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政府採購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政府採購文化

  所謂的政府採購文化,是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在各種政府採購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它是政府採購工作人員應具備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際關係等各種社會準則與行為規範的總稱。

政府採購文化的內容

  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政府採購理念。

  政府採購理念是推動政府採購發展的深層次的精神動力與支持。它是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在從事政府採購事務中所持有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這種理念是採購人員在長期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並積澱下來的一種意識和精神,它反過來強烈地影響和支配著採購人員的行為。從採購管理的角度來看,採購理念是否科學,直接決定著採購效率的高低和採購行為的規範與否。而政府採購總是在一定的文化價值觀的指導下開展的。在政府採購過程中,採購理念反映了一個組織基本的價值觀念,是驅動每個組織成員行為的精神力量;因此,提煉採購理念的精華,既可以將其用來影響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行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又有利於在公眾心目中塑造更鮮明的良好形象。強化對政府採購人員的理念教育與培養,將採購理念轉化為每一個成員內心的信仰,對於規範政府採購人員的行為,改變其價值觀念、精神面貌,激勵其為實現組織目標而貢獻才智,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政府採購道德。

  政府採購道德,是指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所應具備的明辨是非、棄惡從善、知榮明恥以及樂於奉獻、忠於職守、公正廉潔、艱苦朴素等一些基本的道德標準。這些道德應是發自採購人員個體內心的,自我高度監控的道德,是人的道德素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塑造政府採購道德,在於凈化政府採購採購人員個體的思想和靈魂,使其在根本上正心正身,自省自律,以促進政府採購的健康發展。

  3.政府採購倫理。

  政府採購倫理是與政府採購的程式制度相關的組織規範,如程式公正、組織信任、民主責任、制度激勵等,同時也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個人偏好之間關係的倫理,是個人選擇與社會價值之間的關係規範,蘊含了採購人員對他人和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它涵蓋了採購從業人員之間,以及採購人員與供應商、採購人、採購監管機構,乃至於國家與社會等等方方面面之間的行為關係。這種規範可以劃分為三類:一是政府採購相關的法律;二是有關政府採購行為標準和活動的政令、政策條例、制度、規定、規則、守則等;三是長期存在於政府採購實踐中並被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內心認可的紀律、習慣、規矩等。政府採購倫理是通過人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社會輿論以及法律義務等要素綜合維繫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道德現象,是政府採購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維持良好社會關係行業經營秩序的重要前提。

政府採購文化的必要性

  韓非子說,“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單純的法律制度安排,無論有多麼完備,都不能解決實際的全部問題,而關鍵在於具體執行中如何貫徹落實。從這種意義上講,在政府採購相關法律制度日趨完善的同時,應重點加強對政府採購從業人員進行人格的培養和倫理的塑造,這一過程便是政府採購文化塑造的過程。政府採購文化是政府採購的靈魂,缺乏靈魂支撐的政府採購,勢必會走入混亂無序、矛盾叢生的死角。一方面,政府採購自身肌體遭受侵蝕,科學化和規範化發展無從保障;另一方面,也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一是政府採購規則的扭曲。公平、公正、公開是政府採購的基本運則和理念,核心目的是在比商品質量、比價格、比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而任何一種理念被漠視,都會對社會公平、公正秩序和規則造成極大的腐蝕衝擊。當少數人利用公權與不法經營者勾結,獲取不正當利益時,正常的交易方式就沒有了立足之地。長此以往,會對公平價值觀念形成傾覆,損害公正的社會心態,直接危害社會和諧。

  二是政府採購功能的削弱。支持民族產業的發展,是政府採購的重要價值之一,但因採購理念的歧誤,致使國貨長期被冷遇,民族產業得不到有力支持。採購人員不按必要功能隨意採購,必然增加公共資金支出成本,降低公共支出使用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三是政府採購形象的破壞。政府採購一向被稱為“陽光下的工程”,但如果採購工作人員存在漠視法規、公權私用、見利忘義等行為,必然會引發商業賄賂行為的大量滋生,損害政府採購的形象,同時,助長了行業不正之風,滋生多種違法犯罪行為,為社會突發事件埋下隱患。

  四是政府採購風險的加大。採購風險無處不在:由於政府採購面對的是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的供應商,所提供的貨物、服務品種多,技術複雜,專業性強,在政府採購執行中也面臨著很多風險,如採購價格風險、質量風險、合同風險、資金風險、責任風險、安全風險等等。而採購工作人員自身存在道德風險,將會直接加大政府採購的風險參數,增加風險引發的可能。而涉及國家安全的採購,每一絲風險,都會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五是政府採購矛盾的凸顯。政府採購文化滲透於政府採購的方方面面的每個環節,任何的一絲偏差和失誤,都可能會成為政府採購矛盾的導火索。近年來,涉及政府採購的質疑和投訴不斷出現,而大部分都與採購工作人員的不正當行為有關。這隻是政府採購眾多矛盾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果不從根本上塑造和改善政府採購的理念、道德和倫理,還可能會引發更深層次的矛盾。

政府採購文化的基本結構

  所謂文化的結構,是指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排列秩序和搭配狀態。根據文化結構的層次理論,任何文化體系皆可在橫截面上劃分不同層次。比較流行的劃分法是兩分法和三分法。按兩分法,可以把文化體系分為物質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物質文化為表層,精神文化為底層;而三分法則將其分為器物文化層、制度文化層和精神文化層,器物層為表層,制度層為中層,精神層為底層。筆者認為政府採購文化應該山政府採購精神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三個層次所構成。

  (一)政府採購精神文化。

  政府採購精神文化是政府採購機構在長期的採購實踐中形成的文化觀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在整個政府採購文化系統中,它處於核心的地位。它通常包括核心價值觀、政府採購精神、政府採購道德、政府採購心理等內容,是政府採購意識形態的總和。其中,價值觀為政府採購這一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動指南。它是政府採購組織和政府採購人員追求的最大目標,也是據以判斷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組織內部人際關係的根本標準。同政府採購文化的其他要素相比,它處於支配地位,是政府採購組織一切活動的總原則,也是政府採購組織進行總體設計、信息選擇的綜合方法。

  (二)政府採購制度行為文化。

  政府採購制度行為文化是政府採購部門的領導體制、組織形態和管理形態構成的外顯文化,是一種約束政府採購行為和採購人員的規範性文化。它是政府採購文化的中堅和橋梁,把政府文化中的物質形象文化和精神觀念文化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政府採購各項管理制度是在政府實踐活動中制定的各種帶有強制性的規定或辦法。它影響和制約著政府採購文化發展的總趨勢。制度與政府採購精神觀念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從而進一步影響採購行為。合理的制度必然會促進正確政府採購價值觀和政府採購精神的形成,從而更加體現出政府採購是真正的“陽光下的交易”。

  (三)政府採購物質文化。

  政府採購物質文化是政府採購文化中最基本的要素,主要指政府採購部門中所配備的各種物質設施和一些基礎設施。它是政府採購文化總體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政府採購機構的生存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政府採購網站、報紙、雜誌也應屬於政府採購文化的器物層,它們是政府採購的宣傳陣地,是政府採購文化的視窗

政府採購文化的作用[1]

  筆者之所以將政府採購文化作為一種概念提出來,就是因為它是政府採購制度進步與發展的標誌,是政府採購事業發展的原動力。並且其有自身獨特的作用機制管理手段,具有其他管理方式所不同的特點。其作用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目標導向作用。

  政府採購文化使政府採購群體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人的行為受其思想觀念的支配,政府採購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則受其政府採購心理、政府採購精神、政府採購道德等的支配。政府採購文化的導向作用表現為,通過貫徹政府採購工作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把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統一到所確立的總體目標上來,使人們自覺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工作,從被動的被管理到主動的參與管理。政府採購文化的導向作用就是一種群體意識的形成。

  (二)整合凝聚作用。

  政府採購文化將政府採購活動所涉及的科學技術知識、人文社會知識整合為政府採購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這種綜合素質又通過政府採購人員發揮著知識、科技和智能的機能。政府採購文化概念的提出,將政府採購精神層、制度層、器物層三層整合成政府採購文化資源,為政府採購行為提供更有效率的指導。同時,文化的凝聚力是最顯而易見的。我們所說的文化情結等等就是文化凝聚力的表現。政府採購文化就是通過這種強有力的整合,在從立法到現在的兩年時間內,基本形成了廉潔高效的精神實質,既造就了一批高素質的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又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凝聚力。

  (三)規範約束作用。

  由於政府採購工作的特殊性,政府採購職業道德和政府採購精神顯得尤為重要。文化是一種力量,建設政府採購文化可以培養良好的政府採購精神。文化又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潛力巨大的資源,建設政府採購文化可以有效地約束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行為。從器物層上看,可以營造良好工作的環境,建立規範高效的辦公秩序。從制度層上看,政府採購機構作為國家財政部門的分支,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執法準則和行為標準,這些對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行為有著積極的約束作用。從精神層上看,通過文化管理來提高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自律能力,養成他們良好的廉潔自律意識,用理念來約束人,使文化管理成為一種無聲無形的管理,並變成政府採購人員自覺的行為準則。

  (四)形象輻射作用。

  作為政府的視窗,政府採購部門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擴大政府的影響,也是政府採購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這種政府採購的社會形象一旦形成,它不僅對政府採購系統內部形成影響,而且還會通過具體的採購行為,影響到需求部門或供應商等政府採購的外部系統,對外部形成輻射作用。筆者認為,文化對政府採購形象的影響主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體現。內部形象主要指,政府採購是否有嚴密、科學的管理監督體系,政府採購流程是否規範、各級政府採購部門法規制度的健全程度等。外部形象是政府採購文化載體素質的反映。用文化管理來創建政府採購綠色通道,對供應商真正實現“公開、公正、公平”,為採購需求部門保證產品到售後的一系列優質服務,使得供應商和需求部門都能夠真正感受到真正的政府採購文化。

政府採購文化的塑造

  塑造政府採購文化,在於不斷完善政府採購的基本理念、職業道德和倫理建設,以先進的精神理念武裝“採購頭腦”,以優秀的道德品質凈化“採購心靈”,以完善的責任倫理約束“採購行為”。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政府採購實踐出現的各種不正當行為,關鍵在於幾種政府採購核心文化元素的無力或缺失。因此,塑造政府採購文化應從塑造其核心文化元素開始。

  1.責任文化。

  責任意識,是政府採購事業科學發展最有力的支撐。政府採購,承擔著國家的使命和社會的責任,這要求每一名政府採購從業人員都要具備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不辱使命,不違責任。政府採購人不是普通的消息者或者用戶,其採購資金來源於社會公共資金,理應對納稅人負責,確保每一筆採購都“物有所需”;採購代理機構受採購人的委托,要承擔起受托責任,確保採購活動規範有效運行、每一筆採購都“物有所值”,保證採購的質量和服務良好。同時每一個政府採購當事人要強化法律責任意識,明確自己的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

  2.規則文化。

  良好的規則意識和習慣,體現政府採購領域,集中一點便是依法採購。一切政府採購行為只能以法律為準繩,在人情和法律產生衝突時,法律是第一位的,堅決摒棄“人比法高”、“權比法大”、“錢比法靈”、“情比法重”等錯誤觀念,過好“敲門關、吃請關、說情關”,避免成為人情的俘虜,公眾的敵人;要捍衛國家和公共利益,擯棄部門、小集體和個人利益;要恪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杜絕“暗箱操作”。

  3.公平文化。

  公平,是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理念,是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法則,也是政府採購活動的基石。公平理念體現在政府採購活動中,要求當事人在競爭的前提下公平地開展政府採購活動,首先是要將競爭機制引入採購活動中,讓採購人通過優中選優的方式,提高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益,獲得物美價廉的採購對象。其次是競爭必須公平,不能設置不正當的條件妨礙充分競爭。有興趣的供應商、承包商或服務提供者都有機會參加競爭;資格預審和投標評價對所有的投標人都使用同一標準;採購過程向所有投標人提供的信息都一致;不歧視公有或非有、本地或外地、國內或國外投標商等。這些規定將推進我國政府採購市場向競爭更加充分、運行更為規範的方向發展,不僅使採購人獲得價格低廉、質量有保證的貨物、工程和服務,而且還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4.誠信文化。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既是一種無形資產,又是一個資源。“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潘序倫)”這要求政府採購當事人在政府採購活動中,本著誠實、守信的態度,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講究信譽,兌現承諾,不得散步虛假信息,不得有欺詐、串通、隱瞞等行為,不得偽造、變造、隱匿、銷毀需要依法保存的文件,不得規避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第三人的利益。對供養商而言,更應該堅守誠信,在樹立企業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時,為營造和諧的政府採購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5.節儉文化。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種朴素的節儉意識,恰恰是政府採購不可或缺卻容易被忽視的精神理念。在政府採購事業中,最大的節約就是符合必要功能要求;最大的浪費是採購了“多餘功能”和“不必要功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但是真正的節儉並不等同於簡單地在局限操作中使用某種節能節約技術指標與方法,而是要在根本上對政府採購進行科學的功能分析,保障必要功能,剔除不必要功能。這要求樹立全新的“功能”理念,樹立政府採購必須一切從社會公共需要出發,明確一切採購都是為了獲得公共所需要的特定功能。使政府採購成為保障社會公共必要功能、剔除不必要功能的科學過程。而不是僅從地方、部門、公務人員個人習慣和愛好出發,自覺不自覺地採購不必要功能。只有觀念和思路變了,才會積極主動地適應和貫徹科學的方式方法。

  6.廉潔文化。

  “不謀當謀之事,為官之恥;貪求身外之財,從政之危。”廉潔自律,是衡量為官者道德情操的最起碼的標準,也是衡量政府採購從業者的基本道德標準。對處在貪污賄賂重災區的政府採購工作人員而言,如何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是思想道德上的嚴峻考驗。關鍵是採購工作人員要對自身的行為動機進行全方位的凈化、約束和規範,牢固樹立清廉從政的觀念,從思想源頭上根除隱患、防患於未然,堅決抵制各種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不良行為,以達到規範和制約採購行為的目的。

  7.國貨文化。

  政府採購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納稅人繳納的稅金,按照財政收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政府採購的商業機會應該公平地給予每一個納稅人,實現這種權利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支持和幫助國內的企業和自然人獲得很好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現在政府用的政務軟體,包括存儲和對外交換,用了三十年,不是用微軟的Office,而是被認為是最落後的文本文件,但在實際中是最可靠,最行之有效的。這充分說明產品和服務本身並不是決定是否購買國貨的關鍵,而在於是否有“國貨情結”。南韓從老百姓到官員都是很自覺用南韓貨,中國官員和老百姓,如果有這樣意識的話,要做什麼事都能做起來,沒有幹不成的事。政府應該通過對國有品牌的合理採購及應用,為國有產品在國家核心領域中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品牌認知,併為國有核心領域的可信服務、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進而引導國有大中型企業、國家各級事業單位的合理國產採購,從根本上提高國貨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帶來廣泛的經濟效益。政府採購人要樹立國貨意識,使購買國貨不僅成為政府採購的鮮明文化特色,同時也成為國人民族情結的代言。

  8.和諧文化

  構建和諧的政府採購,離不開和諧的政府採購環境。政府採購的和諧,一是要大力治理商業賄賂,採購人、採購代理機構和供應商都要嚴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做好自查自糾,對政府採購領域存在的問題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在此基礎上規範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使政府採購事業健康發展。二是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比如,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汽車供應商在醫療衛生和電影放映等方面就可為西部地區農民提供相關產品,滿足農民群眾的需求。三是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政府採購要突出對民族工業的重視,加大對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支持,鼓勵和支持技術創新,限制和淘汰落後設備和技術。四是體現節能和環保的理念,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在採購中體現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延偉,萬毅.論政府採購文化[J].中國政府採購,2007(0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政府採購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