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設施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設施農業(Facility Agriculture)

目錄

什麼是設施農業[1]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為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產品的儲藏保鮮等提供適當的環境條件,以獲得速生、高產、優質的農產品

我國的設施農業[2]

  一、我國設施農業的不足

  我國設施化農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

  (一)設施水平低,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雖然我國設施栽培面積已達2092.5萬畝,但90%以上的設施仍以簡易型為主,有些僅具簡單的防雨保溫功能,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根本談不上對設施內溫、光、水、肥、氣等環境因數的調控,一旦受到惡劣氣候條件的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即受嚴重衝擊。

  (二)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我國設施栽培的作業機具和配套設備尚不完善,生產仍以人力為主,勞動強度大,勞動生產率低,溫室每畝年均用時3600小時以上,按人均管理面積計算僅相當於日本的1/5,西歐的1/50和美國的1/300。

  (三)設施栽培技術不配套,科技含量低。設施栽培技術不配套、不規範、缺乏量化指標,栽培管理主要靠經驗,致使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始終在一個低水平上徘徊。

  二、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趨勢

  (一)城郊型設施農業將會在面積和技術水平上得到快速推進。到2020年城市人口將占總人口的40%以上,要滿足如此眾多的城市人口對農副產品的需求,利用有限的土地創造出更多的農產品,必然要求設施農業在面積和技術上得到高速發展。同時,設施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技術和資金上將會得到進一步扶持,使其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二)設施農業的結構將進一步趨於合理,設施內配套技術、操作機械、環境設施將進一步完善,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引進、消化、吸收發達國家溫室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具有集熱、蓄熱和保溫能力的大型聯棟溫室;開發透光保溫合一型透光材料、遮光保溫合一型材料、光調節薄膜和生物可降解薄膜等;研究溫室微環境內的生態迴圈過程,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投入,控制最佳灌溉,實現可持續生產

  (三)一大批高產、優質、抗劣性強,適宜於設施農業生產的品種將會得到進一步開發和應用。實現基因工程育苗和組培育苗實用化,開發抗逆性強、抗病蟲害、耐貯和高產的溫室作物品種。

  (四)設施農業的區域輻射面積將進一步擴大。我國的設施農業區域將從目前的華北、東北和沿海地區向西北地區和一些欠發達地區輻射,由於這些地區的自然資源對發展設施農業十分有利,只要得到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將會有一個高速發展和快速增長的勢頭。因此,設施農業將對我國扶貧工作做出較大貢獻。

  三、設施農業發展的推進

  (一)開發設計適應我國國情的智能化溫室。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溫室技術的情況下,設計開發出低能耗、環境控制水平較高,適宜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又能滿足不同生成氣候條件的現代化溫室。

  (二)加快關鍵技術開發。我國溫室的覆蓋材料差,透光、抗化、防塵等常規要求的性能都遠低於國外,並且壽命短;環境控制系統基本靠人工經驗管理,半機械化操作;溫室中無土栽培技術的關鍵設備營養液配製完全依賴進口。加快我國溫室關鍵技術的開發是我國溫室產業走出發展瓶頸的重要一環。

  (三)推進設施農業的產業化進程。我國目前大型溫室效益無法體現的最主要原因是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應以規模大的龍頭企業為突破口,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科工貿、產供銷一條龍,推進設施農業的產業化進程,使設施農業體現出高投入、高產出的高科技行業特色。

  (四)溫室相關技術、管理、開發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的技術開發、管理的高素質人才極度缺乏,溫室的關鍵技術的開發管理與國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加快設施農業高技術人才的培養,是設施農業邁上新臺階的關鍵。

設施農業的發展[3]

  一、深刻認識發展設施農業的重要意義

  設施農業技術密集、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發展設施農業,可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既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也是剋服資源和市場制約、應對國際競爭的現實選擇,對於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設施農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實現農業生產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設施農業通過工程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按照動植物生長的要求控制最佳生產環境,具有高產、優質、高效、安全、周年生產的特點,實現了集約化、商品化、產業化,具有現代農業的典型特征,是技術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設施農業可以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

  (二)發展設施農業是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設施農業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生物潛能,在大幅提高單產的情況下保證質量和供應的穩定性,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是種植業和養殖業中效益最高的產業,也是當前廣大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設施農業產業不僅是城鎮居民的“菜籃子”,也是農民的“錢袋子”。促進設施農業發展,有利於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三)發展設施農業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的重要手段。資源短缺和生產環境惡化是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剋服的問題,發展設施農業可減少耕地使用面積,降低水資源、化學藥劑的使用量和單位產出的能源消耗量,顯著提高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效率。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的綜合利用,可以保證生產過程的迴圈化和生態化,實現農業生產的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四)發展設施農業是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優質園藝產品和畜禽產品的供應與消費,是衡量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農業基礎地位和戰略意義的具體體現。設施農業可以通過調控生產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證農產品的鮮活度和周年持續供應。發展設施農業有利於保障食物安全,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明確發展設施農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我國設施農業產業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我創新,形成了內容較為完整、具備相當規模的主體產業群,已經進入全面提升的發展階段。發展設施農業是科學發展觀在農業農村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落實,也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由初級發展階段進入中級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擴大設施農業發展規模、改善設施農業基礎條件、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技術創新為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發展機制。通過優化設施結構,完善配套技術,強化生產標準,提高設施裝備,充分挖掘設施農業生產潛能,實現速度、質量結構和效益的協調發展,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目標任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多渠道增加設施農業投入,不斷加強設施農業基礎設施、機械裝備和生產條件的相互適應與配套;加快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普及推廣,推進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設施農業中的集成應用;努力拓展設施農業生產領域,深入挖掘設施農業的生產潛能;切實提高設施農業管理水平,大力提升設施農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生產效益。努力實現我國設施農業生產種類豐富齊全、生產手段加強改善、生產過程標準規範、生產產品均衡供應的總體目標,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設施農業發展道路。

  三、堅持發展設施農業的基本原則

  我國人口眾多,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資源嚴重短缺,發展設施農業要從我國國情出發,著力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

  (一)堅持優化佈局、發揮優勢。要發揮區域品種和產業優勢,著力優化區域佈局。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統籌育種、栽培、裝備、管理等多方面的力量,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充分挖掘設施農業生產潛能,促進設施農業快速發展。

  (二)堅持因地制宜、註重實效。要根據地區氣候、資源、生產方式、種養殖傳統等特點,有重點地選擇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同時堅持效益優先,著力提高種養殖綜合生產能力以及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三)堅持改革創新、建立機制。始終以實現設施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並將行之有效的創新成果加快推廣應用,促進技術提升,努力探索建立促進發展的長效機制

  (四)堅持市場引導、政府扶持。堅持市場引導與政府扶持相結合,要以解決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著力提高農民科學生產素質,提高種養殖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和生態化水平。

  四、落實完善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在我國發展設施農業,要按照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認真落實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促進設施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落實扶持政策。要認真落實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扶持鼓勵設施農業發展。將重點設施農業裝備納入購機補貼範圍,加大對農民和農民合作組織發展設施農業的扶持力度。要與有關部門協調,加大對設施農業財政、稅費、信貸和保險政策的支持,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對災區受毀設施的恢復重建給予扶持,不斷提高農民發展設施農業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二)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支持設施農業共性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加強寬領域、深層次的協作,積極探索設施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實現產業不斷升級。

  (三)制定完善標準體系。加強設施農業標準建設,建立和完善設施農業標準化技術體系。重點加強設施農業建設、生產和運行管理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切實提高我國設施農業的標準化水平。

  (四)努力做好技術培訓。要整合資源,爭取支持,加強設施農業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把發展設施農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五、切實加強對設施農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

  發展設施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設施農業的發展。

  (一)把發展設施農業擺到重要位置。各地要把發展設施農業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合理的運行機制和嚴格的責任制度,加強技術指導和調查研究,不斷解決設施農業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推動設施農業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二)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科學制定設施農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具體措施和保障機制。要註重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把制定規劃與爭取各方支持有機結合起來。

  (三)依法促進設施農業發展。要深入貫徹實施農業法、畜牧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科技進步法等法律法規,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環境氛圍,落實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各項措施,依法促進設施農業發展。

  (四)加強多部門協調配合。設施農業的發展需要多部門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堅持農機與農藝結合,在加強設施裝備建設的同時,大力推廣農藝技術和健康養殖技術。各級農業、農機、畜牧和農墾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共同促進設施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Gaoshan2013,方小莉,Mis铭,Lin,寒曦,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設施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