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企業證券投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企業證券投資[1]

  企業證券投資是指企業為了獲取預期的不確定性收益而購買資本證券,形成金融資產的經濟活動。

企業證券投資的目的[2]

  企業進行證券投資都抱有一定目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效地利用現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收人和支出貨幣資金的速度都不是均衡進行的,這就必然造成有時一部分貨幣資金在迴圈周轉過程中被暫時閑置,而有時又會出現貨幣資金短缺現象。現金是一種不會生利的資產,當現金流人量超過現金流出量時,資金被閑置,這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損失。相反,當企業現金流出量超過流人量時,企業可能會由於資金短缺而遭受損失。為平衡企業資金的收入支出運動速度,企業投資證券,可以同時滿足上述兩種情況下的需求。即一是將有價證券作為現金的替代品,通過持有有價證券取代大量現金餘額,當現金需要量大於供給量,依靠銀行貸款又無法滿足資金需求時,可以賣掉若幹有價證券以彌補現金餘額。另外,通過證券投資,還可以取得收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從事證券投機。有些企業從事證券投資,往往不只是以在證券持有期限內取得固定收益(股利、債息)或調劑現金餘缺為目的,而且同時希望在證券市場上,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證券以獲取價差收入。這種行為通常稱為證券投機

  在人們傳統的意識、觀念中,通常將投機視為一種貶義詞,認為是投機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其實則不然,尤其是對於證券投機,它不僅不會擾亂證券市場,而且是一種促進評判市場走向繁榮不可或缺的投資行為。沒有證券投機,證券市場將是死水一潭。這對於發展證券業是有害無益的。

  一般說來,從事證券投資和證券投機是有區別的。區分的方法通常以從事證券投資的企業持有證券期限的長短、買賣證券是否憑白有資金以及買證券是為了獲取利息還是價差收人為標準劃分的。具有投資動機的企業往往通過較長期投資活動獲得報酬,而具有投機動機的企業則通過短期買賣證券獲利;以證券投資為目的的企業,往往以自有資金買賣證券,而不靠借入資金從事證券交易,具有投機動機的企業則大膽借人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從事證券投資的企業往往想成為證券發行主體股東債權人,享有包括資本收益和所得收益在內的投資收益,而從事證券投機的企業則以股票、債券交易行為作手段,以證券市場作為獲取利益的場所。

  需要註意的是,對證券投資與證券投機所作的上述區分儘管不無一定道理,但這隻是部分的正確。實際上,一個從事證券投資的企業一般都同時抱有兩種動機,即一方面想通過證券投資獲取可靠性收益,另一方面又想通過證券投機獲取風險性收益。

  3.滿足企業擴張需要。企業的生產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後,為了發展就需要不斷投資。企業可以通過興建新廠房、購置新設備等實物投資形式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也可以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購進其他企業發行的有價證券,實現不斷擴張的目的。但後者與前者相比,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更方便的投資途徑。如果企業購買某個企業發行的股票達到一定規模,有時可以兼併該企業。如若不想兼併,則可以擁有參與該企業經營的決策權,甚至是控制權

  4.出於其他目的。企業投資於證券,有時是出於其他目的,比如,企業可能會為了履行某種義務而購買政府發行的債券,或表示對某些非盈利性機構的友好與支持,購買其發行的債券。這些債券儘管不會給企業帶來多大直接利益,但對樹立企業良好形象,改善其經營環境將大有裨益。企業通常會為實現這方面目的而從事一部分證券投資。

企業證券投資的特征[2]

  企業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們作為證券投資與其他投資相比,其共同特征是:

  1.投資的流動性強。由於證券可隨時變現,因此,在資金市場發達的情況下,只要股票和債券一經上市,買後再賣也非常容易。國外許多企業甚至將股票、債券與現金一視同仁。

  2.投資的風險性大。儘管證券投資流動性強的特點可分散一部分投資風險,但由於決定證券價格的因素多而複雜,如利率、政府經濟政策、企業經營狀況、國內國際經濟、政治,軍事形勢等。而且這些因素對證券價格都產生最直接、最具體和最迅速的影響。這使證券投資較其他投資風險仍很大。

  3.投資的收益高。如果證券投資只存在風險而無多大收益,企業將失去對證券投資的興趣。正因為證券投資具有較高收益,才使它充滿著吸引力。證券投資收益高的原因在於,二是它屬於一種直接性投資,投資費用較低;二是證券價格總是市場利率有關。一般情況下,證券價格要高於同期利率。

  4.投資受心理因素影響大。

  企業股票投資與債券投資除了具有上述共同特征外,兩種不同投資方式還具有各自的特點。

  (一)股票投資方式。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用來證明其所人股份及其所持有股權的一種憑證。股票投資就是企業為購買股票而進行的一種投資活動。根據股票投資企業承擔風險程度和享有權利的不同。可分為企業普通股投資和企業優先股投資。

  1.企業普通股投資。普通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收益隨公司利潤變動而變動,不限制股東權利的股票。普通股票投資是企業為了使資本保值或增值而購買普通股票的投資活動。其特點是:

  ①投資企業享有參與股票發行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利;

  ②投資企業享有優先認股權,即企業持有普通股票後,可以優先購買發行普通股票的公司新發行的股票。當然也可以不認購新股票;

  ③投資企業享有分配股息的權利,但需在優先股分配完股息後;

  ④發行普通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時,普通股投資企業須在最後才能分配到剩餘資產;

  ⑤投資企業可隨時轉讓其所購的普通股票;

  ⑥普通股投資風險比優先股投資和債券投資大。

  2.企業優先股投資。優先股是股份公司發行的介於普通股票和債券之間的一種混合性有價證券。企業優先股投資是企業購買優先股票的一種投資活動。企業優先股投資的特點是:

  ①投資於優先股的企業,除了研究與優先股有關問題和有其他特殊規定外,一般不參與優先股發行公司的管理

  ②優先股投資企業享有優先分配股息的權利;

  ③發行優先股的公司破產後,優先股投資企業除享有優先得到補償的特權外,還可在得到補償後與普通股投資者共同分配剩餘財產;

  ④優先股投資收益一般高於債券投資而低於普通股投資

  ⑤優先股投資風險低於普通股投資而高於債券投資。可見,企業優先股投資是一種兼有普通股投資和債券投資雙重屬性的投資活動。

  (二)債券投資方式。

  債券是持券人有權按約定的條件向發行人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書面憑證。企業債券投資,是指企業購買債券以取得收益的一種投資活動。企業債券投資具有以下特征:

  1.投資的風險較小。企業債券投資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因利率上升而引起的債券價格下降;二是因債券發行者財力不濟甚至破產而不能按期按量支付債息和償還本金。但利率上升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下降幅度一般都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下降幅度,因而投資的風險也比股票投資小。債券的發行者既有政府也有企業。政府發行的債券很少會因失信而給投資企業帶來損失。企業債券即使有時會因失信給投資企業造成損失,但損失程度也要比股票投資小。因為企業當財力不強時,先是儘力付清債息和本金,爾後才用餘錢發放股金等。

  2.企業債券投資的收益比股票投資低。由於評判投資收益與風險密切相關,企業在承受較小債券投資風險情況下,其收益也較低。除了收取預定利息外,別無其他收益。

  3.企業債券投資易於預計收益。債券投資企業在購買債券前可以確切知道債券還本付息的時間和數量,對於企業合理安排資金使用,有計劃地調劑資金餘缺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證券投資的分類[3]

  按照證券投資對象選擇的不同,企業證券投資大體上可劃分為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兩大類。

  1.股票投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發放給企業(股東)的投資入股、領取股息的書面憑證,屬於資本市場流通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按不同特點可分為不同的類別,如按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不記名股票,按票面是否標明金額可分為面值股票和無面值股票,按企業擁有權利的不同可分為普通股票和優先股票等。而股票投資就是指企業購買其他企業股票的一種永久性投資行為。

  2.債券投資

  債券是發行人直接向社會借債時所出具的債務證書,反映了債券投資者與債券發行人之間的一種債權債務關係,也是一種有價證券。債券按其發行主體的不同可劃分為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及金融債券三種。政府債券是一國追,府向社會舉債時所出具的債務證書,中央一級政府發行的債券稱為國債或公債,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稱為地方債公司債券,在我國亦稱企業債券,是企業對外舉債的債務憑證,它承諾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條件還本付息。金融債券是金融機構作為發行人而發行的債券,目的是通過舉債籌藉資金,解決信貸資金短缺問題,金融債券的利率一般高於同期銀行儲蓄存款的利率。

  債券投資實際上就是企業以獲利為目的,購買某種債券的一種投資行為。一般情況下,債券投資者可按規定條件取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此外,在利息支付和債券發行企業破產後,在剩餘資產分配上優先於股票投資者。所以,債券投資風險要小於股票投資風險,相應地,其收益率也比股票投資收益率低一些。

企業證券投資的程式[2]

  企業證券投資不能只理解為企業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證券的單項活動。相反,它是由一系列動態過程組成的活動系列。這些動態過程就構成企業證券投資程式。從企業證券投資的整個過程看,可分為證券交易所外的投資準備和評判交易所內實際操作兩個階段。

證券投資的準備程式

  企業在尚未購買證券前,需作一系列的證券投資準備工作。這些工作的基本程式是:

  1.籌集證券投資資金。資金是企業從事證券投資的基礎。企業一旦確定要投資於證券,或是通過儲蓄積累,或是通過借貸關係籌措一定數量的資金。沒有證券投資資金的籌措,也就不可能有證券投資活動的發生。

  2.充分認識和準備承擔證券投資風險企業從事證券投資,可不避免要承擔一定風險。企業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財力保證,一旦出現風險,企業應採取相應的對策與措施予以補救。這是證券投資企業從風險角度對證券投資所作的關鍵性決策。

  3.做好證券市場的調查研究。企業要通過證券市場瞭解如下幾個與證券投資有關的內容:

  ①瞭解參與證券投資的條件。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證券交易都有一些具體的明文規定,企業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必須對有關規定有清楚的瞭解,從而保證企業依法進行證券投資。同時,也可避免因不瞭解具體投資條件而遭受損失。

  ②瞭解證券市場上究竟有多少種股票和債券及其各自特點。

  ③瞭解證券市場主要機構的有關情況,如證券發行主體、證券投資者證券經紀商、證券市場場所等。

  ④熟悉並掌握證券交易的有關技術性問題,如證券登記、過戶、結算等。

  4.證券投資分析企業在對證券市場做了比較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後,還需對證券投資作出分析。所謂證券投資分析,是指企業以有價證券作為投資對象,對投資有關問題所作的一種可行性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投資環境分析、投資對象分析和投資時機分析等。

  5.證券投資決策。企業在充分作好上述準備工作基礎上,即可按有關投資方法對證券投資作出決策。決策內容包括企業用於證券投資的資金數額、選擇理想的投資方式或投資組合、選定有關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商等。

企業在證券交易所投資的程式

  對於證券投資企業來說,它們一般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直接進行證券投資。企業在作好第一階段的各項準備工作後,需要通過證券商,即證券經紀公司進行證券投資。企業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證券投資的基本程式是:開戶一發出委托指令一執行委托指令一清算交割一過戶。現分別闡述如下:

  1.開戶。企業在證券交易所從事證券交易,首先必須“開戶”。所謂開戶,是指證券投資企業委托證券商代為買賣證券,必須先與證券商簽訂委托買賣契約,這種簽訂委托買賣契約的手續一般稱為開戶。如同企業在銀行開設帳戶一樣,開戶主要有兩個過程,一是名冊登記,目的是便於證券商與委托者之間的日常業務聯繫;二是開立資金專戶和證券專戶。開立資金專戶後,企業用於證券投資的資金可由評判商代為轉存銀行,利息自動轉入資金專戶。當企業通知證券商購買證券時,證券商便可按委托指令購買證券,免去攜帶大量現鈔進行交易之麻煩。同時也符合證券投資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開立證券專戶的目的是讓證券商代為保管投資企業的證券,當發生證券買賣活動時,證券商只要分別從資金專戶和證券專戶中作相應的扣減和添記款項即可。證券商為企業代為保管證券是免費的。

  2.發出委托指令。企業在證券交易所開戶後,即可向證券商發出委托代理買賣證券的指令。企業常用的委托買賣方式,一般只有當面委托電話委托兩種。其他委托方式如電報委托、償還委托和傳真委托等很少被採用。採用當面委托,企業必須親自填寫委托書,且在成交後經紀商的營業員和委托者都要在委托書上蓋章,以增強相互信任感。採用電話委托方式,一般適用那些大額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委托指令一般包括四項內容。它們是:

  ①交易種類指令。即企業在委托指令中需說明當日交易、普通日交易和約定交易中的一種。當日交易是買賣成交的當天,成交各方即進行清算交割。普通日交易是指證券買賣成交後,成交各方於成交後第四個營業日進行清算交割。約定日交易是指在證券買賣成交後的15日內,成交各方約定日期進行清算交割。

  ②委托價格指令。是指證券投資企業委托證券商進行證券買賣的價格。可分為限價指令市價指令兩種。限價指令是指投資企業自定證券的買人價或賣出價,證券經紀商按照證券投資企業指定的價格申報掛牌買人或賣出證券的一種委托指令。市價指令亦稱為市場指令,它是一種證券經紀商根據企業委托,以最優市價立即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指令。

  ③證券交易數額指令。證券買賣數額一般以交易單位來衡量,每一交易單位簡稱為“一手”。如冬深圳市股票發行與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規定:“股票原則上實行一手一票制,每股的面值為一元。按不同的股票分別確定若幹股為一手,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股票每100元面額為一手,證券一手的面值為1000元。

  ④委托有效期指令。委托有效期包括“當日有效”、五日有效、“長期有效、和“撤銷前有效四種。企業必須在委托指令中說明選擇的是哪一種委托有效期限。

  3.執行委托指令。證券商接受證券投資企業的委托指令後,便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與其派住在證券交易所內的證券業務員取得聯繫,之後,證券業務員便按照企業委托指令中的各項內容開始執行委托指令,從事證券的買賣活動。

  4.交割與清算。所謂交割是指證券買賣雙方成交後,買方需付款收到證券,賣方需交出證券收到現金,這種證券交易成交後的收付活動稱為交割。交割有多種形式,如當日交割,即買賣雙方在成交日內當即辦完收付手續;次日交割,即從成交後的下一天算起,在第二個營業日正午前辦完收付手續的交割。次日交割若遇有公休日,可往下順延;例行交割,這種交割從成交日算起,在第五個營業日以內辦完收付手續等等。

  證券投資企業當一項證券交易成交後,應儘量早一點辦理交割手續,以方便證券商的作業。同時,當企業收到證券商遞交的確認書後,應及時查看確認書上所記載的有關證券名稱、成交日期、交割日期、成交數量、成交價格等是否與買進的證券相符。

  清算是指證券交易做成後,證券投資企業向證券商支付它的借方餘額或從證券商那裡獲得銷售利潤的行為。在實際證券交易過程中,不是證券買賣成交後都交割,只是通過清算制度,將交易的買進額與賣出額相互沖銷後對其凈差額進行交割。清算的目的是減少實際交割的證券和款項,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可見,從程式上看,證券的交割只有在清算之後才得以進行。

  5.過戶。過戶是指證券證書轉給新的所有人。證券成交後,如果證券持有企業發生了變化,新的證券合法持有人為了得到持有證券應享有的權利,必須向公司申請更換戶頭。

  過戶的基本程式是:

  ①證券賣出者在證券背面轉讓記錄欄中簽名蓋章,以表明該證券已成為可轉讓過戶的證券。

  ②交割後,證券新的持有者填寫過戶申請書,攜帶證券買賣交割單、印章等到證券交易所辦理申請過戶手續。

  ③證券交易所查驗以上各項手續後,即註銷原證券戶頭,為新證券持有者重新開戶。

企業證券投資的基本要素[3]

  企業證券投資有下麵三個方面的基本要素:

  1.收益

  證券投資收益即是從事證券投資而獲得的報酬,表現為證券投資者一定時期內投資所得與其支出的差額,差額越大收益越大。差額等於零為無收益,差額小於零則發生凈虧損。證券投資收益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當前的利息或股息收入,另一部分是由證券價格的漲落而產生的資本增值(或損失)。從而,證券投資收益率表現為當前收入與資本增值的總和與投資總額的比率。

  2.風險

  證券投資者進行某一筆具體的股票或債券的投資時所希望獲得的預期收益與其最終所能獲得的實際收益並不總能相等。實際上二者經常不等。這說明證券投資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因而證券投資是風險性投資。預期收益同實際收益之差,或者說預期收益率同實際收益率之差表明瞭證券投資的風險程度。一般說來,證券投資的收益同風險直接相關,風險越大,投資收益越高;反之,風險越小,投資收益亦較低。

  3.時間

  債券既然有短期債券中期債券長期債券之分,這就要求債券投資者對時間因素進行充分考慮,以決定持有哪一種類型的債券;另一方面,在股票投資上也要確定是短期投資還是長期投資;最後,證券投資者進出證券市場總是要選擇千定的時機,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來,時機選擇最終決定了證券投資的成敗得失,因此,這種時機選擇也是證券投資時間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

企業證券投資的基本原則[3]

  與上述證券投資三要素相聯繫,企業在進行證券投資決策時一般應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原則:

  1.收益性原則

  收益性原則是證券投資最基本的要求。一筆證券投資的收益等於利息、股息等當前收入與資本增值之和。債券的利息率一般是預先確定的,可按利息率高低確定收益的多少。債券投資給企業帶來的資本增值一般為零;在高通貨膨脹率下,債券投資的凈收益可能為負數。普通股票的股息不能預先確定,股票價格的波動,因為受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及各種經濟政策因素的影響,更是難以把握,從而使得普通股票的股息收入和資本增值都具有不確定性。為此,購買股息和紅利都較為優厚的優先股票,對於保證股票投資的收益性具有重要意義。

  2.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就是要保證證券投資本金不受損失。證券投資安全性原則要求企業進行證券組合,將資金分散於慎重選擇的若幹種證券上,以此分散投資風險,提高證券投資的安全性。

  3.流動性原則

  所謂流動性是指收回證券投資本金的速度快慢。從整體上看,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上,證券的流動性僅次子現金,證券的買賣十分容易、方便,一般在幾分種內即可完成。但是,各種具體的不同的證券在流動上還是有差異的,比如股票的流動性要好於債券,而公債的流動性一般又好於地方性債券。流動性強的證券意味著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將證券兌換成貨幣,而以貨幣計算的價值不受任何損失;流動性弱的證券轉化為貨幣需要的時間就較長,支付的費用較多,有時甚至要遭受價格下跌的損失。

企業證券投資的分析[4]

  企業證券投資分析,一般是指企業在證券投資時所進行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著重於說明巨集、微觀經濟因素變動對證券收益和風險的影響,強調的是國民經濟分析、行業分析、企業分析等。而技術分析的焦點主要集中於研究證券市場上證券價格及證券交易的變動模式,並利用其變動趨勢來預測證券價格在何種程度以及何時上升或下跌。大多數投資分析家同時運用這兩種分析方法來進行投資決策:基本分析一般用來確定證券未來的潛在收益,幫助企業選擇長期投資的證券;技術分析則用來幫助企業選擇適當的投資時機與所要投資的具體證券。

企業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

  企業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就是對影響證券市場走勢且屬於證券市場以外的那些基本因素所作的分析。這些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等各個方面。在此著重分析影響證券市場走勢的基本經濟因素。

  1.巨集觀經濟因素分析

  巨集觀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利率、通貨膨脹經濟周期巨集觀經濟政策等因素。

  (1)國民生產總值。從長期來看,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是與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相一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較快,表明經濟繁榮,證券價格會上揚;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緩慢甚至下降,表明整個經濟不景氣,證券價格相應地會下跌。

  (2)利率。利率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利率提高意味著銀行儲蓄收益提高,從而會從證券市場吸走大量資金,使證券價格下跌;反之,利率下調會導致大量資金投向證券,證券供不應求,證券價格必然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上升,意味著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和利潤的減少,從而使企業派發的股利也會減少,有時甚至不能發放,使證券投資風險上升,投資者會大舉拋售證券,證券價格會急劇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整個經濟進入一種寬鬆的局面,企業利潤增多,股東的投資收益也會相應提高,從而會吸引投資者進入證券市場,使證券價格上揚。

  (3)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既有刺激證券市場的作用又有壓抑證券市場的作用。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貨幣供應量過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一開始能刺激經濟,增加企業利潤,推動證券價格上升。但是,當通貨膨脹發展到一定程度,利率會上升,從而又會使證券市場收縮,證券價格下跌。

  (4)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指的是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一種波動,包括危機、蕭條、複蘇和高漲四個階段。一般說來,在經濟繁榮時期(複蘇、高漲階段),企業營業狀況好,獲利豐厚,可分配股息多,股價會上升;在經濟衰退時期(危機、蕭條階段),企業獲利不多,可分配股息低甚至沒有,股價會下跌。不過,各國證券市場的歷史情況表明,股票市場的走勢和經濟周期在時間上並不一致。通常,前者比後者要超前一段時間,而這一點主要是由於股市預期造成的。

  (5)巨集觀經濟政策。這主要是指巨集觀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進出口政策等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比如政府有關稅收增減、銀根鬆緊、匯率改革等政策,均會對證券市場起到推動或抑製作用。

  2.行業因素分析

  行業因素分析,主要是針對發行企業所在行業的市場類型、行業的生命周期,以及在不同市場類型和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行業在產品生產、價格制定、盈利狀況及競爭狀況等方面所進行的分析,其目的是為企業證券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行業的市場類型。行業所處的市場類型有四種: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完全壟斷。四種市場類型的競爭程度是依次遞減的。從一般情況看,某個行業的競爭程度趣高,處在該行業的企業產品價格和利潤受供求關係的影響越大,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在競爭中破產倒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投資於競爭性行業證券的風險就越大。

  (2)行業的生命周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構成了一個行業的生命周期。在行業初創期,行業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費用很高,其產品市場卻有待開拓,銷售收入較低,企業盈利不會太好;當行業進入成長期,市場需求擴大,利潤迅速增長,但同時也面臨眾多企業的激烈競爭,一些企業在競爭中失敗,或宣告破產,或被兼併,因此,在成長期企業利潤增長很快,面臨的風險也較大;進入成熟期後,各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基本穩定下來,利潤漲幅有所放慢,但同時企業經濟風險也在減弱;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後,隨著新產品的問世,一個更新的行業即將出現,原有行業便走向衰退,產品銷售量和利潤水平都會迅速下降。一般說來,儘管對各個行業生命周期階段的收益——風險關係存在企業偏好,不同的企業會選擇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上的產業,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要儘量避免投資於衰退期行業的證券,因為其收益低而風險卻很高。

  3.發行企業因素分析

  (1)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某個方面經營活動及其狀況的財務統計報告,最基本的財務報表是企業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企業仔細看過這兩張報表後,對發行企業的實力、經營規模和盈利等情況會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從而能對企業發行的證券價值作出初步評估,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深入細緻的對比分析。用於對比分析的比率主要有:反映企業資產流動性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現金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流動負債]等;有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銷售毛利率[(凈銷售額—商品銷售成本)/凈銷售額×100%]、營業利潤率[(凈銷售額—商品銷售成本—銷售和行政管理費用)/凈銷售額]等;有反映投資收益水平的投資收益率(凈收入/資產總值)、股權收益率(凈收入/普通股權總額)等;還有反映杠桿作用和資本結構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100%)、盈利對債息倍數(付稅和納稅前的盈利/長期債務利息)等。當然,依據任何一個單一的比率都不足以判斷一個企業的價值,只有合乎目的的同時選擇一組比率進行分析,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

  (2)企業資本結構分析。資本結構是企業經營中所運用的資本的構成,即自有資本借入資本各占企業總資本的比例。顯然,負債比率越高,則自有資本比率越低。資本結構對企業的盈利有很大影響,企業應註意分析企業資本來源及其配合是否恰當。因為,借入資本進行杠桿經營在不同情況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當企業投資報酬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舉債經營能提高企業自有資本的報酬;反之,當投資報酬率低於借款利息率時,舉債經營將會降低企業自有資本的報酬。一般而言,在整個經濟形勢較好時舉債經營可以增加股東的投資報酬,在經濟形勢欠佳時舉債經營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股東的投資報酬。因此負債比率較高的上市企業在經濟不景氣時很容易受到各種衝擊,具有很高的經營風險。但是,從另一方面看,自始至終保持很低的負債比率,固然能提高企業對其債權人或股東的保障程度,但也會使企業損失經濟景氣時可能獲取的杠桿收益。

  (3)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企業營運能力的強弱一般可以用企業營業額的多寡來表示。營業額多寡既可以反映在營業額絕對量上,又可以反映在營業額相對量上。營業額絕對量是指企業某一時期實際營業額的多少。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往往選擇同行業中營業額最大的上市企業,因為營業額大往往表明該上市企業營運能力量強。不過,營業額絕對量不能反映企業資本額與營業額之間的關係,需要進行營業額相對量的分析。這包括兩方面:一是計算每股營業額和資產營運比率,前者是營業絕對量對企業總股數的比率,後者是營業額絕對量對企業總資產的比率;二是計算營業額的增減比率,即對企業在不同時期營業額絕對量或前述相對量進行對比分析,預測企業未來的營運潛力。

  (4)企業管理能力分析。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是衡量一個企業現狀與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標準。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企業往往能夠取得比行業平均水平更高的盈利。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期,同行業其它企業營運欠佳甚至出現虧損時,這類企業亦能安渡難關,維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因此,從長期來看,投資於規模雖小但管理能力強的企業較之於投資規模雖大但管理能力弱的企業要更為安全。不過,不存在一個表示企業管理能力的具體指標,企業一般需通過參加股東大會、審讀企業年度報告、瞭解企業領導層的閱歷、個性、年齡結構等多種途徑,對企業管理能力強弱作出判斷。

企業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

  企業證券投資的技術分析,就是直接從證券市場的供求關係入手,著重對證券交易數量、證券價格變動等市場因素進行分析,以說明最佳的投資時機與方式。

  1.市場變動的度量

  證券市場的變化可以用一系列技術指標進行度量。主要有如下幾種,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股價指數和交易量指標。

  (1)股價指數。股價指數是用來衡量整個股市價格水平的標準或尺度,把前後不同交易時間的股價指數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反映出各種股票價格平均變動情況,因而指數是股市變動的晴雨表。世界各國的股票市場都編製了自己的股價指數,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日本股票價格指數、香港恆生指數等。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編製的上證指數深證指數也日益受到我國大陸及港臺地區廣大企業的關註。

  (2)交易量市場上股票交易的數量,可視為市場強弱的另一種指標。如果交易量隨股價上升而增加,說明市場需求大於市場供給,因而市場是強勢的;當交易量隨股價的降低而減少時,表示在低價下股票供給減少,股東不願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這也可視為是一個好的市場信號;但是,當交易量隨股價的下跌而增加,這表示市場需求小於市場供給,市場是弱勢的;若交易量在股價出現臨時性止跌回升的情況仍繼續減少,說明市場的購買能力仍然低下,市場難改其弱勢之局面。

  (3)股市人數。通過觀察各證券經紀商營業處交易人數的增減狀況,估計股市可能的走勢。其判斷原則是:人數漸少,表明市場日逐萎縮,行情趨跌;人數不增不減,表示股價處於疲軟不振的盤局狀態;人數日增,表示行情趨漲;人潮洶涌,則表示行情處於高峰或接近於高峰狀態。用股市人數指標來判別市場的強弱,並非百分之百的準確,但亦有相當高的可信度,因為正是眾多的中小企業彙集一起的力量才左右了整個行情的漲跌。

  2.市場價格分析

  幾乎所有的技術分析專家都相信股票價格的變動具有一定的模式,而通過分析這些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判別市場強弱態勢,抓住買賣時機。

  (1)點狀圖表和棒狀圖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在圖形製作上,兩圖方法不盡相同。在點狀圖中,用X表示價格上漲,O表示價格下跌,每上漲或下跌一個單位(例如1元)相應地在方格中畫上X或O的記號,若上漲或下跌超過一個單位,有若幹個單位時,就在同列當前位置向上或向下的方格內依次畫若幹個X或O,上漲或下跌不足一個單位時,圖中不予反映。方格中的數字表示當價格變化到這一點時剛好進入新的月份。在棒狀圖中,是以縱軸表示股價與交易量的變化情況,以橫軸表示時間(天、周或月),用一系列小豎線表示股價變化,豎線的上端表示最高價、下端表示最低價,中間的短橫線表示收盤價。為了配合棒狀圖的分析,往往還在圖的底部描述出同一時間的股票交易情況。

  (2)圖形模式分析。技術分析專家認為,股市運動在具體圖形上都可歸納為幾種有規律的幾何圖形,它們分別反映了股市運動的不同特點。常見的各種圖形可分為兩種形態模式:一種是反轉形態,即股價趨勢逆轉的形態,是股價由漲轉跌或由跌轉漲的信號;另一種是整理形態,即股市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變動後不再大起大落,而是於一定區域內出現上下窄幅變動,形成一種實力均等的對峙狀態。

  (3)阻力與支撐分析。阻力是指當股價上升到某一價位時遇到大量的賣出,使股價無法繼續上升甚至反轉回跌;支撐是指股價下跌到某一價位時遇到大量買進,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甚至使股價反轉回升。一般說來,當股價突破阻力線,價格有繼續上升的可能,企業這時應大量買進,而當股價突破支撐線後,價格有繼續下降的可能,企業這時應及時賣空

企業證券投資的實施[5]

  (一)股票投資

  股票投資成敗得失的關鍵,是正確選擇股票的買賣時機。然而,企業要準確無誤地作出股票買賣時機決策並非易事。在實踐中,企業經常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確定股票買賣的最佳時機。

  首先,通過科學的分析判斷,確定一個具體的買人或賣出界限。當市場上股票價格變動到一定程度,進人設定的買人或賣出界限時,企業就相應地買人或賣出。

  其次,企業亦可把股票價格升跌後的短期持平視為是買賣股票的最佳時機。短期持平局面的出現,從股票供求雙方心理來分析,或是因為股票持有者中有些人認為股價再漲時才購買;或是因為有人認為再跌後方宜買人;有些股票持有人則要等股價再跌時才會忍痛賣出。正是這種“等待”的心態一致,導致了市場股價變動的短期停頓,行情平穩。企業可利用此段平靜時期進行冷靜的觀察,若發現存在新的有利因素的刺激,股價會繼續上漲,則投資買人;若沒有有利的因素,股價以反覆的方式小幅度波動後終會下跌,企業應立即賣出。

  再者,不在成交高峰買人而在成交高峰賣出,也是企業確定股票買賣時機的一種決策方法。就短期股市交易來講,股票價格的變動歸根到底是由於股票供求關係運動變化所致,同其他商品一樣,股票供不應求時股價上揚,供過於求時股價下跌,供求一致時,股價保持平穩。但是,股票是一種特殊商品,千方面其價格上漲不像其他商品那樣會導致其需求量的下降,相反,許多企業都是在股價上漲時買進股票。因此,這會進一步增大對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價高刺激供給,供給方在作相應的調整後迅速增加供給,使交易雙方的股票成交額不斷擴大,直至達到最高值。不過,追逐高價帶來的過度供給終會使股票價格下降,此時,股票又表現出其特殊商品的性質,它不因價格下降而增加需求量,所以成交也會相應下降。若股票市場有利因素多於不利因素,股價有可能再度上揚,進入新的一輪迴圈運動,但是,若無太多利好因素的刺激,股價會一蹶不振,因此,成交高峰就預示了股票供求關係的松馳和股價的下跌,從而企業在此時就不宜盲目投資購買股票,以防套牢或損失本金。不過,如果企業持有先期以較低價位買人的股票,則應搶在此時拋出獲利。

  (二)債券投資

  企業債券投資的對象可劃分為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債券的期限又可分為短期(1年期以內)、中期(1—5年)和長期(5年以上)。不同的債券有著不同的收益和風險。在風險方面,政府債券低於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短期債券低於中期債券,中期債券又低於長期債券,固定利率債券低於浮動利率債券。但其可能獲得的收益卻是與風險相反的。

  企業進行債券投資時,可以在發行市場上進行,也可以在證券交易市場上進行。認購新發債券,必須在募集期間向證券公司表明認購意願,因為購買新發債券是不需支付任何手續費的。

  已發債券隨時都可以購買。由於每種債券的發行者、利率及殘存期限不同,企業可以按照投資資金的金額、性質等選擇。購買已發債券不但要向證券公司支付相應手續費,還需向出售者支付從上次利息支付日到債券出售日這段時間內的利息。

  債券的變現,指在債券期滿前將債券變換成現金,即出售債券。出售債券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進行的。企業出售債券,有可能獲利,也有可能虧損,因為交易市場上的價格隨利率和債券供求關係而經常變動。

  (三)企業股票與債券投資組合

  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是證券投資的三大要素。兼顧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是證券投資的一般原則。然而,企業投資應當對安全性和流動性給以更多的考慮。這主要是因為,企業本身就是生產單位,一方面,它們本身的經營就已存在一定的風險,再額外增加投資風險並非明智之舉;另一方面,企業自己需要大量資金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拿不出較多的資金來進行證券投資。所以,企業純粹為取得收益而投資於證券的情況並不多見,這是企業同其他類型的證券投資者的重要區別。

  側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兼顧收益性的投資戰略,使得企業在證券市場上成為穩健型企業。對於穩健型企業來說,證券投資的基本原則是應將投資分散在不同的券種及同一券種的不同證券上以分散風險,因此,分散投資就是將投資資金適時地按不同比例,投資於若幹種類不同、風險程度不同的證券,建立合理的證券組合,將投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證券投資分散化,雖不能消除風險,卻能使風險減少。

  分散投資,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多種證券進行投資。如果僅對一種證券投資,如僅購買某企業的股票,一旦該企業經營變化乃至倒閉,就不僅得不到股息,還會蝕本,這種投資方式是不足取的。而對多種證券進行投資,即使其中的一種或數種證券得不到利益分派,如其他證券收益好,就可以得利補償,不至於滿盤皆輸。二是在多種證券投資時,應把握投資方向,既對投資風險較大的股票投資,又對相對安全的債券投資,從而實現兼顧收益和風險的投資組合。

  分散投資減少風險的形式不僅包括購買不同種類的證券,還包括購買不同行業的證券,購買不同企業的證券,購買不同地區、國家的證券,購買產品多樣化的企業的證券,以及在股價變動的不同階段購買證券、購買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股份和受益證等。常採用的投資組合方法還有以下幾種:

  1.不同時間、地點,不同企業的分散投資組合法。主要包括:企業種類的分散,即不要集中買同一行業企業的股票和債券,以免遭受行業性不景氣而帶來的損失;企業單位的分散,即不要把全部資金集中購買某一企業的證券;投資時間分散,即錯開派息時間;投資區域的分散,即各地企業會受市場、稅負、法律、政策等的不同影響,分開投資,以收“東方不亮西方亮”之效。

  2.按風險等級和獲利大小的最佳組合法。在企業測定自己希望得到的投資報酬和所能承擔的投資風險之間,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組合。

  3.按長線投資、中線投資短線投資劃分的比例組合法。把資金分別投在可較長時期內閑置、幾個月內閑置和隨時交易的證券上。

企業證券投資的方法[6]

  企業證券投資既要考慮到盈利,又要避免和對抗過度的風險,這就要求對資金的運用作出巧妙的安排,即投資證券種類多樣化,並將多種證券形成一個投資組合,通過這種組合在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收益。

  這種方法是將投資資金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資金用來投資於安全性高的債券、國庫券或優先股;第二部分資金則投放於共有成長性的普通股上,以期獲得更多的增值;第三部分資金作為準備金,存放在銀行或以現金形式持有,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或用來彌補投資的損失。

  企業從事長期證券投資,可將投資分為攻勢和守勢兩部分,並設置一定的基準。證券價格上漲,則減少攻勢部分,增加守勢部分;證券價格下跌,則減少守勢部分,增加攻勢部分。這樣,無論證券市場行情如何,不必經過詳盡而複雜的投資分析,一律自動地進行買賣。這種定式投資法的具體方法有:

  (1)金額平均法指每隔一定時間投資一定金額於某一類證券的投資方法。其特點是,一旦確定某種類別的證券為投資對象,便應堅持連續投資,每次購買的股數可以不同,但金額要相同.如企業確認某種證券看好,初次入市時,若該證券市場價格為每股200元,可購入500股,若下一次投資期時,該股票漲價至每殷400元,則購進250股,如再下一次投資期時該股票跌價至每股100元,則購入1000股。這樣,股票的平均購買價為171.42元的低價,一旦股市上揚,則可能獲利甚豐。

  (2)定率法將投資對象區分為股票與企業債券,並隨股市行情的變動而變動股票與企業債券的投資比率。如投資普通股50%,企業債券和優先股為50%,若股票漲價或跌價,該比率變為60:40或40:60,則應設法使之仍保持50:50。為此,前者要出售普通股而買進企業債券;後者要出售企業債券或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增購普通股。這樣,自然形成高價賣出、低價買進的格局。

  (3)定額法以一定金額投資於證券,當證券價格上漲,立即獲利了結;之後在證券價格下跌時則以獲利額增購。如企業投資股票總額為300萬元,若一段時期後,股票市價增至320萬元,則出售相當於20萬元的股票,保有現金。當股價下跌,該項股票市價為280萬元,則購進相當於20萬元的股票,保持股票價值始終為300萬元。這樣,高價時了結,低價時增購,總體上降低買價,增加獲利機會。

  (4)變率法該方法強調隨股價的波動來決定守勢與攻勢的比率,彌補了定率法的缺陷。其基本道理與定率法相同。

  (5)尺度法指持續對某一種類證券進行投資,投資額不固定,買賣時期不一致,分次買進再分次賣出。如持有股票的價格為100元,現跌至95元,增購100股,再跌至90、85元,分別各增購100股。若股價從85元先後漲至90、95、100元,則分別賣出100股。買賣相抵共獲收益1500元。

  值得指出,運用這些方法,關鍵在於選擇投資證券種類,並且進行靈活運用。

企業證券投資的意義[7]

  隨著企業在投資決策中主體地位的確立,投資的形式也日益豐富。它可以直接投資於生產事業上,通過建造廠房、添置設備、購買原材料等來直接增加社會財富或提供社會所必需的勞務,也可以把資金用於購買金融資產,以期獲得收益等。前者一般稱之為直接投資(或實業性投資),後者一般稱之為間接投資(或金融性投資)。由於間接投資購買的金融資產主要是有價證券,故證券投資是間接投資的主要形式。

  有價證券是指資產的所有權證書或債務憑證,持券者可以據此對發行公司(或企業)的利潤享有分配權或得到利息。有價證券可以按一定價格在證券市場上轉賣。證券投資,應該成為企業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企業資金保值和增值的需要

  企業用於證券投資的資金,一般而言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暫時閑置的資金,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具有特定用途,如用於清償長期債務、更新廠房或沒備、支付職工養老金、生產淡季時的閑置資金等。把這些資金用於實業性投資顯然很困難,若以現金存放,不僅不能帶來收益,甚至會因通貨膨脹而貶值

  為此,企業如果把這些暫時性的閑置資金投資於那些變現能力強、風險性小的有價證券,作為短期的投資,一求保值,二求增值。上述兩種目的,都是企業出於經營上的穩健考慮,是一種基於防範性投資策略的行動,因此,可稱為“防範投資”。

  2.企業控制和擴展的需要

  有時企業投資於某種證券,是為了控制與自身經營有關的企業,以鞏固貿易關係或建立貿易優勢。如為了保證企業生產所需原料或零配件的供應,或擴大企業產品銷售,長期持有相關企業一定份額的股權。這種投資,通常稱作“貿易性投資”。

  有時企業持有某種有價證券是為了將來企業擴展經營規模作准備。如為了兼併其他企業而預先掌握其一定數額股票。這種投資稱之為“擴張性投資”。

  擴張性投資和貿易性投資在實質上很難分清界線,控制其他企業,既可以出於貿易上的考慮,也可以說是出於擴張業務的考慮,但兩者在側重點上還是有差別的。

  3.可以擴大企業的收益來源

  這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進行證券投資所得與其支出的差額。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證券投資的利息或股息收入;二是證券買賣差價收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它的經營目標之一,企業獲得利潤的來源當然是多多益善,而不應受產品、行業的限制。證券投資受客觀條件限制少,投資管理方便,是企業的一條收益渠道,可以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現在有些企業證券投資的金額在總投資中已占有一定比例,證券投資的收益也已相當可觀。

  4.優化企業的投資組合

  不同的投資資產組合,可以降低和分散投資的風險。企業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差異很大,兩者合理結合,取長補短,將能降低投資風險,特別是投資一定比例的安全性高的債券,降低投資風險的效果更明顯。因此,企業為了改善產業結構,降低企業整體風險,往往既從事項目投資,又發展證券投資,並努力尋求二者最佳組合。

  證券投資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證券投資的具體方式。一般的防範性投資,傾向於收益長穩定、風險較低的債權投資;而貿易性投資和擴張性投資則採用具有經營決策權和收益分享權的股權投資證券投資策略的作用就是依據不同的投資目的,來組合各種證券。

參考文獻

  1. 馬秀岩編.投資經濟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01.
  2. 2.0 2.1 2.2 劉鴻儒 鄭家亨主編.金融市場操作全書.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
  3. 3.0 3.1 3.2 吳永林 張鐵山 杜鳳超.企業投資學.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4. 吳永林 張鐵山 杜鳳超.企業投資學.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5. 肖瑜 劉興雲 王維虎編著.資本經營戰略.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
  6. 王徵.經理廠長經營知識庫.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
  7. 王方華 吳嵋山.工商企業投資管理.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jane409,林巧玲,方小莉,Lin,林晓辰.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證券投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