實現投資環境評價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的有機結合,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並達到投資的預期效果。

  最後還要堅持兼顧投資過和東道國雙方比較優勢的原則。國際直接投資活動必然涉及投資國和東道國兩個方面,因而在評價直接投資環境的時候,既要考察東道國的投資環境,也不能忽略投資過的有關情況。因為,投資雙方會存在著某些可以互補的比較優勢,切實兼顧到雙方的比較優勢,以形成有利於實現優勢互補的組合評價結果,為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2.評價形式

  在國家直接投資環境評價中,專家實地論證問卷調查信息咨詢機構評估是常用的三種方式。

  所謂專家實地論證,是指直接投資者為瞭解某國或地區的投資環境,由組成的專家組前往所在地進行的實地考察和評價。在幾天或幾周的考察中,專家組不僅進行廣泛的調查,而且還直接同當地的政府官員、有關專家學者、企業家商人等直接接觸和會談,以儘量多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在結束後,專家組要提出調查報告,對東道國的投資環境進行較為詳盡的介紹和評價。這種形式進行評價的時候主要需要把握專家的選定,評價內容的取捨和被調查人員的確定三個問題。

  問卷調查評價,是指把影響投資環境的因素及其重要程度,按一定的規範和要求製成意見徵詢表,發放給被調查對象,要求被調查對象作出回答後返回,再進行歸納統計分析的方式。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投資環境的評價,主要把握調查內容取捨與調查表設計、調查對象的選擇、統計分析評價和抽樣核對四個問題。

  信息咨詢機構評估是指信息咨詢機構接受客戶的委托,憑藉自己專門的知識和經驗,按照客戶的要求,通過調查研究取得信息,對被評價地區和行業投資環境進行評判的方式。信息咨詢機構因其企業性質,故其評估具有相對性、快速高效性、客觀公正性三個基本特性。

  對投資環境進行考察分析後,往往會出具一份國際直接投資的評價報告。這份評價報告是對國際直接投資環境進行評價的結果。通常,我們可以把其分為更註重研究過程本身的研究性投資環境評價報告和更註重實踐價值的應用型投資環境評價報告兩種。國際直接投資環境評價報告應該包括以下內容:評價目的和意義、評價指標體系選擇、評價方法和步驟、總體評價、對策與建議、附錄等。

參考文獻

  1. 韓福榮.經濟與管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系列教材 國際企業管理.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2. 熊衛平編著.《危機管理 理論實務案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第109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Yixi,Gaoshan2013,Mis铭,连晓雾,林巧玲,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直接投資環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