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白熊效應又稱白象效應、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當我們刻意轉移註意力時,思維也開始出現無意識的“自主監視”行為——監視自己是否還在想不應該想的事情,使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放棄對事情的關註。
失戀的人努力想忘記傷了自己的戀人,結果發現對方的形象在腦中愈加清晰,內心苦不堪言;失眠的人努力讓自己不要想事情,結果更加興奮,大腦亂糟糟,沒有睡意。這種現象可以用“白熊效應”來解釋。
停止想象那些不被主流思想推崇的事物,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比如讓你千萬不要去想象“白象”這種動物,然後問你,你現在在想什麼。那麼極有可能在你腦海中就會徘徊著的一隻巨大的、白的、皮厚有牙的動物的畫面。上面所講的這種我們無法壓制住關於白象的想象被稱為“白象效應”——越想忘記什麼越忘不掉,因為在你提示自己要忘記的同時,也是對信息再認,加深的過程。
白象效應又被稱為白熊效應。這是因為,首先研究“白象效應”的是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韋格勒,他最先的實驗對象是白熊。但是其實什麼是實驗對象並不重要,之所以將這個效應命名為“白象效應”,是為了更加鮮明地突出那些壓抑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做無用功而已。
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刻意轉移註意力時,思維也開始出現無意識的“自主監視”行為——監視自己是否還在想不應該想的事情,使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放棄對事情的關註。簡單來說就是當告訴我們不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們的註意力就已經成功的“扎根”在了不要做的事情上,比如失眠患者告訴自己睡前不要亂想,結果腦子亂成一團,什麼記憶都出現了,這是因為失眠者在睡前的時間里大部分的註意力都放在“我有沒有亂想”這件事上,而越關註就越會亂想。
要想真正忘掉一件事,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不要把某件事情看得非忘記不可,好好把註意力放到自己日常應該開展的生活、工作中,時間久了自然會淡忘。我們只能努力記憶,淡忘只能順應自然,這就是思維的規律。
在任何患者接受治療時,醫生多多少少都會給出生活指導,肯定的指導,即“你要乾什麼”往往比否定的指導,即“你不要乾什麼”的效果好。以失眠患者為例,接受“你睡前要放輕鬆,做些輕鬆的活動,可以試試打坐”等肯定指導的往往比“你睡前不要胡思亂想,不要看書、看電視”等否定指導的效果好。另一個解決白熊效應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當我們不要做什麼的時候,不要反覆提醒自己,而是應該用其他應該做的事情填滿自己的生活空間與時間,時間長了也就自然會忘記之前自己不要做的事情。
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看似是白熊效應,但卻大相徑庭的事情,比如逆反心理。白熊效應乍一看其實與逆反心理有點類似,都是取得與原本告知的相反的結果。白熊效應與逆反心理最為根本的區別在於受眾(即接受指令的人)的主觀意願,白熊效應的主觀是願意實行的,但是由於思維、心理方面的原因,客觀上無法達成,而逆反心理則是受眾自身不接受指令。
所以如果不是病態失眠,我建議大家就想愛誰誰大不了不睡了!然後就是平靜心態,然後就好了。我是過來人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