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6个条目

市場營銷間接環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市場營銷間接環境

  市場營銷間接環境也稱巨集觀環境,是某一國家、某一地區所有企業都面臨的環境因素。在一般情況下,間接環境以直接營銷環境為媒介去影響與制約企業的營銷活動,在某些場合也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銷活動,如某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法律對實施製裁就是一例。

市場營銷間接環境的五大要素

人口環境

  市場營銷的人口環境,是由人口總數、人口增長率、人口構成等因素構成的。人口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市場的發展,因為市場的需方是由具有購買能力的消費者所構成的,這樣的消費者越多,市場規模和容量也越大,企業營銷的機會就越多。但由於人口中的年齡結構、地理分佈、人口密度等不同,使消費結構消費方式等均有顯著的差異,進而影響營銷活動。所以僅從人口量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人口環境是不夠的,還必須從質的角度予以認識。

  1.人口總量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生產力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同時,世界人口的增長呈現出極端不平衡。發達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些國家人口甚至出現負增長。人口增長最快的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人口的80%在發展中國家,而且人口增長最快的往往是那些落後、欠發達的國家。

  人口的急劇增長,對企業營銷有重大意義。人口增長意味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如果人們有足夠的購買力,則人口增長表示市場的擴大。另一方面,如果人口的增長對各種資源的供應形成過大的壓力,生產成本就會上升而利潤則下降,發達國家出生率下降,則導致兒童市場的萎縮,旅游娛樂餐飲、休閑等市場則相應擴大。

  2.地理分佈

  人口的地理分佈指人口在不同地區的密集程度。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分佈絕不是均勻的,我國的人口分佈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人口密度向西北逐漸遞減。

  人口的地理分佈一般表明瞭不同的消費習慣及需求特征。我國不同地區的食物結構就有很大的不同,如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人以麵粉為主食,江、浙人喜甜,四川、湖南人喜辣即為一例。

  人口的地理分佈是一個動態概念,從全球範圍看,人口流動有這樣的趨勢:

  (1)向陽光地帶遷移。以美國為例,1980-1990年的十年中,西部人口增長17%,南部人口增長14%。英國企業認為,如果這樣的趨勢加劇的話,禦寒用品、取暖設備需求下降,而製冷產品的需求則會上升。

  (2)從農村向城市遷移。這一趨勢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這是由於都市生活具有交通方便、收入較高、文體活動豐富、易得到商品和服務等優勢,對鄉村人口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城市人口、農村人口對商品交換的依賴程度是不同的,城市人口所需商品幾乎全部依賴到市場購買,而農村人口則有一部分需求可以通過自給來解決。所以,在人口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往往會加大市場需求量

  (3)向城市郊區遷移。由於市中心擁擠、空間小、污染重,而郊區清新的空氣、安靜的生活環境對市民有一定的吸引力,加上交通日趨方便,導致城市人口流向郊區。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百貨商場等零售機構銷售額下降,而處在城郊結合部的一些商業機構銷售額劇增,這種狀況證實了這一趨勢。

  3.年齡結構

  人口年齡結構指一定時期不同年齡構成。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者因為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生經歷、收入水平和經濟負擔狀況的不同,他們的消費需要、興趣愛好和消費模式也就存在不同的特征。

  (1)兒童階段(0~6歲)。其生理需要是基本的,主要消費晶是嬰幼食品、尿布、童裝、簡單玩具等。兒童期消費不能算作能夠進行獨立購買決策的消費,其消費一般通過兒童親戚的消費行為得以反映。一般來講,兒童期消費行為有三個特征:第一,從純粹生理需要開始向具有社會內容的需要發展,其消費行為中逐漸加入了意識的成分。第二,從消費情緒極不穩定向稍有穩定性轉變,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外界事物認識的提高,兒童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有所增強。第三,從模仿性消費開始向具有個性特點的消費過渡。

  (2)少年階段(7~14歲)。除生理需要之外,也具有一定的心理需要,消費品也有了顯著變化。這一階段的主要消費晶有營養食品、新穎服裝、較為複雜的玩具(如電子游戲機)、啟迪性的文化娛樂晶、書籍等)。少年階段消費者,無論是其生理,還是心理特征,都處在急劇變化狀態中。具體特征是:第一,強烈渴望自己在消費過程中不斷提高獨立性和自覺性,渴望具有成人的消費決策地位和權利。但是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還不能擺脫消費方面的依賴性。第二,購買行為的態度趨向穩定,有意識的消費行為明顯增多。第三,消費的社會內容明顯增多,所受社會影響也日益增強。

  (3)青年階段(15~25歲)。這一階段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各占一半,主要消費品為有時代感的服裝、髮型、裝飾品、飲料、學慣用品、運動器械、書報雜誌,影視娛樂等。其特征是:第一,追求新穎。代表潮流,對傳統觀念敢於挑戰。第二,消費過程中追求獨立的個性顯示,自我意識強,喜歡獨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第三,消費過程中情感色彩濃厚,選購商品中,感情作用大於理智,受商品的心理功能因素和商業推銷宣傳的影響較明顯,容易出現衝動性購買行為

  (4)成年階段(26~60歲)。這一時期其心理需求更加旺盛,生理需求的差別化特征也日趨明顯。第一,消費者個人消費行為一般是自主的、獨立的,外在因素雖可以施加一定影響,但其影響作用有限。第二,消費目的性明顯,當消費價值觀和定勢形成後,消費行為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5)老年階段(61歲以上)。這一階段的消費特征是:第一,需要範圍縮小,結構有所改變,由於精力、體力上的衰退,使他們的活動範圍變得狹小,消費行為更加集中。第二,追求消費的方便和實用,強調舒適和安全,不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第三,相信消費經驗,習慣性強,對於不瞭解的商品不願輕易購買和使用。國際上把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的國家和地區稱為老齡社會,我國目前已經進人老齡社會。中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26億,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 據統計,目前中國老年人各項收入和家庭資助合計約有3 200億~4 000億元的購買力,到2025年將達到14 000億元購買力。這個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無疑是今後擴大內需的一個經久不衰的經濟增長點。

  然而,據中國老齡協會對20家商場的調查顯示,專門向老年人提供的商品不足3%,即使在那些"老年商品專賣店",老年服裝和用品不是顏色灰暗,就是規格不齊、款式背時。老年人飲食、起居、醫療等領域也不盡人意,不少領域甚至還是一片空白,這與目前發達國家紅紅火火的"銀髮浪潮"形成鮮明反差。

  老年人對日常生活有特殊的需求,今後適合他們使用的餐具、量杯、假牙等日用品以及容易消化的低糖、低脂類食品將會廣受青睞;對可升降的卧床、床墊和藥枕、浴盆、尿袋及助聽器、按摩器、功能手杖、坐式淋浴器、自動血壓儀等一定情有獨鍾;而緊急報警器、自動滅火器和防盜裝置等都會給商家帶來可觀的利益。老年人最關心的是疾病和保健,於是老年病特效藥和滋補晶、有專長的護理工、家政服務等必定大有市場。其他如適合老年人居住的老年公寓、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金融保險等,都有待於我們悉心去開發。

  4.家庭單位及家庭規模

  有些商品不是以個人為銷售對象,而是以家庭為銷售對象的,譬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微波爐、傢具等。據美國人口理事會的一項調查表明,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普遍呈現家庭規模縮小的趨勢,這意味著家庭單位數量在不斷增加。調查還表明,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家庭規模也越小,如歐洲、北美國家的家庭規模基本上維持在3人左右,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每戶家庭人口平均在5人左右。這一趨勢一方面引起對家庭用品總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產品的規格、結構不同於幾世同堂大家庭對產品的要求,企業應對此作出積極的反應。

  5.性別

  人口的性別構成與市場需求的關係密切,由於兩者在生理與心理上存在著差異,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消費內容和特點。一些產品有明顯的性別屬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性別角色也在悄然變化,使市場需求也隨之變化,市場上也出現了女性香煙、女性牛仔服、女性領帶,男性香水、男性化妝品等商品。

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對企業營銷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制約了社會總購買力水平和結構,而且也制約了供方的規模和範圍。經濟環境要素主要涉及到以下內容:

  1.消費者收入水平

  消費者收入水平決定了購買力的大小,這是分析市場規模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個人可任意支出越多,購買非必需品(如奢侈品、旅游、文化娛樂、智力投資等)的支出就會增加。

  2.貨幣收人和實際收入

  在現實生活中,貨幣收入和實際收入總是不一致的。貨幣收入只是一種名義收入,並不代表消費者即可購買到實際商品的價值。由於受到物價水平等因素制約,有時貨幣收入增加而實際收入卻可能下降。

  3.消費者儲蓄和信貸

  消費者個人收入總有一部分以各種形式儲蓄起來,這是一種推遲的、潛在的購買力,儲蓄額越大,即期購買力越低,後期購買力就會加大,與儲蓄相反,消費者信貸則是"未來收入的提前",它使消費者超越現有收入的限制去購買更多的商品。目前,我國的住房、轎車等大額商品一般是依靠消費信貸購買的。

  4.人民幣的實際購買能力

  關於人民幣實際購買能力的判斷,以往我們往往採取按美元匯率計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法。研究表明,人民幣國內實際購買能力大大高於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計算的購買力水平。

  5.巨集觀經濟狀況

  一個國家巨集觀經濟的發展狀況雖然不是企業營銷的直接環境,可它對營銷的影響卻遠遠超過某些直接經濟環境要素。這是因為,巨集觀經濟發展狀況從三個方面影響市場營銷活動:第一,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市場需求;第二,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有不同的產品和服務;第三,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有不同的分銷渠道產品銷售方式。衡量一個國家巨集觀經濟發展狀況有以下方法:

  (1)羅斯特的經濟成長階段論

  該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六大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起飛前的準備階段、起飛階段、通向成熟階段、大量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凡經濟發展處於前三個階段的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處於後三個階段則可稱為發達國家。

  由於羅斯特只是一般性地論述了經濟成長的階段,並未對階段劃定進行深入探討和邊界界定,因而無法精確判斷我國已經進人哪個發展階段。但是,專家們一般傾向於認為我國正處在起飛階段向通向成熟階段轉軌時期。這個階段是經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階段,這為企業市場營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第一,經濟起飛使得居民的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併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為市場擴大規模提供了可能。第二,經濟高速發展帶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企業的技術改造打下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從而促進了市場營銷的發展。第三,經濟高速發展,客觀上為市場營銷各種策略的創新提供了可能,如新的傳播手段、促銷手段、分銷方式等紛紛出現。所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營銷理念和實踐的發展。

  (2)恩格爾定律

  德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恩斯特·恩格爾在1857年對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不同收入家庭的調查基礎上,發現了關於家庭收入變化與各種支出之間比例關係的規律性,提出了著名的恩格爾定律。按照恩格爾定律,食物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標準。恩格爾繫數越小表明生活越富裕,越大則表示生活水平越低。

  聯合國為了衡量世界各國富裕程度,曾規定:恩格爾繫數在59%以上為絕對貧困;50%~59%為勉強度日;40%~50%為小康水平;20%~40%為富裕;20%以下為最富裕。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恩格爾繫數逐年下降,人民生活已步人小康。當然,我國居民恩格爾繫數與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還需我們加倍努力。同時,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不同階層之間的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很不平衡。

  6.人均GDP水平

  人均GDP是反映一個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它與居民消費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根據1999年世界銀行發佈的世界經濟發展報告“分類法”,人均GDP760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地區);760美元至3031美元為下中等收入國家(地區);人均GDP3031美元至9360美元為上中等收入國家(地區);人均GDP9360美元以上為上等收入國家(地區)。

  經濟結構對市場營銷活動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已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採掘業在內的第一產業比重將逐漸下降,而包括交通運輸、商業、金融服務業在內的第三產業比重將進一步上升,第二產業(建築業等),則保持相對穩定。正是這樣的發展趨勢,導致全球服務營銷的迅速發展,同時也給一些傳統產業帶來困難。

  國民收入經過在全社會範圍內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積累基金消費基金。積累基金與消費基金的比例關係,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各類企業對生產資料的需求程度;而消費基金中的社會集團消費和個人消費部分的比例關係,又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規模和結構。

  7.供求關係

  市場供求關係是構成市場營銷的重要因素,市場中的人、財、物、信息等的充分供給,為市場營銷提供充分條件,市場需求又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而市場供求關係又決定了價格策略的運用和市場競爭的性質。

  (1)供不應求市場態勢。在這種市場態勢下,強烈的購買需求會使劣等生產條件下的商品生產者大量涌人市場,此時市場價格是由劣等條件下生產的個別價值決定的。這樣,供應者可以輕易獲利而缺乏競爭壓力,買方的激烈競爭會引起搭賣、搶購等現象,價格也居高不下。

  (2)供過於求市場態勢。在這種市場態勢下,市場的選擇權偏向於買方一邊,商品價格降到市場價值以下,中等條件下生產的商品可能僅僅不虧本,最壞條件下生產的商品連成本也無法維持。過於飽和的市場會導致生產力量大量閑置、商品積壓、資金周轉困難。

  (3)供求相對均衡市場態勢。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場價格由中等條件下生產的商品價值決定的。當供給略大於需求時,賣方競爭就會強化起來,引起價格下降,從而刺激需求,抑制過度需求;當需求略大於供給時,引起價格上升,從而抑制消費,刺激供給增加。

文化環境

  文化環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從廣義看,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構成的。物質文化是人們改造自然世界的物質成果,它具體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物質財富的積累和物質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的精神成果,它具體表現為價值觀、傳統、道德水平等狀況。而制度文化則是一種中介文化,它是通過制度、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將物質文化內容影響和制約精神文化發展的規模、方向和速度。同時,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制約物質文化的發展。有人認為,在營銷環境的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對市場營銷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其實,文化因素的影響在其影響深度和廣度要超過其他因素。

  1.傳統

  傳統是文化環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因素,對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都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例如在我國,每逢農曆新年都要進行大掃除,除舊迎新,並大量購買過年用的各種商品。西方人每逢12月25日就大量購買聖誕節用品(如聖誕樹),互送聖誕卡等。在一定的文化傳統影響下,人們形成一定的風俗習慣。它在飲食、服飾、居住、婚喪、節日、人際關係等方面,都表現出獨特的心理特征、道德倫理、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國有句古語:"入境而問禁,人國而問俗,人門而問諱。"瞭解目標市場消費者的禁忌、習俗、避諱、信仰、倫理等,是企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前提。如日本人有獨特的禮節,當他們洽談生意時千萬不可在這方面造次;和沙烏地阿拉伯商人談判,絕不能問候對方的妻子,因為沙烏地阿拉伯的男子歧視女性;如果和墨西哥人洽談生意,問候對方是必需的禮貌。所以,營銷人員必須分析、研究和瞭解目標市場的歷史傳統和風俗習慣,因為這是市場定位營銷策略組合的基礎。

  2.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生活在某一社會環境下的多數人對事物的普遍態度、看法或評價。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同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念就相近;相反,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就不同。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和購買行為深受價值觀念的影響,對於不同價值觀念的消費群體,市場營銷就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如對於樂於變革、喜歡獵奇、富有冒險精神的消費者,應重點強調產品的新穎和奇特;而對一些註重傳統、喜歡沿襲傳統消費方式的消費者,企業在制定促銷策略時最好把產品和目標市場的文化傳統聯繫起來。

  3.宗教

  宗教信仰對市場營銷括動也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在一些信仰宗教的國家和地區,其影響更是不可低估。據統計,全世界共有基督教徒10億人,伊斯蘭教徒7億多人,天主教徒5.8億人,印度教徒4.7億人,新佛教徒3.4億人,佛教徒3億人。每一種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每一個教徒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市場營銷必須尊重教徒的信仰,不能觸犯其宗教禁忌。

  4.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是文化構成的要素之一,是人類進行交流的基本工具。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即使是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語言文字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企業在進入一個新的市場時,必須考慮語言文字的運用。

  把一種語言準確無誤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這是語言轉換的基本要求。但如果廣告文案人員不瞭解別國的文化背景,也容易引起誤解和嘲弄。日本一則錄像設備廣告"WeloveV-D"在美國投放,"V-D'本來是錄像設備的英文設備,日本人用這個英文縮寫本想獲得簡單易記的效果。但是,"V-D,'同時又是"Venerc01necose"(性病)的略語。在談艾滋病色變的今天,這則廣告的效果可想而知了。當然,在國際廣告翻譯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可口可樂進人中國市場時,先根據CocaC01a的英文發音,譯成中文為"可渴口蠟"。產品投放中國市場銷量很低,因為誰也不願意"口渴時喝一口蠟"。在精通英文的中國專家幫助下,改譯為"可口可樂",這種譯音準意佳,博得人們的喜愛。另外,像日本的佳能(Canon)相機、德國的賓士(Mercedes)轎車、瑞士的鐵達時(丁itus)手錶等都是絕妙的譯法。

  5.社會組織制度

  社會組織制度包括一個社會的制度、組織體系、政治結構等。在不同的制度和組織中,個人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相應也有著不同的消費行為模式。這是由於不同的制度和組織結構決定了不同的政治環境教育體系和社會組織的管理方式,而這些條件制約下,消費者對產品的鑒別能力、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

政治法律環境

  在任何社會制度下,企業的營銷活動都必定要受到政治與法律環境的強制和約束。這種政法環境是由強制和影響社會上各種組織和個人行為的法律、政府機構、公眾團體等所組成的。企業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這方面的影響,或者說,企業總是在一定的政法環境下運行的。

  1.政治體制

  政治體制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及其有關制度,它包括國家結構、政治組織形式、政黨體制及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同的國家結構(即中央集權制還是聯邦制)、政治組織形式等,決定了不同的國家管理方式。中央集權制國家,各地方必須絕對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全國有統一的憲法、法令,各種貿易法規、商業政策較為統一,對於市場營銷策略制定較易把握。在複合制國家裡,各種法規、政策瑣碎、繁多,地方之間也有很大差異,具有較大的易變性和不可控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營銷的難度。

  2.法令法規

  為了建立和維護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護正常的社會競爭和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政府都會十分重視法令法規的發佈和調整,而每一項新的法令法規的頒佈,或者原有法令法規的調整,都會影響企業的營銷活動。

  3.政府的方針政策

  如果說法令法規是相對穩定的,那麼政府的方針政策則有一定的可變性。政府出於對巨集觀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常要制定年度計劃、五年計劃及更長期發展規劃,為了保證各類計劃完成,還得有一系列的產業結構政策、價格政策、財政一貨幣政策等,政府的方針政策會對企業營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重要影響。

  4.公眾團體

  為了維護社會成員的利益而組織起來的各種公眾團體,旨在影響立法、政策和輿論。隨著社會進步,這樣的公眾團體不僅越來越多,而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些公眾團體的活動,也會對企業營銷活動產生一定的壓力和影響。

科技環境

  科學技術是影響人類前途的最大力量,有人稱它是"歷史發展總過程的精華",是"最高意義的革命力量"。每一種科學技術的新成果都會給社會生產和生活帶來深刻的變化。營銷人員應準確地把握科技的發展趨勢,密切註意科技環境變化對市場營銷的影響,並及時地採取適當的對策。

  1.科技發展新趨勢

  (1)技術變革步伐加快。今天市場上供應的許多商品是前幾年聞所未聞的,新構思與成功應用之間的時間差正在迅速縮短,技術引入期至生產高峰之間的時間差正在大大縮短。

  (2)科技開發的範圍大大擴大。科研人員正在從事範圍驚人的新科技研究。二戰以後,微電子技術、電子電腦技術、生物技術、激光技術、航天技術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摧毀舊市場和創造新市場。

  (3)科研研究與開發預算越來越大。由於科技的意義遠較我們所感受到的更為廣泛和深刻,因而各國政府和有遠見的企業都花巨資從事科研與開發。據上海市外經委對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調查,美國每年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入約740億美元,日本也達到300億美元;歐美跨國公司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入,基本上都達到其銷售額的10%以上。

  (4)對科技的各種規定越來越多。隨著產品越來越複雜,消費者需要在產品使用中能保證安全。因而,政府在安全、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新規定和條例,用於監督和防範企業行為。

  2.科技環境對市場營銷影響

  科技環境的迅猛發展,給企業營銷提出了新的要求,營銷人員不僅要通曉科技,而且要清楚科技給營銷帶來什麼影響。

  (1)由於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一些舊行業受到衝擊、新產品不斷涌現,新的市場替代舊市場,如激光唱盤技術奪走了磁帶市場,複印機傷害了覆寫紙行業等等,營銷人員要註意尋找新科技源,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2)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樂於進入互聯網空間瀏覽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時,個性化需求變得越來越明顯,他們可以從網路間搜尋他們感興趣的任何東西。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使新的傳播促銷方式出現成為可能。營銷人員應認真研究溝通效率,降低促銷成本,研究更新的促銷組合方案。

  (3)人們工作、生活方式變化和科技進步,使分銷策略發生巨大變化。因為人們生活方式、購物行為變化,消費者直接對商品款式、價格、功能等提出要求,使部分商品的分銷環節變得更短,一些生產企業必須加強直復營銷。即使通過中間商進行分銷的商品,也要求中間商提供方便、舒適的購物條件。因而,各種超級市場、快餐店、便利店、大賣場等得到足夠發展。另外,由於新技術的發展,引起物流的一系列革命,快速、低成本、高服務的物流方式和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连晓雾,林巧玲,方小莉,Lin,Tracy,苏青荇,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市場營銷間接環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