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經濟特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

目錄

什麼是經濟特區

  中國政府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並實行特殊政策的地區。在經濟特區內,對國外投資者在企業設備、原材料、元器件的進口和產品出口,公司所得稅稅率和減免,外匯結算和利潤的匯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屬隨員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續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從特征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視窗、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國家的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實際上現在各個省、各個市都還有自己的開發區之類的實行特殊經濟政策的區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經濟特區,只不過沒有正式的國家級名義而已。

經濟特區的起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加快經濟發展和與世界接軌,而在一些地區設立的具有實驗性質的特殊經濟區域。1979 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提出了辦特區的設想。鄧小平表示:還是辦特區好,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嘛,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根據鄧小平的講話精神,中共廣東、福建兩省委分別於6月6日、6月9日寫出了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兩個報告。廣東省委的報告就試辦出口特區提出了具體設想,即:特區內允許華僑、港澳商人直接投資辦廠,也允許某些外國廠商投資設廠,或同他們興辦合營企業和旅游等業。關於特區的管理原則,提出既要維護我國的主權,執行中國的法律、法令,遵守我國的外匯管理海關制度;又要在經濟上實行開放政策。

  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專門論述對外經濟關係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現“經濟上實行開放政策”的文字表述。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了廣東、福建兩省委的報告,決定對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給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權,以充分發揮兩省的優越條件,擴大對外貿易,抓緊當前有利的國際條件,先走一步,把經濟儘快搞上去。同時決定,先在廣東的深圳、珠海兩市划出部分地區試辦出口特區,待取得經驗後,再考慮在廣東的汕頭、福建的廈門設置。此後,深圳和珠海兩個特區開始積極籌建,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都把特區建設作為關係到對外開放政策成敗的一件大事來抓。 1980年3月24—30日,中共中央在廣州召開廣東、福建兩省會議。正式將“出口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從而更完整地概括了特區的性質和作用。

  會議形成的《紀要》對特區建設的方針、步驟和方法作了明確規定,指出,試辦經濟特區,必須採取既積極、又慎重的方針。根據目前兩省的財力物力可能,廣東應首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特區建設好,其次是珠海。深圳特區建設一定要作好總體規劃,分片、分期進行建設。經濟特區的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先上那些投資少、周轉快、收效大的項目。在建設步驟上,先搞好水、電、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為吸引僑商、外商投資創造條件。

  經濟特區的管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不損害主權的條件下,可以採取與內地不同的體制和政策。特區主要是實行市場調節,主要是吸收僑資、外資進行建設。1980年8月,全國人大五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在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設置經濟特區,並批准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以後,有關經濟特區的各項法律、法規陸續制定出來。隨後,經濟特區的開發和建設逐步展開。事實證明,設立經濟特區是一項非常英明和具有歷史遠見的政策,它為我國全面改革開放,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打下了基礎。

我國經濟特區的主要特點

  • 特區經濟發展的資金以利用外資為主;
  • 特區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主;
  • 對前來投資的客商給予特殊優惠和便利;
  • 國家給特區較多經濟自主權。

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

  大多數經濟特區的設立都對促進國際貿易和設置國經濟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具體表現為:(1)各種類型的經濟特區多數都劃在關境之外,外國商品可以自由進出,過境、轉船再出口都比較方便,這就無形中消除了各類貿易壁壘的限制;(2)由於自由港和多數自由貿易區地理位置及軟硬環境都比較優越,世界上大量的商品都流經經濟特區,國際貿易額因此而大大增加,再加上各類出口加工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再將成品出口,亦推動了國際貿易發展;(3)經濟特區通過各種優惠政策,減少了投資廠商的生產費用和各類支出,降低了經濟特區商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出口競爭力;(4)自由貿易區等經濟特區的存在溝通了東西方、南北方貿易的發展。從80年代初到1985年短短幾年中,經濟特區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0%上升到20%,其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日益加強。

  (二)促進了設置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1、經濟特區的設置有利於本國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對外貿易,以出口導向戰略帶動本國經濟全面發展。

  2、經濟特區有利於吸引外資,發展出口工業。由於經濟特區內投資環境比較好,且有行政、法律、信息、運儲等多方面的優惠待遇,使得外資紛紛涌入,既促進了加工製造業的升級和發展,亦有利於把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3、經濟特區引進了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區內工人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對設置國其他地區也起著示範作用。

  4、有利於增加外匯來源,擴大外匯收入,彌補本國資金及外匯的不足。

  5、經濟特區的設置擴大了就業機會,並起到了開發落後地區,帶動鄰近地區繁榮的積極作用。

  (三)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一方面,經濟特區的設置推動了國際資本流動和技術交流,使得世界範圍內的資本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配置,加速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的步伐。另一方面,經濟特區促進了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轉移。發達國家的傳統工業逐漸被淘汰,開始向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經濟特區則因其接近國際市場及具有各種吸引外資的優惠待遇,成為傳統產業轉移的理想場所。可以說,經濟特區加速了這一調整,使世界經濟的整個產業結構更加有序、合理。近些年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產業不再僅局限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也開始涉及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經濟特區的主要類型

  經濟特區一般有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一)貿易型經濟特區

  貿易型的經濟特區即自由貿易區或自由港,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形式。自由港Free Port)也稱自由口岸自由貿易園區Free Trade Zone)也稱自由區、對外貿易區、免稅貿易區、工商業自由貿易區等,二者是指劃在一國關境以外的港口或地區。在自由港或自由貿易區內,對進出口商品免徵關稅,並准許其在港內或區內自由改裝、加工儲存、展覽和銷售等,以此來促進貿易和經濟的發展。

  (二)工業型經濟特區

  工業型的經濟特區一般稱作出口加工區Export Processing Zone),又稱出口工業加工區或加工出口區。它是指一國專門為加工、製造和裝配出口產品而開闢的特定區域,實際上是自由貿易區轉口貿易功能弱化、出口加工功能強化的產物。出口加工區是在60年代後期才在發展中國家廣泛興起的,其目的是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擴大出口加工業,增加外匯收入,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

  (三)綜合型的經濟特區

  綜合型的經濟特區兼有貿易型經濟特區和工業型經濟特區兩種特點和職能。它既像自由貿易區那樣為轉口、出口貿易提供許多優惠待遇,又提供了發展工業生產所必需的各種基礎設施,是兩者的有機結合體。在該類型的經濟特區中,還可以發展商業金融、旅游、服務等行業。如新加坡的裕廊工業區既是一個工業區,區內有932家工廠企業;又是一個重要的轉口貿易自由港,港口有10個大型泊位,可以容納10艘巨輪停泊;同時還是一個旅游區,擁有著名的飛禽公園、仿日本風格的星和園、仿中國園林建築的裕華園及面積達80公頃的裕廊湖。我國自1979年起設立的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等四個經濟特區,也都具有綜合性經濟特區的特征。

  (四)科技型經濟特區

  科技型的經濟特區是指科學工業園區(Sciencedased Industrial Park),也可稱為工業科學園、科研工業區、高技術園區、科學城等。它是指以加速高新技術研製及應用,服務於本國或本地區的工業現代化,創立技術密集與知識密集的新興產業,開拓國際市場為目的,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和方便條件將智力、資金高度集中,專門從事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的新興產業開發區域。

  科學工業園區是在出口加工區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實際上是一種高級形式的出口加工區。它一般以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工業區為依托,區內有充足的科技和教育設施,企業設備先進,資金雄厚,技術密集程度高。園區地址一般選在信息渠道通暢、交通網路發達的大城市附近。如美國的“矽谷”、日本的“築波研究學園都市”、法國的“索菲亞·安蒂波利斯科學城”、我國臺灣省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新加坡的“肯特崗科學工業園區”、英國的“劍橋科學公園”以及俄羅斯的“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等,都屬於這類科技型的經濟特區。

  (五)保稅區

  保稅區(Bonded Area)是指海關設置的,或者經海關批准註冊的,受海關監督的特定區域。保稅區的功能有些類似於自由貿易區。各國一般都規定,除某些特殊商品外,一般商品可自由進出保稅區,存入保稅區的商品可以暫時不繳進口稅,如果再出口也不必繳納出口稅,但若運入海關管轄區內銷售,則需在離開保稅區時繳納進口稅。運入保稅區的商品也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展覽和加工等。

  (六)過境區

  過境區(Transit Zone)又稱中轉貿易區,是指某些沿海國家為了便利內陸鄰國的進出口貨運,根據雙邊協定,指定某些海港、河港或邊境城市作為過境貨物自由中轉區,對過境貨物簡化海關手續、免徵關稅或只徵小額的過境費用。比如尚比亞的很多產品要經過坦贊鐵路從達累斯薩拉姆港出口,坦尚尼亞便為尚比亞提供過境區。過境貨物可短期儲存或重新包裝,但不得加工製造,這與自由港或自由貿易區明顯不同。一般說來,過境區都提供保稅倉庫設施。

中國五大經濟特區發展的優勢分析

1.區位優勢

  當年設立經濟特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們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便於發揮對外視窗這一職能,目前,視窗的政治定位雖然已經消失了,但區位優勢不會改變,憑藉所處的有利地理位置以及與我國香港、澳門、臺灣乃至東南亞經濟體間深厚的地緣、人緣、親緣、血緣乃至深層次的文化淵源,各特區在實際上可繼續發揮其溝通內外的橋梁作用。

  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周邊環境,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對特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深圳、汕頭、珠海、廈門和海南5大經濟特區都地處南中國沿海地區,面向南海和臺灣海峽,交通尤其是水運極為暢通和便利。

  水路可以通往香港、澳門和海外各國及其他地區,也可以很方便的通往全國其它沿海城市和臺灣;

  陸路交通方面,高速公路不僅路線分佈長,而且密度大,廣深、廣汕、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廈汕高速將5大特區中的4個特區緊密聯繫在一起,鐵路有廣深九、京九線經過深圳,外連香港,內達各個省市,北京深圳之間可以直達;廣梅汕鐵路以及鷹廈鐵路、梅坎鐵路把汕頭、廈門與內地緊密聯繫起來;

  航空方面,5大經濟特區與國內各大城市大都有直達航班,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還有境外的航線,特別是深圳、珠海兩大特區與香港、澳門之間陸地互相毗連,水路隔海相望,既有汽車直接往返,又有暢通的海上運輸。汕頭、廈門和海南均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接近,陸海空交通運輸十分便利。隨著今後經濟的大發展,5大經濟特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都為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就區位條件優勢來講,緊鄰香港、澳門和臺灣,有利於及時瞭解國際市場上的經濟技術信息和市場行情,便於就近吸收港資、澳資、台資和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發展進出口貿易,強化外向型經濟特色,香港、澳門和臺灣經濟發達,尤其是香港早已成為國際上著名的自由貿易港,二戰以後,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爭先來港投資,開辦工廠和分支機構,使香港發展成為世界性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又使香港得以利用世界各國的資源、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工商業,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加工業,20世紀60~70年代,澳門也利用了這些條件發展了工業和金融事業。

  臺灣戰後依靠美國的支持,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尤其是電腦和軟體業,已形成強大的規模和優勢,緊鄰香港、澳門和臺灣,直接面對國際市場,這種特殊的地緣條件,為特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優越條件。隨著世界產業升級換代,尤其是亞洲“四小龍”在實現經濟起飛之後,在其產業高級化過程中的大量產業轉移,為特區經濟的騰飛創設了良好的機遇。

  以深圳特區為例,“由於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香港的‘三來一補’開始了深圳工業化的進程,香港的資金和信息造就了深圳外向型經濟的雛形。在深圳實際利用的外資中,港資占了近7成;進出口貿易中,對港澳進出口貿易占8成;‘三來一補’企業中,屬港資興辦的占90%,深圳經濟的增長與黃崗口岸通關貨車的數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正相關,深圳的旅游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無不滲透著‘香港因素’的作用。”

2.獨特的歷史和與海外交往、對外交往協作方面的優勢

  5大經濟特區都有與港、澳、台和海外通商及其他交往的歷史傳統,是連接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重要媒介、聯結點和橋頭堡,成為進出口商品,信息交流的集散地。汕頭和廈門兩大特區,歷史上早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和對外通商口岸。深圳與珠海儘管建市不久,但當地居民與香港、澳門早有商業和其他方面的密切交往。特別是除海南之外的4大特區,都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上千萬的華僑旅居港澳地區、東南亞各國和世界許多國家,港澳同胞很多來自深圳、東莞、珠海、汕頭,僅潮汕地區目前的海外華僑即超過1000萬人,故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之說。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也是我國著名的僑鄉,現有歸僑、僑眷25萬多人,在海外的廈門籍華僑有5萬多,也有許多人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早年到臺灣謀生的也為數不少,海南特區也有很多人旅居國外和港澳。

  5大經濟特區的很多華僑在國外及港澳臺地區經營工商業,並取得了成就,在“血濃於水”的民族情節作用下,許多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懷著滿腔的報國熱情,紛紛到特區投資辦廠,他們成為特區經濟發展的骨幹力量。例如,在深圳、珠海、汕頭以及廈門特區的外資結構中,港澳台資本占外資的比重20多年來一直在70%左右,特區創辦的前10年,這一比重高達80%以上。華僑中如陳嘉庚李嘉誠等,他們與故鄉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繫,很願意同故鄉進行工商業方面的往來,同時也出於愛國愛鄉的強烈民族鄉土感情,也願意幫助故鄉發展經濟,合作經營,拓展國外市場,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這是5大特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得天獨厚的外聯優勢。

3.5大經濟特區均有廣闊的腹地可以作為依托

  5個特區內連廣東、福建和海南3個省,這3個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坐標平面上均地處東部發達地區,不僅物產豐富、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而且經濟發展起步較早,基礎雄厚。5大特區的發展可以在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勞動力等方面,不僅可以得到廣東、福建和全國其他省市的大力支援,所生產的產品還可以銷往內地;海南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又有廉價的勞動力,更有利於外商前來投資、開發和經營。

4.獨特的地理位置為今後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創造了條件

  5大經濟特區均地處南海之濱,具有得天獨厚的土地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海島資源和水資源,有利於發展現代化的大工業和旅游、運輸、倉儲等產業,這是實現5大特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優勢。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為今後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創造了條件,而且由於地處南海之濱,風光秀麗,四季氣候宜人,又毗鄰港澳臺地區,這為大力發展特區的旅游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環境。5大經濟特區地處南中國沿海地區,汕頭特區的一部分地區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常年氣溫平均在攝氏22度以上,這為大力發展熱帶及亞熱帶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前景。這些都是實現5大特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優勢。

5.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形成了良好的環境優勢

  (1)良好的投資環境。5大經濟特區具有優勢的投資環境,對外來投資有較大的吸引力。特區的創業者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全球化、區域化、現代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有遠見卓識的投資者都在尋找新的發展領域、長遠的投資空間。5大特區曾自籌幾百億元資金進行圍海造地、架橋鋪路、建設港口、修建機場、發展電信,營造了一個適宜大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國際性投資環境,拓展了可持續發展空間。近年來還扎扎實實搞好機關作風建設,加強依法行政,推動民主化、法制化建設,使投資軟環境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對國內外投資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為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社會文化優勢。由於經濟特區的對外開放不僅起步較早,而且同境外以及全國各地高素質人才的交流機會較多,因此,特區內已初步形成了“勇於冒險,不斷進取”的思維方式,經過20年的開發和建設,經濟特區已經從無到有,在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社會構建、人力資源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基礎,使今後的發展有一個較好的起點。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深圳特區就響亮地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特區內的各大企業積極鼓動員工出新點子,不怕失敗。

  不少企業高層領導認為,如果一切順利,反而會使員工喪失很多學習機會,也會使公司失去不少成果。特區的冒險和企業精神還體現於勞動力在區內公司間的頻繁性流動,無論是公司內的高級工程師還是一般技術人員,有許多都是外地入區的打工者,他們輕裝上陣,能勝任就留下來,不滿意就捲鋪蓋走人,這種人才的流動性有力的促進了特區內企業之間合作文化的形成。

  6.先發優勢和國家政府集中力量加快經濟發展的優勢

  經過20年的發展,經濟特區“先行一步”,5大特區在全國率先突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模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已基本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運轉規範的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奠定了較好的與外資合作合資的基礎,經濟實力已有相當的積累,區域建設和人民生活水準也初具現代化的雛形。對比內地,特區的經濟體制市場機制WTO要求的差距不大,可以更快、更好地適應WTO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更及時、更敏銳地抓住WTO提供的良好的發展機遇。經濟特區受舊體制的牽制少,在改革開放方面先行了一步,經濟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較高,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更易與WTO規則和國際慣例接軌,發揮其先發性效應。

  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若幹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中國5大特區2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藉助國內外的有利條件外,與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是分不開的。經濟特區儘管在政策上的優惠將逐漸消失,但經濟特區的先發優勢仍十分明顯。今後進一步發揮這一優勢,就可以保證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7.特區還具有上升期的後發優勢

  從總體上看,經濟特區發展起步較晚,在競爭中有不利的一面,但有利的條件也不少。處在後發展的位置上,使特區更有利於開拓創新,更有利於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更有利於引進高新科技和先進的管理方法,更有利於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可以更好的吸引和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教訓,擇優棄劣,揚長避短,少走彎路,更加有利於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8.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為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有關專家研究結果表明:當一個地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時,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已開始步入現代化的行列。自1995年開始,科技進步對廣東3大經濟特區的經濟增長貢獻率平均已超過40%,深圳、珠海和廈門這一比例更高。 2001年深圳經濟特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並且還在繼續提高,近年來,特區的高新科技產業又有了更大的發展,這將大大加快特區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9.經濟特區的人才優勢

  中國5大經濟特區由於經濟相對發達,環境優越,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來特區圖謀發展,特區已經成為人才的“聚寶盆”。目前,隨著5大特區吸引人才政策的逐步實施,世界各地以及國內其他地區的高科技術人才也紛至沓來。據統計,深圳和珠海特區內1/3以上的工程師是境外或特區外移民,應屆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其他高層次的人才紛紛看好特區,特區吸引人才的能力得到增強。5大特區內設有深圳大學、汕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分校、暨南大學珠海分校、廈門大學海南大學等眾多高等學府,國內一流大學如北大清華也紛紛在特區開設分院或研究機構聚集了眾多智力人才,這對5大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10.信息與網路優勢

  由於5大特區內集中了不少世界級的領先企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同時,特區擁有大量項目合作和商務信息,5大特區相互之間地理位置上的毗連性及其同港澳地區的連接,也為特區信息流的形成創設了良好的環境。

11.集聚優勢與衍生優勢

  5大特區衍生小企業的能力非常強,到2000年,海南經濟特區擁有工業企業20771家,其中規模以下的工業企業20174 家;汕頭擁有工業企業15026家,其中規模以下企業14232家;珠海擁有工業企業2918家,其中規模以下2155家,從企業數量上來看,特區內的企業絕大多數是小企業。相互之間形成的積聚和烘托效應十分明顯。

特區發展中的問題及劣勢分析

1.中國5大經濟特區在經濟發展的水平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5大經濟特區的經濟現代化水平儘管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從總體上看,特區的經濟仍處於工業化的初期向中期快速轉化的階段,除具有毗鄰港澳台、海島眾多的地緣優勢之外,除深圳和廈門之外,其他3大特區基礎資源還比較短缺,經濟總量不足,經濟質量偏低,基礎工業薄弱,成為制約特區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癥結所在。

2.經濟發展與人才分佈也不平衡

  由於科技、文化、教育、人才以及工業基礎薄弱,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未重視人才引進,力創品牌,在技術、人才、人文法制環境等方面未形成優勢,加之部分特區地處沿海,長期形成的重商貿、輕實業的思想左右,發展過程中缺乏規模實業、名優產品,又要急功近利搶登市場,曾長期存在著大肆進口、傾銷國內,以至於走私嚴重,廈門、汕頭和海南3大特區曾經一度走私猖獗。

  進口遠遠大於出口,進口和走私商品曾一度風靡全國。在5大特區中,以珠海特區為例,據珠海市人事部門1996年《珠海市人才資源狀況個人調查表》統計數字反映,全市有專門人才54613人,人才密度為522人/萬人。至2000年底,全市專門人才近8萬人,但隨著全市人口的增加,目前人才密度只有580人/萬人,均低於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的水平。人才學歷結構也不合理,高學歷人才偏低,目前全市研究生學歷的人才占總人才數的比例只有 2%,本科的人才占25%。20世紀90年代初,曾在全國首創科技重獎,曾經也吸引了大批人才,但此後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人才又流失了。尤其是熟悉市場內在規律的企業家、實業家和各種專業人才、管理人才,仍然比較缺乏,沒有足夠的高素質人才的支撐,成為中國5大特區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3.部分地區缺乏明晰的產業指向

  以汕頭和海南兩大特區為例,20世紀8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汕頭在全國116座城市中居倒數第三,海口更差。經過大興土木、房地產熱過後,到了90年代初,汕頭和海口的人均住房面積均已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談話之後,趁著全國開發區熱的興起,海口、汕頭再次把重點產業傾斜於房地產領域,掀起興建基礎設施、住房別墅、高層商住樓的高潮,堅持“以房地產業為龍頭”帶動特區經濟發展的思想,以至於至今這兩大特區房地產行業的住房及高層商住樓遠遠超過城市人口的需要,形成大量房屋閑置。海南特區不得不炸掉一些半拉子工程。

  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都在於利益驅動,缺乏科學規劃和明晰的產業指向,把雄厚的資金堆在路邊,砌在地上,形成大量不良貸款和資金沉澱,貽誤了許多急待開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教育等事業的大發展,造成房地產業單騎冒進的態勢,投機心態,惟利是圖較濃。因此在一些短期性的項目和領域容易發熱和高燒,長遠發展的意識還不夠濃厚,這種思想和觀念對特區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巨大的威脅。

4.海洋資源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由於5大經濟特區均地處海邊,與海洋有不解之緣。因此,海洋資源的豐富度將會對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就我國總體上來看,海域漁業資源衰退,珊瑚礁、紅樹林遭破壞,海岸侵蝕問題突出。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據相關研究資料,歷史上,“我國紅樹林面積達25萬公頃,20世紀50年代初約有5萬公頃,現僅存1.5萬公頃。海南省周圍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統80%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部分地段已瀕臨枯竭,並引起嚴重的海岸侵蝕。

  自80年代以來,湖南省海岸線向陸側移動了近300米。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已嚴重製約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我國海洋捕撈物呈低齡化、低質化趨勢。”同時,近年來,深圳、珠海、汕頭以及廈門等特區臨近海域頻繁的大面積發生赤潮現象,嚴重地危害到漁業生產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不得不從1999年開始在我國南海海域實行伏季休漁制度,以緩解過度污染海域和過渡捕撈所導致的漁業資源減少的趨勢。

5.農村經濟發展緩慢

  經濟特區內部分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緩慢,農民收入較低,不僅拖了5大經濟特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後腿,而且影響到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5大特區中,海南特區的不少農村、珠海特區、汕頭特區的部分農村還需要“扶貧”,不少農民收入僅能維持溫飽,與特區城市化水平反差較大。因此,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加快發展步伐,才能最終改變農村的貧困面貌。

6.經濟總量還不夠

  5大特區的經濟儘管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除深圳和廈門兩大特區之外,其他特區的經濟總量還不夠足,人均GDP還遠遠未達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標準。 2000年,深圳經濟特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9739萬元,廈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021萬元,珠海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30.26億元,人均GDP2.6582萬元,汕頭的國內生產總值為476.98億元,人均GDP1.0509萬元,海南經濟特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為518.48億元,人均 GDP6894元。珠海、汕頭和海南3大經濟特區的人均GDP均未達到3000美元的標準,離人均5000美元仍有較大差距,要在未來5~10年內增加 2000美元以上,仍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增大經濟總量,提高投入產出效率,適當控制人口,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特區經濟發展的正確選擇。

7.經濟特區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素質

  面對國內外的激烈競爭,產業結構仍然顯得很不適應,亟待進一步優化,經濟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5大特區內小型企業所占比重較大,生產水平相對落後,且同大企業之間沒有形成合理的分工與協作關係,企業網路及“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尚未形成。嚴重影響了特區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競爭力,這方面的劣勢在加入WTO後會更加突出。特區小型企業較多,從一般意義上講也符合產業組織發展規律。問題是小型企業與大中型企業及其相互間缺少專業化協作關係,企業間普遍缺乏有效的關聯機制。市場經濟下大型企業充分發展的同時,小型企業也能得到有效的成長。這是由於小企業是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基礎上,與整個產業組織結構形成有機的聯繫,在大型企業享受規模經濟的同時,小型企業也能分享到社會化大生產和分工協作的利益而不斷成長。部分特區內的小型企業多為全能廠,小造紙廠、小建材廠、小啤酒廠、小塑料廠遍地開花,企業間基本不發生直接的經濟關係,特別是跨地市的企業分工協作關係更少,這是阻礙特區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

8.5大特區人口基數龐大,人口密度較高,就業壓力

  到2000年底,5大特區共有1908.87萬人,人口密度平均為1251.4人/km[2],遠遠高於全國和廣東、福建的平均水平。其中深圳為432.94萬人,人口密度為2222人/km[2],珠海為 124.89萬人,人口密度為766人/km[2],汕頭為458.83萬人,人口密度為2223人/km[2],廈門為131.27萬人,人口密度為 839人/km[2],海南為760.94萬人,人口密度為207人/km[2]。由於人口基數龐大,雖然出生率在逐步降低,但仍然保持較大的增長量。加入WTO後,由於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將會有一大批國內外企業涌入特區,特區一些無法與之抗衡的企業倒閉將會進一步加劇,失業率也會增大。錶面看來,大批外資的進入對人們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會,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今外資企業與改革開放之初的“三資”企業有很大區別。

  就用人方面來談,“三資”企業主要利用廉價的勞動密集型人才,加入WTO後的外資企業需要的將會是中高級專業人才,今後企業技術人才爭奪越來越激烈。從特區目前就業隊伍看,存在著實踐經驗多,現代知識少,講中國話(漢語)多。因此,如果這些員工不及早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即使是一批又一批的企業涌進特區,絕大多數始終是被埋沒在失業大軍中。龐大的人口數量對特區資源、環境造成較大的壓力,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9.建立正常健康的經濟秩序

  從總體上來看,經濟特區的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經濟特區在全國各地成為富裕、繁榮的象徵。但是近年來,由於經濟工作指導思想上出現偏差,管理不夠規範,導致一些有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違法行為屢屢發生。逃稅騙稅、逃匯騙匯、走私販私、制假販假、逃廢債務、坑蒙拐騙、“六合彩”賭博等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破壞了經濟特區的形象,破壞了經濟特區尤其是汕頭、廈門2大特區的城市形象。

  信用是一個地區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信用的受損,最直接、最明顯的就是經濟利益的損害。以汕頭經濟特區為例,汕頭2000年人均GDP僅為10371元,為全廣東省平均水平的81.8%,比1995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方面,汕頭從1995年占全省的4.2%降為2000年的2.5%。由於缺乏足夠的信用意識,現在全國不少地方不敢同汕頭做生意,不敢要汕頭的貨,也不敢要汕頭開出的發票。汕頭經濟特區正面臨著一場信用危機。因此必須在“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基礎上”,建立正常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一套規範化的公平競爭秩序,讓遵紀守法,重合同、守信用成為共同遵守的規則。

10.經濟特區未來發展中以往所特有的優惠政策正在逐步喪失

  一談到經濟特區,就會聯想到特殊的優惠政策。的確,在過去20年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前十多年經濟特區經濟起飛階段,優惠政策對於經濟特區的開發和建設,曾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隨著開放的日益擴大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優惠政策及其作用在逐步淡化,特別是在加入WTO後,“超國民待遇”原則的實施,使得特區以往所固有的特殊政策難以為繼。

  據有關分析,為加入WTO鋪路,中國將統一中外資企業所得稅,中國國家稅務總局計劃將稅率訂在25%~30%之間,企業所得稅統一以後,必將影響目前在經濟特區享受15%和24%所得稅優惠的外資企業,甚至觸及特區存廢的問題,另一方面,更多先前特別賦予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必將隨著我國履行WTO被取消,從而在政策優惠意義上,經濟特區的特殊優勢將趨於消失。又據WTO協議規定,WTO規則在整個關稅領土上統一實施,這意味著從法律意義上看,我國各地區的可開放度將被置於平等的地位上,經濟特區失去其開放視窗的政治定位。特區不特將成為大勢所趨,這使經濟特區的繼續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對於上述經濟特區在新形勢下的優勢和不足,我們要清醒地正確地估量,並及時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揚長避短,剋服不足,發揮優勢,全面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便在21世紀初葉中國經濟的發展中進一步發揮其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經濟特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別

  經濟特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別是:

  1.在管理體制上,特區是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域;開發區是在市政府直接領導和具體管轄下的一塊實行某些特殊政策的開發區域。

  2.在經濟結構上,特區是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工貿結合,金融業與旅游業等第三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合理}科技先進的外向型經濟;開發區則以發展先進的工業生產和科研為主。

  3.在優惠政策上,特區的外商投資企業不論是生產型或非生產型,均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開發區只有生產科技領域的企業才能享受這一待遇。

參考文獻

  • 王關義.中國五大經濟特區可持續發展優劣勢分析〔J〕.特區經濟.2002年9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濟特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朵朵云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3月26日 22:32 發表

請問這個資料是哪裡找的~ 因為要寫論文想知道下出處~ 麻煩了~ 非常感謝~!

回複評論
112.119.0.* 在 2014年6月5日 23:47 發表

朵朵云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3月26日 22:32 發表

請問這個資料是哪裡找的~ 因為要寫論文想知道下出處~ 麻煩了~ 非常感謝~!

555

回複評論
116.1.67.* 在 2016年4月12日 12:09 發表

優勢不在

回複評論
116.59.92.* 在 2019年10月10日 11:53 發表
  1. 急請問教香港前面是英國經濟特區經濟保險局是否已改名稱呼號瞭解 over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