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newhopeagri.com/
目錄[隱藏]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8年並於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農牧產業、註重穩健發展,業務涉及飼料、養殖、肉製品及金融投資、商貿等,分子公司遍佈全國及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斯裡蘭卡、新加坡、埃及、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1年9月公司農牧資產重組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的飼料年生產能力達2000萬噸,年家禽屠宰能力達10億隻。2015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15億元,控股的分、子公司500餘家,員工達5.7萬人。在2015年《財富》雜誌評選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85位。
公司曾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食品放心企業、2015綜合實力最具價值品牌企業、最佳內部治理上市公司、2015食品安全管理創新20佳、中國肉類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示範項目企業等榮譽稱號,擁有8個中國名牌,4個中國馳名商標。肉食品類的“美好”牌火腿腸被評為中國名牌,“千喜鶴”冷鮮豬肉也是中國名牌。飼料類“六和”牌禽飼料、豬飼料,“國雄”牌豬飼料、水產飼料,“嘉好”牌豬飼料、水產飼料均是中國名牌。“新希望”、 “美好”、“六和”、“國雄”等均為中國馳名商標。
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稱號,2個檢測中心均通過國家實驗室CNAS認可。60多項技術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其中3項創新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目前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和“ISO22000食品安全認證”、“ISO14001環境認證”、“GAP良好農業規範認證”、“18001職業健康安全認證”等。
公司將以“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和美好公司”為願景,以“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為使命,以“新、和、實、謙”為核心價值觀,著重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效應,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安全健康的大食品產業鏈,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為滿足消費者對安全肉食品的需求,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不斷做出更大貢獻。
飼料是公司的核心產業,現有飼料企業300餘家,分佈於全國多個省市和國外10多個國家。主要生產豬、雞、鴨、水產等各類飼料100多個品種並通過了國家“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公司技術中心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有30多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省級獎勵。 其“國雄”牌豬飼料,是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食品
公司現有肉食品加工企業60多家,分佈在北京、山東、四川、河南、遼寧、江蘇、安徽、河北、天津等地,加工肉雞、肉鴨能力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新希望六和肉食產品暢銷遍佈除臺灣以外的全國各地,形成了上海、北京、武漢、廣州、南京、江蘇、四川等十餘個重點市場,同時還是雙匯、麥當勞、肯德基、銘基等企業的主要原料供應商;其冷凍產品、冰鮮產品、調理品、熟食產品等暢銷沃爾馬、樂購、大潤發、歐尚、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美好”牌肉食品,連續6年榮獲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併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千喜鶴”冷鮮肉是2008北京奧運會冷鮮豬肉獨家供應品牌,“六和”是上海世博會最受歡迎的肉類食品品牌。
養殖
公司的養殖主要是種豬、種鴨、種雞、商品雞等,有良種繁育公司30餘家,百餘家養殖場;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集祖代肉種鴨、父母代肉種鴨、原種豬、祖代豬、父母代肉種雞及商品肉雞的多品種、高代次企業。公司通過與國外優秀企業英國櫻桃谷種鴨公司、加拿大海波爾種豬場等強強聯合,引進了飼料轉化率高、生長快、生產周期短、抗逆性強的櫻桃谷超級SM3父母代種鴨以及生長性能、胴體性能和繁殖性能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波爾原種豬,極大地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效益。
屠宰
公司現有屠宰企業數十家,具有850萬頭生豬和10億隻雞鴨的年屠宰能力。公司主抓產品質量關,建立了以抽樣化驗、監裝記錄、發貨記錄、客戶投訴為流程的品質監控的整套完善體系,全力打造安全食品,放心產品。其屠宰生產線主要生產設備分別從荷蘭、德國、丹麥、義大利、奧地利等國引進,採用歐盟先進的生產工藝,各項操作均符合國際標準。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的“禽肉、豬肉等級規格”標準制定研討會上,公司的肉雞、肉鴨產品分割標準成為國家制定鴨肉等級規格標準的依據。
為發揮產業一體化經營的產業鏈優勢,公司實施了八位一體建設擔保養殖模式,即龍頭企業、政府、金融機構、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同行企業、合作社和養殖戶等八方組建養殖擔保體系,提供保姆式服務,支持農民養殖戶從事標準化養殖。公司現有養殖擔保分、子公司十餘家,主要承擔金融擔保體系的後臺支持與新產品研發等職能,擔保分、子公司分佈在養殖業較發達地區,以新希望六和股份強大的產業鏈系統做支撐,按照高效的運營管理體制和風險控制體系,對接金融部門,及相關企業等多方資源,開展擔保業務,服務廣大農牧業客戶。
公司的金融投資主要是集中在銀行和保險業。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共計持有民生銀行13億餘股,占該行總股本的4.99%,為其第一大股東;公司持有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億多股,持股比例為7.54%。2011年民生銀行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民生人壽的經營狀況也進入良性迴圈。
產品領先
◆聚焦可靠,做好產品。
◆聚焦禽產業+豬產業,優勢產業規劃及產業經營水平行業領先。
服務驅動
◆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技術服務團隊,優勢養殖資源整合及提升。
◆金融擔保體系+金融資源,優勢合作商轉型及提升。
◆可追溯體系+數據中心,消費者數據驅動營銷轉型。
全球經營
◆以飼料產品為先導開展國際化。
◆在匹配市場推進本土化運營及資源整合。
新希望六和構建了從種畜禽繁育、飼料生產、商品養殖、食品加工、終端連鎖為一體的產業鏈,形成了產業鏈發展模式。產業化經營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能夠調動產業鏈資源,為農戶提供更加系統、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優質、價廉的產品。
◆能夠對從源頭到終端的每個環節加以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通過企業的內部協同,能夠提高產業鏈資源利用效率,優化流通、運作流程,達到降低產業鏈綜合成本的效果。
◆有利於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關註點提升到產業鏈的戰略高度。
以人為本的思想
公司始終將人才放在第一位,承認人力資本的價值並對人力資本優先投資。通過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系統性、階梯式、專業化的培訓,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個人成長與發展的平臺和機會。
◆公司建立了由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科研院校及相關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專家、教授組成的顧問團,專家顧問到企業的經營檢討會議上針對企業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對經理人員進行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技能培訓。
◆公司形成了多級培訓體系,包括針對高級經理人的EMBA班、針對中層管理骨幹的新加坡培訓、針對技術工種的專業培訓、針對廣大員工的企業文化培訓、針對優秀用戶的技術研討會等等,此外公司還通過會訓結合的方式,在集團經營檢討會、部門會議上邀請國內外專家就管理、文化、心態、專業技術等進行培訓授課。
◆新希望六和與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知名大學合作舉辦的EMBA班,使集團數百個分公司經理以上人員都拿到了MBA學位,實現了管理團隊的專業化與職業化,並迅速與公司自身的經營管理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集團獨具特色的管理體系與企業文化,使公司從最初的激情創業進入到了理性運作的階段,職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成熟和完善。
1、新希望六和的願景: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和美好公司。
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和美好公司的願景,是對新希望六和戰略的高度提煉,告訴所有人新希望六和未來要去的方向是什麼。
新希望六和願景釋義
1)世界級:
世界級技術:世界級飼料技術(配方、製程、價值原料)、肉食品加工技術。
世界級服務:世界級養殖綜合服務能力、世界級肉食消費方案提供者。
世界範圍競合:在國內外市場與國際領先企業展開競爭與合作,全球整合資源,以全球合作應對全球競爭,以全球資料應對全球挑戰、以全球智慧應對全球發展。
還包括世界級水平的團隊、全球領先的品牌和絕對可控的肉食品質供應商。
2)農牧
高效率、高價值的一體化鏈條:飼料產業的領導者、養殖領域產業鏈的組織者、食品產業的領先者。
泛農牧平臺型企業:通過綜合型服務,成為農牧技術服務商、農業金融領軍者、農牧數據大平臺。
3)美好
員工、合作伙伴、社會的成長共同體。
奮鬥者收入翻番。
2、新希望六和的使命: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是新希望六和生而為之的目的,告訴了所有人們,新希望六和為什麼而存在。
新希望六和的使命釋義
“耕者”是指產業鏈上的所有勞動者,包括廣大農民朋友、合作伙伴、公司員工和股東。為耕者謀利,即致力於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共用,因我們的存在,耕者能夠獲得持續的回報和發展。
“食者”是指所有消費者。為食者造福,即致力於打造安全健康的大食品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味美、可負擔的食品,為人類奉獻高品質的生活。
3、新希望六和的核心價值觀:新,和,實,謙。
“新,和,實,謙”四個字,是指導新希望六和組織行為的一系列基本準則和信條,起著行為取向、評價原則、評價標準的作用。
新希望六和的核心價值觀釋義:新是創新,和是聚和,實是務實,謙是自謙。
(1)新
新,創新。擁抱變化,新創未來。
——保持危機感,擁抱各種變化。
——搶抓機遇,勇於變革,追求創新。
——保持歸零心態,不斷追求卓越。
(2)和
和,聚和。開放包容,協作共贏。
——尊重多元文化,聚合成長力量。
——重視智慧,註重協作溝通。
——淡化權利,強化能力,共擔共用。
——尊重、信任、規範、協作。
(3)實
實,務實。務實勤儉,勇擔責任。
——講實話,辦實事,講實效。
——點滴做起,追求完善。
——敬業實幹,敢於擔當,不找藉口。
——業績導向,成果思維。
(4)謙
謙,自謙。自律自謙,感恩他人。
——謙虛內省,懂得敬畏和自律。
——持續學習,不斷地提升自我。
——修煉心性,懂得感恩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