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人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際化人才是指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於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次人才。國際化人才應具備以下7種素質: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熟悉掌握本專業妁國際化知識;熟悉掌握國際慣例;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獨立的國際活動能力;較強的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能經受多元文化的衝擊,在做國際人的同時不至於喪失中華民族的人格和國格。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力資源總量很大,但是人才資源中存在2個“5 ”現象值得警惕。一是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5 ;二是高層次人才僅占人才資源總量的5.5%左右,高級人才中的國際化人才則更少。
由於我國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所培養的人才,己不能適應· 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存在人才資源結構的失衡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傳統產業人才多。 新技術領域人才少;二是繼承型人才多,創新型人才少;三是專業型人才多,綜合型人才少;四是熟悉計劃經濟的人才多,熟悉市場經濟的人才少;五是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才多,從事知識生產和傳播的人才少;六是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實用性技術人才和熟練勞動者嚴重缺乏。這將嚴重製約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進程。
早在1966年美國就制定了《國際教育法》,後《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又強調教育國際化,明確提出採用“面貌新,與眾不同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知識的世界級標準”。而日本在1987年就提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目標;德國、英國、法國、南韓等也紛紛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國際教育。近年來,我國對人才隊伍建設越來越重視,在《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中特別提到要培養造就一批職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優秀企業家,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學科帶頭人。
(一)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標
根據經濟全球化以及加入WTO的需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教育理念,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目標應是:在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註重培養學生國際理念、國際競爭與國際合作意識;在繼承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註重多元化的吸收,並具備良好的文化“免疫力”,註重綜合素質、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掌握一種或多種外語,並善於進行國際間的文化合作、溝通及信息處理;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應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路
1.以人為本,推行素質教育。高等教育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主渠道。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融知識、素質和能力為一體的素質教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育觀念中的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接受式教育為啟髮式教育,專才教育為通才教育。
2.堅持創新,培養具有國際競爭意識的人才。由於國際環境千變萬化,各國都在融入競爭的同時探索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這就要求樹立創新和創業的教育理念,要對學生進行以精神和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活動圍繞著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展開。使培養的人才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視野開闊,認識新穎,學習積極主動,對新情況、新事物的刺激反映敏感,實踐能力強,敢於面對挑戰,能夠把握時機,打破常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更新觀念,培養具有國際理念的複合型人才。隨著教育國際化的深入,高等教育機構應當更新觀念,培養具有國際理念的複合型人才。應樹立以下觀念:人才培養的全球性觀念,即以全球性的眼光審視人才培養的標準、內容、層次和機制,使培養的人才具有國際化的適應能力;人才流動性觀念,人才的國際化使得人才的流動更加頻繁,這就要求對人才的培養應樹立“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加強人才的流動,在流動中防止人才的流失;市場觀念,人才培養應面向市場,培養國際化人才競爭中短期和長期需求的人才;全球性競爭觀念,培養出的人才應該在人才國際化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能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4.強化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和學科的國際競爭力。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有賴於師資培訓的國際化。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一流的國際化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在國際上較前沿的理論知識和創新成果,並能緊跟時代和世界發展的趨勢。師資培訓的國際化表現在:首先,師資培養的本土化,即通過對珧有的教師進行出國培訓、進修、學術交流等活動強化其教育教學的國際化理念,使之具備國際化師資水平;其次,利用多種渠道(聘請兼職教授,聘請長、短期外專、外教,與國外研究機構進行國際項目的合作研究,舉辦短期培訓班,承辦國際學術交流會等)引進國外智力,提高師資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
5.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強國際問的交流與合作。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要求高等教育應主動適應新形式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問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改革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綜合型和開放型人才。培養綜合型人才要在人才的知識結構中加強基礎理論學習,強調自然、人文、經濟和社會知識的融通與綜合.要求學生基礎扎實、文理滲透、兼容並蓄、專業面寬、適應性強。即在教學內容改革中要改變那種專業分得過多、過細、過窄而淡化基礎的現象,按照拓寬基礎課,強化實踐,淡化專業的要求,設置寬口徑,厚基礎的學科體系。此外,還應不斷充實國際化的教學內容,強化國際經濟、貿易、法律和國際文化知識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交往、國際競爭的能力。
培養開放型人才,首先,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開放,即應打破校內專業間的壁壘,組織和協調各學科教師的交流與合作,調整、重組專業和課程,實現資源共用;根據市場需求設置一些跨行業的、適應國際化需求的專業;切實改革學分制,適當減少必修課學分,設置彈性學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潛力開發。其次,教育向社會開放,加強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強調學用相結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競爭能力,強化服務意識的培養。再次,教育向世界開放,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實國際化教學內容,以滿足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需求。即通過加強與國際間優秀的大學進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設備,教學管理理念,國際化的師資力量;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擴大與國際高校間的學術交流;加大互派留學生及交換培養教師的力度;加強與國外跨國公司的合作,進行學生的海外實地培訓;密切與國外遠程教育網和中國遠程教育網的合作。
總之,人才國際化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量大面廣,培養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是使我國在人才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從而增強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競爭實力的有效手段。高等教育機構在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日漸突顯,我們應該在強化本民族教育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教育市場,拓展民族教育的生存空間,培養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化人才,不斷推動我國經濟文化建設,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後半部分說得很政治,很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