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息過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

目錄

什麼是信息過載

  信息過載是指信息時代由於信息過多,遠超於個人的信息需求、信息處理和信息利用能力,以至於受眾無法準確挑選與運用有效信息的情況。

  英國學者帶姆.喬丹指出:“擁有太多的信息使信息的利用變得不可能。它以兩種狀況發生,第一,有信息而不能被吸收;第二,信息組織得非常差以至於發現任何特定的信息變得不可能。”

  人們接受了太多信息,卻無法有效整合,組織及內化成自己需要信息,以致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際關係等。受傳者對信息反映的速度遠遠低於信息傳播的速度;大眾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於受眾所能消費、承受或需要信息量,大量無關的沒用的冗餘的數據信息嚴重干擾了受眾相關有用信息準確性的選擇。

信息過載的表現

  信息過載主要表現為:

  (1)受傳者對信息反映的速度遠遠低於信息傳播的速度;

  (2)大眾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於受眾所能消費、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

  (3)大量無關的沒用的冗餘的數據信息嚴重干擾了受眾對相關有用信息的準確性的選擇。

信息過載的原因

客觀原因

  (1)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和總量擴張:表現為信息資源的開發範圍擴大,物質信息採集從巨集觀(天體、宇宙)向微觀(粒子、基因)縱深發展,經濟、社會信息隨著經濟活動加劇得到空前的開發,信息資源總量呈爆炸式增長。20世紀60年代信息總量約72億字元,80年代信息總量約500萬億字元,1995年的知識總量是1985年的2400倍。人類科學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期約每10年增加一倍,每3年增加一倍。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發表的科技論文約四五百萬篇,出版科技期刊約為5萬種,報紙6萬種。世界上每天的出版量業已達到1000本之多。

  (2)信息的重覆性:紙本資源為了維持信息新穎性及正確性,要不定期的進行修訂,但內容與舊版的重覆度較高。同樣,電子資源因具備容易編輯、複製及傳播等特性,使得同一份信息可以多種不同方式傳播,造成包括內容重覆、觀點重覆等狀況,使人可能在短時間內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檢索到相同的信息。這種現象增加了信息接收的頻次,會影響到工作品質效率

  (3)信息技術的發展:由於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廣泛應用,使得信息生產、傳播加工、處理、存儲的方式方法產生了根本性變化,由此造成了信息密集化、多樣化、高速化傳播,使得人們所處的信息環境日趨稠密。比如現代社會人們常用的通訊網路信息獲取工具,雖然為人們提供了快速及便利的信息渠道,但同時也造成了信息過量的後果。

  (4)信息傳播中存在缺陷或障礙:在信息的交流、處理、使用過程中,人們常常有意或無意地歪曲信息、製造或傳播垃圾信息,使信息傳播中出現人為的或技術上的噪音。從而加劇了信息泛濫。一般而言,信息傳播的缺陷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傳遞工具方面的缺陷: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大多是藉助語言、文字,而語言、文字在表達方面很可能存在語義不清、措辭不當等方面的信息交流的障礙。還存在著信息傳遞工具在加工、傳播信息過程中因技術不穩定、不完善問題而造成的信息混亂無序。②組織結構上的缺陷:如果組織層次過多,機構過於龐大,信息經過層層傳遞必然要遇到障礙,甚至造成曲解、衰竭、變異和紊亂。③信息傳播過程中人們的心理狀態的缺陷:在信息交流過程中,因個人見解、立場、態度的差異,人們在傳遞信息時會出現各種不同“噪音”。在互聯網時代,這種信息傳播中的缺陷和障礙最有力而常見的體現就是搜索引擎的局限性。

主觀原因

  (1)對於信息科技的過度依賴和崇拜:Hensiak指出,信息過量產生之因除了新信息科技的發展外,另一因素為人們對於新信息科技的崇拜,使得人們相信信息越多越好,忽視信息品質。

  (2)信息強迫與缺乏信息處理能力: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在搜集處理信息時,個體會強迫自己去瞭解全面的信息,產生害怕信息被遺漏的心理現象,使信息選擇面臨壓力和困難。因此個體應當學會瞭解自身信息需求,做好優先順序排列。Wurman認為,現代人在搜集信息時很少深思應該閱讀及不需閱讀哪些信息,並耗費許多記憶空間於無用信息的吸收。

  (3)職業與工作性質:研究表明,信息過量的現象與職業性質或工作環境密不可分。從過程的觀點來看,信息過載可能同工作過程中諸多變數相關。

信息過載的影響

  (1)信息過載使得合適信息難覓[1]

  人類正在通過信息技術將歷史上曾經生產的種種媒介內容融入比特之海,同時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繼續生產內容。而且,以往社會中的信息生產和流通,主要遵循“先過濾後發佈”的原則,大眾媒體、教會、學校、專家權威等扮演了把關人和過濾器的角色。如今,越發普遍的卻是信息的“先發佈後過濾”,於是乎,雞毛蒜皮紛至沓來,粉墨醜怪高懸大雅,假大空充斥其間,真善美模糊難辨。浩如煙海的信息輕觸滑鼠瞬間呈現,但人們睜大雙眼苦苦尋覓卻是霧裡看花,你所迫切需要瞭解的、適合自己品位的、合適的信息紛紛被遮蔽、撤銷、封鎖,商業秘密突然間被加強,知識產權驟然間該保護,層層鏈接的大帽子下卻空空如也,製造噱頭騙取點擊率比比皆是,人們需要信息的搜索不出來,而殺毒軟體周密保護下的木馬、插件、彈窗卻奪人眼球。互聯網的今天確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2)信息過載使得獲取高質量有價值的信息成本越來越高[1]

  在套餐蛋糕的誘惑下,許多人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瀏覽查看各種信息,但信息是有成本的。信息成本同實物資產人力資產、技術、財務資源及知識一樣,已成為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從本質上說,任何可以被數字化(編碼成一段位元組)的事物都是信息。信息對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價值,不管信息的具體來源是什麼,人們都願意為獲得信息付出代價。信息提供者的許多策略都是基於消費者對特定信息產品的評價存在很大差異這個事實。人們之所以願意為獲取信息付出代價,還在於信息被用戶市場上購買後會變成用戶的信息資本。同其他要素資本一樣,信息資本也具有增值性、周轉性和墊支性。人們獲取任何要素資本,都要支付資本成本。信息產品或信息資源變成企業、個人的信息資本,需要經過信息產品或信息資源進入市場交易的過程,企業、個人使用現金購買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嫁接在財務資本上,從而變成信息資本——— 企業、個人經營過程中的要素資本之一。

  (3)浪費的時間越來越多[1]

  相信許多人會有這樣的感慨,網路上的信息鋪天蓋地,尤其是在搜索的時候,搜索引擎會把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放在一起,搞得人暈頭轉向,點擊打開查閱卻又發現驢頭不對馬嘴,真的是很浪費時間。另外,當人們暢游網路想看點什麼的時候,層層的鏈接,誘人的標題,不知不覺就被誘導,不知道自己跑到什麼地方去了,該看的該收集的沒找到沒看到,時間就是這麼浪費的。垃圾郵件、垃圾信息將會淹沒很多有用的信息,人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這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到信息恐懼中。搜索引擎的不夠完善,網路監管的力度不夠,信息渠道創新激增,一個普通社交網路使用者的線上自我管理,正在成為一項頗費時間的數據任務,滑鼠點擊和拖拽的頻率,遠遠高於依賴書簽和超鏈接機制靜態網頁時代。與此同時,以iPhone 為代表的手持信息設備,自身也在構築一套新的軟體體系,硬體和軟體的管理成本之外,適應這些非電腦瀏覽器的多元信息工具,也需要耗費不少精力。

  (4)帶來情緒上的煩躁

  信息過載會讓我們感到煩躁。因為面對大量的信息,我們有時會不知從何開始從何結束,當這些信息被閱讀完畢,新的信息又來了。另外就是信息內容的重覆,這兩方面都會讓我們感到煩躁。

  信息過載的煩躁初始於信息過少時的煩躁。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信息強迫現象的人,在信息過少的時候,會感覺與世界脫軌,會有煩躁心理,然後會想方設法獲取更多信息。久而久之,信息量就大了,這時又會有信息過載的煩躁。

  《中國圖書館學報》在介紹由信息過少和過載的時候引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在長途旅行中列車的一個車廂內,窗外只有一些景色,沒有閱讀資料、游戲、錄音帶或其它娛樂方式;一個旅客已經在車廂中,另一個上車了;人們可以設想新來者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1)如果他沉默寡言,在整個旅行中,因信息負荷不足,可能產生厭煩。特別是在沒有其他消遣方式時,更會如此。

  2)如果他對一些話題談論過多,例如,單調地和無休止地重覆一些觀點、口語、故事等等。這是多餘信息的過載,也許比沉默更容易產生厭煩。

  3)如果他喋喋不休,不管什麼話題巨細無遺。這樣的伴侶至少象沉默的人一樣乏味。可稱之為信息多樣性的過載,有噪音。

  (5)降低工作效率

  對工作效率的影響。關於信息過載在工作中產生的影響,研究者都註重強調它的負面作用。Wheelwright 等人認為,信息過載會影響交換和處理信息的速度和個人工作的專心程度,因此可能會對個人完成任務的效率和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信息過載影響完成任務的效率以及完成任務的質量。根據Reuters機構針對1300位企業經理人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2/3的經理人相信信息過載使得工作滿意度降低並影響其人際關係;1/3的經理人相信信息過載影響其健康;近一半的經理人相信一些重要的決策因信息過載而延遲。

  (6)心理曠工現象

  面對過度的刺激,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之間的界限很容易消失。社會和個人都會發展出一些心理機制,以保護自己的靈魂不受信息過載的影響。這種機制既有保護作用,同時也有一定危害。面臨著處理過多數據的壓力,個人可能會採取“心理曠工”(psychological absenteeism)的方法,以躲避責任和決策,將其靈魂與現實隔離,追求各種感官的滿足來替代理解,正如眼睛的瞳孔因為強光而縮小一樣,心靈的感受器也因為過多的信息而縮小。

  (7)刻意求簡現象

  這是一種刻意追求簡化的傾向,是由於數據太多而不得不丟棄一部分。在大眾傳媒中,這種簡化可以緩和受折磨的大腦的緊張程度,比如在電視節目中儘量少地報道國際新聞,將其內容減少成為標題新聞。

信息過載的解決措施

  建立和完善信息政策法規

  加強信息行業對信息的組織和標引進行規範,對信息準入和上傳信息進行規範,形成比較完善的信息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體系,達到有效的資源管理;建立與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執法和監督機制,從而增強信息的安全性和確定性,保障信息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信息構建組織信息,塑造網路信息環境

  信息過量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信息缺乏有效的組織,用戶無法理解所要的信息,所以從用戶角度出發,構建信息空間的“信息構建”成為網路時代的呼喚。

  採用信息過濾,減輕認知負擔

  為了幫助用戶查找真正需要的信息,標記與屏蔽和用戶毫不相關的信息,已成為避免信息過載的重要途徑。信息過濾就是根據用戶的信息需求,運用一定的標準和工具,從動態的信息流中抽取出符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相關信息子集的技術。根據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提供長期信息服務,節約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剔除用戶不需要的信息,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減輕用戶的認知負擔,從而剋服網路信息用戶所面臨的信息過量。信息過濾的主要流程是識別用戶信息需求、建立用戶需求模型,構建文本向量空間模型,進行用戶模板與文本的匹配和信息推送,再利用反饋機制,不斷改進需求模型改善信息過濾效果。

  運用智能代理,提供網路信息檢索服務

  智能代理通過感知、學習、推理及行動,在基於知識庫的訓練後模仿人類社會的行為,自動檢索大量數據,探尋事件模式,提供簡單易懂的分析信息,提高個人和系統的工作效率,並能推測出用戶的意圖,自主制訂、調整和執行工作計劃,成為解決信息過載的有效途徑之一。

  提高自身信息素養

  分清主次,制定目標,將信息建立聯繫,可以精簡信息。人類是信息的消費者,但是每個人能消費的信息是有限的。在這個信息膨脹的時代,精簡信息的吸收需要努力。記住,信息並不等同於知識。把不重要的事實減到最少,才能給重要的信息留下認知的空間。

  停止無用習慣,分類整理信息流

  個性化信息定製:只訂閱或閱讀與自己相關的內容,其它的內容不要強迫自己去深入瞭解。為自己定製個性化的信息獲取渠道。分級閱讀是優先閱讀重要的信息源,其它的可看可不看。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高占林.淺談信息過載的影響及消除〔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0,06期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Mis铭,唐剑,Tracy,陈cc.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過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2.115.232.* 在 2024年6月21日 02:06 · 北京 發表

曠工 // 礦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