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消費者信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消費者信貸(consumption credit; unproductive credit)

目錄

什麼是消費者信貸

  所謂消費者信貸,就是消費者憑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權,然後按期歸還貨款以購買商品。消費者信貸的歷史由來已久。我國解放前有些商店平時賒銷,逢時過節收賬,這也是消費者信貸。

  戰後以來,由於生產迅速發展,許多商品供過於求,西方各國盛行消費者信貸。以美國為例,1980年消費者信貸達到14000億美元,平均每人為6298美元。

消費者信貸種類

  (1)短期賒銷

  例如,消費者在某家零售商店購買商品,這家商店規定無需立即付清貨款,有一定的賒銷期限,如果顧客在期限內付清貨款,不付利息;如果超過期限,要計利息。

  (2)購買住宅,分期付款

  消費者購買住宅時,僅需支付一部分房款,但須以所購買的住宅作為抵押,向銀行借款購買;以後按照借款合同規定在若幹年內分期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每月還款數額和每月租別人的房屋的租金數額差不多)。買主用這種方式購買的房屋,有裝修、改造和出售權,而且房屋的價值不受貨幣貶值的影響。分期付款購買住宅,實質上是一種長期儲蓄

  (3)購買昂貴的消費品

  分期付款。消費者在某商店購買電冰箱、昂貴傢具等耐用消費品時,通常簽訂一個分期付款合同,先支付一部分貨款,其餘貨款按計劃逐月加利息分期償還。如果顧客連續幾個月不按合同付款,商店有權將原售貨物收回。

  (4)信用卡信貸

  美國是信用卡的發源地。美國信用卡有兩大類:一類是由大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發給顧客的,顧客可憑卡在公司所屬商店賒賬購買商品;另一類是由金融機構印發的信用卡,在全世界都可使用。

消費者信貸的特點

  1、貸款投向的個人性。指該信貸以自然人為特定信用對向,而非一般的法人或組織。

  2、貸款用途的消費性。指該類信貸用途以消費性需求為目的,而非以經營營利為目的。

  3、貸款額度的小額性。指該類信貸一般只有較小信用額度,通常在1000元至50萬元之間,不大量占用銀行的信貸資金。

  4、貸款期限的靈活性。指該類信貸期限靈活,買方信貸一般在6個月至五年,賣方信貸期限相對較長,如個人住房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

  5、貸款資金的安全性。指該類信貸都有抵(質)押物擔保或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性一般都能有保證。

發展消費者信貸的好處

  首先,發展消費信貸有利於提高消費傾向擴大內需

  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選擇,所以有效刺激消費是我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證。尤其重要的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供給相對過剩和通貨緊縮的特征,消費品市場從賣方市場格局向買方市場格局轉化;而另一方面,居民儲蓄率日趨高升,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在此情況下,國家近年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擴張投資需求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但從消費領域看,消費市場依然偏淡,擴張投資需求刺激消費作用有限,進一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還有賴於發展消費信貸進而擴張有效需求。我們知道,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兩個輪子,要使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態勢得以持續,消費需求必須及時跟上,發展信用消費正是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從全社會看,由於消費與生產不可能完全同步,消費總是滯後於生產,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滯差,消費信貸的實施有助於增加即期消費,保持生產與消費的良性迴圈。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消費信貸尤其具有以下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消費信貸是調節當前巨集觀經濟的有效措施。消費需求不足可以說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積極開展消費信貸,通過消費信用支持需求擴張,可以達到啟動消費品市場帶動經濟增長的目的。政府通過消費信用引導消費者的支出投向,有意識地加速或延緩某類消費的社會實現,還可以有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使經濟增長步入良性迴圈。

  其次,發展消費信貸有利於為經濟增長提供推動力。

  消費的增長始終是經濟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點,以消費為導向也正是市場經濟發展偽真諦。居民消費的增長與消費需求結構的升級正是經濟規模擴展與經濟向更高層次進化的根本推動力。據測算,居民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南韓為64.8%,日本為66.4%,美國為68%,而我國該項指標約為50%。在發達國家,信用消費占其整個消費的比重達30%。按此計算,在我國可增加消費1300億元左右,將帶動消費增長約4.5個百分點,若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0%,則最終可拉動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目前我們的消費水平在達到小康之後,面臨消費升級,一次性大額支付是其中一個重要特征,也會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消費信貸,使部分急需改善生活條件並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居民提前實現對住房、汽車等高價值消費品的需求,也有利於提高生活水平的質量,促進社會消費升級的順利實現。事實上,消費信貸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有沒有信心的標誌——敢不敢於花未來掙的錢,因此,通過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制約消費的政策和觀念,把消費和勞動生產有機起來,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提高人民消費生活水平。

  最後,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優化社會信用結構,使債權和債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信用內在約束機制和全社會的信用水平。

  在目前我國畸形的社會信用結構中,居民高債權,政府和企業高債務,銀行高風險。風險和收益是絕對分離的。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優化居民的資產結構,使居民的收益和風險通過信用消費的方式相結合。消費信貸和儲蓄對於貨幣流通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前者是未來的收入現在使用,而後者是現在的收入未來再用。發展消費信貸也是構建市場儲蓄向投資轉化機制的重要措施。此外,發展消費信貸可以延伸貸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作用範圍,是調整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有力工具之一。到目前為止,貨幣、信貸政策都是在短缺經濟中發揮促進生產作用的,而通過消費信貸可以使貨幣、信貸政策延伸到消費領域,建立消費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更進一步,通過政策作用範圍的延呻,可以幫助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高銀行效率和效益。

我國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1、消費者對信貸消費缺乏安全感

  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服務時,面臨著多種風險,如生理風險、金融風險、功能風險、心理風險。消費者自然想讓風險最小化。但是,因為信貸消費作為一種新的消費交易行為,大多數消費者對此毫無經驗可言,因而,進行這種購買帶有更大的風。其次,提供信貸消費的經營者比較複雜,除對諸如國有商業銀行外,消費者對其他經營者(如零售商等)的資信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因而,對經營者存在不信任感;再次,隨著經濟轉型,改革的深入,人們原有的一些福利在調整,而且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多種涉及人們切身利益的改革未來發展形勢不明朗,預期消費中不可知因素太多。加之職業的不穩定性加劇,一量收入減少,發生支付不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如生存權能否得到保護?多大程度的保護?諸如此類的問題沒有明確。最後,信貸消費合同一般是由在經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地位的經營者事先擬定的格式合同,其可能將預定的合同條款強加於消費者,從而排除雙方就合同條款進行協商的可能性。經營者完全可能利用格式合同處心積慮地保護自己的權利,而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諸多因素使消費者對信貸消費產生不安全感,感到風險太高,畢竟消費安全是消費者關心的首要問題,“如果感到風險很高,消費者自然不會購買。”。

  2、信貸消費條件太苛刻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國目前信貸消費條件太苛刻,一是信貸消費付款期限較短,小汽車一般為一年,住房按揭一般是10~20年,最長的也僅30年。這要求消費者必須有高收入,以北京市為例,目前能夠享受信貸消費的知識分子大多是公司或行業內的高薪者,其家庭月收入多在5000元以上,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每月近2000元的還貸費讓他們有心無力。以成都市為例,目前一般家庭的月收入1200~1500元,要支付上千元甚至數千元的信貸款是不可能的。僅此條件就將絕大多數消費者排除在信貸消費之外,無怪乎信貸消費難形成規模,從而拉動經濟發展,另外還有諸如職業、年齡,甚至戶籍等條件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

  (1) 我國至今並未建立起完善的個人信用評價和監控制度,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信用存在擔心;

  (2) 經營者懼怕提供周期更長的信貸,總希望能儘快地收回債權。以住房按揭為例,我國目前最長的也僅30年,而發達國家在十五年前就推出了長達140年之久的住房按揭。有人認為是因為我國消費者收入太低,實質上,收入高低只是相對於信貸付款而言,如果周期更長,相應的定期支付的還貸款也就越少。

  3、信貸消費機會不均等

  信貸消費機會均等是指消費者在同一信貸消費條件下,享有同等的獲得信貸消費的機會。這是法律平等、公平價值在信貸消費問題上的體現。其中的信貸消費條件根據信貸消費的特征,只能以消費者信用償債能力為依據。而目前我國信貸消費存在的機會不均等,主要是全國性或地方性的信用監控制度未建立起來,對不同戶籍、職業、年齡等的消費者的信用難以長期持續監控,經營者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常常還將職業、年齡、戶籍等作為信貸消費條件,從而造成不同職業、年齡、戶籍的消費者享有的信貸消費機會不同,如成都市一些銀行規定,教師可以不需擔保而貸款2萬元;1999年末,成都市一些銀行暫停對外地人的住房按揭。此外,信用評價不科學,信貸消費條件不公開等因素,也使消費者可能受到歧視,且無申辯機會。

消費者信貸管理

  加強個人消費信貸管理

  是實現信貸資金安全性、流動性與盈利性的需要。 實現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重要原則,要想實現這三項原則,必須加強信貸管理。銀行發放個人消費貸款,必須以貸款能夠安全收回為前提,貸款風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貸款的安全,貸款的風險越高,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貸款的風險越低,安全性則越高。所以,為提高個人消費貸款的安全性,就必須加強管理,特別是貸款的風險管理,努力降低個人消費信貸的風險。流動性是銀行發放貸款的又一重要原則。為使信貸資金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合理配置信貸資金,加強貸款管理,保障信貸資金按期流回銀行,以滿足客戶及時提取存款和發放必要貸款的需要。個人消費信貸資金銀行信貸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個人消費貸款在銀行貸款總額中占比一般都在35%以上,我國現階段個人消費貸款占銀行信貸資金的比重雖然不大,但隨著此項業務不斷發展,占比將會越來越大。如果個人消費信貸資金的流動緩慢,勢必影響到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動,嚴重時甚至會使銀行出現支付危機。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商業銀行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不加強貸款管理出現風險甚至損失,盈利性就無從談起,商業銀行的正常發展必將受到影響。

  加強消費信貸管理和風險防範

  是提高銀行競爭能力的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別是我國將要加入世貿組織,外資銀行即將大量涌入,金融行業將從國內專業銀行分工壟斷經營轉化為中外銀行全面競爭的經營。如果那一家銀行信貸資金不能正常周轉,其競爭就無從談起。要保證個人消費信貸資金正常周轉,就必須減少或消除貸款沉澱,貸款沉澱越少,信貸資金周轉就越快,銀行贏利就越多。雖說貸款沉澱並不一定表示貸款已發生損失,但卻意味著風險,沉澱越多、沉澱的時間越長,貸款的風險就越大。如果貸款進一步轉化為壞帳,風險即轉變為實際損失。所以,為防止貸款沉澱,加速信貸資金周轉,保證信貸資金不遭受損實,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必須加強個個人消費信貸的管理。

  加強個人消費信貸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

  商業零售業務從單純辦理居民個人儲蓄存款到開辦存款、個人結算、代收、代付等中間業務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發展很快。業務的高速發展,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加強管理,保證業務的健康發展。要保證商業銀行整體業務的發展,必須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的管理,防範消費信貸風險。只有加強個消費信貸的管理,才能防止個人消費信貸風險轉為實際損實,防範內部經濟案件的發生,才能使個人消費信貸這一創新業務健康發展,從而保證銀行整體業務的全面發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消費者信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