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金融管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金融管制(Monetary Regulation)

目錄

金融管制的界定

  金融管制政府管制的一種形式,是伴隨著銀行危機的局部和整體爆發而產生的一種以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安全及確保投資人利益的制度安排,是在金融市場失靈(如脆弱性、外部性、 不對稱信息及壟斷等)的情況下由政府或社會提供的糾正市場失靈的金融管理制度。從這一層面上來看,金融管制至少具有帕累托改進性質,它可以提高金融效率, 增進社會福利。但是,金融監管是否能夠達到帕累托效率還取決於監管當局的信息能力和監管水平。如果信息是完全和對稱的,並且監管能完全糾正金融體系的外部 性而自身又沒有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就實現了帕累托效率。關於完全信息對稱信息的假設,在現實經濟社會中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這一原因形成了引發金融危機 的重要因素——金融機構普遍的道德風險行為,造成金融監管的低效率和社會福利的損失。

金融管制的必要性

  從20世紀70 年代起,金融自由化和放鬆金融管制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各國都在尋求一種減少政府干預的經濟運行機制。管制或許可以減少,在有的行業和領域也可能會消失。但事實上,只要有政府的存在,就無法消除政府干預,政府是影響企業和市場的重要巨集觀環境變數。管制是政府發揮經濟職能的重要形式,將會伴隨政府的存在而存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領域,金融管制或許會減少,但卻不可能消失,也不應該消失,只會產生更多的替代形式或更新的管制方式。金融管制有其存在的客觀原因。

金融市場中強的信息不對稱是金融管制存在的首要原因

  如果交易者占有不對稱的信息,市場機制就不能達到有效的資源配置。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主要體現在金融機構與金融產品需求者之間的風險識別和規避上。金融管制可以較有效地解決金融經營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避免金融運行的較大波動。

金融產品產生的外部性問題

  金融市場中各個機構具有較強的關聯性,金融系統與單個金融或金融產品之間也存在較強的關聯性,根據管理學中木桶理論,金融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發生風險時,金融風險和問題是由金融市場這一木桶的最短邊決定的。

金融機構內部人控制的問題

  金融業務的公開性形成了金融經營機構管理者權利與責任的不對稱。真正的金融經營機構管理者只對其自有資本承擔有限責任,然而他 們卻可以經營、使用相當於其自有資本數額倍乘的金融資產。這種權利與責任的嚴重不對稱使得必須有一個機構外的第三方組織對其進行監管,讓其最大限度透明經 營和披露信息,以更好地約束其經營行為。

金融市場的不完全競爭

  由於金融市場難以實現完全自由競爭。作為金融創新主體的金融機構總是從自身微觀的利益出發去考慮問題,這就決定了其在決策時不可能 充分考慮到巨集觀利益所在,甚至為追求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往往可能實施一些規避管制的違規冒險行為,同時為了防止加大經營成本,更容易忽視對操作程式的規範和 監控,從而影響到其對風險的防範與控制能力。

金融管制的分類

  金融管制的出發點是由立法機構確定相關法律依據,然後由相關業務執行部門加以實施。金融監管就是這些業務部門依照所確定的有關金融管製法律,具體完成金融管制目標的行為。也就是說金融管制是金融監管的法律執行基礎,金融監管是實現金融管制的有效工具和路徑。 這樣,可以把金融管制按其效用具體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巨集觀金融總量管制

  巨集觀金融總量管制關註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防止因個別金融機構陷入危機或倒閉而衝擊整個經濟金融體系。這是為維持金融總體活動的總量控制以及抑制國家主要的內部和外部失衡(如外匯儲備要求、直接的信貸和存款限額、利率控制及對外國投資的限制等)。

  金融資源配置管制

  金融資源配置管制通過影響和引導金融資源的配置以實現扶持某些優先發展的產業和行業的目的(如選擇性信貸計劃、強制性透支需求和優惠利率等)。

  金融市場結構管制

  金融市場結構管制藉助於管制政策實現金融體系的結構優化和有序發展(如準入和兼併控制、業務發展地區限制和各類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範圍的限制等)。

   審慎性經營管制

  審慎性經營管制關註個別金融機構的健康程度,分析和監控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資本充足率、信貸風險、市場風險營運風險和其他審慎性指 標。監督經營者履行職責的情況,建立有效管理各種風險的體系,促進信息披露,要求金融機構接受外部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併在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 管理體系方面定期接受監管機構的監督檢查。

  金融組織性管制

  金融組織性管制旨在保證金融市場和信息交換的順利進行和協調統一,實現金融組織間信息的對稱交流和共用,減少信息存在的風險(市場形成和參與的法規、市場信息的公開原則和最低技術標準等)。

  保護金融需求者管制

  保護金融需求者管制旨在給金融服務的使用者,特別是消費者和非專業投資者提供足夠的必要保護,降低金融風險,保證金融產品使用者的基本利益(如對消費者的信息披露、補償基金、存款保證金、調整和解決爭議的聽證程式等)。

開放經濟對我國金融管制的影響

  相對於封閉經濟而言,開放經濟有其更為特殊的條件和變化,考慮到中國尚未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以及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整體影響依然較弱。在開放經濟下,金融管 制如利率管制、分業經營管制、匯率管制和風險監管等勢必要受到開放經濟的影響和制約。開放經濟中隨著資本的流動,金融危機和動蕩也具有國際傳染性。加入WTO後,原有封閉經濟自然產生的防火牆就相應減弱甚至消失,國外的金融危機和動蕩對我國金融市場會形成較強的關聯性,這就會波及金融管制函數,間接影響到金融管制政策的效果。

開放經濟對我國金融管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金融管制的制度體系的根本性變化

  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轉型是金融管制無法迴避的制度背景。轉型是對社會資源配置的大規模變化,這種變化是在特定的制度變遷環境下進行的。轉型的程式本身就為市場經濟運行和管制製造了障礙。轉型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政府的行為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管制者的行為。由於轉型體制的不完全性,就必須輔助以隱含的或明確的社會合同。轉型階段金融業具有多變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對金融管制必然會提出新問題和要求。在增加金融業競爭和維持金融體系相對穩定之間尋找一個均衡 點,這對金融機構和金融管制都是相當重要的。

金融管制市場背景的變化

  加入WTO後,非制度的金融管制因素如市場背景也發生了變化。開放的金融市場為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客觀環境將更加複雜、競爭更加激烈,金融市場將更富於誘惑性和刺激性。伴隨加入WTO,金融日益全球化,大量金融機構跨國境擴張和發展,各種新金融工具層出不窮,傳統金融市場之間的 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資本的國際流動在不斷加快,各國金融市場相互連結的程度在日益升高,金融全球化發展進程中日益增多的國際制約,將使金融管制變得愈加困難。

對我國金融管制發展的建議

建立和健全適應於開放經濟的金融管制制度

  從以行政管理為依托的監管體系轉向依靠依據審慎監管原則確立的現代金融管制體系;中國金融市場的建設是履行“入世”承諾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建設主要在於立法與執法。建立有效的法律體系有利於構建社會信用的道德基礎,培養所有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道德觀。法律體系對維護國家利益的作用是長期的、穩定的、有力的。因此,必須利用法律來配合政府金融管制職能的轉變,形成一個更加有效率的金融制度框架。

金融管制應與國際規則接軌

  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推進,世界各國金融管制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得到加強,逐步形成了各國金 融管制當局普遍接受的管制原則和標準。

  隨著經濟與金融的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高漲,以及大量的金融創新產生,我國的金融管制應該完善和創新具體的監管形式和實施方式。加入WTO的協議要求我國逐步取消對外資銀行的限制。如金融管制國際化,與外資金融機構母公司所在國的金融管制部門協同進行管制;採取多種方式強化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使金融機構運行透明化,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風險。

應把金融管制體制創新的重點放在風險性監管

  應該建立一整套結合我國金融業具體特點的非現場的風險監管指標體系,如建立清償能力監察制度、呆賬準備金制度、並表監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信用評級制度 等,能真實、充分地反映金融機構的整體風險,防止形成監管“真空”和“漏洞”。併進一步完善金融業的安全體系,如早期預警體系、存款保險制度、完整的“進入一退出”機制等。

  總而言之,我國正處於經濟開放的過程中,探尋適應於開放經濟的金融管制制度是金融管制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經濟研究的重要任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融管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