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李思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李思廉

李思廉——富力地產集團董事長

目錄

李思廉的簡介

  李思廉,1957年香港出生,富力地產集團董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畢業,恆生國際商學院(香港)MBA,美國國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澳洲麥格裡大學商學榮譽博士,太平紳士,兼任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華房地產投資開發商會會長、廣東省人民政府決策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慈善總會榮譽會長、廣東省地產商會主席、香港新家園協會董事會會長及監事會主席、廣州市民營企業商會名譽會長、廣州市房地產協會會長,並被聘為暨南大學董事兼職教授,及中山大學顧問董事會董事。

  1993年,李思廉以2000萬元資金攜手進軍廣州房地產業,賺得第一桶金;僅用了短短十年時間將富力地產建成為一個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產業之一。

  2017年11月,當選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

李思廉的經歷

  李思廉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進入社會後,他先在證券金融行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慢慢做起國內貿易,與內地有了非常頻繁的交往。正是這段經歷讓他對中國內地的發展以及內地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瞭解,並因此於1989年結識了自己事業和人生的重要伙伴、富力地產的另一位締造者——張力。

  從普通工人一路成長為廣州郊區二輕局團委副書記、直至梅花村酒店總經理的張力,既擁有那個年代最為明顯的踏實肯乾精神,又有著非同尋常的開拓與果敢性格。在被借調建設白雲區政府辦公樓的過程中,他看到了自己在商業方面的稟賦,同時敏銳察覺到建築市場的巨大空間。

  於是,1988年,他辭職下海,正式進入建築領域。李思廉性格內斂含蓄,而張力則外向率直,結識之後,二人很快便為彼此身上所共同具有的踏實、認真、不浮誇、不空談的品格吸引,成為好友。

  1994年,廣州樓市急速升溫,吸引了想在房地產行業闖出名堂的各路人馬,這其中,便有同樣看好這個行業的李思廉和張力。然而,此時的海南正經歷房地產泡沫破滅之殤,人們在看好這個行業的同時,也抱有相當的警惕。李思廉和張力細緻分析了廣州房地產市場需求和現狀,最後一致認為,廣州在市場方面絕對夠量,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水平、高效率房地產公司是現在市場上最需要也最為缺乏的。因此,他們決定聯手組建一家無論在遠景目標還是精神面貌上都遠遠超越整個行業的企業,扎扎實實做大做強。於是,1994年,二人各投資300萬元,成立了富力地產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力)的前身——廣州天力房地產公司。

  公司成立伊始,兩人就根據各自特長進行了明確分工∶李思廉主管公司財務市場營銷,張力負責項目開發和工程管理。他們各自恪守自己的職責範圍,從不幹擾對方的決策,完全尊重彼此的權利和判斷,從公司成立一天到之後的十幾年中始終如此,這成為富力取得今日成就的關鍵因素,兩人的合作與友誼也因此成為佳話。

  在業務方面,富力從第一步就顯現出極強的前瞻性與敏銳判斷力。1994、1995年,廣州政府鼓勵一些污染企業和解困廠搬離市區,以此為契機,1994年,李思廉和張力買下廣州荔灣區嘉邦化工廠的一塊地皮,開發了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富力新居。

  富力的第一次亮相就從這裡開始,而這卻是一塊同行都不敢啃的硬骨頭。緊靠煤場,又挨著鐵路,拿到地時地上的煤灰有一寸多厚.......他們買下的這塊土地從地段到品質都毫無優勢。為此,富力專門買了灑水車,天天清洗,僅此項費用每個月就要花去幾萬元。但因為當時市場上人人都在做甲級寫字樓、高檔豪宅,因此,當均價3000多元每平米的富力新居小區被推向市場後,人們通宵排隊買房,房子很快便售罄。

  這個項目的成功,讓李思廉和張力進一步看到了房地產市場的強大需求。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這個項目中積累的資金與經驗,為公司以後的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之後,循著“拆舊廠,建新房”的成功經驗,富力先後與十幾家污染廠、解困廠合作,以“舊城換新顏”的恢弘手筆,在廣州先後完成富力廣場、富力半島花園、富力環市西苑、富力千禧花園、富力順意花園等大型舊廠改造項目,成為業內有名的“舊城改造大王”,為廣州的城市化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張力在拿地、項目運作方面果敢、敏銳,能準確把握時機為富力爭取潛力巨大的好項目。而李思廉在資金運用市場營銷方面更勝一籌,總能將資金及時調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也非常善於以獨特策劃推動銷售,兩個人將各自優勢組合在一起形成巨大合力。同時,政策的支持使得拿地相對便宜,富力的項目也因為品質和價格為市場所歡迎,推動公司走上了一條快速成長的道路,公司規模迅速擴大,實力持續增強。1999年,富力以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良好業績,榮登廣州房地產綜合實力第一名,併成為廣州民營企業納稅冠軍。此後,富力一直常居此位。“那時就是不停的做,1997、1998年統計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賣幾十個億就已經是冠 軍了,覺得不是很難。但簡單的東西大家都學會了,就有了模仿,後來競爭就大了。”回顧這段歷程時,李思廉說。

  雖然模式可以複製,但以華南為基地生根開花的富力地產有很多優勢別人無法照搬。“我們功底更扎實一些。得益於當時廣東省政府對我們行業管理得比較嚴,比較正規,習慣了,所以去打國際塞的時候,就變成了優勢。”這也成為以華南為基地的地產企業常居各類房地產排行榜首位的關鍵原因。

  很快的,富力便擁有了參與更大比賽的機會,其優勢也得到進一步凸顯。在廣州發展近十年之後,隨著廣州巨集觀調控政策逐漸嚴格、土地投放量不斷減少,李思廉意識到,廣州房地產市場正在走向飽和。於是,2001年,富力作出走出廣州、向外擴展的決定。北京和上海是富力下一步發展的首選目標,但要將市場定在它們當中的哪一個,李思廉還有一絲猶豫。2001年7月,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消息傳遍全球,李思廉決定緊抓這一歷史機遇,全力挺近北京。

  2002年3月,富力地產以31.6億元“天價”拿下廣渠門“東五廠”120萬平方米的土地。張力帶著公司一眾實力幹將,以破釜沉舟之心態北上京城。

  2003年,富力地產在非典疫情(SARS)肆虐之時仍在北京取得開門紅,讓李思廉對市場和行業更加充滿信心。就在此時,廣州珠江新城CBD的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廣州市政府邀請富力開發珠江新城。出於已有的信心,以及對這一地塊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富力地產一口氣拿下7塊地。“我記得當時市政府3280元/m2樓面,沒辦法賣得動,問我們企業有什麼意見,張生(張力)出口而出,2380吧,2380我們就要了。”受非典疫情(SARS)影響,當時的投資氣氛還很低,富力便以2380元/m2的價格拿到一些地,現在的富力地產總部,就是以這個價格購得的。

  2011年12月,富力地產推出了集團在廣州的又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富力盈凱廣場。富力盈凱廣場是集寫字樓商鋪於一體的大型複合地產項目,該項目占地7942平方米,總層數65層,由著名的美國GP事務所負責總體設計,是富力地產傾力打造的又一個高端多功能物業。除硬體方面的優勢之外,該項目還有這樣兩個不容忽視的亮點︰首先是位置,富力盈凱廣場位於珠江新城CBD中軸線西側,毗鄰富力中心、廣州富力君悅酒店、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大劇院、新博物館及少年宮等標誌性建築交通四通八達,地下與雙地鐵交匯處珠江新城站連通﹔其次是廣州柏悅酒店的引入,柏悅(Park Hyatt)是凱悅國際酒店集團旗下極致尊貴的精品型酒店,處於世界頂級水平,可提供全面個人化服務和與眾不同的私人氛圍。“類似的項目在廣州應該還沒有,不單是它的位置,還有這種頂級酒店在上面,所以比較難得。”說起富力盈凱,李思廉的語氣中不無自豪。

  李思廉認為,每一個系統都要有一個穩定器,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之後都得休息一下,很多年合約銷售額步入300億元的企業,成績都是在2011年第一次取得,富力亦是如此。在如此龐大的數據平臺之下,整個行業需要時間進行消化。“比方說我們富力,我們今年也是賣300億,但一點都不丟人,因為以前的基數太大了。未來一兩年,排行前面的十幾家公司會選擇不同的路。第一種是繼續走量,不停蓋,不停賣,賺多賺少再說;第二種就是我們這種慢慢做,賣的價錢合理些,不亂消耗土地,也同步蓋一些商場、酒店、寫字樓回收租金,把公司內部的穩定收入再鞏固一下。”對於這兩種方式究竟哪種能走得更遠,現在來看似乎還無從判斷,但緊隨時代步伐、穩扎穩打向前邁進似乎成了富力的風格。因此,富力以穩健的步伐走過了2011年,同時也為未來擬定了這樣的路線:

  首先是維持保守態度,在所有業務運營中時刻保持審慎,特別是要保持現金流暢通。充足現金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收購土地時,除了合理價格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外,其他如付款模式和時間等條件,也要與富力的資金配比計劃相符合;二是靈活調整整個項目的建設速度,以配合集團的銷售預期;其次,在繼續活躍於一線城市的同時,加大對二、三線城市的關註與發展力度。目前,集團已於黑龍江哈爾濱與山西大同購入首幅發展土地。第三,調整產品組合,針對首次置業買家發展更多較小型單位。同時,在整體物業發展組合中,維持適當比例的可供出售商業物業。商業物業不受限購,且商業物業市場仍舊相對強勁。

  在積極響應巨集觀調控,以不斷的自我調整應對變化的同時,李思廉還更多從行業國家經濟的發展角度出發,對整個巨集觀經濟的未來發展進行了這樣的思考與建議。李思廉肯定了政府以強大系統服務社會、保障老百姓根本利益的初衷。但他也強調,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於世界,以及世界對於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影響不斷加深,如果長期限外,一味以強力與市場抗衡,不僅與我們的政策不符,政府所要承擔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我個人認為下一屆政府的重要課題,就是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實施不同的調控方法。目前,大家相對適應了限購、限價、限外等措施,進入2012年後,也是時候考慮差別化的微調了。”在很多場合,李思廉都表達過這樣的看法和建議,這是親身經歷過調控洪流的地產企業對於政策對社會生活影響的最直觀感受,也是一位中國企業家對於行業和社會發展的建言與關照。

  “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的地產商還是希望中國更好,能更有效利用土地,把房子和土地儘可能合理地去處理。我很希望我們中央政府能更巨集觀地看待這些問題,這樣才能實現雙贏。”李思廉說。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M id bbd45263d47b44b5426a71a025ae9ca0,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李思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