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证券投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企业证券投资[1]
企业证券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性收益而购买资本证券,形成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
企业证券投资的目的[2]
企业进行证券投资都抱有一定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效地利用现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人和支出货币资金的速度都不是均衡进行的,这就必然造成有时一部分货币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被暂时闲置,而有时又会出现货币资金短缺现象。现金是一种不会生利的资产,当现金流人量超过现金流出量时,资金被闲置,这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相反,当企业现金流出量超过流人量时,企业可能会由于资金短缺而遭受损失。为平衡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运动速度,企业投资于证券,可以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情况下的需求。即一是将有价证券作为现金的替代品,通过持有有价证券取代大量现金余额,当现金需要量大于供给量,依靠银行贷款又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可以卖掉若干有价证券以弥补现金余额。另外,通过证券投资,还可以取得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从事证券投机。有些企业从事证券投资,往往不只是以在证券持有期限内取得固定收益(股利、债息)或调剂现金余缺为目的,而且同时希望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证券以获取价差收入。这种行为通常称为证券投机。
在人们传统的意识、观念中,通常将投机视为一种贬义词,认为是投机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其实则不然,尤其是对于证券投机,它不仅不会扰乱证券市场,而且是一种促进评判市场走向繁荣不可或缺的投资行为。没有证券投机,证券市场将是死水一潭。这对于发展证券业是有害无益的。
一般说来,从事证券投资和证券投机是有区别的。区分的方法通常以从事证券投资的企业持有证券期限的长短、买卖证券是否凭白有资金以及买证券是为了获取利息还是价差收人为标准划分的。具有投资动机的企业往往通过较长期的投资活动获得报酬,而具有投机动机的企业则通过短期买卖证券获利;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企业,往往以自有资金买卖证券,而不靠借入资金从事证券交易,具有投机动机的企业则大胆借人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从事证券投资的企业往往想成为证券发行主体的股东或债权人,享有包括资本收益和所得收益在内的投资收益,而从事证券投机的企业则以股票、债券交易行为作手段,以证券市场作为获取利益的场所。
需要注意的是,对证券投资与证券投机所作的上述区分尽管不无一定道理,但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实际上,一个从事证券投资的企业一般都同时抱有两种动机,即一方面想通过证券投资获取可靠性收益,另一方面又想通过证券投机获取风险性收益。
3.满足企业扩张需要。企业的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后,为了发展就需要不断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兴建新厂房、购置新设备等实物投资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购进其他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实现不断扩张的目的。但后者与前者相比,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更方便的投资途径。如果企业购买某个企业发行的股票达到一定规模,有时可以兼并该企业。如若不想兼并,则可以拥有参与该企业经营的决策权,甚至是控制权。
4.出于其他目的。企业投资于证券,有时是出于其他目的,比如,企业可能会为了履行某种义务而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或表示对某些非盈利性机构的友好与支持,购买其发行的债券。这些债券尽管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直接利益,但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改善其经营环境将大有裨益。企业通常会为实现这方面目的而从事一部分证券投资。
企业证券投资的特征[2]
企业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作为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其共同特征是:
1.投资的流动性强。由于证券可随时变现,因此,在资金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只要股票和债券一经上市,买后再卖也非常容易。国外许多企业甚至将股票、债券与现金一视同仁。
2.投资的风险性大。尽管证券投资流动性强的特点可分散一部分投资风险,但由于决定证券价格的因素多而复杂,如利率、政府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状况、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形势等。而且这些因素对证券价格都产生最直接、最具体和最迅速的影响。这使证券投资较其他投资风险仍很大。
3.投资的收益高。如果证券投资只存在风险而无多大收益,企业将失去对证券投资的兴趣。正因为证券投资具有较高收益,才使它充满着吸引力。证券投资收益高的原因在于,二是它属于一种直接性投资,投资费用较低;二是证券价格总是市场利率有关。一般情况下,证券价格要高于同期利率。
4.投资受心理因素影响大。
企业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除了具有上述共同特征外,两种不同投资方式还具有各自的特点。
- (一)股票投资方式。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用来证明其所人股份及其所持有股权的一种凭证。股票投资就是企业为购买股票而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根据股票投资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和享有权利的不同。可分为企业普通股投资和企业优先股投资。
1.企业普通股投资。普通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收益随公司利润变动而变动,不限制股东权利的股票。普通股票投资是企业为了使资本保值或增值而购买普通股票的投资活动。其特点是:
①投资企业享有参与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利;
②投资企业享有优先认股权,即企业持有普通股票后,可以优先购买发行普通股票的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当然也可以不认购新股票;
③投资企业享有分配股息的权利,但需在优先股分配完股息后;
④发行普通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时,普通股投资企业须在最后才能分配到剩余资产;
⑤投资企业可随时转让其所购的普通股票;
⑥普通股投资风险比优先股投资和债券投资大。
2.企业优先股投资。优先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介于普通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企业优先股投资是企业购买优先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企业优先股投资的特点是:
①投资于优先股的企业,除了研究与优先股有关问题和有其他特殊规定外,一般不参与优先股发行公司的管理;
②优先股投资企业享有优先分配股息的权利;
③发行优先股的公司破产后,优先股投资企业除享有优先得到补偿的特权外,还可在得到补偿后与普通股投资者共同分配剩余财产;
④优先股投资收益一般高于债券投资而低于普通股投资;
⑤优先股投资风险低于普通股投资而高于债券投资。可见,企业优先股投资是一种兼有普通股投资和债券投资双重属性的投资活动。
- (二)债券投资方式。
债券是持券人有权按约定的条件向发行人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书面凭证。企业债券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债券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活动。企业债券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1.投资的风险较小。企业债券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利率上升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下降;二是因债券发行者财力不济甚至破产而不能按期按量支付债息和偿还本金。但利率上升所引起的债券价格下降幅度一般都低于股票市场的价格下降幅度,因而投资的风险也比股票投资小。债券的发行者既有政府也有企业。政府发行的债券很少会因失信而给投资企业带来损失。企业债券即使有时会因失信给投资企业造成损失,但损失程度也要比股票投资小。因为企业当财力不强时,先是尽力付清债息和本金,尔后才用余钱发放股金等。
2.企业债券投资的收益比股票投资低。由于评判投资收益与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在承受较小债券投资风险情况下,其收益也较低。除了收取预定利息外,别无其他收益。
3.企业债券投资易于预计收益。债券投资企业在购买债券前可以确切知道债券还本付息的时间和数量,对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有计划地调剂资金余缺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证券投资的分类[3]
按照证券投资对象选择的不同,企业证券投资大体上可划分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大类。
- 1.股票投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发放给企业(股东)的投资入股、领取股息的书面凭证,属于资本市场上流通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按不同特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形式可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票面是否标明金额可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按企业拥有权利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等。而股票投资就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股票的一种永久性投资行为。
- 2.债券投资
债券是发行人直接向社会借债时所出具的债务证书,反映了债券投资者与债券发行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也是一种有价证券。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及金融债券三种。政府债券是一国追,府向社会举债时所出具的债务证书,中央一级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国债或公债,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债。公司债券,在我国亦称企业债券,是企业对外举债的债务凭证,它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条件还本付息。金融债券是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人而发行的债券,目的是通过举债筹借资金,解决信贷资金短缺问题,金融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的利率。
债券投资实际上就是企业以获利为目的,购买某种债券的一种投资行为。一般情况下,债券投资者可按规定条件取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此外,在利息支付和债券发行企业破产后,在剩余资产分配上优先于股票投资者。所以,债券投资风险要小于股票投资风险,相应地,其收益率也比股票投资收益率低一些。
企业证券投资的程序[2]
企业证券投资不能只理解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单项活动。相反,它是由一系列动态过程组成的活动系列。这些动态过程就构成企业证券投资程序。从企业证券投资的整个过程看,可分为证券交易所外的投资准备和评判交易所内实际操作两个阶段。
企业在尚未购买证券前,需作一系列的证券投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1.筹集证券投资资金。资金是企业从事证券投资的基础。企业一旦确定要投资于证券,或是通过储蓄积累,或是通过借贷关系筹措一定数量的资金。没有证券投资资金的筹措,也就不可能有证券投资活动的发生。
2.充分认识和准备承担证券投资风险。企业从事证券投资,可不避免要承担一定风险。企业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财力保证,一旦出现风险,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予以补救。这是证券投资企业从风险角度对证券投资所作的关键性决策。
3.做好证券市场的调查研究。企业要通过证券市场了解如下几个与证券投资有关的内容:
①了解参与证券投资的条件。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证券交易都有一些具体的明文规定,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对有关规定有清楚的了解,从而保证企业依法进行证券投资。同时,也可避免因不了解具体投资条件而遭受损失。
②了解证券市场上究竟有多少种股票和债券及其各自特点。
③了解证券市场主要机构的有关情况,如证券发行主体、证券投资者、证券经纪商、证券市场场所等。
④熟悉并掌握证券交易的有关技术性问题,如证券登记、过户、结算等。
4.证券投资分析。企业在对证券市场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还需对证券投资作出分析。所谓证券投资分析,是指企业以有价证券作为投资对象,对投资有关问题所作的一种可行性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投资环境分析、投资对象分析和投资时机分析等。
5.证券投资决策。企业在充分作好上述准备工作基础上,即可按有关投资方法对证券投资作出决策。决策内容包括企业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数额、选择理想的投资方式或投资组合、选定有关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等。
对于证券投资企业来说,它们一般是不能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直接进行证券投资。企业在作好第一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后,需要通过证券商,即证券经纪公司进行证券投资。企业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投资的基本程序是:开户一发出委托指令一执行委托指令一清算与交割一过户。现分别阐述如下:
1.开户。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从事证券交易,首先必须“开户”。所谓开户,是指证券投资企业委托证券商代为买卖证券,必须先与证券商签订委托买卖契约,这种签订委托买卖契约的手续一般称为开户。如同企业在银行开设帐户一样,开户主要有两个过程,一是名册登记,目的是便于证券商与委托者之间的日常业务联系;二是开立资金专户和证券专户。开立资金专户后,企业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可由评判商代为转存银行,利息自动转入资金专户。当企业通知证券商购买证券时,证券商便可按委托指令购买证券,免去携带大量现钞进行交易之麻烦。同时也符合证券投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开立证券专户的目的是让证券商代为保管投资企业的证券,当发生证券买卖活动时,证券商只要分别从资金专户和证券专户中作相应的扣减和添记款项即可。证券商为企业代为保管证券是免费的。
2.发出委托指令。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开户后,即可向证券商发出委托代理买卖证券的指令。企业常用的委托买卖方式,一般只有当面委托和电话委托两种。其他委托方式如电报委托、偿还委托和传真委托等很少被采用。采用当面委托,企业必须亲自填写委托书,且在成交后经纪商的营业员和委托者都要在委托书上盖章,以增强相互信任感。采用电话委托方式,一般适用那些大额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委托指令一般包括四项内容。它们是:
①交易种类指令。即企业在委托指令中需说明当日交易、普通日交易和约定交易中的一种。当日交易是买卖成交的当天,成交各方即进行清算交割。普通日交易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成交各方于成交后第四个营业日进行清算交割。约定日交易是指在证券买卖成交后的15日内,成交各方约定日期进行清算交割。
②委托价格指令。是指证券投资企业委托证券商进行证券买卖的价格。可分为限价指令和市价指令两种。限价指令是指投资企业自定证券的买人价或卖出价,证券经纪商按照证券投资企业指定的价格申报挂牌买人或卖出证券的一种委托指令。市价指令亦称为市场指令,它是一种证券经纪商根据企业委托,以最优市价立即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证券的指令。
③证券交易数额指令。证券买卖数额一般以交易单位来衡量,每一交易单位简称为“一手”。如冬深圳市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股票原则上实行一手一票制,每股的面值为一元。按不同的股票分别确定若干股为一手,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股票每100元面额为一手,证券一手的面值为1000元。
④委托有效期指令。委托有效期包括“当日有效”、五日有效、“长期有效、和“撤销前有效四种。企业必须在委托指令中说明选择的是哪一种委托有效期限。
3.执行委托指令。证券商接受证券投资企业的委托指令后,便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其派住在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业务员取得联系,之后,证券业务员便按照企业委托指令中的各项内容开始执行委托指令,从事证券的买卖活动。
4.交割与清算。所谓交割是指证券买卖双方成交后,买方需付款收到证券,卖方需交出证券收到现金,这种证券交易成交后的收付活动称为交割。交割有多种形式,如当日交割,即买卖双方在成交日内当即办完收付手续;次日交割,即从成交后的下一天算起,在第二个营业日正午前办完收付手续的交割。次日交割若遇有公休日,可往下顺延;例行交割,这种交割从成交日算起,在第五个营业日以内办完收付手续等等。
证券投资企业当一项证券交易成交后,应尽量早一点办理交割手续,以方便证券商的作业。同时,当企业收到证券商递交的确认书后,应及时查看确认书上所记载的有关证券名称、成交日期、交割日期、成交数量、成交价格等是否与买进的证券相符。
清算是指证券交易做成后,证券投资企业向证券商支付它的借方余额或从证券商那里获得销售利润的行为。在实际证券交易过程中,不是证券买卖成交后都交割,只是通过清算制度,将交易的买进额与卖出额相互冲销后对其净差额进行交割。清算的目的是减少实际交割的证券和款项,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可见,从程序上看,证券的交割只有在清算之后才得以进行。
5.过户。过户是指证券证书转给新的所有人。证券成交后,如果证券持有企业发生了变化,新的证券合法持有人为了得到持有证券应享有的权利,必须向公司申请更换户头。
过户的基本程序是:
①证券卖出者在证券背面转让记录栏中签名盖章,以表明该证券已成为可转让过户的证券。
②交割后,证券新的持有者填写过户申请书,携带证券买卖交割单、印章等到证券交易所办理申请过户手续。
③证券交易所查验以上各项手续后,即注销原证券户头,为新证券持有者重新开户。
企业证券投资的基本要素[3]
企业证券投资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 1.收益
证券投资收益即是从事证券投资而获得的报酬,表现为证券投资者一定时期内投资所得与其支出的差额,差额越大收益越大。差额等于零为无收益,差额小于零则发生净亏损。证券投资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前的利息或股息收入,另一部分是由证券价格的涨落而产生的资本增值(或损失)。从而,证券投资收益率表现为当前收入与资本增值的总和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 2.风险
证券投资者进行某一笔具体的股票或债券的投资时所希望获得的预期收益与其最终所能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总能相等。实际上二者经常不等。这说明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证券投资是风险性投资。预期收益同实际收益之差,或者说预期收益率同实际收益率之差表明了证券投资的风险程度。一般说来,证券投资的收益同风险直接相关,风险越大,投资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小,投资收益亦较低。
- 3.时间
债券既然有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之分,这就要求债券投资者对时间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决定持有哪一种类型的债券;另一方面,在股票投资上也要确定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最后,证券投资者进出证券市场总是要选择千定的时机,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时机选择最终决定了证券投资的成败得失,因此,这种时机选择也是证券投资时间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证券投资的基本原则[3]
与上述证券投资三要素相联系,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决策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 1.收益性原则
收益性原则是证券投资最基本的要求。一笔证券投资的收益等于利息、股息等当前收入与资本增值之和。债券的利息率一般是预先确定的,可按利息率高低确定收益的多少。债券投资给企业带来的资本增值一般为零;在高通货膨胀率下,债券投资的净收益可能为负数。普通股票的股息不能预先确定,股票价格的波动,因为受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及各种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更是难以把握,从而使得普通股票的股息收入和资本增值都具有不确定性。为此,购买股息和红利都较为优厚的优先股票,对于保证股票投资的收益性具有重要意义。
- 2.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就是要保证证券投资本金不受损失。证券投资安全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证券组合,将资金分散于慎重选择的若干种证券上,以此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证券投资的安全性。
- 3.流动性原则
所谓流动性是指收回证券投资本金的速度快慢。从整体上看,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上,证券的流动性仅次子现金,证券的买卖十分容易、方便,一般在几分种内即可完成。但是,各种具体的不同的证券在流动上还是有差异的,比如股票的流动性要好于债券,而公债的流动性一般又好于地方性债券。流动性强的证券意味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将证券兑换成货币,而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不受任何损失;流动性弱的证券转化为货币需要的时间就较长,支付的费用较多,有时甚至要遭受价格下跌的损失。
企业证券投资的分析[4]
企业证券投资分析,一般是指企业在证券投资时所进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着重于说明宏、微观经济因素变动对证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强调的是国民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等。而技术分析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研究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及证券交易的变动模式,并利用其变动趋势来预测证券价格在何种程度以及何时上升或下跌。大多数投资分析家同时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来进行投资决策:基本分析一般用来确定证券未来的潜在收益,帮助企业选择长期投资的证券;技术分析则用来帮助企业选择适当的投资时机与所要投资的具体证券。
企业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就是对影响证券市场走势且属于证券市场以外的那些基本因素所作的分析。这些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在此着重分析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基本经济因素。
- 1.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
(1)国民生产总值。从长期来看,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是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相一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表明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会上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表明整个经济不景气,证券价格相应地会下跌。
(2)利率。利率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利率提高意味着银行储蓄收益提高,从而会从证券市场吸走大量资金,使证券价格下跌;反之,利率下调会导致大量资金投向证券,证券供不应求,证券价格必然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上升,意味着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和利润的减少,从而使企业派发的股利也会减少,有时甚至不能发放,使证券投资风险上升,投资者会大举抛售证券,证券价格会急剧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整个经济进入一种宽松的局面,企业利润增多,股东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会吸引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使证券价格上扬。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既有刺激证券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证券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开始能刺激经济,增加企业利润,推动证券价格上升。但是,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率会上升,从而又会使证券市场收缩,证券价格下跌。
(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一般说来,在经济繁荣时期(复苏、高涨阶段),企业营业状况好,获利丰厚,可分配股息多,股价会上升;在经济衰退时期(危机、萧条阶段),企业获利不多,可分配股息低甚至没有,股价会下跌。不过,各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情况表明,股票市场的走势和经济周期在时间上并不一致。通常,前者比后者要超前一段时间,而这一点主要是由于股市预期造成的。
(5)宏观经济政策。这主要是指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比如政府有关税收增减、银根松紧、汇率改革等政策,均会对证券市场起到推动或抑制作用。
- 2.行业因素分析
行业因素分析,主要是针对发行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类型、行业的生命周期,以及在不同市场类型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盈利状况及竞争状况等方面所进行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企业证券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行业的市场类型。行业所处的市场类型有四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类型的竞争程度是依次递减的。从一般情况看,某个行业的竞争程度趣高,处在该行业的企业产品价格和利润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越大,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在竞争中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投资于竞争性行业证券的风险就越大。
(2)行业的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构成了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在行业初创期,行业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费用很高,其产品市场却有待开拓,销售收入较低,企业盈利不会太好;当行业进入成长期,市场需求扩大,利润迅速增长,但同时也面临众多企业的激烈竞争,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失败,或宣告破产,或被兼并,因此,在成长期企业利润增长很快,面临的风险也较大;进入成熟期后,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基本稳定下来,利润涨幅有所放慢,但同时企业经济风险也在减弱;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后,随着新产品的问世,一个更新的行业即将出现,原有行业便走向衰退,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水平都会迅速下降。一般说来,尽管对各个行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收益——风险关系存在企业偏好,不同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要尽量避免投资于衰退期行业的证券,因为其收益低而风险却很高。
- 3.发行企业因素分析
(1)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某个方面经营活动及其状况的财务统计报告,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企业仔细看过这两张报表后,对发行企业的实力、经营规模和盈利等情况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能对企业发行的证券价值作出初步评估,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用于对比分析的比率主要有: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等;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销售毛利率[(净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净销售额×100%]、营业利润率[(净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净销售额]等;有反映投资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净收入/资产总值)、股权收益率(净收入/普通股权总额)等;还有反映杠杆作用和资本结构的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100%)、盈利对债息倍数(付税和纳税前的盈利/长期债务利息)等。当然,依据任何一个单一的比率都不足以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只有合乎目的的同时选择一组比率进行分析,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2)企业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是企业经营中所运用的资本的构成,即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各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显然,负债比率越高,则自有资本比率越低。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盈利有很大影响,企业应注意分析企业资本来源及其配合是否恰当。因为,借入资本进行杠杆经营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企业投资报酬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举债经营能提高企业自有资本的报酬;反之,当投资报酬率低于借款利息率时,举债经营将会降低企业自有资本的报酬。一般而言,在整个经济形势较好时举债经营可以增加股东的投资报酬,在经济形势欠佳时举债经营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股东的投资报酬。因此负债比率较高的上市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很容易受到各种冲击,具有很高的经营风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自始至终保持很低的负债比率,固然能提高企业对其债权人或股东的保障程度,但也会使企业损失经济景气时可能获取的杠杆收益。
(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一般可以用企业营业额的多寡来表示。营业额多寡既可以反映在营业额绝对量上,又可以反映在营业额相对量上。营业额绝对量是指企业某一时期实际营业额的多少。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往往选择同行业中营业额最大的上市企业,因为营业额大往往表明该上市企业营运能力量强。不过,营业额绝对量不能反映企业资本额与营业额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营业额相对量的分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计算每股营业额和资产营运比率,前者是营业绝对量对企业总股数的比率,后者是营业额绝对量对企业总资产的比率;二是计算营业额的增减比率,即对企业在不同时期营业额绝对量或前述相对量进行对比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营运潜力。
(4)企业管理能力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比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盈利。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同行业其它企业营运欠佳甚至出现亏损时,这类企业亦能安渡难关,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投资于规模虽小但管理能力强的企业较之于投资规模虽大但管理能力弱的企业要更为安全。不过,不存在一个表示企业管理能力的具体指标,企业一般需通过参加股东大会、审读企业年度报告、了解企业领导层的阅历、个性、年龄结构等多种途径,对企业管理能力强弱作出判断。
企业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就是直接从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着重对证券交易数量、证券价格变动等市场因素进行分析,以说明最佳的投资时机与方式。
- 1.市场变动的度量
证券市场的变化可以用一系列技术指标进行度量。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股价指数和交易量指标。
(1)股价指数。股价指数是用来衡量整个股市价格水平的标准或尺度,把前后不同交易时间的股价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反映出各种股票价格平均变动情况,因而指数是股市变动的晴雨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都编制了自己的股价指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日本股票价格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也日益受到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广大企业的关注。
(2)交易量。市场上股票交易的数量,可视为市场强弱的另一种指标。如果交易量随股价上升而增加,说明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因而市场是强势的;当交易量随股价的降低而减少时,表示在低价下股票供给减少,股东不愿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这也可视为是一个好的市场信号;但是,当交易量随股价的下跌而增加,这表示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给,市场是弱势的;若交易量在股价出现临时性止跌回升的情况仍继续减少,说明市场的购买能力仍然低下,市场难改其弱势之局面。
(3)股市人数。通过观察各证券经纪商营业处交易人数的增减状况,估计股市可能的走势。其判断原则是:人数渐少,表明市场日逐萎缩,行情趋跌;人数不增不减,表示股价处于疲软不振的盘局状态;人数日增,表示行情趋涨;人潮汹涌,则表示行情处于高峰或接近于高峰状态。用股市人数指标来判别市场的强弱,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但亦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因为正是众多的中小企业汇集一起的力量才左右了整个行情的涨跌。
- 2.市场价格分析
几乎所有的技术分析专家都相信股票价格的变动具有一定的模式,而通过分析这些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判别市场强弱态势,抓住买卖时机。
(1)点状图表和棒状图是技术分析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图形制作上,两图方法不尽相同。在点状图中,用X表示价格上涨,O表示价格下跌,每上涨或下跌一个单位(例如1元)相应地在方格中画上X或O的记号,若上涨或下跌超过一个单位,有若干个单位时,就在同列当前位置向上或向下的方格内依次画若干个X或O,上涨或下跌不足一个单位时,图中不予反映。方格中的数字表示当价格变化到这一点时刚好进入新的月份。在棒状图中,是以纵轴表示股价与交易量的变化情况,以横轴表示时间(天、周或月),用一系列小竖线表示股价变化,竖线的上端表示最高价、下端表示最低价,中间的短横线表示收盘价。为了配合棒状图的分析,往往还在图的底部描述出同一时间的股票交易情况。
(2)图形模式分析。技术分析专家认为,股市运动在具体图形上都可归纳为几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它们分别反映了股市运动的不同特点。常见的各种图形可分为两种形态模式:一种是反转形态,即股价趋势逆转的形态,是股价由涨转跌或由跌转涨的信号;另一种是整理形态,即股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变动后不再大起大落,而是于一定区域内出现上下窄幅变动,形成一种实力均等的对峙状态。
(3)阻力与支撑分析。阻力是指当股价上升到某一价位时遇到大量的卖出,使股价无法继续上升甚至反转回跌;支撑是指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时遇到大量买进,阻止股价继续下跌,甚至使股价反转回升。一般说来,当股价突破阻力线,价格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企业这时应大量买进,而当股价突破支撑线后,价格有继续下降的可能,企业这时应及时卖空。
企业证券投资的实施[5]
- (一)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成败得失的关键,是正确选择股票的买卖时机。然而,企业要准确无误地作出股票买卖时机的决策并非易事。在实践中,企业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股票买卖的最佳时机。
首先,通过科学的分析判断,确定一个具体的买人或卖出界限。当市场上股票价格变动到一定程度,进人设定的买人或卖出界限时,企业就相应地买人或卖出。
其次,企业亦可把股票价格升跌后的短期持平视为是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短期持平局面的出现,从股票供求双方心理来分析,或是因为股票持有者中有些人认为股价再涨时才购买;或是因为有人认为再跌后方宜买人;有些股票持有人则要等股价再跌时才会忍痛卖出。正是这种“等待”的心态一致,导致了市场股价变动的短期停顿,行情平稳。企业可利用此段平静时期进行冷静的观察,若发现存在新的有利因素的刺激,股价会继续上涨,则投资买人;若没有有利的因素,股价以反复的方式小幅度波动后终会下跌,企业应立即卖出。
再者,不在成交高峰买人而在成交高峰卖出,也是企业确定股票买卖时机的一种决策方法。就短期股市交易来讲,股票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于股票供求关系运动变化所致,同其他商品一样,股票供不应求时股价上扬,供过于求时股价下跌,供求一致时,股价保持平稳。但是,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千方面其价格上涨不像其他商品那样会导致其需求量的下降,相反,许多企业都是在股价上涨时买进股票。因此,这会进一步增大对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价高刺激供给,供给方在作相应的调整后迅速增加供给,使交易双方的股票成交额不断扩大,直至达到最高值。不过,追逐高价带来的过度供给终会使股票价格下降,此时,股票又表现出其特殊商品的性质,它不因价格下降而增加需求量,所以成交也会相应下降。若股票市场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股价有可能再度上扬,进入新的一轮循环运动,但是,若无太多利好因素的刺激,股价会一蹶不振,因此,成交高峰就预示了股票供求关系的松驰和股价的下跌,从而企业在此时就不宜盲目投资购买股票,以防套牢或损失本金。不过,如果企业持有先期以较低价位买人的股票,则应抢在此时抛出获利。
- (二)债券投资
企业债券投资的对象可划分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债券的期限又可分为短期(1年期以内)、中期(1—5年)和长期(5年以上)。不同的债券有着不同的收益和风险。在风险方面,政府债券低于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短期债券低于中期债券,中期债券又低于长期债券,固定利率债券低于浮动利率债券。但其可能获得的收益却是与风险相反的。
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可以在发行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认购新发债券,必须在募集期间向证券公司表明认购意愿,因为购买新发债券是不需支付任何手续费的。
已发债券随时都可以购买。由于每种债券的发行者、利率及残存期限不同,企业可以按照投资资金的金额、性质等选择。购买已发债券不但要向证券公司支付相应手续费,还需向出售者支付从上次利息支付日到债券出售日这段时间内的利息。
债券的变现,指在债券期满前将债券变换成现金,即出售债券。出售债券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的。企业出售债券,有可能获利,也有可能亏损,因为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随利率和债券供求关系而经常变动。
- (三)企业股票与债券投资组合
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证券投资的三大要素。兼顾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证券投资的一般原则。然而,企业投资应当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给以更多的考虑。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本身就是生产单位,一方面,它们本身的经营就已存在一定的风险,再额外增加投资风险并非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企业自己需要大量资金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拿不出较多的资金来进行证券投资。所以,企业纯粹为取得收益而投资于证券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是企业同其他类型的证券投资者的重要区别。
侧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兼顾收益性的投资战略,使得企业在证券市场上成为稳健型企业。对于稳健型企业来说,证券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应将投资分散在不同的券种及同一券种的不同证券上以分散风险,因此,分散投资就是将投资资金适时地按不同比例,投资于若干种类不同、风险程度不同的证券,建立合理的证券组合,将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证券投资分散化,虽不能消除风险,却能使风险减少。
分散投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种证券进行投资。如果仅对一种证券投资,如仅购买某企业的股票,一旦该企业经营变化乃至倒闭,就不仅得不到股息,还会蚀本,这种投资方式是不足取的。而对多种证券进行投资,即使其中的一种或数种证券得不到利益分派,如其他证券收益好,就可以得利补偿,不至于满盘皆输。二是在多种证券投资时,应把握投资方向,既对投资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又对相对安全的债券投资,从而实现兼顾收益和风险的投资组合。
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的形式不仅包括购买不同种类的证券,还包括购买不同行业的证券,购买不同企业的证券,购买不同地区、国家的证券,购买产品多样化的企业的证券,以及在股价变动的不同阶段购买证券、购买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的股份和受益证等。常采用的投资组合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不同时间、地点,不同企业的分散投资组合法。主要包括:企业种类的分散,即不要集中买同一行业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以免遭受行业性不景气而带来的损失;企业单位的分散,即不要把全部资金集中购买某一企业的证券;投资时间分散,即错开派息时间;投资区域的分散,即各地企业会受市场、税负、法律、政策等的不同影响,分开投资,以收“东方不亮西方亮”之效。
2.按风险等级和获利大小的最佳组合法。在企业测定自己希望得到的投资报酬和所能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组合。
3.按长线投资、中线投资、短线投资划分的比例组合法。把资金分别投在可较长时期内闲置、几个月内闲置和随时交易的证券上。
企业证券投资的方法[6]
企业证券投资既要考虑到盈利,又要避免和对抗过度的风险,这就要求对资金的运用作出巧妙的安排,即投资证券种类多样化,并将多种证券形成一个投资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在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种方法是将投资资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于安全性高的债券、国库券或优先股;第二部分资金则投放于共有成长性的普通股上,以期获得更多的增值;第三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存放在银行或以现金形式持有,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或用来弥补投资的损失。
企业从事长期证券投资,可将投资分为攻势和守势两部分,并设置一定的基准。证券价格上涨,则减少攻势部分,增加守势部分;证券价格下跌,则减少守势部分,增加攻势部分。这样,无论证券市场行情如何,不必经过详尽而复杂的投资分析,一律自动地进行买卖。这种定式投资法的具体方法有:
(1)金额平均法。指每隔一定时间投资一定金额于某一类证券的投资方法。其特点是,一旦确定某种类别的证券为投资对象,便应坚持连续投资,每次购买的股数可以不同,但金额要相同.如企业确认某种证券看好,初次入市时,若该证券市场价格为每股200元,可购入500股,若下一次投资期时,该股票涨价至每殷400元,则购进250股,如再下一次投资期时该股票跌价至每股100元,则购入1000股。这样,股票的平均购买价为171.42元的低价,一旦股市上扬,则可能获利甚丰。
(2)定率法。将投资对象区分为股票与企业债券,并随股市行情的变动而变动股票与企业债券的投资比率。如投资普通股50%,企业债券和优先股为50%,若股票涨价或跌价,该比率变为60:40或40:60,则应设法使之仍保持50:50。为此,前者要出售普通股而买进企业债券;后者要出售企业债券或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增购普通股。这样,自然形成高价卖出、低价买进的格局。
(3)定额法。以一定金额投资于证券,当证券价格上涨,立即获利了结;之后在证券价格下跌时则以获利额增购。如企业投资股票总额为300万元,若一段时期后,股票市价增至320万元,则出售相当于20万元的股票,保有现金。当股价下跌,该项股票市价为280万元,则购进相当于20万元的股票,保持股票价值始终为300万元。这样,高价时了结,低价时增购,总体上降低买价,增加获利机会。
(4)变率法。该方法强调随股价的波动来决定守势与攻势的比率,弥补了定率法的缺陷。其基本道理与定率法相同。
(5)尺度法。指持续对某一种类证券进行投资,投资额不固定,买卖时期不一致,分次买进再分次卖出。如持有股票的价格为100元,现跌至95元,增购100股,再跌至90、85元,分别各增购100股。若股价从85元先后涨至90、95、100元,则分别卖出100股。买卖相抵共获收益1500元。
值得指出,运用这些方法,关键在于选择投资证券种类,并且进行灵活运用。
企业证券投资的意义[7]
随着企业在投资决策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投资的形式也日益丰富。它可以直接投资于生产事业上,通过建造厂房、添置设备、购买原材料等来直接增加社会财富或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劳务,也可以把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以期获得收益等。前者一般称之为直接投资(或实业性投资),后者一般称之为间接投资(或金融性投资)。由于间接投资购买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有价证券,故证券投资是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有价证券是指资产的所有权证书或债务凭证,持券者可以据此对发行公司(或企业)的利润享有分配权或得到利息。有价证券可以按一定价格在证券市场上转卖。证券投资,应该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企业资金保值和增值的需要
企业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一般而言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于清偿长期债务、更新厂房或没备、支付职工养老金、生产淡季时的闲置资金等。把这些资金用于实业性投资显然很困难,若以现金存放,不仅不能带来收益,甚至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为此,企业如果把这些暂时性的闲置资金投资于那些变现能力强、风险性小的有价证券,作为短期的投资,一求保值,二求增值。上述两种目的,都是企业出于经营上的稳健考虑,是一种基于防范性投资策略的行动,因此,可称为“防范投资”。
- 2.企业控制和扩展的需要
有时企业投资于某种证券,是为了控制与自身经营有关的企业,以巩固贸易关系或建立贸易优势。如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所需原料或零配件的供应,或扩大企业产品销售,长期持有相关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这种投资,通常称作“贸易性投资”。
有时企业持有某种有价证券是为了将来企业扩展经营规模作准备。如为了兼并其他企业而预先掌握其一定数额股票。这种投资称之为“扩张性投资”。
扩张性投资和贸易性投资在实质上很难分清界线,控制其他企业,既可以出于贸易上的考虑,也可以说是出于扩张业务的考虑,但两者在侧重点上还是有差别的。
- 3.可以扩大企业的收益来源
这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进行证券投资所得与其支出的差额。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证券投资的利息或股息收入;二是证券买卖差价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经营目标之一,企业获得利润的来源当然是多多益善,而不应受产品、行业的限制。证券投资受客观条件限制少,投资管理方便,是企业的一条收益渠道,可以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现在有些企业证券投资的金额在总投资中已占有一定比例,证券投资的收益也已相当可观。
- 4.优化企业的投资组合
不同的投资资产组合,可以降低和分散投资的风险。企业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差异很大,两者合理结合,取长补短,将能降低投资风险,特别是投资一定比例的安全性高的债券,降低投资风险的效果更明显。因此,企业为了改善产业结构,降低企业整体风险,往往既从事项目投资,又发展证券投资,并努力寻求二者最佳组合。
证券投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证券投资的具体方式。一般的防范性投资,倾向于收益长稳定、风险较低的债权投资;而贸易性投资和扩张性投资则采用具有经营决策权和收益分享权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策略的作用就是依据不同的投资目的,来组合各种证券。
- ↑ 马秀岩编.投资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1.
- ↑ 2.0 2.1 2.2 刘鸿儒 郑家亨主编.金融市场操作全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
- ↑ 3.0 3.1 3.2 吴永林 张铁山 杜凤超.企业投资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 ↑ 吴永林 张铁山 杜凤超.企业投资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 ↑ 肖瑜 刘兴云 王维虎编著.资本经营战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
- ↑ 王征.经理厂长经营知识库.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
- ↑ 王方华 吴嵋山.工商企业投资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