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滾雪球: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放大
《滾雪球: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滾雪球: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 作者:[美]愛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目錄

《滾雪球》簡介

  本書第一次揭開了巴菲特的真實人生,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普通人一樣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巴菲特,如何在投資和商業中獲得了巨大成功和財富。同時,本書全面解讀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商業思想,讓這位我們這個時代碩果僅存的商業領袖的精神財富,得以傳承後世。

  許多年來,穿著舊毛衣、古靈精怪而又令人頂禮膜拜的巴菲特一直都備受媒體的追捧。但註重個人隱私的巴菲特從未花這麼多時間回答任何記者或作者的問題,為了支持這本書的創作,他破例花費了2000小時與作者施洛德進行長談,回顧他的兒時、他過去的點點滴滴,暢談自己的家庭和人生經歷,分享他幾十年投資生涯中的寶貴經驗。

  沃倫在用手接雪花。一開始是一次一片;接著,他把這些少量的雪積鏟到一塊,開始堆雪球。雪球變大之後,沃倫把它放到地上。雪球開始慢慢的滾動。沃倫每推動一次雪球,雪球就會沾上更多的雪。沃倫推著雪球滾過草坪,雪上加雪。很快,沃倫把雪球滾到院子邊上。片刻猶豫之後,他繼續向前,滾動雪球穿過附近的街區。

《滾雪球》書摘

《滾雪球》書摘(一)

  巴菲特9歲那年的冬天。他和他的妹妹在戶外的院子里玩雪。

  沃倫在用手接雪花。一開始是一次一片;接著,他把這些少量的雪積鏟到一塊,開始堆雪球。雪球變大之後,沃倫把它放到地上。雪球開始慢慢的滾動。沃倫每推動一次雪球,雪球就會沾上更多的雪。沃倫推著雪球滾過草坪,雪上加雪。很快,沃倫把雪球滾到院子邊上。片刻猶豫之後,他繼續向前,滾動雪球穿過附近的街區。

  從那裡開始,沃倫一直朝前行進,他的眼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沃倫·巴菲特靠向椅子的後背,長腿交叉於膝,坐在他父親那張簡樸的木桌後面。他那件價值不菲的傑尼亞上裝在肩膀處束皺成一團,就像未經剪裁、批量生產的成衣。這件衣服一整天、每一天都是如此一成不變,無論伯克希爾·哈撒韋總部的其他15名員工會穿得如何的隨意。他穿著一件人盡皆知的白襯衫,領子搭在脖子下;襯衣領子太小,撐得鼓鼓的,遠離領帶一大截,看上去像是從他當年輕商人時留下來的,而且在過去四十年他似乎都忘了量一量脖子的尺寸。

  他的手穿過幾縷白髮,抱於腦後。粗濃、蓬鬆的右眉毛聳在玳瑁眼鏡上方。很多時候,這眉毛展示出他懷疑的樣子、知情瞭然的神態。一眨眼功夫,他又會帶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令任性的眉毛增添迷人魅力。不過,他那淡藍色的眼睛精光聚斂,意有所思。

  沃倫坐在那裡,被包圍在50年來得到的各種圖和紀念品中間。在辦公室外面的走廊上,足球隊的照片、參演一部肥皂劇所得的薪水支票、購買一家名為LTCM對沖基金的批准書和隨處可見的可口可樂紀念品。在辦公室里的咖啡臺上放著一個經典的可口可樂瓶。還有一個用人造熒光樹脂圍起來的棒球手套。沙發的一邊,掛著沃倫1952年1月在DALE CARNEGIES完成公共演講課程的證書。一輛WELLS FARGO馬車放在書架頂上,車頭朝西。還有就是,巴菲特的投資合股企業旗下所有的《奧哈馬太陽報》在1973年獲得的普利策獎。書和報紙散落在房間里。家人和朋友照片放在書櫃和一張靠牆的桌子上面,在桌子旁邊的地上放著一個柜子,而不是電腦。在桌子後面、巴菲特頭頂上方的牆上,掛著一幅巴菲特父親的肖像,正對著每個進入房間的人。

  窗外,奧哈馬晚春的清晨景色怡人,但是褐色的木製百葉窗窗門緊閉,遮蔽了滿簾春色。衝著桌子方向播放的電視被調到CNBC。雖然電視沒有聲音,但屏幕最下方滾動的文字全天都在滿足巴菲特的新聞需求。有好幾年,令巴菲特高興的是,裡面播放的新聞經常都與他有關。

  然而實際上,只有廖廖數人非常瞭解巴菲特。我和他相識了6年,一開始,我的身份是研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的金融分析師。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之間建立了友誼。但如今,我依然要更好的去認識他、瞭解他。我們坐在沃倫的辦公室里的原因是,他不打算自己動手寫一本書。他反覆說道:“你會幹得比我更好,愛麗斯。我很高興是你來寫這本書,而不是我。”這個時候,他的眉毛會隨著話語的停頓而不由自主的聳動。他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之後會水落石出。話語之間,我們開始從最接近他內心的東西聊起。

  “沃倫,這念頭到底怎麼形成的?對賺錢竟會如此的在意?”

  他的眼神望向遠處,看了一會兒,腦中思緒萬千:跳躍、搜尋那些儲存在大腦中的記憶。然後,沃倫開始講他的故事:“巴爾扎克說,每一筆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樁罪惡 ,但伯克希爾決非如此。”

  他從椅子上躍起,收回思緒,幾大步跨過房間。落身坐進一把金芥末色的扶手椅子,他身子前傾,那神情不像一位72歲的金融家,更像是一個炫耀初戀的少年。如何詮釋這個故事,要採訪其他哪些人,內容要寫些什麼:這本書由我全權構思。巴菲特詳盡的談論了人類天性和記憶力的脆弱,然後說到:“當我的觀點和他人不同的時候,無論何時,愛麗斯,選用不太討巧的那個觀點。”

  巴菲特給我上了很多課,其中最精彩的一些僅僅緣自於對巴菲特的觀察。第一堂課就是:以謙卑屈人之兵。

  最後看來,沒有太多理由不選擇那個不太討人喜歡的觀點——但是,當我這麼做的時候,通常原因是因為人類的本性而非脆弱的記憶力。這類事情中有一件事發生在1999年的太陽谷(Sun Valley)。

《滾雪球》書摘(二)

  巴菲特說話音調平穩,帶著鼻音,吐字快得如連珠炮,他將伊索聯繫和1990年代的大牛市聯繫到了一起,而他認為這個牛市就是瞎鬧。利潤的增長遠遠低於前期,但林子里的鳥卻變得昂貴,因為利率處於低水平,在如此低的利率水平,想持有現金的人數在減少。因此,投資者正在向林中鳥支付著聞所未聞的價格。有時,巴菲特會將其稱為“貪婪作祟”。

  聽眾席里坐滿了IT業的領頭人物,在從大牛市中攫得大筆財富的同時,他們也改變著世界,此刻,他們坐在那裡,緘默不言。投資資產組合里充斥、擠壓著各種估值奢侈的股票,而他們處於資產組合的第一線位置。他們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事。這是新模式,互聯網時代的黎明時刻。他們的態度是,巴菲特沒有權利說他們貪婪。沃倫——這個聚斂錢財數年、幾乎不往外拿的人,從這個車牌就能看出“節約”的吝嗇鬼,這個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思考如何賺錢的人,這個打破IT泡沫、沒搭乘IT列車的人——正在往他們的香檳里吐口水。

  巴菲特繼續他的發言。只有三種方式,股票可以保持一年10%或10%以上的增速。一是利率下降,保持在歷史低位。二是投資人——而不是雇員、政府或其他主體——在經濟中享有的份額高於歷史已有水平。19 他說,還有就是經濟的增速開始快於正常情況。20諸如此類的樂觀假設被巴菲特叫做“痴心妄想”。

  巴菲特說,有些人並不認為整個市場會繁榮,他們只是認為他們能夠從剩餘當中挑選出勝利者。巴菲特解釋說,雖然創新可能讓世界擺脫貧困,但是歷史上創新的投資者後期都沒有以高興收場,他一邊說,一邊像樂隊指揮那樣揮舞著手臂,成功的換上了另一張幻燈片。

  “ 這張幻燈片只有列示半頁內容,而這些內容來自於一張長達七十頁的清單,裡面包括了美國所有的汽車公司。”他在空中晃了晃那張完整的清單。“這上面有兩千家汽車公司:汽車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最重大的發明。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你在第一批汽車誕生的時代目睹國家是如何因為汽車而發展起來,那麼你可能會說,‘這是我必須要投資的領域。’但是,在幾年前的兩千多家汽車企業中,只有三家企業活了下來21。而且,曾幾何時,這三家公司的出售價格都低於其賬麵價值,即低於當初投入公司並留存下來的資金數額。因此,雖然汽車對美國產生了巨大的正面影響,但卻對投資者產生了相反的衝擊。”

  巴菲特放下清單,把手放進口袋。“好吧。有的時候,找出失敗者要容易得多。我想,在此之後,大家能得出顯而易見的結論。你應該做的當然之事是賣空經營不好的公司。”(賣空交易者認為股票價格會下跌,因此借來股票並賣出去。如果這麼做,那麼“賣空”利潤來自於把股票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回來。如果股票價格上漲,那賣空交易者會虧損。賣空通常都很有風險:因為你的預期和市場長期趨勢相反。)巴菲特點擊了一下,一張相關的幻燈片跳了出來:

  美國經營不善的企業數量

  1900——1700萬

  1998——500萬

  “坦白說,我很失望,因為巴菲特一家在整個這段期間都沒有進行賣空。其實,一直都有經營失敗的公司。”

  聽眾中有一些人輕笑起來,雖然聲音不大。他們的公司可能正在虧錢,但是他們心裡都確信自己是勝利者。超新星在天空的重大轉折點位置,閃耀著星光。毫無疑問,某一天,他們將在史冊上留下美名。

  再點擊一下,又出現一張幻燈片。

  “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二十一世紀另一項偉大的發明:飛機。從1919年到1939年,美國約有兩百多家航空公司。想象一下,當你在小鷹號時代,你是否能預見航空業的未來發展(Kitty Hawk,小鷹號是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名字——譯者註)。你可能會看到一個你做夢都想不到的世界。不過,假設你有此遠見,而且你也預見到所有這些人要麼希望坐著飛機走親訪友,要麼希望遠離親戚,要麼是其他任何可以在飛機里做的事。與此同時,你決定要對此進行投資。”

  “歷史上,對航空企業的所有股票投資都賺不到錢,和幾年前的情形如出一轍。”

  “因此,我想告訴你們:我真的願意這麼想——當我回到小鷹號時代,我會有足夠的遠見和公益心把ORVILLE給射下來。但我沒做到,我有愧於未來的資本投資人。”22

  下麵又是一陣輕笑。有些人開始對這種毫無新意、過時的例子提不起勁,但是出於尊敬,他們繼續聽巴菲特講下去。

  這時,巴菲特正在談論他們的公司業務。“推廣、宣傳年行業是很好的事,因為新行業很容易推銷出去。而要推銷現存的產品則非常艱難。相比之下,推銷沒什麼人懂的產品要容易得多,即使是虧損的產品,因為不存在量化的要求。”這番話直接針對席上聽眾,很有殺傷力。“但是,你知道,人們還是會不停的回來投資。這讓我想起來一個關於石油勘探商的故事。這人死後到了天堂。聖彼得說,“恩,我核對過你的情況,你符合所有資格條件。不過存在一個問題。”他說:“我們這裡有嚴格的居住區法律規定,我們讓所有石油勘探商呆在那一片。你也看到了,已經完全滿了,沒地兒給你了。”

  “這位石油勘探商說,‘你不介意我說四個字吧?”

  “聖彼得說,‘不介意。’”

  “因此,石油勘探商把手攏在嘴邊,大聲叫道:‘地獄有油。’”

  “當然的結果是,籠子的鎖開了,所有的石油勘探商們開始直往下沖。”

  “聖彼得說:‘這真是一招妙計,那麼,你進去吧,就跟在家一樣,隨意些。這片地兒都歸你了。’”

  “這位石油勘探商停了一會,然後說:‘不,我想我還是跟他們一起吧,畢竟,空穴不來風啊。’”23

  “恩,這就是人們認識、感受股票的方式。人們很容易相信,流言畢竟非虛這個道理。”

  這番話引起一陣不大不小的笑聲,然後笑聲嘎然而止,因為聽眾一下明白了巴菲特的話中之意——他們就跟石油勘探商一樣沒腦子,聽信傳言,跑到地獄去找石油。

  巴菲特的話鋒一轉,回到諺語中的林中鳥,以之結束了演講。他說,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場最終價格只反映出經濟的產出。

  巴菲特放上一張幻燈片,顯示出過去幾年的市場價值已經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巴菲特說,這意味著之後17年時間的市場狀況不會比1964-1981年的情況好多少,在這段時間,道瓊斯指數完全沒有增長——如果市場不出現下跌。“如果我必須給出這段時間的最有可能的收益率,那可能是6%。”24不過,最近的蓋勒普調查顯示,投資者們預期的股票收益率為13-22%。25

  巴菲特走到投影幕前。濃密的眉頭動來動去,他指著一張有一對赤身男女的漫畫圖 ——摘自一個關於股票市場的傳奇故事《客戶的游艇在哪裡?》(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26“男人對女人說:‘有些事沒法子對一個處女說得足夠徹底,無論是告訴她還是讓她看圖片。’”聽眾聽明白了,意思就是買互聯網股票的人被忽悠了。人們僵硬在那裡,一聲不吭。沒人笑得出來,輕笑、竊笑和哄笑都沒有。

  巴菲特像是看到這一切,他回到講臺,告訴聽眾們他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給他們帶來了“糖果包”。“我剛剛買了一家叫NETJETS的公司,它出售可分權所有的噴氣式飛機。我本想送你們一人一架灣流IV型飛機的1/4股。不過,當我到了機場,我就意識到對你們大部分人來說,這實在是太屈尊了。”這個時候,大家笑了起來。巴菲特繼續說,作為替代,他準備一人送一個珠寶商用的小型放大鏡,他們應該用來看看彼此太太手上戴的戒指——尤其要註意看第三位太太。

  此話頗有點睛之效,聽眾席上的人大笑起來,鼓掌歡呼。然後,人們又不做聲了。一股怨氣的暗流席卷整個房間。在1999年太陽谷年會上,關於股票市場過度膨脹的演講就像是對一屋子聲名狼藉的人宣揚貞潔。巴菲特的發言也許對聽眾產生吸引力,坐在椅子上不離去,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會打算放棄。

  不過,有些人認為他們聽到了很重要的事情。“很了不起,這是關於股票市場的基礎教程,一節課就蘊涵了一切。”這是蓋茨的想法。27手握資金的投資經理則發現這次演講令人感到安慰、身心通暢。

  巴菲特搖了搖一本書。“這本書對1929年狂躁的股市進行了非常了扎實的分析,充滿了智慧。EDGAR LAWRANCE SMITH的《用普通股進行長期投資》(Common Stocks as Long Term Investments)證明瞭,股票收益總是高於債券。史密斯發現了五個原因,但是其中最新穎的一個原因是,公司可以保留盈利的一部分,然後以同樣的回報率進行再投資。這就是利潤再投資——1924年的創新理念。但是,正如我的導師本·格雷厄姆以前一直說的‘好主意帶給你的麻煩多於壞主意’,因為你會忘記好主意是有限制條件的。凱恩斯LORD在他的書的序言中寫道,‘對從歷史預期的未來進行預測,這是非常危險的事。’”28

  巴菲特已經回到同樣的話題:即人們不能從前幾年股票價格的加速上漲進行外推。“現在,還有沒有什麼人沒被我挖苦到?”29他暫停了一下。這是一句反問;可沒人舉手。

  “謝謝各位!”巴菲特如此結束了發言。

  巴菲特的信條是“表揚單個人,批評一類人”。他並不是故意要把演講弄得這麼挑釁和倒胃口——因為他也非常在意別人怎麼看他。他並沒有對罪魁禍首點名道姓,他認為這些人不會把他的笑話往心裡去。他的觀點論述如此的強而有力,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以至於他認為,即使是有人不喜歡他的觀點所傳遞的信息,他們也必須要承認其威力。聽眾們所感受到的所有不適均未被明確的表達出來。之後,巴菲特一直回答問題,直到會議結束。人們開始起身,對他的演講報以掌聲。無論他們對巴菲特的演說持何種態度——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本次演講堪為體現功力之作。

  在投資行業,五年時間的傑出投資業績是非常有說明性的成就,巴菲特在這個行業浸淫四十四年,一直處在第一流的位置。但是,隨著記錄的拉長,問題也在一直逼近:巴菲特什麼時候會停止腳步?他會宣告結束其主導支配地位?或是發生某項重大變動罷黜其位?現在,對有些人來說,是時候了。也許,可以用個人電腦這樣的發明,再加上像互聯網這樣具有說服性的某項技術,來說服或反駁巴菲特。但是,巴菲特顯然對可以免費獲取的信息置之不理,而且拒絕千禧年正到來的現實。當人們嘀咕著里禮貌客套話“沃倫,演講非常精彩!”的時候,這些年輕的名流們其實心不在焉,對巴菲特的觀點不以為然。30

  重點不在於巴菲特錯了,而在於即使他最後被證明是對的,但他對未來投資的嚴厲預期和他傳奇的過去形成瞭如此鮮明的對比。在巴菲特早期輝煌的日子里,股票價格很便宜,巴菲特一把一把的把股票積攢到一塊,幾乎就他一個人註意到了地上無人問津的金蘋果。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障礙越來越多,投資、具備優勢、發現人所未見的事物,這些事情的難度都在增大。因此,既然現在是新生力量登場的時間,那個對他們進行說教的巴菲特是何許人?那個聲稱他們會斷送牛市、掙不到錢的人又是誰?

  ……

  在夜晚的最後,煙火爆響,划過天際,太陽谷1999年會成為又一件令人愉悅的壯麗盛事。然而,大多數人所記住的不是划水或溜冰表演,而是巴菲特對股票的演講——確切的說,這是三十年時間里,他發表的首次預言。

《滾雪球》書摘(三)

  差不多21歲時,沃倫已經對他自己的投資能力超級自信。到1951年底,他已經將他的資產從9804美元增值到19738美元。也就是說,他在一年之內掙了 75%。雖然他理所當然地咨詢過他的父親和本傑明·格雷厄姆,可讓他吃驚的是,兩個人都表示,“也許你要等上幾年。”格雷厄姆——一如既往——認為這個市場太高了。而霍華德(Howard)持悲觀態度,他喜歡礦業類股、黃金類股或者其他可以抵禦通脹的投資產品。他並不認為其他任何一種投資將會是好的投資,所以他很擔心兒子的將來。

  這些對沃倫而言都沒有意義,因為自1929年以來,商業價值得到了巨大增長。

  “當市場高估時,有時這絕對是你所看見的相反的效果。我已經研究過這些公司。我就是不能明白你們為什麼不想去擁有它們。這是在微觀的層面上,不是對經濟增長或者類似的什麼做評估。我是在和微觀的錢打交道。就我看來,不去擁有它們簡直是瘋了。可是在另外一端有智商為200的本和我的父親,本和其他一些經驗人士告訴我要等待,而我的父親,如果他叫我從窗戶走出去,我是一定會照做的。”然而,他仍然做出了挑戰兩位權威人士——他的父親和格雷厄姆——的決定,於他而言這是很重要的一步。這要求他要考慮自己的判斷優於他們的可能性以及他最深深尊敬的兩個人思考是否不夠理性。他依然確信自己是正確的。如果他的父親讓他從窗戶走出去,他也許真的會做——不過如果這意味著丟棄滿是便宜股票的穆迪手冊(a Moody's Manual),那他可不幹。

  事實上,他看到的機會太多了以致他們第一次調整借錢方面的事宜。他願意承擔等於他資產凈值四分之一的債務。“我缺錢投資。如果我對一隻股票很上心那我就不得不賣掉一些其他的股票。我厭惡借錢,不過我還是從Omaha國家銀行(the Omaha national bank)貸了大約5000美元。因為我還不滿21歲所以我父親不得不為這筆貸款聯合署名。銀行家戴維斯先生把整個過程搞的象個成年儀式。他說了類似這樣的話,‘現在你是一個男人了’然後又提到了5000美元,‘這是個神聖的責任,我們知道你已經具備了將它還回來的品質。’整個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而我就一直坐在這張大桌子的旁邊。”

  霍華德也許會覺得為兒子的貸款聯合署名既驕傲又有點愚蠢,因為沃倫成為一名羽翼豐滿的商人已經至少十二年了。既然沃倫已經下定決心,霍華德願意帶他去自己的Buffet-Falk公司——同時建議他去當地著名的柯克帕特裡克.佩蒂斯公司(Kirkpatrick Pettis Co.)面試,見識一下Omaha最好的經紀公司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我去見了斯圖爾特·柯克帕特裡克(Stewart Kirkpatrick),面試中間我說我想要聰明的客戶。我將努力尋找那些有理解能力的人。而柯克帕特裡克表示,事實上,不必擔心他們夠不夠聰明,而要關心他們是不是有錢。這樣很好,你不可能因此去衝撞他,而我除了父親的公司,也不想去其他任何地方工作。”

  在Buffet-Falk,沃倫被安置在沒有空調的四間私人辦公室中的一間,緊挨著“籠子”,那是職員處理錢和證券的一塊用玻璃圍住的區域。他開始向他認識的最安全的人——姨媽和大學朋友們推銷他最喜歡的股票,包括他在沃頓的第一個室友查克·彼得森(Chuck Peterson),他當時在Omaha從事房地產行業,他們又重新取得了聯繫。

  “ 我打的第一個電話是給我的姨媽愛麗絲,我賣給她100股GEICO(政府員工保險公司,是美國第四大客戶汽車保險公司——譯者註)。她讓我感覺良好。她對我很感興趣。接著,我讓弗雷德、史坦貝克、查克·彼得森等等我能找到的人都買了。但大多數是我自己買了。因為其他人不買,我就想辦法自己再買5股。我有一個野心。我想擁有這家公司1%。(千分之一)的股份。現在它總共有175 000股,我計算出,如果這家公司有一天能值10億美元而我又有千分之一的股份,那我也有100萬美元了。所以我需要175股。”

  同時,沃倫的工作還包括接受委托賣股票。但在這個狹小的圈子之外,他發現碰到了幾乎無法剋服的困難。他開始遇到他的父親當初創立這家經紀公司時面對的障礙,嘗到那些Omaha古老家族的人——銀行、牧場、啤酒廠以及大百貨商店的擁有者對這個雜貨商的孫子嗤之以鼻的滋味。現在他的父母已經回華盛頓,孤身一人留在 Omaha,沃倫感覺自己得不到一點尊重。

  那時侯所有的股票都靠提供全面服務的股票經紀人來賣,大多數人買單個的股票而非基金。所有人統一支付一股6美分的固定佣金。交易作為人際關係的一部分,都是當面成交或者是通過電話達成。每一筆交易都是在和“你的經紀人”聊上幾分鐘後就發生的,“你的經紀人”既是商人,又是咨詢顧問,還是朋友。他也許就住在你家附近,你能在聚會上看到他,你和他在你的鄉村俱樂部打高爾夫,或者他來參加你女兒的婚禮。通用汽車每年會出新款汽車,而一個生意人交易汽車的次數可能比股票還多。那就是說,如果他有股票的話。

  大客戶們並不把沃倫當回事。內布拉斯加聯合製造廠(Nebraska Consolidated Mills),他父親的一個客戶,曾經安排他在早上5點30分出來。 “我21歲了。我圍著這些人賣股票。而當我把一切都安排好時,他們會問,‘你父親是怎麼看的?’我總是碰到這種情況。” 沃倫看起來像“傻瓜”一樣,努力地去推銷。他不知道如何解讀別人,不會稍稍交談,當然也不是一個好的聽眾。他談話的方式是宣傳而不是接收。一緊張,他就會像一個消防水管一樣滔滔不絕地講那些他喜歡的股票的信息。一些潛在的客戶聽著他的高音調,通過其他渠道驗證,然後利用他的思想,最後卻從其他經紀人那兒買股票,他卻拿不到佣金。沃倫震驚於這些和他面對面說話,而且還會一次又一次在城裡碰面的人的背信棄義。他感覺自己被欺騙了。有些時候他只是感到困惑。一次他去拜訪一位70多歲的家伙。他的桌上堆滿了鈔票,而秘書就坐在他的膝蓋上。她親吻他一次,他就給她1美元。

  “我父親沒有教過我在這種場合下應該怎麼做。總的來講,我沒有得到增援。當我第一次開始賣GEICO的股票,Buffet-Falk在市中心有一間小辦公室,股票憑證會過來而上面有傑羅姆.紐曼(Jerome Newman)的名字。我是從他那兒買到的股票。那些Buffet-Falk里的家伙們會說,‘天呀,如果你覺得你比傑瑞.紐曼(Jerry Newman)還聰明。。。。。。’”

  事實上,Graham-Newman正在籌建新的合伙關係,一些投資人於是拋出GEICO的股票以籌集資金加入。因此事實上是他們在賣股票,而不是Graham-Newman。沃倫並不瞭解這些。他也不關心是誰在賣GEICO。他從未想過去問公司里的人為什麼他們要出售股票。他對自己的觀點毫不動搖,也從不隱瞞這一點。

  “在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中間,有大學學歷的我是個聰明人。有一次,一個叫拉爾夫。坎貝爾(Ralph Campbell)的保險經紀人過來見法爾科(Falk)先生,他說:‘為什麼這個孩子在到處推銷這家公司?’GEICO不用保險經紀人,於是我回答,‘Campbell先生,你最好買點這個股票當作失業保險。’”

  戴爾·卡耐基的第一條原則——不要吹毛求疵——還沒有被充分理解。沃倫用後來招牌式的巴菲特的智慧去顯示他比其他任何人懂的多,但是人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21歲的年輕人的才智呢?然而他做到了。看到他不分晝夜地查閱手冊、汲取知識,Buffet-Falk里的人肯定被嚇壞了。

《滾雪球》評論

美國《商業周刊》的評論

  無比專註的巴菲特

  億萬投資家第一本授權官方傳記,深度探究非凡心智,及時洞察財富人生

  撰稿:艾米·費爾德曼(Amy Feldman)

  半個多世紀以來,沃倫·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了時機。因此,他選擇9月下旬也就不足為奇了,第一本經他授權的官方傳記公開出版,而頭版頭條卻充斥著金融危機的消息,這是他之前都警告過的;而幾天之前,他還剛剛同意為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註資50億美元

  對於這位傳奇投資家,我們並不陌生,尤其是通過羅傑·洛溫斯坦(Roger Lowenstein)的《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一書,我們對他有了深入的瞭解。現在,愛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的前保險分析師,再次將這位奧馬哈之神敏銳和個性的一面呈現在了我們面前,這就是——《滾雪球: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

  施羅德歷時5年,潛心研究各種資料包括以前從未公開過的檔案文件,為讀者描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巴菲特,他執著,痴迷,幼時備受母親打擊傷害,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一個小孩想要什麼以及怎樣得到那些東西。這裡,讀者將會再次見到這個熟悉的,酷愛漢堡、可樂,時不時說幾句名言警句,而又不太入流的家伙。但是,《滾雪球》(為了取得成功,要找到濕雪和一道長長的陡坡,巴菲特提議)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銳,它深入到心靈深處挖掘其成功秘訣。他的長期投資取得了驚人的回報,甚至有些學者都不敢相信,認為這隻是僥幸成功。

  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歸結為“專註”。施羅德寫道:“他除了關註商業活動外,幾乎對其他一切如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築等全都充耳不聞——因此他能夠專心致志追尋自己的激情。”施羅德說,在小時候,沃倫就隨身攜帶著自己最珍貴的財產,自動換幣器。而10歲時,父親提出帶他旅行,他要求去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不久之後,巴菲特讀到了一本名為《賺1000美元的1000招》的書,他對朋友說要在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蕭條中,一個孩子敢說出這樣的話,可真是膽大包天,聽上去有點傻得透頂了,”施羅德寫道。“但是…… 他很肯定自己能夠實現這一夢想。”

  當然,他確實做到,並且還不止這些。大學畢業後,巴菲特被哈佛商學院拒絕,於是他來到哥倫比亞大學,投身名揚四海的本傑明·格林厄姆的門下,成為他的學生,這是《聰明的投資人》一書的作者,價值投資之父。巴菲特從格林厄姆那裡明白了市場先生的危險,並且學會瞭如何拋開市場行情分析公司價值的秘訣。

  他開始購買“煙蒂型股票”,只剩一口氣,即將出局的公司,最終買進了美國商業史上一些最偉大的品牌,包括可口可樂吉列,以及其他的私營公司,如內布拉斯加傢具城(Nebraska Furniture Mart)和喜詩糖果公司(See's Candies)。巴菲特投資戰車的核心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也是施羅德第一次和他接觸的原因——該公司主要經營保險業務,麾下包括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險公司(General Re)。這些公司都很賺錢,為巴菲特賺取了大量可供投資的資金

  巴菲特的方法,源自格林厄姆,同時又有獨創,十分簡單:評估投資價值規避風險,保留安全邊際,讓複利發揮實際功效。儘管在60年代的賭博性投資和90年代互聯網的泡沫時期,人們都卷入了這一狂潮之中,而巴菲特的原則依然沒有改變。他只買自己能夠理解和評估的股票,並且想在很便宜時買進。“任何人都明白這些簡單的想法,”施羅德寫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去實行。”

  對那些已經瞭解巴菲特故事的人來說,施羅德這本書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就是它史詩般的視野。她為我們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巴菲特的一家,包括他曾經擔任共和黨國會議員的父親沃倫·霍華德,同他一樣恪守道德原則;脾氣乖戾的母親利拉(Leila),因為她母親一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卧病不起需要人照顧,所以也造就了她這種脾性;他的妻子蘇珊,三個孩子的母親,以及阿斯特麗德(Astrid),沃倫的情婦。(阿斯特麗德和沃倫在2006年結婚,此時據蘇珊去世已經兩年了。)

  雖然除去註釋和索引本書仍然厚達838 頁,但是它重點突出,明確,並且一位優秀的編輯已經刪掉了施羅德的一些口頭禪,如“elephant bumping”,用來表示財富和權利的積累。儘管有這些微小的瑕疵,《滾雪球》仍然是一本精煉而有又引人入勝的傑作,趕緊讀讀吧——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

  同時,施羅德也提醒讀者,巴菲特首創的新詞“定時炸彈(time bombs)”可以追溯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02年的股東報告中,並且說他們瘋狂的擴張,可能會“引發金融災難的連鎖反應”,她這樣寫道。

  很遺憾,沒有人仔細聽,但是正如施羅德所寫:“在2008年春天的混亂之中,巴菲特坐在那裡,在他近6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所思考的價值和風險一直都沒有改變,總是有人在說規則已經變了。但是,他說,只有短線投資,你才可以這麼認為。

  艾米·費爾德曼,個人業務部門副主編。

美國《時報書評》

  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的成長(以及其公司的成長)

  撰稿:珍尼特·瑪斯林 (Janet Maslin)

  出版:2008年9月28日

  1940 年,10歲的巴菲特被帶到了紐約,這是父親送給他的生日禮物。有些孩子可能渴望去馬戲團或者動物園,而小沃倫卻想去參觀華爾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他設法見到了西德尼·溫伯格 (Sidney Weinberg),高盛投資銀行的高級合伙人,並且同他進行了交談。在他們的談話結束時,Weinberg把手放在小男孩的肩上,問道,“沃倫,你喜歡什麼股票?”從此以後,人們就一直不斷地問他這個問題。

  據《福布斯》報道,68年之後,巴菲特先生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剛剛宣佈為高盛公司註資50億美元,對它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時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資產凈值。他的見解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對《滾雪球》這本傳記,他以極大的熱情配合作者,因此即使裡面只涉及一些棒球問題,也將會十分有意義。本書深入到他的內心深處,囊括了他的方方面面,講述了一個個迷人的故事。

  選擇愛麗絲·施羅德作為他的傳記作者,巴菲特十分明智,因為他找到了一個欣賞他的傳記作者,並且和他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同時這位作者也具有高超的駕馭能力,縱橫捭闔,收縮自如,娓娓道來巴菲特的離奇故事,抽絲剝繭地理清他那盤根錯節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商業帝國。施羅德女士不僅僅對本書主人公的傳奇故事瞭如指掌,同時也敏銳把握到他對當前經濟危機的精確預見。並且她十分善於分析財政問題。這本詳盡、生動的傳記,不僅僅會吸引那些對巴菲特感興趣的讀者,同時也能吸引那些關註他成功秘訣的讀者。

  巴菲特先生兩歲時拍過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咧著嘴,露著牙,嘿嘿地笑著,手中緊緊抓著一個玩具,放在胸前,一點也看不出來他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他酷愛數值計算和神秘研究,在奧馬哈的教堂中,他會計算和對比那些神職作曲家的壽命。因闌尾炎住進天主教的醫院里時,他會收集修女們的指紋儲存起來,以免將來有人犯罪好作為證據。

  從6歲起,他開始夢想賺錢,並且把自己的收入積攢起來。當他看到一美元時,他知道通過複利最終會成為10美元。(他一直到晚年才開始投身慈善事業,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這個。)在14歲,他通過送報賺到的錢已經夠上繳稅了,不過只有7美元,他扣除了手錶和自行車這些營業費用

  可以很肯定,巴菲特先生是他所在的高中唯一一個擁有農場,並且比老師賺錢多的學生。高中畢業後,他該上大學了,“大學只會讓我放慢速度,”他回憶道。儘管如此,他還是來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學習,惡作劇,不修邊幅,早熟,使他很快就聲名遠揚。

  被哈佛大學商學院拒絕成了他一生的轉折點,最後他決定上哥倫比亞大學。那裡的本傑明·格林厄姆教授,《聰明的投資人》一書的作者,成了他的導師和榜樣。在格林厄姆安全分析思想的熏陶下,“沃倫的眼前豁然開朗,就像一位一生都住在洞穴中的原始人,突然間走出了洞穴,第一次見到陽光一樣。”

  他那超人的毅力不僅僅幫他搜尋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同時也被用在他的個人生活中。雖然無法博得蘇珊·湯普森的歡心,但是他精明地轉向了她的父親,並博得了他的青睞,最終把她變成了蘇珊·巴菲特。在他們三個孩子的眼中,父親是個冷淡而又老於世故的人,“自由散漫,沉默寡言,身穿絲質睡衣,翹著雙腳,坐在桌旁,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盯著《華爾街時報》。”但是,爸爸卻用他的研究賺取了驚人的利潤。只有當蘇珊不小心把股利支票投入火爐並且迅速撿出來時,她才會發現自己的丈夫究竟賺了多少錢。

  《滾雪球》(這個名字也指巴菲特先生積聚財富的方式)追蹤他成為世界頭號富豪的足跡,避免落入“然後他買進……”之類的俗套。本書之所以生動活潑,主要也是因為描述了巴菲特先生身邊那些爭強好勝,一毛不拔的人,以及他和這些人的精彩鬥爭。巴菲特先生商業上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與社會名流交往的結果,而他自己卻很像不諧世事的鄉巴佬。書中詳細描述了他和《華盛頓郵報》的凱瑟琳之間的離奇友誼,一種不合常規的曖昧關係,因為他聲稱,喜劇《萊爾·阿布納(Li’l Abner)》中的黛西·梅(Daisy Mae)是他所喜愛的完美女性。不管怎樣,巴菲特先生總是不斷地需要漢堡和母性的關懷,因此,他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女人,有蘇珊,有情人(阿斯特麗德· 孟克斯Astrid Menks,後來嫁給了他),還有其他關係密切的女人。

  關於巴菲特的女性朋友,流傳著許多很有意思的軼聞趣事,有一次,一個朋友恰巧住在了巴菲特曾經住過的格林厄姆家的客房裡,她突然給巴菲特先生打電話,吃驚地告訴他,浴室里竟然掛著畢加索的真畫。他回答說,他在那間客房住了很多年了,從來沒有註意過這幅畫,他只看到浴室里提供免費的香波。

  《滾雪球》對一些著名人士的描寫同樣精彩,這包括索尼公司創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以及比爾·蓋茨,這些都是巴菲特先生一眼就看作是性情相投的人。書中描述了許多成功的故事,比如關於《奧馬哈太陽報》的成功,這是巴菲特先生控股的一家報社,曾經揭露了弗拉納根神父在兒童城籌款問題上的醜聞。還有一些十分恰當地把握時機的商業故事。1991年所羅門公司瀕臨破產,巴菲特先生被迫伸手相助,施羅德女士在書中深入全面地描述了這一事件,同時也總結了撤銷管制後的經驗教訓,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以及政府出手拯救金融機構的危險。

  在深入刻畫巴菲特先生的形象時,《滾雪球》沒有過分強調他的重要性。在一個接一個的故事中,施羅德女士已經不言自明地表達了這一意圖。“在歷史上,沒有那一群股東,”她寫道,一隻眼睛盯著她主人公的傳記,而另一隻眼卻盯著他的遺留之物,“會像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們懷念巴菲特一樣懷念他們自己的CEO,畢竟他終將遠去。”

滾雪球 第一部分

  他從椅子上躍起,收回思維,幾大步跨過房間。落身坐進一把金芥末色的扶手椅子,他身子前傾,那神情不像一位72歲的金融家,更像是一個炫耀初戀的少年。如何詮釋這個故事,要採訪其他哪些人,內容要寫些什麼:這本書由我全權構思。巴菲特詳盡談論了人類天性和記憶力的脆弱,然後說道:“當我的觀點和他人不同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愛麗斯,選擇不太討巧的那個。”

不作逢迎

  沃倫·巴菲特靠向椅子的後背,長腿交叉於膝,坐在他父親那張簡樸的木桌後面。他那件價值不菲的傑尼亞上裝在肩膀處束皺成一團,像一件未經剪裁、批量生產的成衣。每天,無論伯克希爾·哈撒韋總部的其他15名員工如何隨意著裝,他的這件衣服都會24小時保持這個樣子。他穿著一件普通無奇的白襯衫,襯衣領子太小,被撐得鼓鼓的,遠離領結一大截,看上去像是他當年輕商人時留下來的,而且在過去四十年他似乎都忘了量一量脖子的尺寸。

  他的手穿過幾縷花白頭髮,抱於腦後。粗濃、蓬鬆的右眉毛聳在玳瑁眼鏡上方。很多時候,這眉毛展示出他的懷疑、知情瞭然或是迷惑不解。一眨眼功夫,他又會帶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令任性的眉毛增添迷人魅力。不過,他那淡藍色的眼睛精光聚斂,若有所思。

  窗外,奧馬哈晚春的清晨景色怡人,但是褐色的木製百葉窗窗門緊閉,遮蔽了滿簾春色。衝著桌子方向播放的電視被調到CNBC頻道。雖然電視沒有聲音,但屏幕最下方滾動的文字全天都在滿足巴菲特的新聞需求。有好幾年,裡面播放的新聞經常都與巴菲特有關,這讓他感到很高興。

  然而實際上,只有廖廖數人非常的瞭解巴菲特。我和他相識了6年,一開始,我的身份是研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的金融分析師。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之間建立了友誼。但如今,我依然需要更好的去認識他、瞭解他。我們坐在沃倫的辦公室里的原因是,他不打算自己動手寫一本書。動來動去的眉毛配合著說話的節奏,他反覆說道:“你會幹得比我更好,愛麗斯。我很高興是你來寫這本書,而不是我。”他這麼說的原因之後會一一道出。話語之間,我們開始從最接近他內心的東西聊起。

  “沃倫,這念頭到底怎麼形成的?對賺錢竟會如此的用心?”

  他的眼神望向遠處,看了一會兒,腦中思緒萬千:跳躍、搜尋那些儲存在大腦中的記憶。然後,沃倫開始講他的故事:“巴爾扎克說,每一筆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樁罪惡,但伯克希爾決非如此。”

  他從椅子上躍起,收回思維,幾大步跨過房間。落身坐進一把金芥末色的扶手椅子,他身子前傾,那神情不像一位72歲的金融家,更像是一個炫耀初戀的少年。如何詮釋這個故事,要採訪其他哪些人,內容要寫些什麼:這本書由我全權構思。巴菲特詳盡談論了人類天性和記憶力的脆弱,然後說道:“當我的觀點和他人不同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愛麗斯,選擇不太討巧的那個。”

  巴菲特給我上了很多課,其中最精彩的一些就來自對他的觀察。第一堂課就是:以謙卑之態而屈人之兵。

沃倫,你怎麼了?

  巴菲特的300億美元財產幾乎全部——99%——投資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他在太陽谷曾談到過,市場稱重功能如何比投票功能更重要。但正是投票機對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看法決定了他演講之後的股票價格。人們之所以關註他是因為他富有。因此,當他預期市場可能令投資者失望上17年的時候,他是站在懸崖邊上,他很清楚這點。如果他錯了,他不僅會成為太陽谷的笑柄,而且在全球最富有的人的記錄本手冊上,他的個人排名也會下降。巴菲特可是很關註這個排名。

  整個1990年代的末期,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BRK令他名聲大噪,因為BRK的表現遠遠超過市場水平,並持續到1998年6月的每股80 900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股股票就可以買一套小型的產權獨立公寓,這在美國公司中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對巴菲特而言,公司股票價格是衡量其成功的簡易標尺。從巴菲特以7.5美元/股的價格買下BRK的那天起,BRK就一路處於上升曲線。即使股票市場在1990年代末ROCK,但是購買BRK並堅持持有的投資人獲利不菲,一直到1999年。

  但是此時,巴菲特發現他自己站在一類不受歡迎的股票的下沉平臺上,看著“T&T”(信息技術和電訊行業)類股票上漲。1999年8月,BRK跌到65 000美元/股。對一家大型成熟、每年為投資者賺4億美元企業,應該支付多少錢呢?對一家小型新生、虧錢的企業,又應該支付什麼價格呢?

  ·Toys“R”Us公司每年賺4億美元,年銷售額110億美元。

  ·eToys公司每年虧1.23億美元,銷售額只有1億美元。

  市場投票機號稱eToys價值49億美元,而Toy “R”Us公司價值10億美元,低於前者。這其中的假設是eToys公司將通過互聯網衝擊Toys“R”Us公司。

  懸於市場上空的疑雲在於時間問題。專家們都預期災難可能在1999年12月31日午夜發生,因為全球的電腦的程式不能解決“2”開頭的日期問題。害怕市場產生恐慌,FED開始迅速增加貨幣供應量以解決現金短缺問題,以防全國的ATM機立馬被凍結。因此,經過FED的增壓推動,太陽谷年會之後不久,市場急速上升,就像7月4日國慶日的爆竹。如果你在1月份在NASDAQ(全部由信息技術股票組成的股票指數)市場投資了1美元,那你下的賭註現在就是1.25美元。而投在BRK上的賭註只值80美分。到十二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年底收盤上漲了25%。而NASDAQ則BLAST突破了4,000點大關,不可思議的上漲了86%。BRK下跌到56,100美元/股。僅僅幾個月時間,BRK過去幾年的領先地位就被大大動搖了。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金融評論嘲笑巴菲特已經是舊日黃花,是完成時。如今,在新千年即將來臨之日,巴菲特成為《巴倫》周刊的封面人物,大標題是:“沃倫,你怎麼了?”封面文章寫道,巴菲特狠狠地摔了一個跟頭。巴菲特面臨著從未曾遭遇的負面新聞報道,如駕馭著潘普洛納奔牛。他反覆重述:“我知道市場會變化,我只是不知道變化的時間。”巴菲特大受刺激的神經讓他迫切的想要反擊,不過最終,他隻字未提,未作任何回應。

  快到1999年年底的時候,即使是眾多跟隨巴菲特風格的長期“價值投資者”要麼結束了自己的公司或業務,要麼放棄了“價值投資”,買了IT類股票。但是,巴菲特沒有這麼做。被他稱為“內部記分卡”的東西 ——在進行金融投資決策時,他骨子裡具有的堅韌——讓他避免了搖擺不定。

  “我覺得我處境不妙。西斯廷教堂坐落在那裡,我在遠處作畫。人們說:‘哇,那幅畫真是好看極了!’,這個時候,我喜歡我的畫。不過,這是我的畫,如果有人說:‘為什麼你不多用點紅色代替藍色?’拜托,這是我的畫,我不在乎畫的賣價。畫本身不會完結,這是它最了不起的一點。”

  “人們行事的一大問題在於,他們是否擁有‘內部記分卡’還是‘外部記分卡’。如果內部記分卡能令你感到滿意,它將非常有用。我經常這麼做的。我想說:‘聽著。你想做世間最偉大的情人,卻令大家認為你是世上最差勁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勁的情人,但卻讓人們認為你是世間最偉大的情人。這兩者之間,你做何選擇?’恩,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還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無視你的成果,那麼,你是想被當作世間最偉大的投資者,但實際投資記錄卻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資者?還是願意被認為是全世界最無能,而實際上卻是最優秀的投資者?”

  “在教導子女的時候,我認為,他們在非常、非常年幼的時候學到一課來自於父母的關註重點。如果父母忽視、抹殺你真實的行為,重視的是全世界怎麼看待你,那麼,你最終將使用外部記分卡。而我的父親:他是個100%的內部記分卡使用者。”

  “他是一位真正不隨大流的獨行者,但是,他並不是刻意為之。他只是不在乎他人的評價。我的父親教會我應該怎樣生活。我從未見過任何人做到像他一樣。”

浴缸障礙賽跑

  沃倫是個內向的小孩,他能數小時的沉迷在火車模型目錄中。不過,作為一個學齡前的孩子,他有時不會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他在朋友傑克·弗斯特家則會流露對傑克好心腸的母親海茲爾孩子般的依戀。日子一長,他逐漸養成習慣,在鄰居和親戚家裡待上很長的時間。沃倫最喜歡父親的妹妹艾麗絲,一位高個子女士,一直未婚,和沃倫的祖父住在家裡,教授家政課。她讓沃倫感到很溫暖,對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很有興趣,想方設法的激發和啟發他。

  到沃倫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愛好和興趣都是圍繞著數字打轉。6歲左右,他非常著迷於精確的用秒來記錄時間,非常想要得到一隻秒錶。艾麗絲並不是簡單的無條件送這件重要的禮物,她想得更周到。“她很愛我,”沃倫說,“但是她仍然會附加一兩個條件,我得吃龍鬚菜之類的東西,禮物能激發我吃這些東西的動機。而我最終得到了一隻秒錶。”

  沃倫拿起他的秒錶,叫他的姐姐妹妹和他到浴室,一起觀看他發明的新游戲。他在浴缸里裝滿水,拾起他的彈珠。每個彈珠都有自己的名字。他把它們放在浴缸後面的水平邊緣上,排成一排。然後,他把彈珠掃進水,同時按下秒錶。他們沿著瓷制浴缸的斜面向下滾,發出碰擊聲,然後擊中水面,跳進水中。這些彈珠相互追趕,向浴缸塞子奔去。當第一個彈珠到達目的地,沃倫就按下秒錶,宣佈勝利者。他的姐姐妹妹看著他一遍又一遍的讓彈珠賽跑,想要提高他們的成績。彈珠不會疲倦,秒錶也不會出錯,還有沃倫,似乎從不會對這種重覆游戲感到厭倦——不過,他的觀眾可不像他。

  沃倫隨時隨地都在思考數字,即使在教堂也這樣。他喜歡聽佈道,但餘下的那些讓他感到無聊;他通過贊美詩集中贊美歌作曲者們的出生、死亡日期來計算他們的壽命,以此消磨時間。他認為,修道士應該因為他們的信仰和忠誠而得到獎勵。他假設贊美歌作者的壽命長於平均壽命。活得比平均年齡長對他來說是個很重要的目標。但是,他發現,虔誠對長壽無所裨益。因為體會不到任何對個人的仁慈和恩惠,沃倫開始對宗教有所懷疑。

  不過,浴缸障礙賽和他所收集的贊美歌作者的信息教會了他一些其他的事情,一些有價值的事。他學會了計算概率。沃倫環視周圍,到處都存在可以計算概率的事物。關鍵就在於收集信息,你能夠找到多少是多少,盡你所能。

1000招

  即使沃倫還依然享受著普通男孩的娛樂活動:打籃球、玩乒乓,收集錢幣和郵票;即使全家陷入對小個子、親切的外祖父的哀悼,但他還是滿懷激情地工作,為的是那前方所見的未來,那放眼可及的未來。他想掙錢。

  “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後,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為自己工作。我不想別人主導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助他一臂之力的工具很快落入他的掌中。那天,在圖書館,一本書在書架上向他招手。這本書帶著銀色光澤的封皮閃爍著光亮,如同一堆錢幣,暗示著其內容的價值所在。受到書名的吸引,沃倫打開這本書,立即就迷上了,書的名字是《賺1000美元的1000招》,換句話說,就是“如何賺到100萬美元的方法”!

  封面之下有一張照片,一個小個兒男人凝視著一堆巨大的錢幣。“機會在敲門。”書的正文第一頁這麼寫著,“在美國曆史上,對一個手持小小資本開始創業的人來說,時間條件從未像現在這樣有利。”

  好一個想法啊!“過去,我們都聽到了大量關於時機的東西……和今天等待那些有膽識、有謀略的人的機會相比,昨天的機會什麼都不是。所創造的財富會令ASTOR和洛克菲勒的財富相形見絀。”這些文字如甜美的天堂幻想浮現在沃倫·巴菲特的眼前,他更快的翻動書頁。

  “ 不過,”這本書警告說,“你不可能成功,除非你開始行動。要賺錢的方式就是開始行動……美國有成千上百想要發大財的人都無法如願,因為他們在等待著這種情況或那種情形發生。”行動!這本書如此勸誡,並說明瞭如何展開行動。《賺1000美元的1000招》裡面有大量的實用商業建議和賺錢的想法,以“錢的故事 ”開篇,文字通俗易懂,文風親切和善,就像是一個人坐在前門的門階上和朋友談話。書的有些想法存在局限——如山羊制酪業和玩具醫院——但是很多都很實用。抓住沃倫的一個想法是本尼威特秤(pennyweight)。如果沃倫有一個稱重機,他會一天稱重50次。他很有把握的認為,其他人也會付錢這麼做。

  “稱重機賺錢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會買一臺稱重機,然後用利潤買更多的稱重機。無須太久,我會有20台稱重機,每個人一天稱50次。我想,錢就放在那兒呢。錢又生錢,還有什麼比這更來錢呢?”

  “複利”的想法深深的觸動了沃倫,這具有關鍵的重要性。這本書告訴他,自己可以掙1,000美元。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長10%:5年內,1,000美元變成1,600多美元;10年內,將近2,600美元;25年內,將超過1,0800美元。

  當以固定增長率逐年變大的時候,數字會發生爆炸性增長,這就是一小筆錢如何形成一大筆財富的途徑。沃倫可以清晰的構想這些錢的複利未來,正如他把雪球滾過草坪而讓雪球變大的道理一樣。沃倫開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時間。複利把現在嫁給了未來,如果若幹年後,1美元成了10美元,那在他的腦子裡,這兩個數字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坐在朋友家的門階上,沃倫宣佈自己在35歲的時候將會是一名百萬富翁。一個孩子在大蕭條的1941年說出這一言論,很是大膽放肆,而且聽上去近乎是在犯傻。不過他的計算——還有那本書——表示說這件事是有可能的。沃倫有25年的時間,他想要更多的錢。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他一開始掙到的錢越多,資金複利的時間越長,他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高。

  一年之後,他創造出實現夢想的核心現實。讓家裡人感到好玩和吃驚的事是,到1942年的春天,沃倫已經有120美元了。

  姐姐多麗絲被招募為合伙人,沃倫為自己和多麗絲買了城市服務公司的3股優先股,一共花了114.75美元。

  那年6月份,市場向下擊出低點。城市服務公司的優先股股價從38.25美元/股跳水到27美元/股。沃倫說,在上學的路上,多麗絲每天都“提醒”他,他的股票正在下跌。沃倫說他覺得責任壓力大得可怕。因此,當股票最後回升的時候,他以40美元/股賣出,為他和多麗絲賺了5美元。“那個時候,我才瞭解到,沃倫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多麗絲回憶說。不過,城市服務公司的股價很快就高漲到202美元/股。沃倫學到了三個教訓,並把這段時期作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第一個教訓是,不要過分關註股票的買入成本。第二個教訓是不要不動大腦的急於抓住蠅頭小利。如果他能更耐心一點,他就能賺到492美元,他對此一直念念不忘,並由此吸收到上述兩個教訓。從他6歲開始,他幹了5年活才積下120美元買了這隻股票。以目前從出售高爾夫球,以及在棒球場販賣爆米花和花生中賺到的錢為基準來計算,沃倫意識到,要把“丟失”的利潤賺回來,那得用好多年。他將永遠、永遠、永遠的記住這個錯誤。

  還有第三個教訓,是關於投資他人資金的教訓。如果他出現投資失誤,那可能會有人因他而煩惱和不安。因此,他不想對其他任何人的資金負責,除非他非常確信自己會成功。

大象

  沃倫沒有參軍,而是在秋天的時候開始上大學。巴菲特一家一直都認為沃倫會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沃頓商學院是全國範圍內供本科生就讀的最有地位的商學院;本傑明·富蘭克林創建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也留下了很多名言,如“借錢味難嘗,使人心悲傷”、“時間就是金錢”、“省一分錢即掙一分錢”等等。實際上,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沃倫非常合拍——當其他孩子玩的時候,精力過人的沃倫像個裝卸工一樣的四處忙碌掙錢。

  但是沃倫自己並沒有把這事看得太過重要。“關鍵是什麼?”他問自己。“我知道我想要乾什麼。我已經掙了足夠的錢生活。大學只會拖我的後腿。”但是他從來不會拒絕他父親認為重要的事,因此,他勉強同意了進入學院學習。

  考慮到兒子尚不夠成熟,父母安排在奧馬哈的朋友的兒子恰克·皮特森當他的室友。皮特森比沃倫大5歲,在軍隊服役十八個月,剛剛退役回來。恰克相貌英俊,是個紈絝子弟,每晚會和不同的女孩約會、喝酒。皮特森一家天真的認為沃倫也許能讓他定定性,而沃倫的父母則覺得年長的恰克也許有助於沃倫適應大學生活。

  1947年秋,巴菲特全都坐上車,送沃倫費城。他們把沃倫和他的浣熊毛皮大衣都放進一個小小的宿舍套間。恰克已經搬了進去,不過,不在宿舍,又在外面的某個地方約會。

  巴菲特一家駕車回到華盛頓,將沃倫留在了校園,這個地方到處都是恰克這樣的年輕人。二戰的老兵成群結隊的走過學校的綠地,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的中心生活區誇德(Quad)全是這幫老兵。他們多年形成的世故和老道擴大了沃倫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和差異——在搬到華盛頓時,沃倫有也曾有這種感受。有組織性的校園忙碌而又很社會化,在這樣的校園裡,在一群性格堅毅、穿著運動外套和鋥亮鞋子的人中,穿著松垮T恤和破舊網球鞋的沃倫很顯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橄欖球運動非常盛行,秋季的校園社交生活都是兄弟會組織的橄欖球比賽。沃倫雖然也喜歡運動,但是在運動的社交需求超過了他對運動的需求。他習慣了把大量時間用來琢磨想法、計算資金、整理他的收藏,以及在自己房間里演奏音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1951屆的1600名學生四處交友調情、摟著脖子親吻、玩搖滾樂、喝酒、玩橄欖球,沃倫的獨居寡處相形見“出”。他就像蜂巢里的一隻蝴蝶。

  對於飛入群中的蝴蝶,蜜蜂出現強烈反應是預料之中的事。恰克保持著士兵式的整潔和永遠鋥亮的皮鞋。當他第一次遇到他的新室友,沃倫的邋遢令他感到震驚。他很快發現,沃倫完全不知道怎麼獨立生活。

  在他們合住後的第一個晚上,恰克因參加社交活動而照例回家很晚。第二天早上,恰克醒來發現整個浴室一團糟,而他的室友顯然已經急匆匆地去上早課了。當他晚上看到沃倫時,恰克說:“洗完以後請把浴室打掃乾凈,好嗎?”“好的。”沃倫說。恰克接著數落:“我早上進來的時候發現你把剃刀丟在水槽里,把肥皂弄的到處都是,毛巾扔在地上,簡直比地獄還糟糕。我喜歡乾凈。” 沃倫只好不停道歉。

  第二天早上恰克起床的時候,沃倫的毛巾還是在浴室的地上,洗臉盆里都是細小的鬍鬚,居然還有一個濕的電動剃鬚刀。晚上恰克看見沃倫時對他說,“沃倫,你自己看看。用完剃刀要拔掉插頭,否則別人可能會因此而觸電。我不想每天早上來幫你收拾。你的不拘小節會把我逼瘋的。”“好的,好的,沒問題。”沃倫答道。

  可是,一切還是維持原樣。剃刀還是在水槽里。 恰克意識到,他說的話沃倫根本就沒有聽進去。恰克很生氣,他決定採取行動。他把剃刀的插頭拔了,然後扔進已經放滿水的水槽里。第二天,沃倫買了一個新的剃刀,把它插進插頭,浴室照舊是一片凌亂。

珠穆朗瑪峰

  沃倫帶著崇拜的敬畏仰望著格雷厄姆。他在10歲的時候——早在他瞭解到格雷厄姆在投資界是何許人之前——就反覆的讀過Northern Pipeline的故事。如今,他希望能和他的老師互有往來。不過,在課堂之外,沃倫和格雷厄姆鮮有共同興趣。格雷厄姆涉獵、探索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相關領域的知識——他寫詩,是個眾所周知的失敗的百老匯劇作家;他在好幾本筆記本上寫滿了笨拙的發明想法。格雷厄姆還全心全意的去舞廳跳舞。在亞瑟·默瑞的工作室里,他腳步笨重的盤桓了數年,跳起舞來像肢体僵硬計程車兵,還高聲的數出舞步。在晚餐宴會上,格雷厄姆經常中途消失,跑去演算他的數學公式、讀普魯斯特(法文),或者是獨自一人去聽歌劇。他寧願做這些事也不願和無趣公司的同事待在一塊受罪。“我記得我學過的東西,”他在回憶錄里寫道,“而記不住我生活里的事。”生活之事優於學習的一處例外是格雷厄姆的約會。

  一個人如果要與一流作者競爭以吸引格雷厄姆的註意,那麼,唯一途徑是這人是一名女性,而且主題是性欲。格雷厄姆個子矮,也沒有堂堂儀錶,不過人們告訴他,他那性感豐滿的嘴唇和具有穿透力的藍眼睛會讓他們想起愛德華·G.·羅賓遜。他的五官有些部分像一隻小精靈,長相並不英俊。不過,對喜歡挑戰的女性來說,格雷厄姆似乎是珠穆朗瑪峰:她們遇到他,就想登頂。

  從格雷厄姆的三任太太可以看出,他的偏好品位變化極大:從充滿熱情、意志堅定的教師海茲爾·馬左到百老匯的歌舞女郎卡蘿爾·維德——比他小18歲——再到第三任妻子,他的前任秘書、聰明智慧、無憂無慮的埃斯特爾·“埃斯蒂”·梅辛。複雜的三段婚姻源於他對一夫一妻制的完全漠視。格雷厄姆後來在他的回憶錄里這樣開頭,“讓我以最認真、嚴肅和清醒的方式來描述我的第一次出軌”。結合格雷厄姆的嗜好看,他興許還曾向在地鐵上遇到的心儀女性匆匆寫過引誘性的小詩。不過,他太理性了,就算他的愛慕者要贏得他的目光也肯定是一大挑戰。

  對格雷厄姆的太太們而言,他的花心簡直是令人發狂。不過,沃倫當時對格雷厄姆的私生活一無所知,他一心一意的想著能從才華橫溢的老師那裡學到東西。1951年1月,在格雷厄姆研究班課程的第一天,沃倫走進了一間擺放了一張長方桌的短小教室。格雷厄姆坐在中間,周都是18或20歲的小伙子。其他大部分學生年紀都比較大,其中還有一些是退伍老兵。有一半的人不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而是旁聽這門課的生意人。沃倫又一次成了最小的一個——不過也是知識最豐富的一個。沃倫的同學傑克·亞歷山大回憶說,當格雷厄姆發問的時候,他必然是“第一個舉手,並立馬開口發言的的人”,班上的其他人都變成了“二重奏”的聽眾。

  隨著春季學期的一天天過去,沃倫的同班同學逐漸的接受了教室里的二重奏常規劇目。傑克·亞歷山大說,沃倫“是個非常專心致志的人,他可以專註得像一隻聚光燈,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日,我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覺。” 他能夠引述格雷厄姆的投資案例,也能提出自己的投資案例。他常去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看以前的老報紙,一讀就是連續好幾個小時。

  沃倫收集信息資料,剔除掉其他人思維方式所形成的偏見。他花很多時間閱讀穆迪和標準普爾的手冊,尋找股票。不過,格雷厄姆每周的研究班課是沃倫最為期盼的事兒,甚於他所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隨著學期末的臨近,班裡的其他同學都忙著找尋他們的未來。幾乎所有年輕的經商者都將努力在大工業公司裡面向上爬作為通向成功之路。在艾森豪威爾領導的戰後及大蕭條後期的美國,安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美國人都相信,從政府到大企業的這些公司機構在本質上都是樂善好施的。在機構的蜂房裡面找到一間巢室,並學會如何適應,這是人們預期想做的通常之事。

  沃倫腦子裡有一個目標。他知道,如果格雷厄姆雇佣了他,他會超過他人。雖然沃倫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自信,但在股票這個專業領域,他心裡總是很有底氣。他向格雷厄姆毛遂自薦到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即使是夢想著格雷厄姆這位大人物工作的也需要膽識和勇氣,不過,沃倫就是這麼闖勁十足。畢竟,他格雷厄姆的明星學生,班裡唯一一個得A+的人。為了抓住這個機會,他提出無薪工作。他前往格雷厄姆的公司,請求得到一份工作,心裡的自信遠遠勝過他乘車去芝加哥、接受哈佛商學院面試的時候。

  格雷厄姆以公司只雇用猶太人為由拒絕了他。

  巴菲特發現,自己對老師格雷厄姆無法說任何可以被解讀為不滿的話,即便在10年之後也是如此。當然,是失望是難免的。格雷厄姆難道不能為他的得意門生破一次例嗎?雇佣一個不花他一分錢的人?

  將老師奉為聖明的沃倫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即格雷厄姆不認為與他存在個人交情,格雷厄姆認定了這點,以至於他不會破例,即使是對在他授課學生中最優秀的一位。沃倫並不投合格雷厄姆的心意,至少暫時還沒有。沃倫很灰心失望,一直到畢業,然後再一次讓自己振作精神,踏上了歸鄉的列車。

內布拉斯加小姐

  在和女孩交往方面,沃倫一直是個失敗者。他很渴望有一位女朋友,但讓他與眾不同的特質對他這方面的訴求造成了阻礙。“和女孩子們待在一起的時候,我是最害羞的一個,”他說,“不過,我對此的應對可能就是讓自己變成一臺說話機器。”當他把股票或者政治話題都說完了的時候,他只能轉向咕咕噥噥。他很害怕邀請女孩出來約會。當有女孩偶爾做了一些事,讓他覺得他不會被拒絕的時候,他就能鼓起勇氣,但是一般而言,他的態度是,“為什麼她們不來約我呢?”因此,在高中和大學期間,他並沒有太多約會。而當他有約會的時候,總有些事似乎不太對勁。

  雖然蘇珊一開始對沃倫不感興趣,但是如果她不想瞭解這個人的全部,她從不會在一個人身上花一分鐘時間。蘇珊很快就意識到她的第一印象錯了。沃倫並不是她所認為的享有特權、傲慢而自信的人。沃倫回憶說,“我過得很混亂。”他戰戰兢兢地處於神經崩潰的邊緣。“我覺得自己形單影隻,是個社交低能。但是除了這些,在生活中,我找不到航速。”即使是蘇珊的朋友也註意到在沃倫自信的外表下麵的弱點。蘇珊逐漸的認識到沃倫內心的自卑。巴菲特談論股票時自信、天才的光環,以及夏威夷四弦琴彈奏,所有這一切都包藏著脆弱和需要他人的內在:一個男孩整日籠罩在憂傷之下,躊躇困惑,不知所措。“我一片混亂,”沃倫說,“蘇珊看穿了我的部分內心,她如何做到這點令人難以置信。”沃倫後來說,蘇珊需要把他變成一個理由——對蘇珊而言,他足夠“猶太人”,但同時對她的父親而言,又不會太“猶太人”。因此,她的想法開始有所轉變。

  沃倫對其他人的穿著幾乎跟瞎子一樣視而不見——即使對女性也如此——但他如今非常愛蘇珊,以至於他實際上註意到了蘇珊的衣著。沃倫從不會忘記他們約會時蘇珊穿的藍色女裝,或者是他稱之為“報紙裝”的黑白印刷風格的衣服。在牡丹公園的亭子里,四周飛舞著夏日螢火蟲,兩人隨著格倫·米勒的曲子跌跌絆絆地跳舞,沃倫還沒有學會跳舞,所以,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舞池裡,他就跟六年紀在女生聯誼會上一樣愜意。不過,“我做什麼她要求的任何事,”沃倫說,“我還會同意她把蚯蚓放在我穿了襯衣的背上。”

  勞動節,沃倫帶蘇珊去園游會,此時他們已出雙入對。蘇珊在大學完成註冊,成了新聞專業二年級學生;同時她還報名參加了辯論隊,以及動力學組織研究協會,這是一個心理團體。

  1951 年10月,沃倫帶著他最為自作聰明的風格,給他的姨媽寫信說:“和一個女孩子的交往正處於火熱的狀態……她已經深深把我給迷住。只要我一從叔叔和您那裡得到鼓勵和首肯,我也許可以進一步的推進我們的關係。這個女孩就一點不好,她絲毫不懂股票,但在其他方面,她真是無與倫比。不過,我想我可以不在乎她的這個缺點。”

  謹慎的“有所推進”是正確的做法。沃倫為此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沒有提出結婚,而“只是假定,並不停地說起這事” 。而對蘇珊而言,她“意識到自己被選中了,”雖然“她並不確定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沃倫很是得意揚揚,定期去參加他的卡耐基課程班。“那一周我贏得了鉛筆。如果你完成了很有難度的事,以及訓練做得最多,他們就用鉛筆作為獎品。我得到鉛筆獎勵的那周正是我求婚的那周。”

  那年感恩節的時候,蘇珊和沃倫計劃在4月份舉行婚禮。

火車頭

  作為投資顧問巴菲特可以合法地擁有100個合伙人而不需要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隨著合伙公司的發展,他開始鼓勵人們非正式地組成一個團隊,然後再以一個單個投資者的身份加入進來。最終,他已經可以自己把人們放在一個資金池中以匯合他們的錢。後來他自己描述這樣的戰略時是持質疑的態度——不過這確實奏效。他對得到更多資金,掙更多錢的強迫驅使著他不斷向前。巴菲特忙忙碌碌、火燒火燎,他往返紐約的頻率堪稱瘋狂。他開始遭受和緊張相關的背痛之苦,當他坐飛機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他用了各種辦法和東西來減輕疼痛——除了待在家裡。

  至此,他的名字已經象、像一個秘密一樣傳播。“和沃倫巴菲特一起投資會讓你變富有。”可是現在規則已經改變了:到1960年,至少有8000美元才能跨入門檻,而且他再也不需要請求別人和他一起投資了,他們必須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才行。人們不僅對他在乾什麼一無所知,而且他們還必須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上。這將他們轉化為巴菲特的熱衷者,並且減少了他們對他做的事情抱怨的機會。以前他是請別人幫忙,而現在是他給別人幫忙;如果人們要從合伙公司拿走錢會為此覺得虧欠。讓別人開口請求使他心理上覺得被賦予了重任。在很多情況下,在他以後的人生中,他開始經常使用這個技巧。他一邊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而且這似乎也撫平了他一直以來因要對別人的命運負責而產生的恐懼。

  雖然不安全感和以前一樣肆虐,可他的成功以及蘇珊的關心和輔導已經讓他有了改觀。他開始顯得有力量,而不是脆弱的。很多人高興地請求他為他們投資。巴菲特於 1961年5月16日成立了他的第11個,也是最後一個合伙公司:巴菲特-霍蘭德(Buffett-Holland)。這個合伙公司是為迪克和瑪麗·霍蘭德而設。

  1959年,合伙公司的業績表現高出市場6個百分點。1960年資產價值一躍而至將近190萬美元,超過市場29個百分點。比單個年度的利潤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複合增長率。如果在第二個合伙公司,即巴菲特基金(Buffett Fund)里最初投資1000美元,4年以後,這1000美元變成了2407美元。而如果投資於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只值1426美元。更重要的是,他獲得較市場為高的回報同時,整體承擔的風險也較少。

  巴菲特收取的費用經過再投資,到1960年底已經為他掙了243 494美元。現在超過13%的合伙公司的財產屬於他。雖然他在合伙公司的份額增加了,但他為合伙人們掙的錢也已經不單單是讓他們感到高興了;很多人對他懷著敬畏之心。

  在他們中間,Emdee合伙公司的合伙人比爾·安琪排在最前面。他努力讓自己成為沃倫的“合伙人”,在巴菲特家房子的三樓建造了帶有軌道的一整套巨大的火車模型,以前這裡是個舞場,而現在它是巴菲特家的閣樓。在這個成年人內心深處的小男孩被喚醒了,每一個聖誕節他都在布蘭迪斯商店徘徊,對那個他不可能擁有的巨大、神奇的火車模型充滿了渴望。現在當安琪在為創造沃倫兒時的幻想而努力工作時,他就在一旁“監工”。

  火車填滿了以前舞場的大部分空間。整個模型立在樁上,而過道在下麵,這樣就可以從裡面觀察這個立體模型。三輛火車頭帶著長長一串車廂沿著巨大的螺旋形軌道賽跑。他們路過村莊、穿過森林、消失在隧道里,又爬上大山,穿過山谷,按照標記停靠和起步,可是當巴菲特發動引擎時,火車卻經常出軌足夠讓人心驚膽顫。

  帶著遲來的兒童時代反射的熠熠光輝以及奧馬哈的鐵路史為之添色,火車變成了沃倫的圖騰。他的孩子們被禁止接近。到現在,他對錢的痴迷以及對他家庭的一無所知還是朋友間的笑談。“沃倫,那些是你的孩子們——你認出他們了,是嗎?”人們會這樣說。當他不出差的時候,人們會發現他在房子里漫步,鼻子幾乎要埋到年報里去了。整個家庭圍繞著他和他神聖的追求旋轉——空閑、安靜;穿著纖維睡衣翹起腿休息;在早餐桌旁,眼睛緊盯著《華爾街日報》

  現在他複雜的王國擁有接近400萬美元的資金、11個合伙公司、超過100個的投資者。這些所需要的簿記金融儲蓄安全以及郵寄等工作已經變得幾乎不能抵擋。令人驚訝的是,沃倫仍然自己處理錢和做所有職員的工作:申報稅收、打字機上寫字,把分紅或者資本支票存起來,偶爾會停下來在業餘時間咖啡館吃一餐飯,把股票憑證塞進保險箱內。

  1962年1月1日,巴菲特把所有的合伙公司放進了一個單個的實體,巴菲特有限責任合伙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即BPL。1961年合伙公司的投資回報率為46%,而道指同期只有22%。1962年初,新的BPL的凈資產為720萬美元。僅僅6年,他的合伙公司規模就超過了格雷厄姆-紐曼。

  就在搬進Kiewit Plaza之前,他雇佣了比爾·斯科特(Bill 斯科特)。後者是美國國家銀行的信托管理人員。斯科特曾經讀過沃倫的一篇關於一家不是很著名的保險公司的文章。他還參加了巴菲特的投資課程。然後,他說,“我要去巴結他直到我能在那得到一份工作。”巴菲特開始在星期天的早晨去斯科特的家,半路上把孩子丟在教堂,而他們兩個討論股票,最終巴菲特給了他一份工作。

  斯科特開始幫助巴菲特把錢引入合伙公司,快和兩個年輕人拆信封的速度一樣了。巴菲特第一次讓他的母親加入,還有斯科特、唐·丹利、瑪吉·羅林——沃倫的橋牌搭檔盧斯。羅林,甚至還有弗雷德·史坦貝克——他有家族生意所以迄今為止只和沃倫在特別的項目上合作過。而且第一次,他把他自己的錢投了進來——大約45萬美元。經過6年的工作,他和蘇珊在合伙公司的股份上升到超過100萬美元,他們總共擁有BPL公司14%的股份。

  時間上的契合令人驚嘆。1962年3月中旬,市場最終破裂,持續下滑到6月底。股票突然比他們在很多年來的價格便宜。巴菲特現在只有一個合伙公司,坐擁一大筆等待投資的現金。他的投資組合在這個低迷時期並未受損。——“和通常的較為常規的股票投資方法相比,顯示出我們的方法風險相對更低。”他在給合伙人的信中寫道。1962年第二季度,道指從723.5下滑到561.3,跌了23%。那一年的上半年,合伙公司支付合伙人紅利之前的損失為7.5%,而同期道指損失21.7%——合伙公司的業績表現高出14.2%。他通過股票在和別人競賽,他經常這樣解釋格雷厄姆的思想,這是對格雷厄姆原始說法聰明地進行了再加工,“當其他人貪婪的時候你要膽怯,而當其他人膽怯的時候你要貪婪。”現在到了貪婪的時候了。

然後呢?

  那年的秋天,蘇珊明顯開始意識到她的生活已經是多麼的糟糕了。她會在凌晨4點出門,一路驅車來到瓦胡——她歡度新婚之夜的地方——將保時捷上的收音機開到最大聲,聽著音樂,一直到拂曉才一個人孤獨地回到家中。

  蘇珊在狀態最佳的時候,她關心著他人。現在,在恐慌之中,她又找到了他們,把自己的苦惱說給他們聽。在公園裡,在散步中,在長途駕駛時,朋友們聆聽著她訴說自己的苦悶。她積攢了一點錢,並且讓朋友們掌管著,就好像在計劃逃跑一樣。她來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辦公地點,找到網球球友丹·格萊斯曼的辦公室,哽咽著向他尋求建議,而她的丈夫就在隔壁的辦公室里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蘇珊似乎認識到她正在拖累無數的人們,因為她告訴了他們許多婚姻的問題以及她生活幻想的破滅,而她的丈夫對此卻還蒙在鼓裡。她對一個人說,你不能告訴沃倫。如果你愛他,你就不會那樣傷害他的。如果他發現了話,他會自殺的。

  蘇珊很有影響力,很受人愛戴,並且沃倫對他妻子的摯愛也很明顯和徹底,而且蘇珊使每個人都認為沒有了她沃倫會變得無依無靠的,因此人們都接受了這個責任。有些人是出於自動,有些人是出於忠誠,還有些很不自在,感覺她的邏輯多少有些不對。但是他們感覺到有責任替她保守秘密,以免脆弱的沃倫受到傷害。

  在 47歲時,沃倫已經實現了他的一切夢想,他的身價高達7200萬美元,而他所經營的公司市價已經達到了1.35億美元。他的報紙已經兩次榮獲新聞界的最高獎。他是奧馬哈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全國範圍內他的知名度也在不斷上升。他是最大的地方銀行的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華盛頓郵報》和其他許多公司的董事,他是三家公司的CEO,並且成功地買進和賣出了許多公司的股票,而多數人可能一生也說不出這些公司的名字來。他最初的合伙人大都成了超級富翁

  他的生活依然和以前一樣,掙錢是他最為激動和興奮的事,他所有想做的就是繼續掙錢。他知道蘇珊認為他痴迷錢財,而且她一直就這麼認為,但是他們仍然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的差異,繼續生活在一起,共同度過了25個春秋,或者說他似乎是這樣認為的。

  在巴菲特集團的年會後不久,深秋的一天,蘇珊去舊金山看望一位高中時的朋友,她在那裡待了四五周。一個又一個的親朋故交似乎把她吸引到了加利福尼亞州。

  在舊金山住了這麼長時間後,蘇珊發現這是一個漂亮、激發想象和生氣勃勃的城市。站在小山坡上,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俯瞰到海灣、大海、橋梁和日落,一排排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呈波浪形散居在海灘上。熙來攘往,各色人等,鄰裡社區,以及建築、文化、藝術、音樂等彙集成了一個奇異的馬賽克,在舊金山,你永遠也不會感到厭煩。這裡的溫度從來都不會達到110華氏度,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在20世紀70年各種運動風起雲涌,潮起潮落的熱潮之中,舊金山也在風頭浪尖涌動著,到處瀰漫著一股享樂主義和寬容的精神,沒有人會對他人品頭論足。

  蘇珊看了一些公寓,然後她回到奧馬哈,來到法國咖啡屋,這是她曾經登臺歌唱的地方。她找到了艾絲翠·孟克斯,她是那裡周一晚上的領班,也是調酒師,有時還客串一下主廚。蘇珊和艾絲翠關係很親密;她在法國咖啡屋為她服務,那年早些時候,英格蘭新任駐美大使彼得·傑伊到奧馬哈訪問時,到巴菲特家赴宴,就是她置辦的酒席。艾絲翠做的是高糖類的食物:炸雞、土豆泥、肉汁、煮玉米和熱的奶油巧克力聖代,她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否合大使的口味,但是這都是巴菲特的最愛。

  現在,蘇珊請艾絲翠順便去看看沃倫,並且給他做做飯。接著,她和沃倫談了談,她說她想在貴族山(Nob Hil)的格拉姆西塔(Gramercy Tower)租一個時尚的小屋子,這樣她就可以在舊金山有個落腳點了。

  沃倫基本上沒有怎麼聽進去,他只聽他想聽的東西,不過他同意了蘇珊的想法,因為她解釋說她並不是要離開他。他們不是“分居”,他們的婚姻仍然存在。即使她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也不會有什麼真的改變,在舊金山這個地方,她可以找到自我。她只是想讓自己體驗一下這種充滿藝術、音樂和劇院的城市生活,她一再向他這樣保證。他們的生活早就已經走上了不同的軌道,並且他們倆一年到頭都在四處旅行,他幾乎都沒有註意到有什麼不同。隨著孩子們一個個長大,她也該考慮自己的需要了。她一遍遍地告訴他,“我們都——我們都——有自己的需要。”現在這是很肯定了。

  “蘇珊並沒有完全離開,事情就是這樣的,她只是想改變一下。”

  在蘇珊所有的旅行中,她都不斷地說著要買這個地方或者那個地方,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她會離開他,因為他從來都不會想她會離開他的。“想改變一下”和“並沒有完全離開”,這就是巴菲特式含糊其辭的說法,他們兩個人都想避免捅破那層窗戶紙,好像他們正在讓對方失望。

  接著她就離開了。

滾雪球 第二部分

  1983 年底到1984年初,蘇珊和她的網球教練約翰?麥凱布一前往歐洲旅行,旅行的過程中蘇珊不僅結識了很多歐洲的朋友,也認識了很多來自奧馬哈的同胞,一時間,蘇珊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1984年3月,蘇西返回奧巴哈參加巴菲特母親賴拉80歲壽辰的慶典,其間,蘇珊並沒有向巴菲特隱瞞自己的情史,告訴沃倫自己離開奧馬哈搬到舊金山居住和另外一個男人有關,但同時她也承認這不是離開的全部原因。

拖車政策

  1983 年底到1984年初,蘇珊和她的網球教練約翰·麥凱布一前往歐洲旅行,旅行的過程中蘇珊不僅結識了很多歐洲的朋友,也認識了很多來自奧馬哈的同胞,一時間,蘇珊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1984年3月,蘇西返回奧巴哈參加巴菲特母親賴拉80歲壽辰的慶典,其間,蘇珊並沒有向巴菲特隱瞞自己的情史,告訴沃倫自己離開奧馬哈搬到舊金山居住和另外一個男人有關,但同時她也承認這不是離開的全部原因。聽到這個消息,巴菲特意識到這件類似於婚外戀的故事似乎已經成為過去,巴菲特還感覺到蘇珊所說的這個男人是在她離開奧馬哈後認識的。

  即便蘇珊向巴菲特坦誠了自己的情感遭遇,她也是有所保留的,她沒有把自己的秘密完全告訴這位股票巨人,但蘇珊的心裡已經很明確,在巴菲特和自己的網球教練之間,她選擇了前者,她永遠不會離開巴菲特,兩人的婚姻也將繼續下去,她沒有離婚的打算。

  當巴菲特得知這一切的時候,他並沒有難過得選擇自殺,儘管看上去似乎他有些放棄人生的念頭,但這件事情對於他的打擊是巨大的,幾乎在一夜之間,巴菲特就瘦了 10磅,那段時間里,他需要承受太多的打擊,其中就包括他知道蘇珊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放心的交給另外一個人來使用,要知道如果巴菲特預先清楚這件事的話,他是打死也不會同意的,也就從這一天開始,巴菲特對位於加州拉古拿海灘住所的感到厭倦了,其實從一開始,他對於這裡就不是很有好感。

  在母親的生日宴會上,巴菲特看起來很憔悴,但他給人的感覺還是與之前的那些家庭聚會裡的巴菲特別無二致。在家裡,他與同居女友艾絲翠·孟克斯的關係沒有任何變化,後者並不知道巴菲特究竟發生了什麼,而到了伯克希爾公司總部,巴菲特就把自己埋在辦公室里,用工作來麻痹自己。儘管自己對於婚姻的全部幻想在這一刻成為泡影,但是巴菲特從來沒有把這種想法告訴過任何人,他選擇了把這一切埋在心裡。

  家事如此,巴菲特此時的事業同樣麻煩不斷,伯克希爾-哈撒爾工廠維持下去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儘管工廠里的細紗機並沒有停止轉動,但這仍然無法掩蓋工廠落寞的事實,老式織布機更像是一堆廢銅爛鐵拼湊起來的古董,縫紉機工作時發出的聲音更像是一輛在紡紗間行駛緩慢的火車。當時工廠里只剩下了400多名工人,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葡萄牙人的後裔,儘管專業技術優秀但是他們年紀偏大,很多人都已經五、六十歲,而且他們的英語也講得很爛,再加上長期在嘈雜的紡織車間工作,很多人的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時的情況是,如果巴菲特不去購買新的細紗機和紡織機等設備,工廠連一錠紗也生產不出來,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1985年巴菲特關閉了伯克希爾工廠,如果更換新設備,工廠大約要掏出5000萬美元資金,而巴菲特最終還是選擇了拍賣那些老設備,最後拍賣款總額只有163,122美元。

  工人們對於巴菲特這樣的決定也感到十分不解,他們希望得到合同解除後的賠償,但是工人們得到的補償只是幾個月的工資,他們希望面對面地與巴菲特做個了斷,但是卻被後者拒絕了,工人們認為老闆這樣的做法很無情,但又怎麼樣呢?也許巴菲特根本沒有見這些員工們的勇氣。

  “ 當然這不是工人們的錯,當新機器出現的時候,工人們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是自由市場改變了他們的身份。如果你已經45歲了,而且不會英文,只會講葡萄牙語,你又能怎麼樣?在紡紗車間工作了30年,你的聽力已經不能和常人相比了,所以你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也許有人說可以把這些工人送去培訓,讓他們培訓後再回來就業,但是別忘了他們的背景,有些人可以學學初中的課程就能成為一名電腦維修師,但我們的工人不是這樣!”

  “我們的工廠放棄他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也將因此失業,自由市場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找到就業的機會,他們也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很多積極的東西,只是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安全體系,歸根究底,還是社會得到的利益最多,但同時社會也應該為出現的問題負責!”儘管當時的社會安全體系還不健全,但巴菲特並沒有為這樣的社會現實收拾爛攤子的意思。不管工人們得到的退休金有多少,巴菲特認為那些都是工人們應得的,“市場並不完善,你絕不能指望這個社會能給你一份很體面的工作!”

  由於巴菲特最終選擇關閉工廠,紡織業也成了伯克希爾-哈撒爾公司成立初期資本積累過程中不堪迴首的往事。根據巴菲特的規劃,在他的伯克希爾公司已經完成了對於內布拉斯加傢具城的收購後,保險業可以推動公司未來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巴菲特把若幹個小保險公司融合起來,新公司也因此成為了國民賠償公司的一個重要支柱。這個決定在當時曾被人稱道,但若幹年後,公司的發展方向卻被認為遠遠偏離了正常的軌道,這樣的發展策略也被認為是錯誤的。


兩難抉擇

  1985 年對於巴菲特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頭。當巴菲特把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出售給菲利普·莫裡斯時,僅僅這一支股票就為伯克希爾公司賺回了3.32億美元收入,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著名財富雜誌《福布斯》也開始了對於巴菲特的關註,在福布斯列出的世界400首富名單中,就有巴菲特的名字,當時,想要進入《福布斯》的財富名單,意味著你的身價必須要在1.5億美元以上,但巴菲特就做到了,那時的他只有55歲,能在55歲就成為億萬富翁,這的確不簡單,而且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億萬富翁都有進入財富榜單的實力 — 14個人中只有1個人才能有這樣的幸運,從這個角度來講,巴菲特的經濟頭腦絕對不一般!究竟是什麼讓巴菲特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也許把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書改名為《賺到百萬美金的1000種方法》更能解釋這個現象,但是在巴菲特童年的幻想中,積累財富這些和金錢有關的話題從來沒有出現在他的心愿中。

  在伯克希爾-哈撒爾公司剛剛上市的時候,股票的票麵價值只有7.50美元,但是現在,在巴菲特的領導下,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發生了質一般的飛躍,每支股票飆升到了2000美元!儘管如此,巴菲特並沒有因為公司規模,特別是資金規模的急速擴大而選擇把公司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公司,他認為那樣的話,公司需要額外支付一筆經紀人費用,當然,巴菲特的這個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樣的伯克希爾公司更像是一個俱樂部性質的集合體,過高的股價也讓人們把全部的註意力都集中在了伯克希爾公司上。

  隨著伯克希爾-哈撒爾公司在金融界受到的關註累日劇增,巴菲特也開始在業界聲名鵲起。現在當他走進一個投資者聚集的大廳時,人們的註意力將瞬間集中在這位55歲的富豪身上。對於美國廣播公司收購的確改變了巴菲特的生活,大屏幕也不再是巴菲特遙不可及的事物,在著名的美國肥皂劇編劇阿涅斯·尼克遜(Agnes Nixon)的勸說下,巴菲特在後者導演的劇集中過了一把演員癮。巴菲特和尼克遜的相識是在墨菲的飯桌上,席間,他接到了尼克遜的邀請,在《愛情》一片中出任角色。一般情況下,那些身為首席執行官的大人物們對於這種客串是避之而不及的,但是巴菲特並沒有這樣做,他很喜歡自己在銀幕上的處子秀,最後在工會劇組為他結帳後,巴菲特並沒有兌現那張支票,而是把支票和劇照裝裱起來放在辦公室里留作紀念。對於化妝和演出的興趣也許就是巴菲特性格裡的一部分,後來某次在朋友的宴會上,巴菲特還扮成了美國搖滾樂靈魂人物“貓王”的模樣。在出席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組織的一個晚宴時,巴菲特更是盡顯高校本色繫上了黑色領結,帶著小女兒蘇珊一同出席,當時出席這個晚宴的還包括著名影星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世界知名時裝設計師唐娜·凱倫Donna Karan)等人,而且這兩個人還與巴菲特同桌就餐。

  在出席奧斯卡頒獎禮時,巴菲特戴上了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同居女友阿斯特麗德·蒙克斯,當時阿斯特麗德穿了一件看上去是從舊貨店裡淘來的禮服,但她並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寒酸,依然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頒獎禮結束後,巴菲特和著名的鄉村音樂女歌手多莉·帕頓(Dolly Parton)共進晚餐,後者給巴菲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巴菲特認為帕頓既可愛又討人喜歡,但是巴菲特卻沒有讓自己在帕頓心中留下濃重的一筆,要知道之前面對很多女性,巴菲特都能輕鬆在異性面前留給對方很好的印象。

  在參加凱瑟琳·格雷厄姆舉辦的宴會裡,巴菲特的位置總是會被安放在當晚兩位最重要或者是最有意思的兩位女性中間,這樣,他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語言上的天賦,但是巴菲特從來沒有發掘出對於諸如天氣、體育這些閑談話題的使用能力,為了引入正題而之前所作的鋪墊對於巴菲特來說是一種考驗,因為在他眼中,這往往就是一件浪費時間、很無聊的事情。

  “事實就是這樣,難道不是嗎?吃飯的時候,你身邊坐了兩個從來沒有碰過面的人,而且以後也不會再碰面,這種感覺肯定會很奇怪,很壓抑!不管這個人叫什麼,什麼帕里寶貝、天使馬萊拉,還是公主迪伊,凱瑟琳總是能從對方的身上找到她所欣賞的地方,但是面對她們我從來找不到可以聊天的話題,和公主迪伊溝通可沒有和多莉·帕頓交流那樣有趣,面對她,我說些什麼呢?‘查克怎麼樣?城堡區又有什麼新消息傳出來了麽?’”巴菲特抱怨道。

  生活在1987那個時代的億萬富翁總需要性格中有點冷酷的味道,巴菲特就是這樣,前進的時候他不再依賴凱瑟琳·格雷厄姆的鼓勵,後者在出席活動的時候也不再需要巴菲特的“護送”,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慢慢淡了下來。但美國權貴們對於凱瑟琳的熱衷度並沒有減少,這很大程度上要牽扯到另外一個人 —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

  麥克納馬拉曾在肯尼迪和約翰遜兩任美國總統執政期間(即越南戰爭期間)擔任美國國防部長,1987年他不幸喪偶,但是在凱瑟琳身上,這位睿智的、有著鋼鐵般意志的美國高官找到了久違的友情,而且和凱瑟琳的友情維持了很長時間。作為越戰時期的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是美國軍方提出所謂“消耗策略”的發起者,以至於很多人在提到越戰時都認為這是一場“麥克納馬拉式的戰爭”。除了越戰外,另外一個讓麥克納馬拉進入史冊的就是“五角大樓文件案”,是他發動了針對美國政府在東南亞問題上的調查,而正是由於五角大樓文件案,才讓凱瑟琳和她的《華盛頓郵報》進入了美國的歷史教科書,她因為披露五角大樓文件案也永久的登上了歷史舞臺。不久後,麥克拉馬納和凱瑟琳的關係愈加密切,《華盛頓郵報》董事會更是用“凱瑟琳的第三任丈夫”來形容兩者之間的關係,也許就是為了印證這一點,或者是為了證明兩人之間的關係,凱瑟琳任命麥克拉馬拉為《華盛頓郵報》的董事,但這已經是巴菲特離開之後的事情了,從一開始,巴菲特和麥克拉馬納之間的關係就很難用“朋友”形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更像是相敬如賓的陌路好友。


排卵彩票

  如果用巴菲特的財富來進行衡量,那麼巴菲特基金所能支配的金錢數量是相當有限的,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其實巴菲特也早已選定了兩個主要的慈善事業方向 — 人口過剩問題和核擴散問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解決起來非常困難,甚至超出了你的想象。也許金錢並不能解決核擴散問題,但是巴菲特已經在近自己最大的可能的避免核工業戰爭的爆發。在這個問題上,巴菲特提出了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理據十足的觀點。

  “核戰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人類最終都要面臨這個問題。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它在一年內發生的幾率是10%,那麼在未來50內它發生的幾率將高達99.5%,幾乎接近100%!但如果我們把這個數字調低,也就是說一年內出現核戰爭的幾率將到3%,那麼在未來50年,高達99.5%的比例將下降到40%!從數字角度上來說,這是一件值得去嘗試的事情,毫不誇張的說它可能會使得這個世界變得完全不同!”

  在巴菲特眼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口過剩!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給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人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已經嚴重超載!由於核問題解乏術,巴菲特基金的主要流向就是人口控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也就成了巴菲特基金會的主要議題。在分析人口問題時,巴菲特也給出了足夠說明事態的數字:在1950年,世界人口大約是25億,短短20年後,世界人口已經接近37億!當時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的人口爆炸理論剛提出不久。埃利希在文章中大膽預言20世紀70、80年代將出現全球性的大規模饑荒!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將由於缺乏食品而死!截止到1990年,世界人口突破50億大關!但是埃利希描述的饑荒並沒有出現,所以他的這種觀點也開始被人們、特別是人口專家所忽略了。不過世界人口仍然在繼續巨幅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現在專家們更多的是關註這樣幾個焦點問題:技術增長的速度能否超過人口增長、物種滅絕以及全球變暖。不過巴菲特依然對人口問題很關註,他從“安全邊際”的角度出發來分析人口增長和資源減少的問題。

  “地球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然這已經超出了托馬斯· 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的想象。但另一方面,這固定的承載能力會讓你找到打破這種平衡的臨界點,沒有人願意為失誤買單。比方說你有一架探月運載火箭,飛行器的容量很大,可以容納200人,但是你不知道路程有多長。所以這種情況下,你最多會選擇安排150人登上進入火箭。宇宙飛船有多種,並且我們不知道準備多少食物合適。而且,如果我們只從幸福指數和生存環境來說的話,很難說究竟是生活在容納20億人口的地球更好,還是生活在只有6個月的月球更好。這裡存在一個限度,如果你不清楚這個限制是什麼,那麼你最好停留在安全地帶。對於地球也是一樣,如果想要我們生存的這個空間繼續下去的話,那必須要在我們的安全邊際裡面!”

  自從19世紀70年代,為解決失控的人口增長問題,巴菲特開始將註意力集中在為婦女爭取避孕和墮胎的權利上,這與蘇珊的觀點很貼切。這也是當時很多人權機構普遍接受的觀點。由於芒格和托爾斯的介入,巴菲特也卷入了加利福尼亞州加州貝勒斯案件中(Belous Case),該案在加州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案的裁決對於爭取墮胎合法性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芒格在法庭上的據理力爭,他的激情感染了現場的很多人。他接受這個案例是出於對年輕婦女如何在墮胎中死亡的擔心。隨後,巴菲特和芒格贊助了一家名為“基督教聯合”的“教堂”,這裡主要用於幫助年輕婦女進行墮胎。

  在閱讀了加勒特·哈丁《平民的悲劇》一文後,巴菲特被其闡述的思想深深打動。在這篇發表在1987年的文章里,哈丁認為對於那些共有的東西,例如空氣、海洋,現代人的行為就是在過度使用或者進行毀壞。作為“人口控制”運動的倡議人,哈丁的很多想法都對巴菲特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他並沒有接受哈丁倡導的解決方案,後者擁護專制思想並採取優生學家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他曾寫過人類不僅應該繼承謙恭溫順的性格,更應該繼承地球,這種思想在他看來是“遺傳的自殺 ”:“看看你的周圍,你的鄰居裡有幾個是英雄?你的同事里有幾個?我們之前看到的那些英雄在哪裡?斯巴達現在在哪裡?”

  巴菲特認為將斯巴達帶回來的想法不是沒有被嘗試過,這個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斯巴達人是沒有缺點的,軟弱和缺陷都是被他們的基因完全拋棄的。現代優生學奠基人弗朗西斯·加爾滕Francis Galton)借鑒了他的表兄達爾文的理論,並得出“選擇性的人類育種可以提高人口質量”的結論。這種觀點在二十世紀早期受到極其廣泛的支持,納粹分子更是用實驗的手段對此加以驗證。儘管他的設想可以非常合理地對人類分工以幫助其進入競爭群體,但是沒有一條絕對安全的線路可以說明哈丁想法的正確性。對此,巴菲特曾經給予否定,他贊成以公民權利為基礎的方法可以解決地球與人口之間的問題。

  於是在1994年的時候,巴菲特思想的天平從“人口控制 ”傾向了人類繁衍的權利,這種改變也符合世界範圍內關於人口控制運動的發展思想,婦女不再被視為通向人口控制“終點”的便利途徑。他認為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人口問題的方法都是不可以的,“即便是人口過剩,我也不會剝奪女性生產的權利,即便這個星球只有兩個人,我也不會剝奪其選擇的權利。我認為這個世界首先應該限制新生兒的數量,世界人口總數和新生兒數量沒有必然聯繫。即使我有七個孩子,我不會按照哈丁說的做,不會把孩子的數量和人口過剩的問題扯在一起!” 這樣,巴菲特基金會的觀點已經顯而易見,他們支持人類繁衍的權利。

  繁衍權利、公民權利還有人口控制在對墮胎的爭議中迷失了方向,錯綜複雜的關係越來越多,最終巴菲特把生育的過程定義為“排卵彩票”,他向一個叫做“責任財富”的組織分享了自己的這種想法,對於巴菲特來說,“排卵彩票”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 我覺得我簡直是太棒了!我是1930年出生,當時我能出生在美國的幾率是只有2%,我在母親子宮裡孕育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中了彩票,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美國而是其它國家,我的生命將完全不同!試想一下,母親的子宮裡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受精卵,一樣的聰明和精力旺盛,但是基因精靈卻告訴他們,‘你們其中的一個將會出生在美國,而另外一個會出生在孟加拉’。如果你在孟加拉國出生,你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你想成為美國人的願望有多強烈?你會用收入的百分之多少來成為那個出生在美國的孩子?這就說明社會會對你的命運有一定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影響你與生俱來的能力。相信我,和孟加拉相比,人們更希望在美國出生!這就是排卵彩票。”

  排卵彩票成了指導巴菲特在政治、慈善事業觀點的嚮導。他的理想是,在一個世界里勝者自由地去奮鬥,但是要幫助失敗者填補缺口。在巴菲特的一生中,他出生在公民權利受到打壓的年代中,他見到過極端的不平等,也聽到過法院騷亂、當局被絞索勒著推到斷頭臺,總會有人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秀。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由,很多年前,巴菲特放棄了父親的自由派傾向,但是現在他開始從精神上回歸到內布拉斯加州的民主理想上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迴圈。

  巴菲特,一個無論在思想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開闊眼界的商人,可以讓任何事物發生改變,當然前提是他足夠堅定的話。在他和蘇珊從愛爾蘭的股東大會回來後,他們做出了“17天穿越中國”的決定。

  巴菲特這次環游世界旅游的起因是因為蓋茨。而且為了能使巴菲特的中國之行愉快,蓋茨夫婦為他解決了相當多的麻煩,他們給巴菲特和其他客人送去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他們喜歡吃什麼。巴菲特可不想重覆日式料理的經歷,“我不吃中國食物,”他回答說“如果可能,給我提供米飯我在盤子里自己做飯糰,事後我可以回房間吃花生。對了,我還要一份《華爾街日報》,如果那天看不到我的《華爾街日報》,我會覺得很難熬得!”

  於是就這樣,巴菲特開始了自己的首次中國之旅。

七度火苗

  今年股東大會的開場短片的錄製在春天的時候讓巴菲特費勁心機,那時候他周末又要到舊金山,又要通過電話長時間討論可口可樂公司的問題。短片第一次採用了好萊塢的真實劇本、第一次動用專業演播室攝影技術、而且——令巴菲特激動不已的就是——第一次選擇替身演員。一個與他極其相象的人!他在辦公室里一次又一次地重覆播放短片,想象著觀眾會有怎樣的反應。

  屏幕上出現了新上任的加州州長的面孔。阿諾德·施瓦辛格在一間到處都是健身器械的健身房,穿著軍官服裝,坐在一張精緻的桌子後面。短片模仿了《軍官與紳士》中的一段詼諧劇情,阿諾德扮演小盧·戈塞特,對巴菲特的替身吹鬍子瞪眼,懲罰他做折磨人的運動,原因是他在州長選舉期間胡亂對《華爾街日報》講到加州極其不公正的財產稅法。巴菲特與《華爾街日報》有些積怨,因為報紙對他的話斷章取義,他寫信給編輯闡明自己的觀點,並且把信的內容公佈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在讀者中間引起強烈共鳴。此後,他就惹出了麻煩,現在只能努力通過行動改過。

  “你就是不想幹了!說!說你不想幹了!”阿諾德咆哮著。

  “不,先生!您不能讓我那麼說!不,先生!我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巴菲特大聲說。但是他接著開始在健身房來回踱步,就象坐在家裡的椅子上讀《華爾街日報》一般輕鬆。

  場景切換到州長辦公室,阿諾德頭枕在桌子上,睡得正香。

  助理:“州長先生。”

  阿諾德:“我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嗯?”

  助理:“打盹兒的時間過了,先生。該工作了,我們還得想辦法處理這個混亂的局面呢。”

  阿諾德:“什麼?哦,好。哇,我剛纔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

  他拿起桌子上的雜誌,表情開始扭曲。這本《健美先生》的封面圖畫是肌肉突起、一副《舉重》中施瓦辛格先生模樣的圖片,上面疊加著巴菲特一臉得意的表情。阿諾德在椅子上直起身子,面部表情再度因恐懼而極度扭曲。

  這就是讓巴菲特欣喜若狂的夢想。為了完成拍攝,他花很長時間與全球最佳健美運動員和幾位相機魔幻工作人員一起工作,終於如願。他推出了現代版的《發達肌肉,“胖敦”斯托克頓一定會深受打動。

  觀眾開始喧鬧。接著放映以沃倫和查理為主角的短片,但是幾乎所有的表演都將沃倫塑造為超級英雄形象。大多數滑稽短劇和卡通短片都強調巴菲特和芒格的守財奴形象。

  隨後,大廳燈光暗了片刻。接著舞臺燈光亮起,蘇珊一身粉紅色套衫和裙子亮相,看上去瘦了一些,精神抖擻地從董事坐區走向臺上,在前面坐下。接下來,巴菲特和芒格象頭髮灰白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那樣坐在鋪著白色桌布的桌子後面。大廳四周的幾個巨型屏幕中出現他們的特寫鏡頭,所有觀眾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巴菲特盯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人群中間相機的閃光燈不停地閃爍著,現場陣勢就象內布拉斯加滾石樂隊的演出現場一般。

  在開始提問之前,巴菲特首先進行開場發言,按照慣例利用五分鐘時間就董事選舉、認可審計等問題做簡單概括。今年,幾乎就在他發言的同時,一位股東就站在麥克前提出他不支持投票,聲音有些緊張;他是代表參會人員提出這一建議的。他要求巴菲特考慮從旗下的公司中選擇幾位 CEO 加入董事會,因為這些 CEO 要比蘇珊和霍伊·巴菲特更勝任董事會的工作。

  整個大廳掀起了漣漪。儘管這一建議以非常尊敬的語氣提出,但還是象一塊巨大的污漬一般破壞了股東大會的順利進行,銘刻在這次股東大會的日程中。許多人感到震驚。伯克希爾公司現在是美國第十四大公司,擁有員工超過 172,000 人,年收入 640 億美元利潤 80 億美元。但是公司從根本上講還是一個家族企業;最大的股東巴菲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從家族成員中選舉董事。他認為他的家族在伯克希爾公司的角色相當於沃爾頓家族在沃爾瑪的角色,是連接巴菲特基金會和公司的紐帶。無疑,他選擇董事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儘管有幾位董事確實是成功的企業家

  “謝謝,”巴菲特說。“查理,就此你有什麼想法呢?”

  直接把問題踢給芒格——沒有提出任何敏銳或簡練的評述——說明巴菲特因此完全陷入窘迫。然而,這同樣讓芒格無以言表,他的任何發言都可能表示他對巴菲特如何選擇董事會成員有一定的影響。但他確實沒有做出什麼影響,因此簡單地說,“我認為我們可以繼續下一個問題了。”

  現場又提出一個建議。代表人類生命國際的湯姆·斯特羅哈就墮胎問題發表演講,他後來寫道,當時“顯然”就是為了以“墮胎問題”的發言為幌子要求伯克希爾公佈公司進行的政治性捐贈。人類生命國際曾聯合抵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功迫使公司終止慈善捐贈項目。對此,巴菲特只是說伯克希爾公司沒有進行任何政治捐贈。回絕了這一問題。

  目前為止,此次股東大會的商業會議已經占去半個小時時間,遠遠超過平常的五分鐘,第一次讓人覺得頗似令人不快的可口可樂股東大會。此時,股東們手裡纂著寫好的問題,耐心地在大廳各處裝著麥克、帶有編號的講臺前排隊等候提問。巴菲特開始接受提問,點名“一號麥克”首先提問。許多提問都是一些非常敏感,讓他厭煩的問題。他借一個問題開始解釋為什麼選擇家庭成員參加董事會。他說他的妻子和兒子在董事會的角色是“文化守護人,他們沒有為自己謀取私利。”

  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他第一次在公眾面前為自己選擇的公司經營方式辯護。然而,後來再沒有人問及相關的問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們都樂於現狀。在他們看來,巴菲特完全有資格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經營公司;他們都是福命的人們。投資環境怎麼樣呢?有人問。目前我們的資本利用不足,他說。這種情況讓人痛苦,但不至於因此做出蠢事。

  有人問到巴菲特在可口可樂董事會 ISS 提出投票反對他的事情。這件事情依然沒有終結。他說“我想伯特蘭·羅素曾經說過大多數人寧死也不願思考。許多情況確實如此。”

  芒格尖刻地補充道,“當激進分子提出類似這樣愚蠢的建議:某個人留在可口可樂公司的董事會就會影響公司的利益之時,變革就是傷人的,不會有什麼成績。瘋狂的激進分子不會對我們的事業有什麼幫助。”

  和往年一樣,有人開始問巴菲特他在幾年前購買的大量白銀後來是怎麼處理的。他頓了一下,接著說不對此進行評論。此時芒格在後臺弄出莫明其妙的噪音,那位股東悻悻地徑自坐下了。其實,那些白銀早就賣掉了。

  巴菲特和芒格開始吃鬆脆花生薄片糖,人們紛紛走向地下室的展廳,那裡有三十七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子公司在銷售產品,喜詩糖果店的鬆脆花生薄片糖瞬間就售完了。巴菲特和芒格吃王後奶品的 Dilly 棒棒糖,Dilly 棒棒糖就銷售一空。

  許多提問還是老調的重覆,巴菲特認真回答一些創新而有見解的問題,同時巧妙地引入了他願意提及的話題。今年他借股東大會詳細說明的主題是“我為什麼不看好美元”。他說美國就象一個過度開支的家庭。美國人從其他國家購買大量的產品,而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支付這些產品,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象其他國家賣給我們產品那樣賣給他們大量的產品。要彌補差額,就要借錢。借錢給我們的國家可能會越來越不願意這樣做。

  他說,目前我們支付的國債利息就超過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這說明要扭轉目前的局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認為極其可能的情況就是到一定程度,外國投資者就會不接受我們的紙質債券,開始把目標指向更有優勢的地產、企業及其他“地產”。我們就開始一點點賣出美國,如寫字樓和公司。

  “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元對其他主要幣種的匯率可能會降低,”他說。因此,美國經濟——過去二十年中一直保持良好勢頭,實現了低利率和低通貨膨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倒退。利率可能會提高,通貨膨脹也會上升,情況不容樂觀。同樣,在進行預測的時候,他不能說出具體時間。然而,為了保證伯克希爾公司避開美元風險,他已經買了 120 億美元的外幣

  巴菲特和芒格開始談論債務風險,人們有的走下斜坡,有的去坐電梯,紛紛在賣鞋的專櫃排起長隊等著刷信用卡。托尼·拉馬皮靴和賈斯汀鞋業平均一分鐘賣出一雙靴子:從上班穿的普通靴子到新潮的蜥蜴模型靴子應有盡有。西邊的波珊珠寶賣出一千多塊手錶和 187 枚訂婚戒指。傢具廣場的業務訂單創下 1,700 萬的紀錄。

  會議中心有許多瘋狂的場面:NASCAR 賽車旁邊的 GEICO 壁虎向過往的人們揮手。扮演成Acme 泡沫磚形象的人物與戴著泡沫冰淇淋圓頂帽的人物手拉手。騎術小丑踩著高蹺穿梭於空氣壓縮機和船隻起錨絞車之間。展廳南端較高處是標準尺寸的克雷頓活動房屋,正如巴菲特此前所描述的一般,整潔的前廊是刷成米黃色的過道,房間配有紅黃色的百葉窗,房屋前後是真草裝飾的草坪,磚塊鋪成的地面上裝飾著灌木叢。如他所料,人們排著長龍進去參觀,猶如在迪斯尼公園排隊坐太空飛車的場景。

  但是,最體現伯克希爾風格的是富德龍展廳。富德龍展廳向來都不發送免費的鑰匙鏈或撲克牌。人們排著長隊等著購買五美元一條的男士短褲,接著與穿著蘋果和葡萄衣服的模特合影。一天下來,幾乎所有短褲都銷售一空。

  黑白兩色搭配的喜詩糖果店位置極其優越,就在展廳中間,過道同樣擠滿了人——不到三個小時就售空所有的棒棒糖、鹹味堅果和鬆脆花生薄片糖。許多顧客都懶得花錢去買。這些偷竊的家伙直接伸手拿走大量的糖果,還偷走鞋店的許多鞋子,就在巴菲特和芒格眼皮底下乾這些勾當,他們倆人此時正在大廳上層談論誠實和道德準則。

  此時他們還不知道有人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偷竊,否則可能會考慮在明年的股東大會時,在書店旁邊設一個伯克村監獄,他們不慌不忙,一邊回答各種問題,一邊大口嚼著甜食,六個小時都在一直不停地講話。

  任何人連續六個小時不拿稿子不停地講話都會精疲力竭,但是大會結束後,巴菲特和芒格卻來到樓上的一個大廳,坐在一張桌子後面,開始了簽名活動,為的是讓國外來的股東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他們。這是巴菲特最近提出的點子,芒格一直耐心地堅持到底,但是他確實累了,有時會說他不明白沃倫怎麼想出這麼個點子。他同樣願意讓別人崇拜,但是從來沒有象他的伙伴那樣費心去想這些問題。

票根

  2006 年 6 月 26 日,巴菲特宣佈在未來幾年中逐步向其他基金會捐贈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價值的百分之八十五——共計 370 億美元。慈善事業首次出現如此規模的捐贈。其中六分之五將捐贈給全球最大的基金會比爾和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為了世界更加美好,兩位財富巨頭將進行歷史性的聯手。他要求自己捐贈的資金必須通過各基金會造福於人類,而不是供各基金會維繫自身的長期生存之需。全家一直都在期待他們的家庭基金會有朝一日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金會,突然之間父親決定的大筆捐贈讓孩子們頗為吃驚,為了安慰孩子們,巴菲特決定將餘下的資金,共計價值約 60 億美元,送給孩子們各自的基金會,每個基金會分別得到 10 億美元,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得到 30 億美元。孩子們都沒有想到各自的基金會可以達到這樣的規模,特別是在父親依然健在的時候。捐贈當日,蓋茨基金會得到的第一年的捐贈是 15 億美元,孩子們各自的基金會得到 5,000 萬美元,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得到 1.5 億美元。根據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價格,每年的捐贈數額會有所不同。實際情況是,每年的捐贈數額都會增加、增加許多。

  這位當時的全球第二富翁在進行捐贈的同時沒有考慮為自己留下任何名利。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滾雪球”,似乎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豐富;然而卻沒有建立什麼沃倫·巴菲特基金會、巴菲特醫院輔樓,沒有一個大學獎學金或一座大樓冠以他的名字。進行捐贈的同時沒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任何項目,沒有對資金用向輔以個人意向——而是將資金放到了另一家基金會的金庫中,而另一家基金會正是他權衡競爭實力和工作效率精心挑選的一家基金會;沒有選擇創造自己的慈善王國——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捐贈模式。此前沒有哪位巨款捐贈人做出這樣的壯舉。“這是全球慈善史上歷史性的一刻,”洛克菲勒慈善顧問機構的道格·鮑爾如是說,“他為別人進行慈善捐贈樹立了榜樣,推出了新的標準。”

  沃倫·巴菲特此舉既令人驚訝又在預料之中。一位不俗的思想者、一位解決問題的能手,勇敢挑戰慈善領域的浪費和誇大現象。蓋茨基金會得到了資金,但是必須一筆一筆地花出去——而且速度要快。他的決定非同尋常、出於自願,有言傳身教之功——自然引來極大關註。然而,在另一方面,這是典型的巴菲特式的萬無一失之舉。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資金用作捐贈讓世界震驚,而在他實際支付之前自己依然持有這些資金。無論如何,這一次他選擇了放手,改變了自己一生對錢的堅守——開始數十億數十億地大筆捐贈。這位自己存硬幣的衣櫥櫃連家人都不准碰一下的小男孩,歷經蛻變,現在終於可以自如地將數百億美元交給別人打理了。

  在宣佈捐贈的發言中,巴菲特這樣說:

  “就在五十年前的上個月,我和幾位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他們把十萬五千美元以合伙的方式交到我的手裡。他們斷定我會比他們自己在積累財富方面做得更好。

  “ 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坐下來考慮誰在分散財富方面可以比我自己做得更好。這確實非常合理。人們總是沒有時間坐下來想這個問題,總是說誰可以經手我的錢?而且總是願意把錢交給某位專家。但是,他們似乎想都沒想要在慈善方面做點什麼。他們選擇自己生意上的親密朋友或其他人在自己離開後管理他們的財富,而他們本人甚至不知道這些錢用在哪裡。

  “所以,我是幸運的,慈善工作要比經營管理複雜得多。你們負責處理的將是過去智慧而富有的人們絞盡腦汁而難得其解的重大問題。因此,尋找慈善方面的人才要比尋找投資方面的人才更加重要,相比之下投資沒有那麼費力。”

  後來巴菲特提到了卵巢的彩票:

  “ 我非常幸運,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出生的那天就中了彩票,有優秀的父母,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這個特別的社會中我得到了特別的恩賜。如果我出生得更早,或者出生在其他國家,就不會得到這樣的恩賜。但是在市場體系下,資本分配至關重要,不同於其他體系下的資本分配。

  “我一直認為錢就是一把票根,應該投放到社會中去。我不支持朝代財富,特別在我們的資金可以受益於六十億比我們貧窮的人們之時。而且我的妻子支持這樣的觀點。

  “顯然比爾·蓋茨就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善全人類生活的偉大工作中,不分性別、宗教、種族或地理。他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我在決定資金去向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蓋茨基金會和巴菲特有著同樣的信念:“相信每個生命都有平等的價值,”致力於在全球健康和教育領域“減少不平等,改善人類生活”。蓋茨夫婦將自己當作“號召人”,號召人們群策群力,徹底解決整個社會存在的重大問題。

  儘管蘇珊去世後,巴菲特改變許多、完善許多,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依然如故。管理著巴菲特基金會的艾倫·格林伯格發現自己將接管只有 60 億美元的基金會,而不是他一直期待的 450 億美元規模的基金會,而且不再是巴菲特管理下的基金會,而是他的新任老闆、前妻小蘇珊代管的基金會。沃倫沒有勇氣親自告訴格林伯格他的計劃,沒有勇氣告訴他需要考慮未來如何運作一個比預期規模小很多的基金會。小蘇珊必須讓艾倫相信這絕不是因為他的工作表現而做的決定。開始艾倫非常生氣,說自己不相信這是事實,但後來他還是接受了這個變化,願意繼續接管依然列屬全球十大慈善組織的基金會,最終坦然地接受了變化。

  所有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有充分的理由認真工作。儘管巴菲特計劃捐贈大筆資金,但是這些資金是逐年捐贈的。沒有用作捐贈的股票價值估計在當時就已經超過 60 億美元,他還有許多資本可在未來用作捐贈。

  巴菲特的捐贈計劃片刻帶來了聲勢浩大的影響。香港演員成龍宣佈捐贈自己的一半財產。亞洲首富李嘉誠承諾將 190 億美元資產的三分之一留給自己的基金會。墨西哥通信壟斷巨頭卡洛斯·斯利姆曾嘲笑巴菲特和蓋茨的慈善之舉,但是,幾個月後還是宣佈他自己也將開始慈善捐贈。蓋茨夫婦在他們的基金會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接待有意向基金會捐贈的人們——比如一個七歲的小女孩要向蓋茨基金會捐贈自己攢下的 35 美元。

  經過資金充實的蓋茨基金會對整個慈善事業產生了結構性的影響。其“全部資產捐贈法”,與巴菲特的集中理念非常相似——還有他的投資風格——集中處理仔細挑選出來的幾個重大問題。完全不同於其他許多大型基金會和社區基金,那些基金會總部管事的經理人身邊圍著許多前來請求幫助的人們,他們一邊悠閑地掰著手指頭念叨“掐掐算算,雞毛亂轉……”,一邊一點一點地進行少量資金髮放。2006 年末,包括洛克菲勒基金會在內的一些慈善組織開始修訂相關政策,逐步開始接受蓋茨夫婦的做法。

  在宣佈將大量資金投放到蓋茨基金會後,巴菲特辦公室一下子收到了三千封需要幫助的人們發來的郵件,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增郵件寄來。他們沒有保險、背負著沉重的醫療負擔、工傷沒有得到救治、住房被收回。他們的孩子患有嚴重疾病,需要特別救治,導致他們失去了償還抵押貸款的能力。或者是他們的男朋友和他們懷孕後,騙走了錢,捉弄他們代之償還債務,而後逃之夭夭,不對孩子負責。他們沒有贏得卵巢的彩票。沃倫把這些信轉交給姐姐多麗絲。十年來,她的陽光女士基金會得益於父親霍華德·巴菲特的信托收益,幫助了幾千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生活貧困的人們和麵臨危機的家庭。他把那些信件轉交給姐姐多麗絲的時候,還拿出了五百萬美元資助她的工作。

  她請了幾位五十歲以上的女士幫助篩選來信,他們選擇的救助對象是“非常不幸的人們,而不是做出錯誤選擇的人們”,而且選擇那些要求少量資金幫助走過不幸的人們。他們經常為那些嗜賭、深陷信用卡債務和不願工作的人們提供咨詢建議,但是只要人們有其他辦法解決困難,他們就不選擇資金救助。多麗絲從來都不是給錢了事的類型,“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付錢給人們,”她說。她要求得到資助的人們寫感謝信。她的慈善之舉同時教給人們感恩和自尊。

  巴菲特繼續堅持大額捐贈。他每年都給特德·特納的核威脅倡議 (NTI) 組織捐贈 500 萬美元,在他看來核威脅倡議 (NTI) 組織是美國致力於全球核威脅事業的最重要的組織,他願意增加捐贈。前參議員薩姆·納恩負責管理 NTI,曾提出一項核燃料庫建議,允許各國轉化核濃縮項目,但不進行項目開發,以降低核擴散的可能性。巴菲特認為這一觀點有極大的優勢,只要該組織可以籌集一定資金,他就願意捐贈 5,000 萬美元。他願意大額資助任何反對使用核武器的項目,在他看來似乎這樣做可以解決核威脅的現實問題。

  巴菲特還資助前總統吉米·卡特成立的卡特中心。卡特不是一位受人愛戴的總統,但是在卸任、退回到 98 層的時候他繼續努力向前看,為人們樹立了榜樣,在全球健康、民主和人權方面做出傑出工作,贏得諾貝爾和平獎。“歡迎您參加我們於 2007 年 2 月 6 日至 8 日在迦納開展的麥地那龍線蟲病防治工作,”卡特接到捐贈後熱心回信邀請。巴菲特把卡特作為朋友,但是沒有任何人——包括霍伊、老蘇珊乃至比爾——誰都別想讓他坐飛機到遙遠的非洲看什麼麥地那龍線蟲。

  這樣一來,巴菲特第三次非洲之行未果。許多事情依然沒有改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方面還是有一些改變的。

  阿斯特麗德現在是沃倫在奧馬哈之外參加各類活動的正式伴侶。她還是原來的自己——同樣言辭直率、謙遜質朴——但是她的世界以驚人的速度擴展。她現在經常接觸比爾和美琳達·蓋茨。2005 年秋天,她和沃倫飛到大溪地參加比爾·蓋茨的五十歲生日聚會,聚會在保羅·艾倫豪華的“章魚”號游艇上舉辦。“章魚”號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游艇,是全球富翁榜排行第六的億萬富翁兒時的夢想,游艇上配備一個影院、一個音像錄製室、兩架直升機、一隻 63 英尺的補給船和一艘小型潛艇,潛艇可容納八個人在海底生活兩周。聚會期間,她和沃倫住在保羅·艾倫的母親的特等艙里,是客廳帶大壁櫥和圖書室的大套房。“ 哦,我的天哪,”阿斯特麗德說,“真不敢相信。這可能是我此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體驗如此豪華的生活了。”

  “這兒比家裡強,” 沃倫這樣對她說。回家的飛機上他一直在談游艇上的橋牌比賽。

  蘇珊去世兩年後,在沃倫 76 歲生日的時候,和阿斯特麗德在小蘇珊家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沒有邀請客人,只有家人出席。阿斯特麗德身穿天藍色的上衣和白色褲子,沃倫穿著西服。當他把一枚大大的白金婚戒戴到她的無名指上時,她激動得淚流滿面。接著,他們去波珊珠寶店旁邊的北梭魚燒烤店吃晚餐。隨後倆人飛到舊金山參加婚禮聚會,在沙倫·奧斯伯格和大衛·史密斯夫婦家中享用傳統結婚蛋糕。蓋茨夫婦也參加了他們的婚禮慶祝。

  品味非凡、成就不俗的沃倫·巴菲特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向來喜歡簡單朴實的生活——一位妻子、一輛車子、一座房子多年沒有翻新裝修、經營一家公司、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多。

  沃倫 77 歲生日的時候,思忖著自己走過的歲月已經長達美國建國時日的三分之一。畢竟年齡不饒人,像過去那樣整天閱讀已經越來越困難,一隻眼睛視力有些下降,所以他開始保持高效閱讀。他終究還是選擇了助聽器。他的聲音比過去更加沙啞,而且身體容易疲勞,但是他的商業判斷力依然敏銳。

  他希望自己在未來十年依然可以象現在這樣閱讀每天送來的報紙。未來的時日已然不多,但或許可以有幸多活幾年。儘管他常說參天大樹只是一個比喻,但自己依然沒有突破視野。他依然期待認識新朋友、完成更多投資、繼續多方出謀劃策。未知的世界是無限的,他的學識依然遠遠不夠。

  “ 只有找對了雪地才可以滾雪球,我就是這樣做的。我所指的不僅僅是賺錢方面,在認識世界,結交朋友的時候同樣如此。我們一生中要面臨諸多選擇,要爭取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其實就是讓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滾越大,最好是一邊前進一邊選擇積雪皚皚的地方,因為我們不會回到山頂重新開始滾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他精心滾起來的雪球現在已經非常之大,然而他對待滾雪球的態度依舊。不管度過多少個生日,日曆每翻到那一天他都感嘆不已,永遠都會如此,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他從不回望山頂。世界無限寬廣,他才剛剛啟程。


  敬的網友們,本書已選擇精華部分供您閱讀。簡單閱讀,同樣精彩!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 Roh,Zfj3000,Dan,寒曦,Lin.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滾雪球:沃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Angle Roh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1月8日 17:55 發表

不要懷疑自己,不要放棄自己!

回複評論
222.181.217.* 在 2009年5月5日 09:10 發表

感謝作者的無私奉獻。

回複評論
清水无痕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12月22日 15:55 發表

很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