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海洋產業是指人類利用海洋資源和空間所進行的各類生產和服務活動。在世界範圍內已發展成熟的海洋產業有:海洋漁業、海水增養殖業、海水製鹽及鹽化工業、海洋石油工業、海洋娛樂和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濱海砂礦開采業等。
1、直接從海洋獲取產品的生產和服務;
2、直接從海洋獲取的產品的一次加工生產和服務;
3、直接應用於海洋和海洋開發活動的產品的生產和服務;
4、利用海水或海洋空間作為生產過程的基本要素所進行的生產和服務;
1、美國
美國海岸線總長22680公裡,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強國,其國家的經濟、安全、環境,以及人們的健康與旅游休閑活動都明顯地受到海岸帶和海洋開發活動的影響,海洋對於美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2007年,超過半數的美國人居住在海岸帶80公裡範圍內。美國沿海地區貢獻了大約50%的國內生產總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首先關註的焦點是在確定美國水域漁業捕撈管轄權和執法權的同時,保護其自由航行權。20世紀60年代美國設立了“國家海洋基金”,並大力推進海洋學科的研究、著手海洋油氣和其他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其海洋管理體制進行了完善,並實施了一系列促進海洋開發的措施。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海上石油開發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開采技術。海洋油氣業作為美國海洋支柱產業,單墨西哥灣離岸油氣生產平臺大約為美國提供25%的原油產量以及15%的天然氣產量。
美國的海洋工程技術、海洋生物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海洋能發電技術等高新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已建造了一批海上機場、海上儲油庫、海上核電廠等。據估計,美國的海洋工程開發每年為國家創造上百億美元的產值。美國利用先進的海洋生物技術,將虹鱒魚的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鯰魚體內,使鯰魚的養殖時間縮短了半年;採用DNA重組技術使貝類、鮑魚產量提高25%。在海洋藥物方面,從各種海洋生物體中提取一些活性物質,用於製作抗生素和抗病毒、抗腫瘤藥物。
由於濱海旅游業得到美國政府的積極支持和鼓勵,美國的旅游業發達,美國人在旅游娛樂上的消費居世界第一,每年約有3000萬人到濱海旅游,1100萬人從事游樂魚釣活動,4400萬人參加航海和游艇活動,250萬人次乘船海上旅游,全國有1600萬艘私人游艇,數千個系船池為游艇提供避護。還在沿海建立了許多海洋公園,可以觀賞海洋動物表演、下海潛水、領略水下自然風光等。
2004年12月,美國政府推出了美國《海洋行動計劃》,提出了具體的海洋開發與管理對策:
(1)加強海洋事務的管理和協調
(2)提高人們對海洋、海岸帶及大陸的瞭解
(3)重視海洋與海岸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4)嚴格海岸帶與入海河口流域的管理
(5)加速海洋運輸業發展
(6)推動國際海洋政策和海洋科學的研究
2、英國
英國是傳統的海洋強國,海岸線長11450公裡,管轄海域面積86.7萬平方公裡,海洋產業在英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的海洋產業以海洋交通運輸業為主,其次是海洋船舶製造業和海洋捕撈業。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北海石油的開發,英國調整其傳統的海洋產業政策,海洋油氣業和濱海旅游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海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作為一個新興的海洋產業,對英國國民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濱海旅游業是英國第二大海洋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據第三位。2007年3月發佈的未來海洋規劃的對象包括現有的人類海洋開發活動及其相關基礎設施,包括漁業領域的海水增養殖、人工魚礁,海洋港口與運輸業、海洋休閑旅游業,以及海洋新興產業領域的海水淡化、可更新能源、海底採礦、油氣勘探與存儲等。
我國海洋產業的發展[1]
21世紀是開發海洋的新世紀,根據預測,到本世紀末,我國海洋經濟有可能達到2300一2500億元。這一數字意味著我國海洋產值將占世界海洋產值的16%左右(而1990年約占6.5%)。要達到這一目標,主要還將是註發展海洋產業上做文章。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傳統海洋產業仍然是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我國海鹽產量連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漁業產量上升世界第二位,1994年海洋漁業產量已達1208萬噸。海運船隊也進入世界十大海運國家行列。港口吞吐量逐年增長,海洋運輸事業逐年發展。海洋捕撈、海水製鹽和海洋運輸業是傳統的海洋產業,是海洋資源中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這些產業將能長期持續存在,但是傳統海洋產業今後的發展如何使其高技術化,將是今後需重要研究的。新興海洋產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其地位與作用將越顯突出。海洋石油開發、海水增養殖和海洋旅游業將是我國在目前可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新興海洋產業。一些地區由於新興海洋產業的發展,成為地區經濟的支柱產業。特別是海水增養殖業的發展,對一些海島經濟高速增長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如山東長島縣,由於海水增養殖業的發展,養殖收入占全部經濟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上30%左右提高到40一50%。80年代中期至今,養殖產量占海水總產量的比重由接近60寫,增長到70%,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1985年的1839元增長到1993年的16197元。
由於新興海洋產業的發展使地區經濟增長,從我國海島地區來說,長海縣和長島縣是最為明顯的。又如大連市海水增養殖產量占海水產品總量的65%,所創產值占水產品總產值的60.6腸,大連是海珍品養殖的優良地區,由此可見新興海洋產業地位和作用。關於未來海洋產業在21世紀將適度發展起來,但必須積極進行技術準備,在上述重點確定的定量分析中,沒有把它明確發展哪一種部門,而應考慮未來海洋產業的生長點將是什麼?
無論是傳統海洋產業、新興海洋產業和未來海洋產業都要重視高新技術問題,因為海洋開發與陸地截然不同,其難度大,人們對開發海洋所掌握的“自由度”尚差於陸域,必須有與海洋特殊環境相適應的全新技術,故世界各國均把海洋開發列入當代高新技術領域
雖然近年來我國海洋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海洋產業經濟總量和產業結構優化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海洋產業總體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後10年以上。我國海洋產業尚存在規模不大、新興產業起步晚、高科技含量低、發展緩慢、清潔生產水平低、污染嚴重等問題。
200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發佈的《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是我國海洋事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佈局將進一步向濱海地區集聚,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日益加深,國家利益的擴展使海洋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突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有序開發海洋資源,著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海洋事業提供更好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同時,綜合國力的提高為國家加大對海洋事業的投入提供了保障,新技術的應用對海洋事業的支撐作用更為明顯。
我國繼續持續快速發展海洋產業的有利因素:
1、海洋經濟發展的社會條件日趨完善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把海洋資源開發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振興國家經濟的重大措施,對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海洋管理和海洋事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規範海洋開發活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國家先後公佈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全民海洋意識日益增強。沿海一些地區邁出了建設海洋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步伐。為海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2、海洋經濟已初具規模
近20年來,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對海洋產業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為海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海水養殖、海洋油氣、濱海旅游、海洋醫葯、海水利用等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有力地帶動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我國海洋漁業和鹽業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港口數量及貨物吞吐能力、濱海旅游業收入居世界前列。根據規劃,到2010年,我國造船業將形成2100萬載重噸的生產能力和1500萬載重噸產量,占全球份額的25%;2015年,全國造船能力達到2800萬載重噸,造船產量2200萬載重噸,占全球份額的35%。
3、海洋自然條件比較優越、資源比較豐富
我國海域遼闊,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資源種類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可再生能源、濱海旅游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其中:海洋生物2萬多種,海洋魚類3000多種;海洋石油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4萬億立方米;濱海砂礦資源儲量31億噸;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濱海旅游景點1500多處;深水岸線400多公裡,深水港址60多處;灘塗面積380萬公頃,水深0-15米的淺海面積12.4萬平方公裡。
(1)海岸帶灘塗資源
我國有海岸帶灘塗面積2.2萬平方公裡,主要分佈在渤海和南黃海沿岸,南方的長江口、錢塘江口、珠江口等也有較大片分佈區。灘塗可以分別用於海水養殖、圍墾、種植、曬鹽等,也可加以綜合利用,是一種寶貴的海洋資源。
(2)海洋漁業資源
我國近海漁場總面積為280多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耕地面積的2倍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漁場之一。從總體上看,近海捕撈資源已利用過度,但南海“四沙”海域尚有100萬~110萬噸的資源潛力。我國遠洋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技術、裝備方面已經得到長足的進步。海洋捕撈業要控制近海捕撈強度,積極發展遠洋漁業。海水增養殖資源潛力巨大,可養殖灘塗資源中,已利用的還不到40%,l5米水深以內的淺海面積利用不足2%,但有的淺海養殖已達水深30~40米,養殖單產和增殖水平也大有潛力可挖。
(3)海洋港址資源
我國有5000多公裡長的基岩海岸,有160多個面積大於l0平方公裡的海灣,有60多條長度大於l00公裡的入海河流,沿海有400多公裡的深水岸段。
(4)海洋油氣資源
據有關專家初步估測,我國海上石油資源量約為450多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為l4萬億立方米。按海區分,南海大陸架區域油氣資源最豐富,其石油占全部大陸架區域的58.4%,天然氣占72.2%。
儘管目前海上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都比較少,遠遠不能滿足國家總的能源消費需求,但是我國海洋和灘海地區的油氣資源豐富,只要加強勘探開發,探明儲量和產量都可能有較快增長。
(5)海水製鹽和綜合利用資源
我國沿海有宜鹽土地及灘塗資源約0.84萬平方公裡。另外,渤海灣、萊州灣等沿岸的濱海平原中還分佈著大量高濃度的地下鹵水,總凈儲量為74億立方米,含鹽量為6.46億噸,含氯化鉀為0.15億噸。這些滷水資源儲層淺,易開采,是製鹽及鹽化工業的理想原料。多年來,我國海鹽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現在海鹽承擔著近6億人的食用鹽和全國80%的工業用鹽任務。一些沿海城市已使用海水作工業冷卻水、城市生活用水及消防備用水。
(6)濱海旅游資源
我國沿海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三個氣候帶,具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游資源基本要素,旅游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目前,我國已開發了或部分開發了海濱人文景點、海岸景點、奇特景點和山嶽景點。
(7)海濱砂礦資源
我國海濱砂礦種類多達65種,其主要分佈在南方基岩海岸和砂礫質海岸。目前已探明具有工業儲量的砂礦有鋯石、錫石、獨居石、鈦鐵礦、磷釔礦、鉻鐵礦、磁鐵礦、鈮鉭鐵礦、金紅石、石英砂、砂金和金剛石等。目前海濱砂礦礦床開采規模屬中、小型,主要開采地集中在廣東、海南、福建沿海。
(8)海洋能源資源
我國沿海可開發的潮汐能資源較豐富,小型潮汐電站的開發技術已基本成熟。已有多座潮汐電站運行發電。同時,波浪能、潮流能發電技術以及海水溫差和鹽差能發電技術正在研究之中。
(9)深海礦產資源
世界大洋多金屬結核資源中,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資源量達150億~300億噸。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太平洋東北部海底資源進行多次勘查,在北緯7°~l8°、西經l38°~l57°的範圍內圈出了30萬平方公裡的申請礦區,1991年已獲得國際海底管理局籌委會批准,其中15萬平方公裡的礦區作為我國的開闢區,其餘15萬平方公裡作為國際海底管理局的保留區。我國開闢區錳結核的資源量極為豐富。
雖然我國海洋產業進入了歷史最好的發展時期,然而仍有些突出的問題需要認真應對和解決:
1)我國海洋面臨海洋劃界、島嶼主權和海洋資源等維權形勢嚴峻
2)經濟發展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和破壞比較嚴重,自然災害頻發
4)海洋管理工作缺乏統籌,體制性、機制性矛盾突出
5)海洋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海洋科技總體水平較低,傳統海洋產業仍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一些新興海洋產業尚未形成規模
6)海洋經濟總體實力不強、規模不大、產業層次不高,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偏低
7)海洋調查和勘探程度較低,可開發的重要資源底數不清
8)海洋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
- ↑ 張耀光.中國海洋產業結構特點與今後發展重點探討[J].海洋技術,19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