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品市場(product markets)
目錄[隱藏] |
什麼是產品市場[1]
產品市場是指與某競爭產品具有替代關係的全部產品的範疇,也就是市場上可以與之形成有效競爭的商品和服務的範圍,所有可以與之形成有效競爭的商品和服務構成該商品或服務的產品市場。
產品市場的界定[2]
產品市場的界定困難重重,而且常常產生爭議。如果所劃定的產品市場範圍過寬,就會放縱那些實際上具有獨占地位的行為人;如果劃定的範圍過於狹窄,就會使實際上沒有獨占地位的行為人被認定為具有獨占地位。在界定產品市場中,所選擇的產品必須屬於一組產品中的一部分,而該組產品又具有經濟上可作出判斷的,與其他產品區分開來的特征。該組產品中的所有產品不必是同質的,但必須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是可轉換的。但是,這些產品與除此以外的產品之間不具有實質性的可轉換性。可轉換性的程度可以從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角度進行確定。
需求分析(demandside analysis)可以用於測定消費者以一種產品替代另一種產品的意願。如果在兩種產品之間具有較高程度的替代性(substitution),那麼就可以認為是同一市場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在某種價格條件下消費者願意將文字處理機替代打字機,那麼它們將成為同一市場的一部分,因為它們競爭的是同樣的消費者。但是,如果在打字機和大型高速電算機之間沒有此種可替代性,就屬於不同的市場。
產品之間的替代程度可以運用需求交叉彈性的概念進行測定。該方法用於測量一種產品的價格變化對另一種產品需求的影響程度。如果相對較小的價格變化就會引起需求的較大轉移,那麼就被認為具有較大的需求交叉彈性,兩種產品就被認為屬於同一市場的一部分。例如,咖啡價格稍微變化就引起茶的需求的實質性增減,該兩者就是同一市場上的具有競爭性的產品。
需求分析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涉及到用作參照物的產品的選擇,以及在哪裡劃分“好的”替代和“不好的”替代物的界限。
對需求替代的任何調查總會發現一種替代鏈,在其一端可能是具有完全替代性的產品,而在另一端的產品則很少具有替代性。必須在某一點上划出一個界線,使其包括所考慮的市場之內的產品,而將其他產品排除出去。至於如何劃定該界線則純屬任意,很少能夠在堅實的經濟基礎上具有合理根據。
為了充分地認定相關市場,還必須對實際的和潛在的供應商均予以考慮。供應分析(supplying—side analysis)所試圖認定的企業,或者是正在供應商品的企業,或者是在價格上漲時將願意和能夠供應商品的企業。有些企業可能通過簡單調整而轉向有關產品的生產,有些企業要想轉產則需要大幅度和高成本的變化,甚至需要實行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的巨大跨越。企業轉產到另一個相關市場的可能性取決於對轉移的成本和收益的認識。
產品市場的治理機制[3]
產品市場是個顯示屏,企業的績效會在這裡顯示無遺,沒有什麼能掩蓋經營者的出類拔萃或平庸無能。很多經濟學家(Alchian,1950;Stigler,1958)爭辯道,市場競爭(尤其是產品市場競爭)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公司治理問題。確實,競爭性的產品與要素市場作為一種“硬預算約束”(Hard Budget Constraint)和激勵機制(Hart,1983),不時考驗著企業的生存能力,並淘汰不合格企業,給經理們造成了極大的外在壓力。另外,競爭的產品市場還可服務於一種信號機制,可以作為企業業績評價的標準(林毅夫,1996),因為公司治理的內在結構的最終結果反映在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上。
產品市場通過對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和消費者的選擇,同時也包括新進入者、替代產品及供應商對企業所施加的壓力,對公司治理產生影響。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產品的供給已經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產品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一個充分競爭的產品市場里,如果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因其質量或形式深受市場的歡迎,那麼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和盈利水平會上升,否則,企業會被市場競爭所淘汰。所以,競爭性的產品市場能夠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做出公正的裁決。同時,公司在產品市場上的表現也是衡量經營者努力程度和經營能力的標誌,股東可以通過公司產品的價格、質量、市場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等指標去判斷經營者履行職責的狀況。因此,競爭性的產品市場對經營者有很強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它可以提供企業經營績效和經營者努力程度的信息,委托人可以據此實施對代理人的評價和獎懲。哈特深度地分析了產品市場對經理人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假定同一產品市場上有許多企業,它們各自的生產成本不確定,在企業由經理人員經營的情況下,雖然只有經營者才知道企業成本而所有者不知道,但產品市場的價格可以向所有者提供這一信息。因為市場上眾多的由所有者控制的企業會儘力壓低成本,降低產品的市場價格,所有者直接控制的企業越多,產品市場的競爭就越激烈,對經理人員的壓力就越大。如果企業經營績效不佳,經理人就會有被解雇的危險,或者導致企業破產,也會使經理人員丟掉飯碗。因而,產品市場的壓力會迫使經營者努力降低成本,以便以更低的價格與其他企業競爭,這樣就會大大縮小經營者用擴大成本開支來滿足個人效用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代理成本。
產品市場的均衡與IS曲線[4]
1.IS曲線的經濟含義
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即投資等於儲蓄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係的曲線。由於在兩部門經濟中產品市場均衡時I=S,因此該曲線被稱為IS曲線。在IS曲線上,每一點都表示收入與利率的組合,這些組合點恰好使得產品市場處於均衡。產品市場中的投資支出是總需求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有了貨幣市場的巨集觀經濟體系中,投資支出受利率水平高低的影響,當利率水平上升時,投資支出下降,而利率水平下降時,投資支出上升,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
2.IS曲線的推導
由於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即I=S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之間變動關係的曲線,又由前述可知:投資函數I=e-dr;儲蓄函數S=-a+(1一b)Y;所以,當巨集觀經濟均衡時,I=S;可代入整理得因此,要使產品市場保持均衡,即投資等於儲蓄,則均衡的國民收入Y和利率r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係。
例:已知消費函數C=1000+0.6Y,投資函數I=2000—500r;求IS曲線的方程並作圖。
解:
由此得出,IS曲線的方程為r=6-0.0008Y
任取兩個值:當r=2時,Y=5000;當r=5時,Y=1250。由此可得IS曲線為圖1。橫坐標表示收入Y,縱坐標表示利率r,IS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此線上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產品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即產品市場均衡。3.IS曲線的移動
如果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數衝擊導致總產出增加,原IS曲線會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如果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數衝擊導致總產出減少,原IS曲線會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如圖2,假如出現了技術革新,或者企業家對經濟未來的預期看好等,在同樣的利率水平下,投資需求增加,導致總需求隨之增加,從而導致國民收入上升,這種情況下收入由Y0增加到Y1使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表明在同樣的利率水平下,收入增加了。相反,如果政府減少購買或者稅收增加,投資下降,則IS曲線將向左下方移動,說明在同樣的利率水平下,收入下降到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