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旅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海濱旅游(Coastal Tourism)
目錄 |
海濱旅游是一種以休閑度假為主體的綜合性旅游產品,具有形式豐富多樣,集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於一體等特點,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成為世界旅游休閑度假的主導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海濱旅游出現得較晚,但我國擁有1.8萬km的海岸線以及名勝景點眾多、風光秀美的海濱風光,海濱旅游發展迅速。[1]
海濱旅游興起的原因[1]
1.海濱旅游興起的內動力
旅游動機的內動力即“人的基本需要”,對海濱旅游來說主要是人們對海濱興趣的轉變。從18世紀初開始,一些詩人、作家、畫家逐漸對海濱的風景景觀產生了興趣,並通過作品進行贊美和宣傳,具有開拓精神的旅游者開始到海濱度假,人們對海濱的興趣逐漸濃厚起來;地質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對地質現象興趣的增長導致人們喜歡去海濱收集貝殼和化石,等。
2.海濱旅游興起的中間條件
旅游動機產生的中間條件是收入、閑暇時間和交通。由於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實行帶薪假期和雙休日,城市居民希望在假日里到海濱度假的需求增強,單一的觀光旅游已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隨著社會財富增加、中產階級興起、大眾及家庭度假旅游流行,導致濱海度假旅游開發的興起;城市化在帶來經濟富裕的同時也帶來了“城市病”,人們回歸自然的願望日益強烈,海濱就成了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一個好去處,同時海濱旅游區交通條件的改善也是海濱旅游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3.海濱旅游興起的外動力
產生旅游動機的外動力則是旅游地與客源地的空間相互作用。作為旅游地的海濱度假區的吸引力有:水質清潔,空氣清新,灘面平坦沙細,綠化較好,海面風浪較小,遠離城市,避開工業區、海水養殖區、城市排污口和垃圾堆場。這些環境條件都強烈吸引著厭倦了現代都市喧囂、快節奏生活的人們。同時,健康理論家們發現溫泉水中所富含的礦物質也大量存在於海水之中,並且海濱旅游地的空氣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負氧離子,這對健康意識逐漸增強的現代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些就構成了海濱旅游動機產生的外動力。
海濱旅游的類型[2]
1.度假療養型海濱旅游
北戴河、青島、煙臺、鼓浪嶼、三亞、北海等,風平浪靜,氣候溫和,花繁葉茂,屬於度假療養型的旅游。度假療養型旅游通常為定點旅游,環境較為穩定,游客人數淡旺受季節氣候影響頗大,尤其是華北地區冬季游客數量驟減。多日停留的住宿餐飲為主要的旅游經濟支柱,主要的設施為旅館餐館,必須有人文特色與環境景觀相協調,環境潔凈與景觀優雅是度假療養型旅游的基本要求。
2.自然觀賞型海濱旅游
南海諸島的珊瑚礁岩、浙閩海岸的花崗岩離島、錢塘觀潮、鹽城丹頂鶴、珠江口紅樹林等屬於自然觀賞型旅游。自然觀賞型旅游資源敏感度較高,旅游承載量需特別重視,但是通常停留時間較短,可能以潛水、船艇、岸觀、路徑觀賞等方式進行,需要深度的導游解說,需要設置不傷害資源的觀賞設施。例如,使用當地自然材料構築的觀景棧台,不引進外來動植物干擾生態,保持原汁原味是自然觀賞型旅游資源的基本要求。
3.人文景觀觀賞型海濱旅游
人文景觀包括產業景觀、漁村風俗體驗與歷史古跡等。
蘇北曬鹽、海岸捕撈、灘塗養殖、漁產品曝曬加工、港口碼頭泊靠裝卸等均屬於產業景觀類型,可以吸引其他地區居民前來觀覽體驗,購買特色產品,創造觀光價值。
海岸地區常有海防或戰役歷史,現場憑吊傳奇探索是許多外來游客的願望。大海風雲莫測,各地的漁港村鎮也常有特殊的宗教信仰或民俗節慶。海濱海島因位置偏遠發展遲緩,相對於城市地區有更多優美的古厝舊街或歷史痕跡留存下來,這些都是有趣的歷史教室,深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
這些資源除了民俗節慶外大多屬於靜態的觀賞體驗,游客可團體前來,也可零散自行活動,資源需要妥善發掘規劃,也需要多渠道的解說訊息。
4.活動參與型海濱旅游
在金黃綿細的海灣沙灘上可發展沙灘球類、堆沙堡、游泳、潛水、滑水、衝浪、風帆船、手划船、動力艇、熱氣球、滑翔翼、拖曳傘等多種活動項目。這類資源游憩承載力最大,游客可一天或數天停留,但最需完善的經營管理,並非所有的海岸沙灘都符合游泳、滑水等項目,氣象氣候、海洋地理或交通環境條件都需仔細調查與評估。
5.離島型海濱旅游
海濱離島交通條件不良,建設落後,人煙稀少,但正因為如此更具獨特旅游體驗,並且自然風光與生態環境更有觀賞體驗價值。中國浙閩粵沿海有1000多個小型島嶼,可以加強調研,分類開發、利用。
6.主題樂園型海濱旅游
主題樂園屬於大規模的旅游投資與建設,需要整體的評估與規劃。海濱地區的主題樂園開發常會結合當地環境特色作為主題,例如高爾夫球場、度假會館以面向海洋觀看海景為主題特色,博物園、水族館以海濱海洋動植物或生態環境為主題。香港的海洋樂園、泰國普吉島與新加坡的聖陶沙島都是很成功的開發案例。這類的旅游開發系以資金集中、技術集中與先進的經營管理為核心。倘若市場與交通條件不足、主題設施不能求新、求變或服務水平與經營管理低下,都可能在3~5年後游客失去新鮮感而趨向沒落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