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農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迴圈農業(Circular agriculture)
目錄 |
迴圈農業就是採用迴圈生產模式的農業。按照專業的說法,迴圈農業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農業發展模式,這是一種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模式。這種模式,相對於“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農業增長模式來說,是一個根本性的變革。
迴圈農業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農作方式,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只有不斷輸入技術、信息、資金,使之成為充滿活力的系統工程,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村資源迴圈利用和現代農業持續發展。
減量化:儘量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節約資源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再利用: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用品污染。
再迴圈: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後能夠重新變成再生資源。
可以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生產和消費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並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
迴圈農業也有一般迴圈經濟不具備的自身的特點:
1.食物鏈條各主體互補互動、共生共利性更強。
3.乾凈消費農產品在“吃乾榨凈”後回歸大地。
4.土、水凈化土壤、耕地和水資源的保護至關重要,對耕地的占補平衡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予以特別關註。
5.領域寬廣包括農業內部生產方式迴圈、對農產品加工後廢棄物的再利用。
6.雙贏皆歡清潔增收有機結合,既乾凈,又增收。
1.節約能源。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導向,加大農業節能力度。開發和推廣節能農業機械,加快淘汰落後的農業機械。組織生物質能資源調查及生物質能技術示範和推廣,開發和利用農村沼氣、秸稈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通過開發和利用節能技術,實現農業技術節能。
2.節約用水。繼續推進農業節水灌溉,推廣農業節水灌溉設備應用。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開展農業末級渠系節水改造試點。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擴大節水作物品種和種植面積。支持農村水窖建設。開展農村生態衛生旱廁試點。
3.節約土地。修訂和完善建設用地定額指標,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指導村鎮建設節約利用土地。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耕地集約利用水平。限制毀田燒磚,推進土地復墾。
4.節約材料。改革傳統耕作方式,發展節約型農業。科學使用種子、化肥、農藥和農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等適用技術。改進畜禽飼養方式,發展節糧型畜禽養殖業。
5.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推廣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和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推進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的迴圈利用。鼓勵並推廣農膜的回收利用。加強物種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6.綜合防治農業污染。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化肥、農藥、農膜等面源污染,加強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禁止工業廢物及其他污染物向農村轉移。
1.加強宣傳,形成共識培育全社會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能力,深入宣傳發展迴圈農業的扶持政策,調動各方面發展迴圈農業的積極性。
2.制訂規劃,進入“籠子” 各地在制訂農業的遠景發展規劃時,應當列入發展迴圈經濟、迴圈農業的內容。制訂一個全面系統地發展迴圈農業的規劃,步步推進。
3.突出“綠色”,調整結構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已取得明顯成效,今後要在深入調整上下功夫。要突出發展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生產。
4.科技先行,培訓優先迴圈農業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模式,要研究幾種具體的迴圈農業模式,特別是體現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市場化之路的迴圈模式。
5.保護水土、節約資源要嚴格保護耕地,重視耕地質量的保護和提高。要大力推廣生物治蟲,化工企業要研究、生產低殘留農藥和可降解塑料薄膜。要推廣噴灌、滴灌,杜絕漫灌,發展節水農業。農村發展農產品加工或其他工業,要做到防污於未然,儘可能做到低排污。
6.各級重視,部門聯動各級黨委、政府要對迴圈農業的發展予以足夠的重視,組織規劃、計劃的制訂,研究扶持政策和發展措施。迴圈農業正在起步,必須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予以扶持。要研究制訂發展迴圈經濟、迴圈農業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措施,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大對迴圈農業的投入,建立迴圈農業的核算機制,納入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發展迴圈農業涉及農業、工業、科技、環保、財政、金融等部門,各部門聯動,才會得到較快的進展。
一是“減量化”,儘量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節約資源使用,減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迴圈”,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後,能夠重新變成再生資源。
四是“可控化”,通過合理設計,優化佈局介面,形成迴圈鏈,使上一級廢棄物成為下一級生產環節的原料,周而複始,有序迴圈,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再迴圈”,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生產和消費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質或不利因素進入迴圈鏈,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相協調,並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