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金融產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金融產品(Financial Products)

目錄

什麼是金融產品

  所謂金融產品是指資金融通過程的各種載體,它包括貨幣黃金外匯有價證券等。就是說,這些金融產品就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競爭原則形成金融產品價格,如利率收益率,最終完成交易,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

金融產品的構成要素[1]

  一個金融產品是一系列具體規定和約定的組合。雖然不同的金融產品有著不同的具體規定和約定,但是,每一個金融產品通常都應具備至少如下方面的內容。

  1.發行者

  任何金融產品都必需有其賣主,即發行者。債券的發行者就是債務人,沒有債務人的債務關係自然是無法想象的。股票也一樣,必需要有特定的發行企業,這一企業是股票認購者的共同財產。發行者通過出售金融產品取得收入,但不是任何個人或企業都可以向社會發行金融產品取得收入。與這樣的金融收入相對應,發行者要承擔下定的義務。

  為了保證這些義務的履行,大多數金融產品的發行者在發行時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在發行後要接受金融管理機構和投資者的監督(如信息公開、業務活動的某些限制等)。

  籌資企業在設計金融產品時首先要弄清楚,有權發行哪些產品。投資者也一樣,在認購金融產品之前要明確對方有沒有權利發行這樣的產品

  2.認購者

  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從金融市場上購買他想買的任何金融產品。有些市場(如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只向一小部分金融機構開放。因此投資者在認購某一金融產品之前,首先應當瞭解自己有沒有權利購買這一產品,企業在發行某一金融產品之前也應當知道這一產品的可能投資者以便估計潛在的資金來源。

  3.期限

  金融產品的期限有長短之分,在一般情況下,貨幣市場上的產品期限比較短,資本市場上的產品期限比較長。

  金融產品的期限還可分為有限和無限。大部分債券和所有的貨幣市場產品都是有期限的。至於股票,從理論上說是無期限的,其存在的時間和企業存在的時間同樣長。

  籌資企業應當根據需要選擇適當期限的金融產品。對於投資者也一樣,認購的金融產品期限應當根據其資金的可投資年限來決定,過短或過長都分別要冒利率下跌或上升的風險

  4.價格收益

  價格是金融產品的核心要素。因為籌資者出售金融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相當於產品價格的收入,投資者的投資額正好等於他購人的金融產品的價格。

  在金融產品的價格上,應當區分票麵價格市場價格

  票麵價格是合同中規定的名義價格。債券的票麵價格通常相當於本金,與票面利息率一起構成每期利息額的依據。股票的票麵價格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用於計算企業的註冊資本額。

  市場價格是金融產品在市場上的成交價格,相當於認購者實付,發行者實收的價格。

  市場價格還有一級市場價格和二級市場價格的區分。一級市場的價格和票麵價格有一定的聯繫。如債券的票麵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取決於票面利率市場利率的差別、債券的償還方式、債券的償還期限長短等因素。但在二級市場上,市場價格的變動不再受票麵價格的限制。

  收益率是金融產品的另一個核心要素,它表示該產品給其持有者帶來的收入占其投資的比率。金融產品的收益包括兩種:一是證券利息收入,簡稱收人或經常性收入,二是資本增益或損益。利息收入是指在金融產品持有期內獲得的利息收入,如債券按期支付債息的收入或股票按期支付股息的收入等。資本增益或損益則是指由於所持證券價格的升降變動而帶來的本金的升值或減值。

  5.風險

  一般都把風險看成是一種危險,或看成一種帶來損失或失敗的可能性。可以認為金融產品的投資風險是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預期收益損失的可能。在市場上存在著四種風險與收益組合而成的投資機會

  (1)高風險與低收益。

  (2)低風險與高收益。

  (3)高風險與高收益。

  (4)低風險與低收益。

  對於投資者來說,要獲取高的收益,就必須承受高的風險,高收益必然伴隨有高風險。但反過來,若投資者承擔了高風險,卻不一定能確保高收益,因為高風險的含意本身就是不確定。高風險的結果可能是高收益,也可能是低收益,甚至可能是高損失。收益顯然是以風險作為代價的。

  6.流通性

  流通性是一種資產轉換為貨幣的能力,某種資產一經需要可隨即轉換為貨幣,交易費用很低,且不承擔本金的損失,該資產就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反之,資產的流動性就較低。

  絕大多數的金融產品都可以在次級市場上自由流通,如私人持有的普通股票債券等。但也有一部分金融產品不可以流通,或者在流通時要滿足特定的條件,如平常的定期存摺不能流通,用作抵押擔保的金融產品以及所有在發行時規定不可流通的產品。還有一些金融產品只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才能流通。

  流通性是金融產品的一大質量指標,那些不可流通的金融產品在市場上只能以較低的價格發行。同理,即使是可以流通的金融產品,如果其流通條件很差(如日成交量特別小),也只能以較低的價格流通。

  7.權力

  金融產品作為一種財產權憑證,可以賦予持有人與該產品類別相對應的權力,比如債券持有人作為債權人,擁有到期時獲得本金和利息的權利以及公司破產時剩餘財產的優先索償權。股票持有人作為公司的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有權選舉公司董事以及有權參與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等。

金融產品的分類[2]

  對於金融產品,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分類,我們這裡敘述幾種主要的分類方法。

  (一)根據產品形態不同可分為三類,即貨幣有形產品無形產品

  1、貨幣。隨著貨幣制度的變化,它的形態也發生變化,從實物貨幣如貝殼、布帛等發展到金屬貨幣如金、銀、銅,最後出現了代用貨幣紙幣

  2、有形產品。這類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公債短期國債外債民間債公司債券短期國庫券、流通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本票、預填日期支票、以實物償還的債券、有獎債券股票支票保險單儲蓄等。

  3、無形產品。即金融服務,大體分為八個方面:放款、存款、國外服務、轉賬儲蓄、地點或時間性服務、信用服務等。

  (二)按發行者的性質劃分,金融產品可分為直接金融產品和間接金融產品

  直接金融產品是指最後貸款人與最後借款人之間直接進行融資活動所使用酌工具,由公司、企業、政府機構等非金融機構發行或簽署。主要有以下幾類:公司債、股票、抵押契約,公債券、國庫券

  間接金融產品是指金融機構在最後貸款人與最後借款人之間充當媒介,進行間接融資活動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銀行券銀行票據、可轉讓存款單、人壽保險金融債券、各種借據。

  (三)以信用關係存續的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期金融產品和長期金融產品

  短期金融產品一般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的貨幣市場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各種票據、可轉讓存款單、國庫券

  長期金融產品則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資本市場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幾類:股票債券、各種基金。

  (四)根據服務行業不同可分為:銀行類金融產品、保險類金融產品、信托類金融產品、證券類金融產品、財務公司類金融產品和租賃類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質量的判斷標準[1]

  判斷一個金融產品的質量優劣可以從質量指標和適宜指標兩方面來考慮。質量指標用於衡量一個金融產品本身的內在屬性的優劣,適宜指標用於衡量一個金融產品對於特定的投資者的適宜程度。

  1.金融產品的質量指標
  (1)收益率

  投資者的目的在於取得收益,收益率在金融產品質量指標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金融產品的收益率越高,其質量越好,越受投資者的歡迎。但是,需要強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一前提條件,這是因為在現實中,收益率高的金融產品,在其他方面的條件都往往比較差。因此,投資者不能貪圖高收益而忽略金融產品的其他條件。

  (2)風險。

  與金融產品的高收益相聯繫的往往是高風險。但是,這並不是說一個高風險的金融產品肯定可以給其持有者帶來高收益。高風險意味著損失的可能性大,或者潛在的損失額大,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金融產品的風險越小,質量越好;風險越大,質量越差。因此,如果有兩個金融產品的收益率相等,風險低的應當是優先考慮的投資對象。

  (3)流通性。

  金融產品的流動性的大小可用為交易本身所支付費用的大小來衡量。所付費用越大,其流動性越小;所付費用越小,其流動性越大。在產品和勞務市場中,貨幣具有完全的流動性,當用貨幣購買其他商品時,不必在商品價格之外另付費用。另外,用貨幣交換其他商品所費時間最短,而且可交換的商品種類最多。這樣,我們可從商品同貨幣逆交換的難易程度上來判定商品的流動性。

  對金融產品的交易來說,流動性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人們在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時,是期望在未來進行逆交換(向該金融產品的出售者要求兌付,或出售該金融產品)時可以得到更多的貨幣收益。而如果逆交換的對方到時不能履行,而且購買者也難以向其他投資者“轉售”該產品,則該金融產品便喪失了流動性。

  對一般金融產品,流通性是買人或賣出該產品的便利程度和對市場買賣條件的衝擊程度。如果一個金融產品的每日成交量很大,任何投資者想買都能買到,想賣都能賣出;並且,這一金融產品的市場價格不因他的買賣活動而發生大的波動,那麼這一金融產品的流通性就好。如果一個金融產品的每天成交量很小,投資者想買而找不到賣主,想賣而找不到買主,並且,買的時候會大幅度地推動價格上漲,賣的時候導致價格大幅度下跌,那麼,這樣的金融產品的流通性便不好。

  (4)透明性。

  主要應表現為公開和公平。

  同樣的金融產品享有同樣的權利,大小股東也要平等。在有些情況下,大股東有可能利用其對企業的控制剝奪小股東。

  而公開性是指金融產品發行企業的信息公開性。如果一個企業向社會提供的信息不完全,那麼它的金融產品的質量是會受到影響的。

  2.金融產品的適宜指標

  一個金融產品的本質特征在於其風險——收益關係,在金融產品的適宜性選擇上,經常作為投資者考慮的因素也是其風險——收益關係。因此,金融產品的適宜性除了產品本身的特性,還要考慮的是投資者特性。

  選擇金融產品時的特性主要有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有一些投資者傾向於本金的保值和收益的穩定,他們強調規避風險,因而通常投資於國債、高等級公司債等。一些投資者在重視本金保值的同時追求較高的收益。他們有著承受一定程度風險的準備和能力,但不願意冒高風險,因而通常投資於股票、中等級公司債等。還有一些投資者特別強調在運作中獲得高額收益,他們勇於冒險,甚至損失本金也在所不惜。因此,通常投資於期貨期權、低等級證券。

  金融產品的適宜性當然也包括其具體構成要素的適宜。如果一個投資者無法在技術上運用某一金融產品,那麼,即使這一產品對別人很適宜,但是對他也是沒有用的。

金融產品的促銷方式

  金融機構對其產品的促銷方式有很多種,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廣告

  金融機構在促銷宣傳過程中,首先要應用的方式就是廣告。廣告不僅是推銷產品、誘導客戶購買的重要工具,也是樹立金融機構形象的重要工具。做廣告需要金融機構付出一定費用,通過特定的媒體向市場傳遞信息。廣告的接觸面廣,信息藝術化,且可以多次反覆使用。但由於其說服力較小,難以促使客戶立即購買。金融機構在做廣告使面臨的決策主要有:選擇廣告代理商、確定廣告目標、制定廣告戰略、廣告實施控制與效果評估等。

  2、人員推銷

  由於金融產品的無形性、服務和消費兩者的同步性等特點,決定了金融機構必須在做廣告進行產品宣傳的同時設有大量的人員與潛在客戶或現有客戶直接打交道。人員推銷就是金融機構利用推銷人員向客戶直接推銷產品和服務。這種形式傳遞信息更為直接、具體和準確。金融機構的推銷人員可以是固定人員、流動人員、投資顧問經紀人。人員推銷可以採取座席銷售、電話、拜訪、研討會、路演、講座和社區咨詢活動等形式。人員推銷方式直接且運用靈活,並且推銷與促銷並村,但是由於其接觸面較小且費用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3、營業推廣

  營業推廣又稱消費促進,是指金融機構為刺激需求而採取的能夠產生鼓勵作用並達成交易目的的促銷措施。營業推廣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引起客戶對產品的註意,擴大產品銷路。營業推廣的吸引力大,直觀,能夠促進客戶購買。

  4、公共關係

  公共關係是指金融機構在從事營銷活動中正確處理金融機構與社會公眾的關係,協調與企業股東、內部員工、工商企業、同業機構、社會團體、新聞傳播媒介、政府機構及消費者的關係,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從而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由於公共關係影響面大,因此金融產品容易受到客戶的歡迎和信任。但是由於公共關係自身的特點,金融機構難以對其進行計劃和控制。

金融產品的促銷步驟

  金融機構開展促銷活動,主要步驟如下:

  1、確定目標促銷對象

  目標促銷對象就是指接受促銷信息的潛在客戶。每一種金融產品都有其特定的目標客戶,金融機構在促銷之前,要分析目標客戶對金融機構及其產品的熟悉程度,因為熟悉程度不同決定了促銷宣傳內容的不同;然後金融機構還要分析目標客戶對金融機構及其產品的喜歡程度,喜歡的原因是什麼,藉以有針對性的調整促銷的內容和形式。

  2、決定促銷目標

  促銷目標是指金融機構從事促銷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在不同的時期以及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金融機構有其特定的促銷目標,主要包括:

  (1)、告知。通過促銷宣傳使更多的客戶瞭解該機構和產品,提高金融機構極其產品的知名度

  (2)、激發。激發客戶對某一新的金融產品的需求,爭取客戶對某一競爭激烈的金融產品的產生選擇性需求。

  (3)、勸說。即通過促銷宣傳勸說更多的客戶使用本金融機構的某種金融產品,從而擴大銷售,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4)、提示。即通過促銷宣傳提醒客戶不要忘記該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並且能夠反覆購買和使用該金融產品,以牢固其市場地位。

  (5)、偏愛。即在目標市場中營造企業經營和產品的獨特風格和個性,樹立良好的金融機構整體形象和產品形象,使客戶對該產品產生偏愛。

  3、確定促銷預算

  促銷預算是指金融機構打算用於促銷活動的費用開支,促銷預算規模直接影響到促銷效果的大小和促銷目的的實現。確定促銷預算的方法一般包括:

  (1)、量力而行法。即金融機構根據其自身的能力所能負擔的費用來靈活確定促銷費用。此種方法簡便易行,但是應用不多,主要是由於其忽略了促銷對擴大銷售的積極作用,因此不利於金融機構擴大產品市場

  (2)、銷售額比例法。根據以前的銷售水平和預測未來的銷售水平的一定比例來確定促銷預算。這種方法在實際情況中應用的比較廣泛,但是由於對競爭對手情況的預測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這種方法在實際操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弊端。

  (3)、競爭比較法。即根據競爭對手的促銷費用來確定自己的促銷預算。由於可以將促銷作為一種競爭的工具,因此這種方法往往在競爭比較激烈的金融產品促銷中使用。但是由於這種方法完全依據競爭對手的情況而定,忽視了金融機構自身的實力和促銷目標,因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會引起惡性的促銷競爭。

  (4)、目標任務法。即根據金融機構的促銷目標和任務來確定所需要的費用,進而確定促銷預算。這種方法是一種比較科學的確定促銷預算的方法,因為它將促銷活動目標與促銷預算直接聯繫起來,針對性較強。但是採取這種做法時,促銷預算人員必須明確瞭解市場情況,能夠制定正確的促銷目標,且能較準確的估計促銷活動的所有費用,可見條件比較苛刻。

  4、決定促銷組合

  促銷組合是金融機構根據促銷目標對促銷方式的合理搭配和綜合運用,這些促銷方式包括前述的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係等。金融機構在進行促銷活動時,通常是實施由多種促銷方式結合而成的促銷組合,而不是單單運用一種促銷方式。這是因為這些促銷方式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弊端,綜合運用各種促銷方式可以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成功的促銷組合一般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符合金融機構的促銷目標

  好的促銷組合一定要符合金融機構的促銷目標。如果金融機構希望瞭解其產品的潛在客戶群能夠達到最大,並且大多具有購買的意願,則其可以使用以廣告和營業推廣相結合的促銷組合;如果金融機構希望客戶直接瞭解其產品特色,改善金融機構的形象,那麼它就可以採用人員推銷和公共關係相結合的促銷組合。

  (2)、符合機構產品的特點

  好的促銷組合一定要符合產品的性質。產品的不同性質決定了客戶的購買目的的不同,因此營銷人員也要採取不同的促銷組合策略。例如大額貸款這類金融產品主要針對的是組織市場中的工商企業,客戶相對集中,且專業性較強,因此適宜採用人員推銷為主的促銷組合。而對於針對廣大消費者的保險類產品、信用卡類產品,市場份額較大,則適宜採用廣告和營業推廣為主要促銷方式。金融產品的不同性質還決定了產品市場生命周期的不同。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促銷的目標往往不同,因此需要採用不同的促銷組合。例如,在產品的投入期,金融機構的促銷目的主要是希望最廣泛的人群能夠瞭解該產品,因此適宜採用觸及面廣、影響面大的廣告和公共關係為主的促銷方式。在產品的成熟期,促銷人員可以採用廣告來提醒客戶,運用營業推廣方式來刺激客戶購買。

  (3)、符合市場條件

  優秀的促銷組合一定要符合市場條件,市場條件包括市場規模和市場特性。金融產品預計市場規模的大小決定了能夠購買該產品的客戶群的大小,因此也就決定了採用何種促銷組合最為有效。如果金融產品的市場範圍廣,則客戶多,那麼適宜採用廣告為主,營業推廣方式為輔的促銷組合;如果市場範圍窄,客戶少,則適宜採用人員推銷為主,營業推廣和廣告為輔的促銷組合。市場的特性對促銷組合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不同的市場特性決定了對不同的促銷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市場不太信任廣告、比較信賴直接推銷,則適宜採用人員推銷方式而廣告方式的效果則不明顯。總之在促銷組合的選擇中,必須依據市場條件,有針對性的選擇與金融產品目標市場相適應的促銷組合。

  (4)、促銷預算

  促銷方式不同決定了促銷預算的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的金融機構只能根據自身的實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促銷組合。金融機構的促銷預算必須是其能夠負擔的,而且可以適應競爭的需要,為此要考慮銷售額的多少、促銷目標的要求、產品的特點等影響促銷的因素,以避免盲目性。

  5、促銷實施、控制與效果反饋

  促銷實施與控制過程就是對促銷進行監督、指導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及時採取調整、改進措施。在開展了促銷活動以後,金融機構還必須收集反饋信息,調查促銷的效果,看看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目標,並以此為依據來調整促銷的效果、提高促銷的質量。

金融產品的創新管理[3]

  一、我國銀行金融產品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的金融產品缺乏自主創新性。近年來,我國銀行創新產品的品種日益豐富,目前已經推出的理財創新產品就有百餘種,但這些創新產品多以吸納性,趨同性為主,即單純的模仿國外或同業產品,缺乏個性化。銀行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極其嚴重,一家銀行自主研發出來的產品很快就被同業效仿,嚴重缺乏自主創新。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現在的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的動機就是單純的搶占市場份額,而不是真正的從銀行的利益出發,是一種單純的投機行為,有違背銀行的經營原則。

  (二)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規劃的整體性。首先,銀行高層管理者缺乏對於金融產品創新的長遠規劃,至少應該對於金融產品創新的發展遠景做長遠計劃,金融產品的推出循序漸進,完善各個環節的銜接與操作。這樣在首先吸引客戶後再針對客戶的特點和後續服務等推出金融產品不僅能保障高端客戶的不流失,而且還能起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更好的宣傳效果,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產品的銷售最重要的並不是單純的銷售過程,而是後續的整個產業鏈的服務。其次銀行各個部門從局部的利益出發,爭先恐後的推出金融產品,只重視速度和效率,忽略了質量,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信息交流相似產品的開發,管理的不系統,產品標準化的程度低,規範性差,嚴重影響了銀行金融產品的整體協調性。

  (三)銀行的金融產品缺乏個性化的差異性。目前我國的金融產品難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其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我國絕大多數銀行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產品研發前粗線條的市場劃分對客戶需求的認知僅僅停留在錶面,導致部分客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根據二八定律,銀行20%的高端客戶創造銀行80%的利潤,於是許多銀行的創新產品盯住那些壟斷性行業和大型企業,而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卻得不到關註和滿足。另一方面,因為缺乏合理有效的市場細分,銀行推出的單一產品往往面向的是所有的客戶群,缺乏為客戶量身定做的能力,無法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來滿足其多樣化的要求.

  二、銀行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的原因

  (一)法律法規得不健全及信用環境欠佳。近年來,我國金融業變化巨大,但相應的法律法規卻跟不上金融業變化的步伐。首先,銀行的理財業務電子業務缺乏法律支持也缺乏著法律的約束,產品創新的要求和相對滯後的法律法規建設之間的矛盾,使得新型的產品之間隱藏著一定的風險。其次,信用觀念的淡薄,導致我國的信用環境極其欠佳,信用制度的建立落後於國際經濟發展的速度,在為偷稅漏稅商業欺詐現象提供了發生的可能的同時,也制約了包括銀行產品創新在內的經濟金融活動的開展。

  (二)管理體制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需要。企業的發展,其管理層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銀行業管理體制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需求。首先,銀行缺乏專門的機構或者部門對市場需求信息及同業的金融產品進行研究,從而對於管理作出靈敏的判斷與反應。其次,管理者管理職能沒有適應市場的需求及時作出調整。銀行業的發展迅速,導致銀行業的競爭加大,在短時間內銀行業內部的管理層很難調整自己的定位意識到,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一種商品,其需要完整的產品宣傳,產品推廣,產品促銷及一系列的後續服務。這就導致銀行的產品推廣很多環節斷裂,而且銀行對於人力資源的運用觀念淡薄,各種獎勵約束機制極其不健全,不能經游分析充分發揮員工的自主能動性。導致在銀行有時只能看到理財產品的廣告宣傳,但沒有專業人士專業的講解,產品的營銷嚴重滯後。最後,銀行的管理體制在產品的開發中沒有形成合力,部門間的職責不清,獎罰不明,各部門以各自的利益為重,普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遇到問題推卸責任,缺乏一定的集體觀念。

  (三)領導層缺乏營銷意識。當前仍然有許多銀行對已經到來的金融產品營銷時代反應遲鈍,沒有意識到好的金融產品會大大提高一家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因而對金融產品的創新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產品的品牌意識淡薄,在發展的戰略決策上沒有把金融產品的創新擺在重要的位置,產品開發和推廣應用往往缺乏科學性,尚未形成一個有利於調動各級行,各部門和全行員工創新積極性的機制。近年來,各行對科技人員的重視和對產品開發有功人員進行獎勵的做法,在穩定科技隊伍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對產品創新中其他領域,如市場調研信息,產品設計,產品營銷等領域有功人員卻缺乏相應的獎勵措施,嚴重傷害了員工的積極性。許多基層營業機構對產品的不足及進行改善的合理化建議,市場真正需求等重要信息業得不到上級行應有的重視。

  三、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發展策略

  (一)加強金融監管,保護金融產品的創新成果。金融管制是針對業內所有金融機構的全部行為進行管制,而金融監管是主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顯然,金融管制會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加以限制,金融監管則會予金融機構更過創新發展的自由。目前國際金融創新的形式是放鬆金融管制,加強金融監管,這是我國需要借鑒的地方。應當逐漸放鬆利率管制,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要穩步加強金融監管。一,監管可由“法無明文規定即禁止”向“法無禁止皆可為”轉變,這點實際上為銀行留下了很多自主創新的空間。二,監管模式上轉向目標導向性,即指規定相應監管標準,銀行在標準被根據情況自主創新。三,建立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構造銀行業的良好競爭環境,保護創新成果。

  (二)明確創新戰略,加強產品創新的統一規劃。首先,銀行可在內部成立金融產品創新部門,制定產品創新的戰略規劃該規劃應結合銀行自身的特點及市場定位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步驟,充分利用銀行業內部的各種資源優勢,調動一切力量,提高創新效率,提高銀行在金融業核心競爭力。其次,進行科學的市場細分,堅持個性化,差異化的原則,將具有相似需求量的客戶劃分為同一類別,特此研發相應產品,即根據客戶的業務量,資金量,信譽度等各方面的情況對客戶進行分層管理,通過科學的市場細分,使銀行產品的開發更具有針對性,更好的實現銀行效益。再次,要不斷鞏固完善,提高產品質量。對現有的服務項目,應繼續進行完善,鞏固和提高

  (三)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推行產品經理制與客戶經理制。銀行要建立一套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通過內部培養,對員工進行新業務,新產品的培訓,充分挖掘員工最大潛能和創新意識,通過外部引進,聘用專業知識全面,通宵金融工程,風險管理理財知識,業務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並健全銀行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產品開發隊伍,重點推行產品經理制與客戶經理制,銀行產品的推出是為了迎合客戶的需求,實行客戶經理制,之恩能夠客戶經理為特定客戶服務,瞭解客戶的需求,反饋到產品經理,產品經理負責設計開發,細分市場,制定推廣計劃,再配合客戶經理進行產品營銷,跟進後續服務。

  我國銀行的金融創新現在的問題存在的主要方面就是監管機制得滯後和銀行管理機制的發展不完善。要想讓我國金融業保持發展勢頭,更好更有活力的創新發展,勢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我國金融業才能健康,持久。活力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1.0 1.1 呂斌,李國秋編著.個人理財 理論、規劃與實務.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2. 孫雙銳等主編.商業銀行營銷管理.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 歐陽海瑛.金融產品創新管理解決方案.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0年18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融產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2.97.54.* 在 2020年11月2日 21:17 發表

金融產品的分類的第三小點,有錯字,非轉帳,應是轉賬,謝謝。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1月3日 09:14 發表

112.97.54.* 在 2020年11月2日 21:17 發表

金融產品的分類的第三小點,有錯字,非轉帳,應是轉賬,謝謝。

謝謝指正,已修改~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