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規模經濟學(economics of scale,scale economics)
目錄 |
規模經濟學又稱經濟規模學,是把經濟適度規模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經濟學科。
1959年,美國經濟學家貝恩所著的《產業組織》一書,英國經濟學家馬克西和西爾伯斯通合著的《汽車工業》一書,都提到規模經濟問題。著名的馬克西——西爾伯斯通曲線,對於計算最佳經濟規模很有意義。在中國,1986年,有人曾在《經濟學周報》上論述過規模經濟學。
規模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經濟規模適度問題。從巨集觀上,要研究國民經濟的規模和國民經濟增長的關係;從微觀上,要研究一個企業或行業的生產規模與經濟效益的關係。規模經濟學就是要研究巨集觀經濟規模與經濟增長,微觀經濟規模與效益之間的規律性。實踐證明,經濟的正常增長和經濟規模適度是密切相關的。經濟規模適度的標準就是應使經濟規模的變動在巨集觀上合乎規模內部經濟和規模結構經濟的要求,微觀上合乎規模內部經濟和規模外部經濟的要求。一定的經濟增長總伴隨著一定的規模水平,經濟規模總保持著適度的趨勢。當經濟規模過度影響經濟正常發展時,總會產生一種自調機能促進經濟回到適度的規模上來。這就是適度規模規律。規模經濟學跟政治經濟學、計劃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經濟控制論等學科聯繫密切。特別是大量經濟工作實踐,為規模經濟學的發展提供著重要的依據,不斷地推動著這門學科的發展。
- 實現規模報酬遞增的原因
規模經濟學告訴我們,通過購併活動實現規模報酬遞增的原因,必然是由於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表現為:生產規模擴大以後,企業能夠利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機器設備等生產要素;隨著對較多的人力和機器的使用,企業內部的生產分工能夠更合理和專業化;人數較多的技術培訓和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經營管理,也都可以節約成本。但是隨著規模的繼續擴大,生產的各個方面難以得到協調,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用圖形表示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先下降後上升的趨勢。 規模經濟學實質上是規模經濟的工廠模型,反應的是投入與產出關係,這一模型反映的是工廠的技術經濟條件,體現技術規律的要求,而企業在購併的過程中並不是以產出最大化為最終目的,即使是實現了最優的投入產出比也不是企業理想中的規模經濟,因為作為一個理性的廠商,他的最終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無論如何,生產中的規模經濟也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步驟之一。
理論界認為規模經濟至少包括三個層次,即工廠模型和眾多企業在局部空間上的集中而產生的聚集經濟,還有就是下文將要談到的範圍經濟。聚集經濟是由外部性所引起的,表現為LAC曲線的平移,外在經濟使LAC曲線向下平移,成本節約。外在經濟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廠商的生產活動所依賴的外界環境得到改善而產生的。 何謂聚集經濟,即經濟活動在空間上呈現局部集中特征,這種空間上的局部集中現象往往伴隨著在分散狀態下所沒有的經濟效率,產生了企業聚集而成的整體系統功能大於在分散狀態下各企業所能實現的功能之和。我們把這種因眾多企業的空間聚集而產生的額外好處,稱為聚集經濟。屬於不同產業部門的眾多企業之所以會在某一局部空間上聚集,並形成聚集規模.通常也正是由於該空間點上存在著一家或若幹家核心企業,這些企業所利用的正是該核心企業給它們帶來的外部經濟好處。聚集規模經濟的存在對單個企業的規模擴張的作用是雙重性質的:一方面,當聚集經濟表現為正的外在經濟時,由於眾多企業彼此都享受著外在經濟的好處,亦即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是較低的,此時單個企業並不存在規模擴張的客觀需要.而是產生了組織分化的傾向,即把企業組織內部的某些職能分化出去,通過外部市場交易來完成。反之,另一方面,當聚集經濟表現為負的外在經濟(亦稱為外在不經濟)時,由於外部市場的交易費用較高,此時,聚集可能會誘使企業之間進行縱向一體化或橫向聯合,亦即產生組織整合的傾向,即企業規模將趨於擴大。
- 範圍經濟
建立在多樣化經營基礎上的規模經濟,我們稱之為範圍經濟。企業生產所面I臨的最大制約就是市場容量不足,生產極易出現過剩。產業內的激烈競爭對企業形成一種強大的外在壓力,迫使企業千方百計地去尋求新的花色品種、新的使用功能、新的製造工藝。企業的這種追求競爭優勢的行為是通過開展R&D(研究與開發)活動來實現的,其最終結果則是形成了企業多元化經營和企業規模的擴張。但因此而導致的規模擴張必須註意購併企業與被購併企業產品之間的關聯性,這樣才能產生範圍經濟,而且許多錶面上無關的產品實際上具有關聯性。例如,夏普公司的液晶顯示技術,使其可以在筆記本電腦、袖珍計算器、大屏幕電視顯像技術等許多領域都比較容易獲得一席之地;摩托羅拉公司建立在其無線電通訊技術專長之上的核心競爭力,使其不僅在核心業務交換機等通訊產品中享有持久的優勢地位,而且在BP機、雙向無線移動裝置和蜂窩式電話等產品領域也遙遙領先。 以上三個理論都以購併後的生產能力為核心展開探討,忽視了有效規模是在工廠規模經濟條件下,由經營和管理等能力所決定的一個區間規模,並且受到市場的制約,利潤率的最大化不僅需要成本最小化的支持,也需要企業控制好財務結構和財務費用,還要發揮對市場的影響力,爭取價格自由等等。規模經濟最終必須以資本利潤率的形式表現出來,檢驗企業規模經濟與不經濟的最後標準是資本利潤率。以下兩個理論則涉及這方面的因素。
在正統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無論市場交易還是企業內的交易都實際上被假設是瞬間完成的,這意味著交易活動是不稀缺的,“交易費用”為零。科斯的《企業的性質》一文對這樣的假設作了典範性的突破。在這篇論文里,科斯回答了他自己一直迷惑不解的問題:企業的起源或縱向一體化的原因。為瞭解釋這個問題,科斯提出了“交易費用”的概念。這一概念的首要含意是:交易活動是稀缺性的.可計量的.也是可比較的,因而可以納入經濟學分析的軌道。企業之所以會產生,主要是由於單個的私產所有者為了更好地利用他們的比較優勢而必須進行合作生產。由於合作生產的總產品要大於他們分別進行生產所得出的產品之和,這樣,每個參與合作生產的人的報酬也比分散生產時更高。企業的存在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替代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企業的規模被決定在企業內交易的邊際費用等於市場交易的邊際費用那一點上。相繼生產階段或相繼產業之間是訂立長期合同,還是實行縱向一體化,則取決於兩種形式的交易費用哪個更低。
- “瓶頸”環節
由“木桶理論”可引出這樣的推論:一個企業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發展必須關註“瓶頸”環節,即找到最短的一塊木板,只有做長了那塊木板才可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如果將各項因素看成是支撐整個企業管理運作的平臺,那麼各部分能力的強弱失調,必將使得整個企業管理陷入混亂之中。快速做長短板子的最好方法是整合,整合可以在內部進行,也可以在外部展開,比較而言,內部整合更為平穩。但長時間的以內部生產要素為改造重點的工作基本完成之後,單個企業所能挖掘的資源也將逐漸枯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面對“短板子”而沒有做長的材料和能力。所以,轉變思路,通過外向整合對全社會乃至全球的經營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和集成,依靠大環境上臺階,無疑是一種更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太簡略了,如果能有配圖 有和long run average cost聯繫的解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