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分析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環境分析法(Environmental Analysis)
目錄 |
環境分析法是一種識別特定企業風險的方法。是根據對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系統分析,推斷環境可能對企業產生的風險與潛在損失的一種識別風險的方法。
企業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者、資金來源、競爭者、顧客、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況。
企業的內部環境則包括其生產條件、技術水準、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等。
在對各方面進行分析的同時,重點考慮的是它們相互聯繫的特征。分析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繫及其結果,以及一旦因素髮生變化可能產生的後果,就能發現面臨的風險和潛在損失。
企業風險管理者通過分析企業內外環境條件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作用和影響,以發現風險因素及可能發生的損失。
採用環境分析法,首先應全面系統地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以及環境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其次應分析企業與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相互關係及其穩定程度。
案例一:電力企業發展的環境分析[1]
一、外部環境分析
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業經營行為的改變是行業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而行業環境因素的變動又是巨集觀環境因素驅動的,因此,我們在分析把握企業外部環境形勢時,首先應考察分析巨集觀環境因素的變動趨勢,在此基礎上再來分析行業環境及企業行為的變化。
1.電力工業的市場需求
電力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力市場的供求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電力供應不僅不再短缺,而且實現了供需基本平衡,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大於求,電力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從錶面上看,電力市場呈現飽和的趨勢。從實際分析看,電力市場還處於低級階段,電力資源分佈和電源建設地區分佈極不平衡,電力需求飽和有階段性和地域性限制,從總體平衡上考慮,電力供應遠未達到社會需求。1999年我國人均裝機容量只有0.237千瓦,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發電量只有979千瓦時,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年用電量1 064千瓦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電力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只有34.8%。現在我國仍有近2 300萬人沒用上電。我國電力需求增長1998年進入回升。
2001年上半年經濟增長8.2%,與國民經濟良好開局相適應,全國電力工業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發電生產平穩增長,用電需求持續上升,電力需求增長9.9%,全國主要電網平均增長率達到17.07%。“西電東送”使電力結構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取得重要進展;電力市場化改革,中國加入WTO,電力經營企業在挖潛增效、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市場空間進一步拓展;電力不斷向信息化、科技化發展,基於電力系統既成的通訊、自動化網路優勢以及人才優勢逐步介入信息通訊、能源開發、金融資本運營等經營效益佳的產業領域,電力經營企業實力得到較大提升。電力大發展,必然推動電力多種經營企業向產業化、集團化的發展。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為電力工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電力行業由壟斷逐步走向競爭
從當前大的經濟環境著眼分析,我們看到,政府管理體制和國有經濟的改革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打破壟斷,開放國內市場,引入競爭機制,積極吸引外資,這些做法從競爭性產業延伸到壟斷性產業。電力體制和運行機制長期以來由國家制定和經營,國家定價,沒有競爭,導致電力建設成本高,電源結構不合理,成本核算粗,管理官本位。同時服務質量差,經營觀念淡薄,多種經營產業包袱重,科技含量低,缺乏競爭能力。因此,不打破電力由國家壟斷,就不能建立現代電力市場;不建立現代電力市場,就不能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這既是管理問題,又是體制和機制的問題。
電力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這一變化導致了電力市場開始出現競爭並且競爭程度逐步增強,也逐漸顯現出了電力工業產業組織結構垂直壟斷的弊端。因為垂直一體化經營的國家電力公司,集發電、輸電、配電、售電於一身,幾乎控制著全部電網(特別是輸電網)和一半的發電廠。這種以行政經濟關係組成的體系,使電力資產分佈很寬,成為包容社會的大而全,經營管理粗放,從而導致體制的封閉和機制的僵化,資產運行效率低。電力行業集中了我國1/6的國有資產約8 000億元人民幣,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約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6%,有些年份竟超過18%。但是國家在投入大量資金後,卻得不到應有回報。
加之國有企業持續低迷,尤其是像重慶這樣的工業大城市,用電增長緩慢,電費回收困難,電力企業經營困難重重。2000年電力行業僅向中央財政上繳86億元,不少省網公司處於虧損或保本經營狀態。降低電力成本和提高電力工業效率成為電力企業尋求出路的關鍵。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電力作為最後一塊橋頭堡,被推向了市場化改革的峰尖,政府和社會要求破除電力壟斷,降低電價,提升服務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對電力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些甚至是不切合實際的理想主義的要求)。由此,為適應形勢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國家電力公司在全公司系統推出了開展“電力市場整頓和優質服務年”活動、建立電網調度信息公開制度、公開服務承諾、規範服務行為和供電企業經營行為、推出“一戶一表”工程及建立技術支持系統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提出了8項服務承諾,在供電營業場所公開電價標準和服務程式,並將供電水平和服務標準量化,公佈保修、投訴舉報電話,旨在提高服務質量,規範電力經營行為。在電力體制改革與市場接軌的實施上,提出了“廠網分開,競價上網”,“主輔分開,下崗分流”等思路,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得到深化。
3.電力系統多種經營與主業的分離
電力行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極大地改變了電力多種經營的環境。多種經營企業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生的,是在電力系統這個特定環境下發展起來的。長期以來,電力主業與多種經營之間是一種事實上的主辦與被主辦的關係,多種經營是由主業創辦、扶持的,多種經營對主業具有依托和從屬性,從而導致多種經營企業不能真正涉足市場而定格於“系統內部”,成為電力企業從屬性的單位,繼而產生內部人管理控制,內部人持股,產生內部市場的概念及其內部交易等非市場化行為,而與統一、開放、競爭、平等的市場經濟要求難以接軌。
從現實的角度講,電力企業實行戰略重組,實施主輔分開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實施主輔分開,意味著對非核心業務的資產存量進行必要的重組,優化,盤活,其中大部分輔助性業務及其資產將成為多種產業的一部分,通過市場化運作,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從而使核心業務得以提升,電力主業得到精幹。同時,由於國有資產存量的重組和增量的註入以及產權多元化的改革,多種經營與主業傳統意義上的全民集體的關係、主體地位上的隸屬關係、不規範的“人和”利益關係,將被規範的核心產業與多種產業關係所取代,現有多種經營企業將真正定位於市場,擺脫對主業的依附與從屬,實現制度創新,機制轉換,與主導產業一道,從系統內部的企業變為進入市場的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當然,實施主輔分開,並不意味著主業與多種經營聯繫的切斷,而是由資本融合、資產重組、產業關聯、業務協作、信息互通、交易規範、相輔相成、互惠互利的符合市場規則秩序的新型關係取代。
然而,電力行業長期的壟斷性、封閉性,必然對多種經營企業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深刻的,無法在短期內徹底消除。破除壟斷,實施主輔分離,多種經營必然面臨巨大挑戰:
一是打破壟斷。失去行業統籌優勢,市場化經營是多種經營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在多種經營產業結構中起支撐作用的電力安裝、電器製造、電力物資經營等,都是靠對電力主業內部市場的專營和電力壟斷優勢發展起來的,企業及產品檔次低,研發能力低下,市場競爭力弱,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二是主輔分離。電力多種經營企業必將定位於市場,徹底擺脫對主業的依附與從屬,要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結構調整和要素優化,這就要求電力企業對非核心業務的資產存量進行必要的重組,電力主業與多種經營從主輔隸屬關係向經濟利益關係轉變。徹底摒除“主辦與被主辦”關係,把握好“分開”的尺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是困難重重。
三是實施主輔分開,人員分流,職工身份的確定和富餘人員的安置如何解決。發展之初定位的電力多種經營的主要特征是安置型、福利型。實施主輔分開,意味著職工身份定位的變換,按市場慣例,從系統的職工變成企業的雇員,繼而形成風險壓力。同時,由於主業和多種經營同為市場主體,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是各自的經營目標,對富餘人員的安置,必然產生成本、效率和效益的問題。人事制度上如何來協調?
四是經營管理粗放,與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實施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和管理機制、風險規避機制急需健全完善。
五是加入WTO後,在市場、資源、人才等方面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國際國內競爭。
4.電力多種經營產業結構
電力多種經營資產總量,全國而言已達1 567億元,凈資產49億元,平均負債率為68%。從產業結構分佈來看,電力建設、電力設備產品製造和電力物資經營占70%~80%,走向市場參與競爭的企業與產品比重很低,且大多無效益,高科技產品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多種經營的產業結構在市場競爭中呈嚴重的弱勢,比較早地走向市場的賓館飯店已出現大面積虧損。目前尚能維持的電氣產品製造企業,待兩網改造結束以後,也將難以為繼。由局部利益驅動而形成的低水平重覆建設,使多種經營的許多資產由於不能適時重組而可能沉澱為不良資產。電力多種經營企業必須要進行適應市場競爭的新型經營性戰略調整。
對電力多種經營進行戰略性調整,即對多種經營狀況、產品產業的持續性進行科學評價,採取聯合、兼併、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制等多種經營方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趨勢講,只有積極引入競爭,在競爭中實現結構的調整。而實現有效競爭的前提是全面開放市場。從多種經營的歷史與現狀分析,大多數多種經營企業不具備競爭的實力,因而多種經營產業結構調整取嚮應該有進有退,以退為主,通過關停並轉壓縮戰線,集中優勢發展新型產業。也就是:改變依附主業發展起來的日益老化的產業,逐步更新技術,發展支柱產業;改變新產品少、老產品多,拳頭產品少、低水平重覆產品多的格局;改變老企業和小企業多、大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少的狀況;改變單一主體投資、小規模投資、重覆投資多的狀況;要在互惠互利、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兼併、收購、租賃等途徑,組建企業聯合體,實現專業化協作生產和規模效益,向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二、內部環境分析
面對市場與競爭,多數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市場容量逐漸趨於飽和;市場需求變化大,產品壽命周期縮短;勞務費用上升,資金流動性差,企業面臨的經營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增強;競爭加劇導致企業平均收益下降。而其中對跨行業,多種經營類型的企業影響最為顯著。為使企業的發展能夠與千變萬化的市場機會之間取得切實可行的適應,正確選擇有吸引力的產業以及在已選擇的產業中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地位就顯得十分必要。對企業內部戰略條件進行分析的目的及任務正是瞭解企業自身條件及其組織的狀態,以此確認企業多種經營在各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優勢和劣勢,這是企業“量體裁衣”制定戰略的根據。
1.企業經營運行狀態
電力企業多種經營經過20餘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多樣化業務經營的格局。多種經營涉及建築安裝、電器設備製造、水泥生產、電力物資貿易、物業餐飲、汽車修理運輸、電力勘察設計等領域。在電力及相關領域有專業化和技術優勢,併在企業的發展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經營管理人才,擁有可供擴展業務的豐厚的資金積累和資源。但從各產業結構比重及增長速度進行分析,多種經營收入實現的基礎還不穩固,主要依賴於電氣安裝和變壓器、開關櫃的製造銷售,這兩項收入占多種經營總收入的70%。但這部分收入與電氣安裝市場的行業管理和電網改造規模密切相關,環境一旦發生重大變化,多種經營將面臨重大考驗。多種經營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性,產業優勢不突出,依賴性強,競爭能力差,經營檔次低,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無法體現出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亟需進行戰略性調整和業務重組。
2.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企業在為社會公眾創造價值的同時創造了自身的價值,獲得了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所以企業的經營活動也就是創造和實現價值的活動。
企業的經營活動就好像一根鏈條,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創造價值的活動鏈條構成,每一個創造價值的活動就是企業創造價值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如果企業內部出現互不相關的工作環節,即與創造價值鏈無關,這表明業務組織工作出了問題,否則就是業務多元化導致企業經營效益下滑。所以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尤其是能夠長期保持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在各個環節上所具有的優勢,抓好企業價值鏈條上的每個戰略環節,也就抓好了整條價值鏈。企業如何以小的投入獲取高的價值回報,如何高效率地實現價值迴圈,這將涉及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縱觀企業能力的核心,體現其價值存在的有兩點:一是效率原則上的技術能力、規模效益和差異化水平;二是需求原則上的技術和效率化轉移能力。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協調動作的效率以滿足需求的心理上,即優質高效地滿足市場需求。所以企業核心能力常常表現為:大規模的投資與企業兼併,產品及產業多元化,以達到優質高效地滿足市場需求這一目的。但是由於企業的競爭優勢綜合表現在主營業務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否具有優勢仍然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另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還具有相對性和階段性,但只能通過這種相對性能力的建立並儘力維持或不斷進行適應性轉換,才能保持企業競爭優勢。對企業而言,沒有一勞永逸的能力,而只有持續不斷的努力,可見正確識別並建立核心能力非常重要。具體到製造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又落實在核心技術上。一個缺乏技術的企業是短命的企業。
在實踐中,企業建立並形成有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往往要通過企業兼併來完成。條件有三:一是所屬產業不能處於衰退狀態;二是成為所屬行業的領導企業;三是成功完成專業經營。
由於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尤其在企業有一定的全方位積累以後,企業如何發展,如何培養其新的核心競爭能力,抵禦市場風險,這就涉及前面所講的規模效益和差異化水平以及大規模的投資與企業兼併,產品及產業多元化問題。逐步培養規模效應和調整產業結構。
3.企業基本競爭力量
根據哈佛商學院波特教授的研究,產業中存在著5種基本的力量:潛在加入者、替代產品生產者、供應者、購買者和行業內現有競爭力量。這5種基本競爭力量決定了行業內的競爭狀態,同時,行業的吸引力、潛在利潤也是源於這5個方面的壓力所產生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根據波特的競爭理論,企業競爭戰略的目標,就是要在行業內找到一個能最有效地保護自己,抗擊這5種競爭力量或使這些力量能置己於有利的最佳位置。所以,必須透過現象錶面挖掘本質,通過分析每種競爭力量的來源,挖掘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並綜合內外條件分析,認清企業面臨的機會和威脅,使其在要進入的行業或已選擇的行業中處於一個靈活的位置,同時可以使企業認清隨戰略變化可能產生最大收益的領域並突出行業內機會和風險最大的領域。
不同行業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是不同的,每一種競爭力量的強弱都與一系列重要的行業經濟和技術特征息息相關。因此,分析產業結構必須把握好行業中的關鍵力量,才能正確確立優勢,為企業戰略制定提供正確的根據。
案例二:上海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環境分析[2]
現代物流(Logistics)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是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1)。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實質流動、實質存儲、信息流通和管理協調。現代物流業的出現是社會分工細化演進的必然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了它的快速發展,並逐步形成一個新興產業體系。相關研究表明,現代物流業不僅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吳敬璉,2005),它的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關性。大力推進上海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於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城市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上海現代物流業發展回顧
1、規模繼續擴大
2006年,全市貨物運輸總量7.26億噸,同比增長5.6%;港口貨物吞吐量5.37億噸,同比增長21.3%,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首位;集裝箱吞吐量2171.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1%;航空貨郵量252.73萬噸,同比增長14.0%。
2、物流園區綜合服務功能提升
西北綜合物流園區已經建成近40萬平方米標準化物流倉儲設施,承擔了全國60%的醫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連鎖超市配送物流業務;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實施“區港聯動”,在海關完善監管工作的同時,做好配套服務,顯著提高貨物流轉和通關效率;洋山保稅港區實施集裝箱裝卸、運輸全程信息化管理,為提高集裝箱中轉能力奠定基礎。目前已有13個航運、物流、加工項目和55家商貿型企業入駐;浦東空港物流園區規劃和建設同步進行,貨物集散能力不斷增強,信息平臺建設已經啟動。
3.物流基地與產業基地開始形成聯動發展機制
上海化工區學習借鑒世界級大型化工園區的成功經驗,從化工企業集群的物流需求特點出發,實施“物流傳輸一體化”,積極引進專業化第三方物流企業,對碼頭、管網、儲罐、鐵路、倉庫等物流設施進行集中投資建設和統一經營管理,構建起對外交換和內部迴圈相協調的物流體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為化工生產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經營業績呈現穩步上升的良好發展勢頭。
4.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為外商投資製造業或商貿企業提供物流服務過程中,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註重供應鏈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設,物流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車生產零部件入廠、售後和進出口等供應鏈管理環節,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供應商,整車物流服務占國內市場約35%;北芳物流已經承接了30多家全球企業的物流項目業務,在提供較高效率物流服務的過程中,不僅不斷提高自身供應鏈物流服務水平,也增強了客戶競爭力。如為菲利浦亞明照明公司節約物流成本30%。佳吉快運依托品牌輸出管理,已建立覆蓋全國9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的服務網路,每月承接100萬票業務,2006年營業收入將接近12億元,2007年第三次被評為中國物流百強企業。
二、上海現代物流業發展環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經濟實力雄厚,現代物流需求巨大。
1992年以來,上海經濟已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296.97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按常住人口和當年匯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產總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躍上2000美元臺階,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臺階,至2006年實現歷史性跨越,達到7189美元,相當於世界中等國家的水平。正在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邁進的上海,肩負著面向世界、服務全國、聯動“長江三角洲”的重任,在全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這個土地面積僅占全國0.06%、人口占全國1%的城市裡,完成的財政收入占全國的八分之一,港口貨物吞吐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口岸進出口商品總額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同時,上海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2006年,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997.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1.1倍,平均每年增長13.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205.35億元,比2000年增長86.9%,平均每年增長11%。三次產業的比例關係為0.9∶48.5∶50.6,第三產業比重已連續8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將創造出巨大的對現代物流的需求,直接推動現代物流快速發展。
(2)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物阜民豐的江浙兩省,北臨長江入海口,正好位於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樞紐。上海基礎設施完善,已經形成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交通基礎設施,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小時之內到達。
(3)擁有大量的素質較高、成本較低的綜合人力資源。
上海人口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上海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個百分點;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個百分點。2006年,上海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9%,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9%,高考錄取率81.7%。另外,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較高的比例。
(4)上海市政府和多個管理部門聯合推進,為上海現代物流業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上海市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上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並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滬府發[2007]17號,2007年4月27日),下發至各區、縣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對“十一五”期間的上海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瞭方向。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經委委托復旦大學上海物流發展研究院首次組織高層物流管理人員赴日本、新加坡開展專題學習考察,瞭解國際現代物流先進管理理念,推進了物流企業之間的業務合作。市發展改革委已組織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重點專項規劃》。市建設交通委、市經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結合實施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整治“客車載貨”行為,進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財稅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積極推薦第二批稅收試點物流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上海海關大力推動上海“大口岸、大通關、大平臺、大物流”建設,營造高效率口岸通關環境。同時,繼續支持區港聯動試點,推動保稅區功能轉型和保稅物流業發展。
2.不利因素
(1)規模偏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大型跨國公司成為大多數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的方向,而生產經營的國際化則要求物流代理商擁有全球化的運作網路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業規模偏小,不能提供這方面的支持,而且企業規模越小,運營成本往往就越高,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和長遠發展。
(2)物流成本較高。企業物流成本由運營成本、庫存資金成本、資本成本和分攤的管理費用四部分組成。據調查,上海製造企業物流成本中庫存資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費用占比分別達到25%以上,總體上說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較大,占壓資金較多。
另外,物流企業中還普遍存在著重覆徵稅的現象。
(3)推動信息化、標準化的步伐緩慢。信息網路技術是現代物流的基礎,也可以說是第一要素。上海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的差距,最大的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網路技術落後;二是服務理念太差。這幾年,信息網路技術普遍受到重視,企業物流信息平臺推進速度較快,社會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也在規劃建設,已涌現了一批優秀案例,但由於主觀認識差異與實際困難(如缺乏資金等),這項工作差距很大,需要有一個過程才能解決。標準化對物流業的發展生命攸關,沒有標準化,物流全過程與供應鏈全過程將無法進行,將加大物流運作成本,而使現代物流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