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境外投資風險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境外投資風險的概述

  投資決策風險企業因缺乏對海外投資環境、投資項目的有效風險評估,致使海外投資存在一定盲目性,從而可能出現風險。目前,國內缺乏專門的海外投資風險評估機構以幫助海外投資企業分析和評估海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企業本身受信息渠道、自身評價或判斷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很難正確判斷某項目在國外是否具有發展前景。由於部分海外投資企業對投資項目的前期調查不充分、不科學,從而導致項目投資後經營虧損。

  經營管理風險近年來,我國企業跨國經營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很落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海外企業中盈利的占55%,其中多為非生產性企業;收支平衡的占28%;虧損的占17%,而且以生產性企業居多。我國企業缺少跨國經營管理的經驗,管理體制尚不適應國際化經營的需要,往往使得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遭遇意想不到的風險,這在國有企業中更為明顯。

  從管理體制上看,一些境外國有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機制,所有者代表監管不到位,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在實施跨國經營決策時,缺乏風險意識和風險制約機制,在投資項目、環境分析、地點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經營策略的制定與執行等方面,都缺乏足夠的科學論證,因而往往造成重大決策失誤,導致國有資產受到嚴重侵蝕。“中航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管理人才的培養來看,我國企業也缺乏一整套適應國際市場競爭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許多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還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人力資本觀念,對人才資源管理的認識仍舊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層次上,導致外派人員專業能力和積極性都不高,遠遠不能適應當今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

  分散化經營與惡性競爭風險我國設立的境外企業分散化經營現象嚴重,使得企業不但無法在資本、技術、市場、信息以及生產等方面實現資源共用與互補,甚至反而會引發越來越嚴重的內部過度競爭。這說明這些企業投資母體之間缺乏聯繫和合作。

  另一方面,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跨國企業都以兼併或建立策略聯盟作為發展手段以實現規模效應,而我國企業顯然尚未跟上這種跨國經營的潮流。由於我國從事國際化經營的主體主要是國有企業,至今依然存在著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使得海外的國有企業分支公司即使在業務上有相似和交叉之處,也難以進行有效的合作和信息交流。

  國有企業自身機制與國際上跨國公司的通行體制存在較大差距,限制、束縛了海外企業的經營活力經營理念,使海外中資企業難以像跨國公司的子公司那樣以各種手段進行兼併和聯盟經營。在同一項目的競爭中,我國企業間往往出現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局面,難以建立起戰略聯盟,這也從內部進一步增大了企業跨國經營的風險。

境外投資風險的主要問題

  由於國際經營環境及管理的複雜性,中國境外投資面臨著許多風險,按不同的研究角度分類,其主要風險表現為企業境外融資風險。投資決策風險。政府監管及服務風險、境外投資保護風險。投資環境風險等,其中從政府角度看,主要有監管及服務風險。投資保護風險;從投資所在國角度看,主要是投資環境風險;從企業角度看,主要是融資風險和投資決策風險,其風險程度受投資所在國環境和政府監管、服務與保護力度制約。具體分析如下:

  1.企業境外融資風險

  我國企業境外投資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究其原因表現為:

  一是境外投資企業日常運作中融資渠道主要是當地銀行融資、全球授信,應收貼現3種途徑,相對於國內融資渠道來說,企業境外投資融資渠道較為狹窄;

  二是企業對國際融資環境的研究和重視不足,對國際融資環境還不熟悉,利用國際融資的能力不強;

  三是我國對境外投資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比如不完善的國內金融市場無法形成為海外企業輸血的融資機制,政府沒有建立完善的融資支持以及便利化服務體系等。

  2.投資決策風險

  決策的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在境外投資活動中,決策的正確與否往往決定企業的目標能否實現。我國境外投資決策風險主要表現在:

  (1)決策盲目,沒有建立必要的決策風險分析和控製程序。決策程式通常是根據確定的目標,制定多個備選方案,然後評估各個方案的風險和收益,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選定決策方案,否則很難保證決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

  (2)決策實施過程失控,缺乏事中的監督和控製程序。許多境外投資企業沒有建立相配套的事中監督和控製程序,不能保證決策按照預先的計劃和方案正確實施,在決策環境和企業具體情況發生變化時,沒有及時的補救措施,致使投資風險進一步惡化。

  3.政府監管及服務風險

  從管理角度看,由於我國境外投資存在如多頭管理、審批手續繁雜、政府管理制度滯後、境外投資的總體戰略規劃不清晰等問題,使得企業面臨著難“走出去”和盲目“走出去”的風險從監督角度看,政府監督弱化使得境外投資面臨國有資產流失銀行信貸控制不力,缺乏事前監督機制等風險;

  從政府服務角度看,由於我國政府對海外投資的巨集觀調控基本上就是一個項目審批制度,對投資後的監管。跟蹤、統計。分析等管理服務功能薄弱,缺乏對海外中資企業的指導。信息咨詢等公共服務,因此使很多境外投資企業面臨著因對投資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外匯政策稅收政策、環保政策的規定瞭解不夠充分,對其變化瞭解不夠及時.從而造成投資決策時信息不充分。不對稱風險。

  4.境外投資保護風險

  企業到境外投資除了面臨國內投資遇到的正常生產經營風險之外,還面臨著東道國的政治風險。如果一個國家缺乏境外投資保護制度,那麼境外投資企業除了要承擔商業性風險外,還要承擔政治風險。一方面由於我國對境外投資缺乏整體戰略和行業指導,使得我國企業在境外投資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另一方面由於沒有合理的投資保護協定,也使得企業因東道國政治風險遭受的境外投資損失得不到補償,從而增加了企業境外投資的安全隱憂。

  5.投資環境風險

  這是因投資所在國環境變化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它包括政治風險,如國家政局不穩定,政權更迭頻繁等給境外企業帶來的風險,它是海外投資最大、最不可預期的風險,是經營者不能控制的風險;經濟風險匯率風險,合作對象企業的信用風險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風險等;法律風險知識產權保護及技術標準壁壘的風險等,它是由於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由於企業自身及有關各方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形成的風險;自然風險如地震、海嘯、洪水、凍災等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破壞帶來的風險。

境外投資系統風險的防範

  境外企業無法決定投資所在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因此,對於系統風險只能採用規避的方法,並儘量減少其不利影響:

  1、做好對投資所在國政治、經濟形勢的評估,註意藉助大型國際投資咨詢公司的專業力量

  企業應在投資前通過實地考察、專家咨詢等方式,對投資所在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政局穩定情況和對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進行綜合評估,境外企業設立後也應要求海外經理人員及時提供當地各種政策動向的情報,並由專門的機構進行分析。評估工作專業性較強,由於一般企業實力有限,要註意藉助咨詢公司這類中介機構的專業知識。隨著國外跨國公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專為企業海外投資服務的大型咨詢公司,如美國最大的漢密爾頓咨詢公司始建於1914年,擁有1500 名咨詢人員,其中老資格的專家達800多人,他們的服務明顯提高了客戶海外投資的效率。由於目前國內沒有成熟的海外投資咨詢公司,對於大的境外投資項目,雖然咨詢費用比較昂貴,但為減少投資風險,還是有必要委托國外的大型投資咨詢公司進行評估。

  2、改變投資方式,實行海外企業本地化戰略,加強對投資所在國的公關策略

  在境外投資中貫徹“雙贏”策略。在投資方式上儘量採用合資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國企業身份,使合資方分擔一部分投資風險;對資源開發等敏感領域的投資根據所在國情況可以債務形式出資,通過產品分成獲得收益,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權所帶來的國有化風險;如果投資主體具有品牌、技術、管理優勢也可以像麥當勞那樣採取特許經營的形式,做到既節約資金、避免了直接投資風險,又占領了市場。在境外企業經營中採用本地化戰略,一方面多雇用當地員工,另一方面儘量實現採購本地化。境外企業必須註意塑造自己在當地良好的“公眾形象”,對投資所在國有明確的公關策略,並將自身的發展積極地融入投資所在國的經濟發展中。

  3、通過保險手段減少系統風險產生的損失

  企業可以通過加入保險等方法減少境外投資的風險,如世界銀行於1988年成立了多邊投資保險機構,它和國家之間的多邊條約一起為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國有化等系統風險提供了條約保證,當跨國公司成為該公約或機構的成員之後,境外投資中的部分系統風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控制,當損失發生時也可以申請國際賠償,為企業的境外投資提供國際保證.

境外投資經營風險的防範

  經營風險來源於企業的決策失誤和無效管理,可能出現在境外企業的任何一個部門,也貫穿了境外投資的全過程。防範經營風險需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1、境外投資要著眼於增強投資主體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指企業在特定的經營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多方面技能、互補性資產運行機制的有機融合,是不同技術系統、管理系統的有機組織,是識別和提供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核心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實施境外投資的首要制約因素,也是決定境外企業抗拒經營風險能力的重要指標。

  不論在境外新設企業還是直接收購境外股權,境外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發揮和增強了投資主體的核心能力,如果只是盲目併購和多元化,往往導致經營失敗。目前許多國內企業只關註境外投資的外在效果,如資本的集中、規模的擴大,卻很少認真分析核心能力這個本質的東西,特別是一些有資金實力卻並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把境外投資等同於攻城略地的擴張,導致收購境外股權時出價過高,也影響了境外投資的實際收益。

  2、實行內部診斷制度,完善境外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

  沒有健全競爭機制以及激勵與約束機制海外經營比國內經營的風險大幅增加,因此,形成完善的治理管理結構是境外企業應對經營風險的前提條件。

  首先,通過加強對境外企業的財務監督完善其內控機制,目前國內投資單位選派到國外企業的財會人員,尤其是有經驗的財會主管嚴重不足。很多海外企業內部賬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多本賬”問題嚴重,有的海外分支機構為節省開支甚至會計出納一人兼,這種不規範的財務制度往往成為貪污、舞弊者可資利用的漏洞,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這種情況要求投資主體不能對境外企業放任不管,要有專門的審計部門對海外子公司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特別要防止將國有資產和外匯資金用於境外投機性炒作。

  其次,當海外企業的投資所在國外部治理機制健全,母公司可以藉助外部治理環境的強監督作用來安排內部治理,實現對海外企業的有效治理和控制,例如很多跨國公司在境外企業的董事會中引入當地債權銀行的代表和獨立董事職務以加強對海外子公司的監督。最後,母公司應把內部診斷制度作為完善境外企業治理管理結構的重要手段,設立專門的機構,對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定期的內部評估,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3、在加強境外企業管理的同時保持其經營的靈活性

  投資主體應該明確跨國公司內部風險決策的許可權,一方面防止完全放任海外子公司自行決策投資行為,造成子公司許可權過大,投資失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管得過死,一切投資或支出均須報請公司總部審批,影響海外企業的正常運營。

風險防範的主要措施

企業應採取的措施

  1.對投資所在國政治、經濟形勢的正確評估。企業應在投資前對投資所在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政局穩定情況和對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進行綜合評估。境外企業設立後,也應要求海外經理人員及時提供當地各種政策動向的情報,並由專門機構進行分析。評估工作專業性較強,如果企業實力有限,就要註意發揮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2.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需要加強和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強化企業內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培養人才,完善人才管理。發展國際化經營管理,不僅需要金融、法律、財務、技術、營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更需要有戰略思想和熟悉現代企業管理的經理人才。目前,我國比較缺乏熟悉國際規則和東道國市場法律的人才,可以通過招聘優秀的國際人才來彌補自身培養的不足。

  3.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比較優勢。積極發展企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產品,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重要策略。通過自主開發、合資開發、戰略聯盟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實力雄厚的企業品牌形象。通過兼併、收購、戰略聯盟等多種方式,運用市場化和國際化手段,增強與外國跨國公司平等對話的實力。

  4.實行海外企業本地化戰略。我國企業應加強對投資所在國的公關策略。在投資方式上儘量採用合資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國企業身份,可以使合資方分擔一部分投資風險;對資源開發等敏感領域的投資,可根據所在國情況以債務形式出資,通過產品分成獲得收益,這樣可以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權所帶來的國有化風險。如果投資主體具有品牌、技術、管理優勢,也可以採取特許經營的形式,做到既節約資金、避免直接投資風險,又占領了市場。在境外企業經營中採用本地化戰略,一方面多雇佣當地員工,另一方面儘量實現採購本地化。

  5.合理安排投資結構。跨國公司可以通過調整經營政策和金融政策,把政治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調整的中心是把單獨一家風險變為多個公司甚至把母國與東道國的利益聯繫在一起,可採取以下措施:跨國公司應設法在國際上尋找利益相關者,尤其是利用籌集資本的機會把風險分散在東道國或其他國家,以及國際金融機構或公司的持股者、客戶身上。一旦東道國發生任何政治或經濟風險,公司並不會承擔過多的風險,而且還能受到國際性的保護。設法把東道國國內的子公司的原料、零部件等市場與其它國家市場連在一起,還可以把研究與開發設備的特有技術和關鍵部分集中在母國,以便一旦發生國家政治或經濟風險時,可以讓東道國也付出應有的代價。

  6.進行周期性國際投資風險分析。對投資者來說,國際投資風險分析不只是投資前期的工作,它貫穿於整個投資期。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因大量雇佣當地勞動力,其政府沒收的風險可能較低,但還存在著其它風險,如資金籌集、企業擴大再生產等。投資企業的外部與內部環境不斷變化,國際投資風險也不斷變化,所以投資方應密切註意各種風險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定期進行投資風險分析。

構建境外投資風險預警系統

  從技術角度看,建立境外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則是防範上述風險的具體方法,藉助於該系統的有效運行,能夠加強境外投資風險的事前管理。眾所周知,風險預警系統是一種前饋控制系統,它是使系統在動態環境中保持一定穩定性或促使系統由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換的活動。境外投資風險預警系統的運行應經過四個程式:

  (1)監測

  大多數風險都是可以預測的,它有一個從潛伏到爆發,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風險預警的監測程式就是對風險表現和要素進行連續的追蹤,以便及時掌握風險走向的第一手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監測並不是對企業現象包羅萬象的檢測,它的目標應該非常明確,監測的終極對象就是風險;監測選用的程式和方法應當及時而靈敏地反映出風險的變化;監測獲得的信息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監測信息越多,越易使主要問題不突出,並且信息越多越複雜,獲取信息的費用就越高.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費用也會越多,所以監測系統應該講究成本效益原則,以儘量小的支出獲取最有用的信息。

  (2)識別

  該程式可以幫助管理者對監測得到的信息進行鑒別、分類和初步分析,使其更有條理,更突出地反映出風險的變化。應指出的是,由於監測到的大量的基礎信息,既包含有用的真實信息,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混雜著大量的誤導性的錯誤信息和失真信息。通過鑒別程式可以對信息進行檢查過濾,剔除其中的誤導性信息,找出能反映風險的有用的真實信息;此外,預警依賴於監測,監測離不開指標。建立識別系統的關鍵是確定預報警情的指標體系,以觀察境外投資是否存在風險的隱患。

  (3)報警

  在設計好預警系統警情指標後,該系統考慮的關鍵問題便是如何根據預警指標的變化,來預報警情、確定警度。該程式的基本任務:一是分析警兆。企業在警情爆發之前,總有一定的先兆,即警兆。風險預警系統就是要藉助於財務指標的變化趨勢分析,結合一定的經驗和方法,確定是否出現警兆,從而作出下一步決策方案。二是預報警度。預報警度是預警的根本目的,根據警兆的變化狀況,聯繫警情的警界區間,參照警度評價標準,並結合實際或未來情況來修正,從而預警實際警情的嚴重程度。三是尋找警源。警源是風險形成的原因,是產生風險警報的根源,是實施預控對策的前提。在進行預警源分析時,應註意根據預警對象的特點和變化規律,監測預警對象、確定警源。

  (4)預控

  風險預控程式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的行動,它有預知和計劃,有明確的行動目標和方向,它是預先制定好的各種風險的處理計劃和方案。比如,就境外投資管理協調機制而言,其風險預控方案應充分考慮:如何提高境外投資審批效率,有條件地放寬對境外投資的管制,為國內優勢企業“走出去”投資創造便利條件;如何合理制定一部調整對外投資基本關係的專門法律,內容包括從對外投資項目的審批,事後監管,到對外投資的促進、服務措施等,從而有效防範管理協調機制運行中的風險警報,提高政府對境外投資的巨集觀管理水平。

政府應採取的措施

  1.完善我國境外投資保險制度。現階段我國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境外投資保險制度,它是有效保護我國境外投資的前提條件。我國境外投資保險制度的適用應以我國與東道國簽訂的雙邊投資保證協定為前提。目前我國已同20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證協定,並且主要集中於發達國家,因此我國應加快與外國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締結雙邊投資保證協定,依靠國內立法與國際雙邊和多邊協定的緊密配合來為我國境外投資提供擔保

  2.建立投資工業園。企業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業,很難獨自成功地避免政策風險。如果有國內好的中介服務機構或組織,可以在境外建立投資工業園,集投資咨詢、法律顧問等一同到境外投資,如果出現政策風險,政府之間可以雙邊簽訂貿易、投資協議,以避免可能的政策風險,甚至可以避免匯率風險,國家計委、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和外匯局可以協調,乃至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來做這方面工作。

  3.建立境外投資咨詢機構以及政府與企業新的協調配合關係。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複雜多樣的,可能遭遇的風險類型和程度在不同的投資目的國也是不同的。有些國家的政治風險大,有些是經濟、金融風險大,有些是匯率、債務風險大。企業要想及時分辨境外投資有無政策風險,就需要大量資料和研究來做判斷。政府建立一個風險評估和咨詢機構,將對企業境外投資給予幫助和扶持。同時,政府可以設立為企業海外投資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的專門機構為企業提供信息、法律、財務、知識產權和認證等方面的服務。

完善我國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

  (一)大力培育有競爭優勢的境外投資主體

  我國境外企業面臨全球競爭的激烈市場環境,因此,境外投資應改變以往那種小規模、分散化的局面,通過聯合、重組積極發展以大型企業為核心,融資本、生產、技術為一體實力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並以之作為境外投資的主體,這樣才能更好地防範各種境外投資風險。

  (二)在政府的指導、支持下,以中介服務網路為依托,提供全面信息服務

  由於目前投資主體自身對境外投資風險的防範能力有限,急需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資中介服務網路。因為商務部等境外投資管理部門掌握著大量信息資源,可以考慮在政府指導、支持下,建立市場化的境外投資中介服務部門,為企業提供國外市場信息的咨詢服務和必要的技術幫助,並逐步發展為境外企業的風險診斷機構。

  (三)完善我國的境外投資保險體制

  為減少境外投資中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促進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應儘快建立我國的境外投資保險制度。這種做法在發達國家非常普遍,如法國委托國家外貿保險公司從事支持境外投資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分為政策險與市場開拓險,主要為投資所在國國有化、外匯及紅利不能匯出、戰爭、暴動等系統風險和中小企業在境外遇到的部分經營風險提供保證。

  (四)建立風險診斷制度,促進境外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事實證明,試圖用政府的外部行為來取代企業的內在要求,即企圖通過政府層層審核的辦法,來推動企業在境外投資決策中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和風險預測,其效果往往並不理想。解決政府監管的不足,需要充分利用專業中介機構的力量,培育一支富有經驗的企業管理咨詢大軍,在境外企業中形成系統的風險診斷制度,督促其改進經營管理水平,從整體上提高境外投資的效率。

  (五)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審批手續

  各境外投資主管部門已採取一系列措施簡化境外投資審批手續,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為了適應近期資源開髮型投資不斷增多的趨勢,應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審批手續,可以結合境外投資聯合年檢的情況,對實力雄厚、管理規範的投資主體給予一定限額內的境外投資自主權,不用事前審批只需事後備案,以加大我國境外投資管理體制的靈活性,也有利於投資主體國際市場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增強境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六)以信息統計分析為基礎,不斷提高境外投資巨集觀管理水平

  我國應強化以國際收支為基礎的境外投資統計系統。這樣,結合年檢數據就可以準確掌握當期的境外投資存量和流量情況。通過分類統計分析,主管部門能夠全面掌握企業境外投資的規模、區域、行業特征,及時瞭解境外企業的生存狀況,並由此制定相應政策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減少企業境外投資的風險損失。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境外投資風險"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