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菜籃子工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菜籃子工程(shopping basket program)

目錄

什麼是菜籃子工程

  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農業部於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開始有計劃地採取改進副食品產供銷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籃子工程”重點解決了市場供應短缺問題。“菜籃子”產品持續快速增長,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除奶類和水果外,其餘“菜籃子”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人均水平。

  列入“菜籃子工程”的副食品大致有5類:肉豬、禽蛋、蔬菜、水產品、奶牛等。通過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將科研、生產、批發(供應)、銷售管理等部門集中起來,組成產供銷一體化經濟實體,以豐富市場供應[1]

誰是菜籃子工程的申請主體

  菜籃子工程申請主體包括但不限於:

  主要針對農副產品生產環節以及銷售環節的項目

  1.註冊並開展農業生產、加工、休閑、流通、社會化服務的經營主體;

  2.註冊並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動物疫病防控、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應用示範

  農村生態治理、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示範建設等公益性職能的企、事業單位。

  3.註冊並從事蔬菜、水果、水產品、牲肉(其中生豬肉必須是入市備案企業生產)、蛋品、肉製品、豆製品。

  調味品等生產、經營企業和參與“農超對接”並直接向超市等供菜的農民合作組織。

菜籃子工程補貼標準與形式是什麼

  根據申請主體不同,政府給予補貼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包括但不限於,各地區或與差異)幾類:

  飼養業補助:市級以上畜禽規範化示範場的規劃飼養場(符合項目補助請求)給予補助。

  種植業補助: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

  綠色通道: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最初於1995年組織實施,主要內容為:在收費站設立專用通道口,對整車合法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給予“不扣車、不卸載、不罰款”和減免通行費的優惠政策。

  2010年12月1日起,綠色通道擴大到全國所有收費公路,而且減免品種進一步增加,主要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等。

誰是菜籃子工程申請受理部門

  菜籃子工程是專門招標項目,讓一些公司來完成的,店面比較統一,由公司直接監督完成的。

  受理部門:菜籃子補貼由國家農業部發的,具體執行以當地的農業部為準

  在國家實現了“菜籃子工程”後,對於很多農業生產都給予了很大的優惠政策,並且還給予了一定的補貼。

  使大家在農業生產中有更好的基礎去進行,而農業補貼也有一些分類,比如優惠政策類、專項扶持類政策、補貼類,大家可以根據相應的分類去進行相應的項目申報。

菜籃子工程的4個階段[2]

  第一個階段是從1988年到1993年底。這個階段首先提出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其特點是城市的副食品基本得到解決。建立了2000多個集貿市場,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和蛋奶為主的大市場大流通格局。食品數量得到飽和,但質量還存在問題,主要是農藥用量過多。

  第二階段是從1995年起到1999年底,這一時期是新一輪菜籃子工程。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將菜籃子工程擴展到城鄉結合地區甚至城市郊區,擴大了範圍,像山東壽光的蔬菜主要供應北京,山東臨沂主要供應上海和南京一帶。同時,大力實施“設施化、多產化和規模化”三化政策。“設施化”就是大棚化,得到有效的發展。“多產化”就是種植多種新品種蔬菜。“規模化”就是大批量地種植。

  第三個階段是從1999年到2009年底。這一時期進入菜籃子快速發展階段,提高農產品安全性的階段。1999年9月,全國有10大城市召開了第十二次菜籃子工程產銷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議,會上正式提出,國內菜籃子的供求形勢從長期短缺轉向供求基本平衡。預示著菜籃子工程全面向質量層面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2001年4月,農業部開始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強行推廣至全國,在農村建立了大規模無公害建設基地。在這10年裡,農業部認為我國基本進入無公害產品時期,像北京早在2005年就宣佈96%肉類、蔬菜類和蔬果類農副產品無公害。

  第四個階段就是從2010年初中央1號文件開始。今年中央1號文件著重提出體制與機制建設問題。體制就是管理;機制就是公司加農戶或是合作社加農戶。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求提高技術進步。

菜籃子工程的作用[3]

  在不同發展階段中,“菜籃子”工程功能的重心逐步發展升級,集中從解決供應短缺、穩定市場物價到保障舌尖安全的功能轉變。

  第一,應對短缺時代的重點舉措。40多年前,中國人飯桌上出現最多的菜就是土豆、大白菜、蘿蔔的“老三樣”。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到了秋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上大量的大白菜、土豆和蘿蔔,並腌上一缸鹹菜作為過冬的“儲備菜”。為增加老百姓“餐盤子”的豐富程度,國務院重點研究和部署“菜籃子”工作,制訂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籃子”工程的政策和措施。農業部明確要求各大中城市要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保證市場持續與穩定的供應。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前,老百姓的副食品供應從長期短缺、品種單一,發展到供求基本平衡、內容豐富與品種多樣。

  第二,應對物價上漲的穩定之舉。解決了副食品的短缺問題後,食品的價格問題又成為老百姓的關註重點。1995年,在全國兩會上,“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與“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一同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後又在1997年和1998年被多次提及,該政策對當時政府治理通貨膨脹、穩定農副產品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07年物價快速增長問題又開始凸顯,不僅出現了“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等現象,而且2007年的物價漲幅創下11年來以來的新高水平。200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重提“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並要求各級政府重視穩定市場物價,並採取相應措施,緩解老百姓的生活壓力。此後一段時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菜籃子”問題,主要是與保障“穩定物價”的主題相關。

  第三,保障“舌尖上安全”的治本之策。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相應,“菜籃子”工程在維持穩定供應的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再次著手重點治理“餐桌污染”,落實政府的監管責任。

  第四,實現了城鄉間的互惠互利式合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各地建立了“菜籃子”產品生產發展基金和副食品風險調節基金,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格局,建成了以集貿市場和零售商業為基礎、批發市場為中心的“菜籃子”市場體系。“菜籃子”工程一頭連著城鎮居民的“菜盤子”,一頭連著農民的“菜園子”。“菜籃子”的產業鏈條不斷向前後延伸:一頭向田間地頭延伸,促使農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一頭向產後現代化的環節擴展,在實現農民增收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的“菜籃子”產業在不少地區已成為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目前,“菜籃子”產品的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貢獻份額占到三分之一。

菜籃子工程供應現狀[4]

  2019年12月30日,國新辦舉行發佈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首次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的情況,並分析了當前“菜籃子”供應現狀。

  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與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是我國在農產品供應保障程度還比較低的時候,形成的兩個政策範式。目前為止,我國農副產品供應總體上已經獲得充分保障,國民人均多種農副產品消費量和食物熱量吸納的卡路里單位,已經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農村改革極大釋放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農業的國家政策支持方面,中央政府所發揮的作用事實上也超過了地方政府。在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農業經濟成長仍將需要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中央的基本政策仍將對解決農業諸多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類似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這樣的政策範式已經顯得過時。

  從蔬菜、水果和肉蛋禽的供應格局看,市場調節的威力不可小覷。這些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已經大幅度打開了省市行政邊界,形成了區域間高度分工和大規模跨行政區流通的全國市場一體化格局。山東的菜農跑遍全國種菜;多地芒果生產少不了福建農民的身影;從南到北的水產業廣東人獨占鰲頭。中西部一些山區耕地被暫時撂荒,但西北地區農業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煙臺蘋果和濰坊蔬菜不再能滿足市場需求之時,十幾個省份形成了新的蘋果基地和蔬菜基地。中國農戶經營規模水平不高,但全國生成了一支專業化的生產服務隊伍;中國農產品早已不是所謂“386199部隊種地”。2019年生豬顯著減產引起肉類價格上升,商業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全國踩點,一批具有更高現代化水準的養豬場正在規劃、籌建中。中國農業生產對市場的反應速度以及見縫插針的生產佈局能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個大格局,顯然不是眾多城市的市長們操心出來的。市長們伸手過多,反倒會造成市場分割,使國民菜籃子保障程度降低。各級政府首長只要能促進城鄉要素市場產品市場更具開放性,維護好市場秩序,各類市場活動主體自己就能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從我國加深卷入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看,農副產品供應保障將越來越多地依賴世界市場。特別是在蔬菜、水果生產與供應方面,隨著我國勞動成本上升,價格還將呈現上升趨勢,國外成本較低的產品將更多地輸入我國,市場供應不僅不能以市級行政區的市場為保障單元,反而應統籌國內外市場建立供需平衡。從更長遠趨勢看,一些難以通過機械化水平提高來降低成本的產品,價格會昂貴到多數消費者不忍購買的程度,最終會退出市場。例如,風味遠勝大櫻桃的中國土產小櫻桃,因其採摘和保存的成本很高,在市場上已經多年不見蹤影。經濟規律作用之下,不論多麼盡職盡責的市長,也無法輓救這些產品的市場命運,不得不和百姓一起拱手揖別這類食物

  但是,也要看到中國百姓的菜籃子保障尚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中國農副產品生產的成本比較高,這是城市菜市場零售價格高的原因之一。這導致中國百姓消費支出中吃飯開支比重仍達30%左右,顯著高於多數發達國家約15%的水平。其次,我國農副產品的價格波動較大,特別是肉類和水果的價格波動大,這不僅影響城市消費,也傷害農民利益。第三,我國農副產品的質量監控也還不能滿足百姓的要求,百姓強烈希望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解決上述問題,還是要通過深化改革,繼續擴大市場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給農民和農業投資者更多的自由,同時加強政府在市場秩序維護中的作用。一些政策的出台要統籌兼顧多種因素,使其真正行之有效。例如,最近有關部門出台了支持設施農業的新政策,放鬆了以往某些過於死板的農地用途管制規定。這個變化對擴大農副產品生產不無裨益,但其中有的具體規定尚需斟酌。從發展現代迴圈農業技術要求看,養殖業與種植業適當結合對兩方面都有好處,這也是發達國家農業的常見模式。這就要突破養殖業不能占用基本農田的政策限制。按現有農田規劃,非基本農田多分佈在大型居民點周邊,如果養殖業只能使用這類農田,會對城市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農業設施占地最害怕“小而全”佈局,如果政府允許建設立農業設施占地指標的“交易市場”,讓小農戶儘可能放棄設施投入,將他們的設施占地指標出售給別的農戶,或者將這種指標作為股權投入到規模化的農業設施建設中,不僅會節約基本農田占用,還會帶來收益的合理分配。類似這種引入市場化機制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會發揮積極作用。總之,提高國民菜籃子保障水平,要鼓勵市長多多求助市場;若非必要情形,應避免市長用一刀切政策替代市場的作用。

菜籃子工程存在的問題

  1、依靠外地蔬果供應,增加物流成本。有些地區本地蔬果供應量不足,同時由於我國油、電、氣等基礎商品價格不斷升高,導致從外省或者外市向本市的蔬果產品供應成本增加。

  2、蔬菜市場建設不完善,缺乏標準。本地市場建設完成度不高,導致農戶種植的蔬果不能及時售往市場,只能選擇低價售給外地菜商。市場建設的不完善導致新鮮的蔬菜不能實現產地直銷,增加運輸成本,不利於物價穩定。

  3、市場需求量大,本地供應量小,刺激蔬果價格上漲。由於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國二孩政策的放開,人口數量攀升,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年輕人外出打工,菜農減少,導致供應量減少,進一步刺激菜價上漲。

解決菜籃子工程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整合農業資源,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加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對於實施農業建設、水利、農機的農戶實施信貸補貼或無息貸款,加大當地蔬菜水果產量。

  2、完善蔬菜市場建設,建立“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各地建設農貿市場,規劃農業用地建立農業基地,鼓勵規模化經營種植,形成規範化種植。支持當地龍頭企業與農業大戶合作發展,完成蔬菜生產-企業銷售的良性迴圈。

  3、開展農民培訓,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種植。開展農戶培訓,以村為單位進行,主要講授農業種植標準、生產技術,讓年輕人看到種植的前景,吸引返鄉創業,增加種植量和蔬果產量。保證供應量。

菜籃子工程的積極意義

  1、解決群眾吃飯問題。菜籃子工程解決我國副食品供應緊張的問題,保證每個人可以吃上飯;同時保障了百姓一年四季可以吃上新鮮蔬菜瓜果,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2、穩定物價,助力百姓吃上安心便宜蔬果。菜籃子工程的提出不僅可以保障百姓吃上新鮮菜,同時確保百姓可以吃上便宜菜,真正意義上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僅菜農有收入,同時百姓可以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菜,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3、保障農民生活。菜籃子工程真正意義上解決了農戶賣不出菜、群眾吃不上菜的問題,尤其是疫情期間,武漢各地缺糧缺菜,通過菜籃子工程解決了居民的吃飯問題,避免了“天價”蔬果的出現。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保證了緊急狀態下居民仍然可以吃上物美價廉的安心菜。

2010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國辦發〔2010〕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自1988年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菜籃子”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菜籃子”建設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的良好勢頭。為適應形勢變化、滿足城鄉居民對“菜籃子”產品日益提高的要求,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通過加強生產能力建設、完善市場流通設施、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創新調控保障機制,推動“菜籃子”工程建設步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更好地滿足人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

  (二)主要目標。重點抓好肉、蛋、奶、魚、菜、果等產品生產。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實現生產佈局合理、總量滿足需求、品種更加豐富、季節供應均衡;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大城市“菜籃子”產品的自給水平保持穩定並逐步提高;農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建設得到加強,流通條件進一步改善;產區和銷區的利益聯結機制基本建立,現代流通體系基本形成;“菜籃子”產品基本實現可追溯,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市長負責制進一步落實,供應保障、應急調控、質量監管能力明顯增強。

  (三)基本原則。

  ——市場調節政府調控相結合。在國家統籌規劃和巨集觀調控下,以地方為主開展“菜籃子”工程建設。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加大政府對“菜籃子”工程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為“菜籃子”穩定發展和保障居民消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產區與銷區統籌發展。在不放鬆優勢產區生產的同時,加強銷區自給能力建設。密切產區與銷區協作的利益關係,發揮好兩方面的積極性,既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能力建設和機制創新並重。註重生產要素集成和資源整合,在改造升級原有生產基地的基礎上,重點規劃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新基地,穩定提高產量,確保質量。進一步建立風險控制、產銷銜接和市場預警機制,增強科技支撐能力,提高“菜籃子”產品生產、流通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組織化程度,促進“菜籃子”長期穩定發展。

  ——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積極推進生產方式轉變,既重視生產能力提高,又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實現“菜籃子”產品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生產能力建設,夯實穩定發展基礎

  (四)建設一批園藝產品設施化生產基地。在大中城市郊區和蔬菜、水果等園藝產品優勢產區,支持建設一批設施化、集約化“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重點加強集約化育苗、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以及病蟲害防治、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園藝產品標準化生產。

  (五)建設一批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及環境保護要求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繼續完善和落實養殖大縣扶持政策,支持建設生豬、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重點加強養殖場(小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畜禽糞便、屍體等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防治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設施建設,推進畜禽養殖加工一體化。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推進基層防疫體系建設。

  (六)建設一批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加快對現有老化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步伐,發展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支持養殖場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配套機械設備、環境保護設施、水生動物防疫設施、迴圈水利用和水質線上監測系統等建設。圍繞保障大中城市水產品供應,重點發展城市周邊和沿江、沿湖、沿海水產養殖,擴大設施養殖面積。搞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支持發展遠洋漁業

  (七)建設一批“菜籃子”產品良種繁育中心。支持主產區建設園藝產品集約化育苗場、畜禽水產原良種場和遺傳資源保種場,重點加強良種繁育中心(場)的水、電、路和良種繁育設施、實驗檢驗用房建設,配備必要的技術設備。培育一批“菜籃子”原產地保護產品,加大對國內優質品種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力度。做好進口動植物優良品種檢疫把關與服務。

  三、以現代物流和信息化為重點,推進市場體系建設

  (八)建設和改造一批產地批發市場。支持“菜籃子”產品規模化生產基地根據需要統籌規劃新建產地批發市場,推進現有產地批發市場升級改造。改善批發市場場地、道路、交易廳(棚)、水電、信息服務質量檢測、採後處理等基礎設施條件,鼓勵配套建設冷藏保鮮和流通加工設施,實現採後快速預冷、商品化加工處理和上市旺季入庫冷藏保鮮。

  (九)改造一批城市銷地批發和零售市場、集貿市場。支持大中城市改造銷地批發市場,加強市場信息、質量安全檢測、電子統一結算、冷藏保鮮、加工配送和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銷地批發市場在基礎設施、管理、技術等方面升級改造,建立靈敏、安全、規範、高效的“菜籃子”產品物流和信息平臺。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規劃引導,防止重覆建設惡性競爭。支持城市菜市場在場地環境、設施設備、追溯平臺、規範管理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建設。

  (十)強化產銷銜接功能。大中城市要根據本地消費需求,主動與優勢產區加強協作,建設“菜籃子”產品保障基地;優勢產區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建設服務全國或區域的“菜籃子”規模化基地,與各大中城市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合作的產銷關係。鼓勵農貿市場與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和生產基地實行“場廠掛鉤”、“場地掛鉤”。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超對接”,建設農產品直接採購基地。支持在重點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地建設中繼性冷藏物流中心,與城區冷藏配送中心形成對接。

  (十一)建立和完善信息網路平臺。支持建立覆蓋主產區和全國主要批發市場的“菜籃子”產品產銷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規範信息採集標準,健全信息工作機制,加強採集點、信息通道、網路中心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定期收集發佈“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求、質量、價格等信息。建立“菜籃子”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增強信息處理技術手段,壯大分析預警隊伍。

  四、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十二)推進標準化生產。選擇蔬菜、水果、茶葉、肉牛、肉羊、奶牛、生豬、肉雞、蛋雞、水產品等十種產品,大規模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帶動園藝產品、畜禽水產養殖標準化生產。加快標準制(修)訂和推廣應用,制定產品生產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程,開展標準化生產宣傳培訓,推動放心農資進村入戶,指導建立生產檔案。加大品牌培育和認證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

  (十三)健全檢驗檢測體系。編製和實施新一輪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加強政府檢測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充分利用社會檢測資源,鼓勵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發展,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農產品質檢站,形成標準統一、職能明確、運行高效、上下貫通、檢測參數齊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嚴格資質審查,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檢驗檢測機構服務水平。合理配置檢驗檢測資源,推進資源和信息共用,實現結果互認,避免重覆檢驗檢測,禁止亂收費。

  (十四)建立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支持建立國家級“菜籃子”產品全程質量追溯信息處理平臺,併在“菜籃子”產品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全程質量追溯信息採集系統,逐步形成產地有準出制度、銷地有準入制度、產品有標識和身份證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

  (十五)建立質量安全風險預警信息平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建立“菜籃子”產品檢驗檢疫風險預警體系,加強部門協作,實現質量安全信息共用,共同應對重大突發安全事件,不斷提高“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五、完善調控保障體系,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十六)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大中城市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確定“菜籃子”產品生產用地保有數量、“菜籃子”重點產品自給率和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標,並作為大中城市市長負責制的內容;將確保“菜籃子”產品質量、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產銷銜接順暢、市場主體行為規範、突發事件處置及時、風險控制迅速有力、農業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等納入各地“菜籃子”工程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引導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持續健康發展。

  (十七)科學規劃生產佈局。大中城市要根據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區域佈局規劃》,制定郊區“菜籃子”建設發展規劃,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菜籃子”生產、流通、加工、質量監管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工業化相協調。各大中城市要根據本地資源條件消費習慣、主要“菜籃子”產品供求變化規律和市場缺口保障難易程度等,確定重點發展品種。

  (十八)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各級政府要將“菜籃子”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已建的“菜籃子”項目,要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對尚未安排建設的“菜籃子”項目,要按照規劃抓緊研究立項,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要建立政府投資為引導、農民和企業投資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菜籃子”產品生產、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帶動農戶多、有競爭力、有市場潛力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倡導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力開發支持龍頭企業的貸款擔保業務品種,提高“菜籃子”工程建設的融資能力

  (十九)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在繼續實施畜禽良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擴大品種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對“菜籃子”產品初加工和流通企業,簡化增值稅抵扣手續,取消不合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菜籃子”產品出口,按照有關規定減免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繼續實行出口退稅政策。確保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繼續落實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政策。支持環保節能和放心食品綠色市場建設,支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供應鏈對接工作。提高“菜籃子”產品生產用地徵占補償水平,加強城市郊區現有菜田和養殖區域保護。完善重大動物疫病撲殺補貼政策,健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增加漁政、漁港、漁船安全設施等建設投入。嚴格執行規模化畜禽水產養殖用地管理政策。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規劃使用本集體土地從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應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優先保障供應,落實批發市場用地按工業用地對待政策。對批發市場、畜禽水產養殖用水用電價格,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政策。逐步加大對“菜籃子”產品實施標準化生產和認證的支持力度。扶持發展“菜籃子”產品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菜籃子”產品生產與流通組織化程度。

  (二十)建立健全風險應對機制。建立“菜籃子”產品生產和供應平衡調節機制,用信息引導生產,避免總量供求失衡和價格大幅波動。出現局部性供過於求時,支持批發市場、龍頭企業等入市收購,異地遠銷;局部供不應求時,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調運並促進生產恢復。繼續完善重要“菜籃子”產品中央和地方分級儲備制度。根據生產發展和消費需要,適時調整中央儲備規模,完善收儲投放機制。各地應根據本地生產消費特點,完善地方“菜籃子”產品儲備體系,統籌產銷平衡,維護市場穩定。充分利用國內資源和國際市場,搞好進出口調節,平衡國內“菜籃子”產品供求。參照糧油等農作物政策性保險的做法,加快建立“菜籃子”產品生產保險制度,擴大重要“菜籃子”產品保險在大中城市郊區和主產區的覆蓋面,在有條件的地方實現全覆蓋。研究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沖風險的功能化解“菜籃子”的發展風險,穩妥推進“菜籃子”產品開展期貨交易。

  (二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和部門協作。完善“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農業部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參加,儘快研究制定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協調解決“菜籃子”發展重大政策問題,加強對各地“菜籃子”工程建設情況的檢查督導。各地要切實重視和加強領導,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措施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組織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

  二○一○年三月九日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Tracy,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菜籃子工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