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批發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產地批發市場的特點[1]
1.面向生產者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主要面向生產者,是農民出售農產品和接收供求信息、瞭解市場行情的便捷渠道。產地市場對於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促進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形成具有本地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具有直接的帶動作用。
2.以集貨為主產地批發市場是產地政府或有關單位為了快速、大批量集散當地農產品而興建的,其主要功能是“集貨”,即把農民分散生產的農產品及時彙集起來,形成批量商品,以運銷到全國各大中城市。我國農業分散經營和大中城市集中消費的特點,決定了產地批發市場作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將在很長一段時期記憶體在,併發揮重要的作用。
3.活躍的經紀人大量存在農村經紀人已成為促進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力量,大量的農村經紀人長期活躍在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戶之間,已經成為聯結農戶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橋梁紐帶,經紀人對產地批發市場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農村經紀人在產地市場幫助農民銷售,幫助購貨商採購,本質上是使小生產和大市場形成了有效的對接。農村經紀人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闖蕩,見識廣、膽子大、信息靈、頭腦活,熟悉市場變化規律。他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民,在農民中有較高的信任度。農民根據從他們那裡獲得的市場信息來安排生產,自覺調整種養品種和規模,使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市場需求互相適應,從而有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4.產地市場交易方式靈活產地批發市場採用對手交易、協商交易、掛牌交易等交易方式,買賣雙方不固定,買者在場地貨位上或卡車前放置磅秤收購,賣者瞭解市場價格後將自己的貨物送到選定的買者收貨場地,經交貨、驗貨、稱量後,以現金結算完成交易。生產者或小規模商販雖然可能沒有穩定的交易對象,但他們並不受制於特定的交易對手,從而避免了在談判地位較為弱小的情況下受強大中間商的盤剝,交易環節相對直接,降低了生產者的交易成本。
大型產地批發市場的交易形式相對規範,交易規模較大。賣者不僅僅是農戶,也有不少是產地集貨商。產地集貨商將在農民的田間地頭上收購的產品運到產地市場銷售,擴大了交易規模。產地市場上有一批經紀人或經紀公司,承擔委托代理交易,即一方面接受農民或農民合作組織的委托,尋找買主交易;另一方面接受運銷商的委托,在場內收購產品,並幫助運銷商完成整個交易過程。經紀人多數是當地人,通過提供服務方便外地人與當地人的溝通,有利於快速達成交易、節省交易時間、提高市場運作效率。經紀人在提供代理服務時收取一定的佣金作為自己的收益。
產地批發市場的功能[1]
產地批發市場的基本功能有:
1.集散功能產地批發市場可以吸引和彙集各地的農產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交易過程,然後再把農產品發散到各地,成為農產品集散的重要流通渠道,使我國農產品的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需求實現成功對接,這是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最本質的功能。通過市場集散功能的發揮,農產品大進大出,增加了流通量,加速了商品周轉,節約了交易費用。
2.價格形成功能產地批發市場人數多,具有自由競爭的特點,其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生產力水平和供求關係。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相連接,銷地市場形成的價格能夠及時傳遞到產地市場,對產地農民來說市場價格是一個風向標,能夠指導他們進行生產和銷售決策。
3.供求調節功能較之集貿市場而言,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主要表現為:流通主體的穩定性,價格的相對穩定性,信息的規範性與穩定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與生產、消費的聯繫的穩定性。因此,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了供需均衡的紐帶和農產品流通的“蓄水池”,具有調節供求的功能。
4.信息中心的功能信息對於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極為重要,如果信息使用者收集到的信息不真實,將會對生產、經營活動產生誤導。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上信息量多,信息公開、真實和及時,具有信息中心的功能。
5.綜合服務功能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通過自身的運營,能夠為交易者提供各種綜合性服務,如市場開辦者為交易者提供攤位、保潔、結算、運輸、倉儲、保鮮、保全、郵電、通訊、仲裁及吃、住、行等方面的服務。
6.產品質量提升功能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是農產品直接生產過程的延續,蔬菜等農產品多數是在產地市場進行整理、分級、包裝後被轉運到外地,產地市場起到了提升產品質量的功能。與農村集貿市場相比,產地批發市場重視產品的產後處理和包裝,通過產後處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產品質量好售價高,效益增加,同時能夠減少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垃圾量,降低流通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