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擬態環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信息环境)

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

目錄

什麼是擬態環境

  擬態環境是指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由於這種加工、選擇和結構化活動是在一般人看不見的地方(媒介內部)進行,所以人們通常意識不到,而往往把“擬態環境”作為客觀環境本身來看待。[1]

  李普曼在 1922年的《輿論》中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並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識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這樣一種機制不僅使得現代環境越來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環境也越來越環境化。1968年日本學者的藤竹曉在李普曼觀點“大眾傳播提示得信息環境越來越有了演化為現實環境的趨勢”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信息環境得環境化”問題,他指出許多的擬態事件,包括語言、觀念、價值生活方式或行為方式等,最初不見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進入大眾傳播渠道,和快就會演化為社會流行的現象,編成隨處可見的社會現實。

擬態環境的主要內容[2]

  李普曼認為,擬態環境是由媒介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之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由於這種加工、選擇和結構化活動是在一般人看不見的地方(媒介內部)進行的,通常人們意識不到這一點,而往往把擬態環境作為客觀環境本身來看待。 這種虛擬的環境並非客觀現實環境,但由於人們無法通過直接經驗去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必須大量地通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形成對外部環境的認識,因而人們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只能建立在媒介所反映的客觀現象上。這種媒介反映不可能是對客觀環境的複製,只能是選擇性地重構,是媒介虛擬化的能動反映,故稱之為擬態環境。

  1.現實環境與擬態環境的關係

  現實環境(real—environment)是與非現實環境(unreal—environment)相對立的概念,前者是指人們生活於其間的真實環境,具有客觀物質性;後者指客觀現實中並不存在,而是人們通過虛構形成的假定環境,具有主觀能動性。擬態環境是人們通過主觀認識功能對現實環境的一種描繪、摹寫、重構和再現,它以現實環境為藍本,運用符號系統在媒介上構建出反映現實環境的信息,形成一個符號化的信息環境。這種符號化的信息環境並不是將現實環境中的所有信息都加以表達,而是有選擇性地反映現實環境中的客觀變化情況,通過信息的組織和構建,形成對現實環境的媒介映像。可見,擬態環境是人們對於現實環境的一種認知反映和媒介表達,既不等同於現實環境,也不等同於非現實環境,是主觀認識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人們常常對擬態環境做出各種反應,但相關反應行為則又發生在現實環境之中。深人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從局部與整體、動態與常態、反映與被反映、媒介現實與客觀現實等四個方面來認識。其一,擬態環境是從現實環境的整體中提取局部信息加以處理,不是對現實環境進行全景式的掃描,兩者存在著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其二,擬態環境是選擇現實環境中的動態變化情況加以反映,對現實環境中的常態往往不予關註,這種有選擇性的提取信息突出了現實環境中的非常態;其三,擬態環境是對現實環境的一種反映,它不能脫離現實環境的基礎而隨意主觀編造,但現實環境在被擬態環境反映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差,兩者的反映與被反映關係存在於主客觀相互作用之中;其四,擬態環境表達的是媒介現實而不是媒介理想,儘管它與客觀現實存在差距,但人們通常將擬態環境作為現實環境來對待,而忽視兩者之間差別,形成現實環境媒介化與擬態環境現實化的雙向互動

  從批判的角度看待擬態環境,就會產生社會利益集團通過對媒體的操縱而進行擬態環境造勢的擔憂。這也是李普曼在洞析擬態環境理論之後,對社會的民主自由可能被新聞傳播及其社會輿論扭曲的憂慮與戒懼所在。事實上,當下的社會媒介條件與擬態環境理論提出時的情形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傳播者與受眾的角色關係不再是截然分開和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甚至是交叉重疊的。每個人都可以運用媒介平臺成為擬態環境的建構和傳播者,同時,人們又都是擬態環境的接受者,隨時對它做出判斷、分析和行為反應。

  2.擬態環境的必要性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對擬態環境的依賴越來越強。一方面這是出於李普曼在提出擬態環境理論時所論及的真正環境總體太大、太複雜、變化太快,人們沒有條件去直接體驗和把握的緣故;另一方面,媒體已覆蓋和滲透到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無法離開的必備工具,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手段不僅可以為人們實時提供真實環境的動態信息,而且這種媒介所建構的擬態環境越來越接近真實環境,可以使受眾具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人們感知世界、認識世界必須藉助於媒體所建構的擬態環境,同時,每一個人也在承擔著這種擬態環境的建構者的角色。

  擬態環境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集中體現在認知、交往、協調三個方面。首先,擬態環境已成為人們的主要認知對象,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媒介對現實環境的擬真表達。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擬態環境不僅可以向人們的感官再現現實情景,而且可以創設出人們在現實條件下無法完成的體驗,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獲得主體認知建構的豐富信息。其次,擬態環境為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廣闊空間和便利條件。除了通過媒體平臺特別是互聯網路系統,人們信息交往活動不再受制於所在地域及有限的對象外,擬態環境還為不同人群營造出適合交往的虛擬社區,使人們在信息獲取、意見表達、情感宣泄等各個方面得到滿足,為人的個性展示和發展提供了舞臺。再者,擬態環境也成為人們協調自我與他人、個體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等方面關係的參照系,可以幫助人們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衝突。在擬態環境中,人們既可以尋求到各種有價值意見、建議和幫助,為自身的行為選擇提供參考;也可以向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對象表達自己意願,探尋對方的反應,驗證溝通效果,調整好自我與現實對象之間的關係。

  當然,擬態環境並不等同於現實環境,社會個體必須通過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來駕馭自己的社會生活。一方面,要善於識別擬態環境中的信息,明辯真偽、善惡、是非,形成自身獨立的判斷能力,不為虛假信息所迷惑,不為錯誤信息所左右,不為有害信息所侵擾。同時,還要提高信息防範能力,在開放的擬態環境中保護好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要保持和擁有自己在現實環境中的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不沉溺於媒介所營造的虛擬世界,並通過積极參与擬態世界的建構,使自己在現實環境與擬態環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發揮社會個體對擬態環境的真實建構作用。

  3.擬態環境的現實化

  隨著媒介技術和傳播手段的發展變化,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之問的關係也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除了擬態環境對現實環境的擬真度越來越高、構建擬態環境的參與面越來越廣外,擬態環境對現實環境的作用也越來越強。擬態環境既不是作為現實環境的“鏡子”而存在,也不是由少數人控制的對現實環境的選擇性建構,而是由媒體專業人員和大眾共同廣泛參與的社會建構。這種社會建構在客觀、真實、能動地反映現實環境的基礎上,對現實環境的發展變化又起著引導、轉化和塑造的作用。

  日本學者藤竹曉曾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認為人們由於通過媒介提供的信息來認識環境,並對現實環境採取行動,而使現實環境越來越帶有擬態環境的特點,人們很難將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加以明確的區分。 也就是說,媒介通過對現實環境中某一部分的傳播與放大,使人們普遍接受併在現實環境中呈現出來,成為普遍現象。比如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思想價值觀念、少數人的生活方式和某一群體的道德標準、文化習俗及行為選擇等,經過媒介廣為傳播後,逐步成為現實社會的潮流和標誌。這種由擬態環境向現實環境的作用過程就是擬態環境的現實化,其實質是人的認識能動作用的體現。

  在大眾傳媒高度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對媒介傳播產生高度依賴,社會呈現出媒介化生存狀態,使擬態環境的現實化作用也大大加強。現代傳媒每時每刻為人們帶來海量信息,在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需要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見解、判斷和選擇。媒體對社會事物的認同和倡導,可以引導受眾的評價和選擇;媒體對社會秩序的建構和訴求,可以轉化為現實社會的秩序和訴求;媒體對組織和個體的形象傳播,可以促進現實社會中的組織和個體形象塑造。擬態環境的現實化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主體自覺,也使媒介傳播具有了強大的社會改造功能。

擬態環境產生的原因[3]

  擬態環境也就是常提到的信息環境,它是指“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其實,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存在著擬態環境。只不過在大眾媒介產生後,我們對擬態環境的感知更加明顯。為了便於論述,本文所提到的擬態環境是指大眾媒介(包括網路)主導下的環境。擬態環境是如何產生的?它與人們的信息需求是什麼關係?又與信息媒介是什麼關係?在這裡,筆者主要從人們的信息需求及信息媒介兩個方面略談看法。筆者認為,擬態環境的產生不僅與“交往革命”後人們對信息需求膨脹有關,還與信息媒介的有所作為有關。

  1.人們對信息需求的無限膨脹導致我們交往的社會環境的無限擴大,這是擬態環境產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迫於生存與發展,人類在誕生之時,信息欲是非常強烈的。信息需求的膨脹程度與我們的交往環境的大小有著密切的聯繫。二者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在傳統社會,由於我們交往環境的有限性,就制約了我們對信息的需求。我們所獲得直接信息(即第一手信息)、人際交往信息、古代小報傳播的信息等基本上就滿足了我們的信息需要。換句話說,我們的信息欲不得不被有限的交往環境所限制。在工業革命和19世紀的“交往革命”的發生後,我們交往的範圍越來越廣,由以前的村落擴大到整個世界。自此,我們的信息需求膨脹成幾何數增長。隨著交往範圍的不斷擴大,傳統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不能讓我們完全認知和把握環境。在今天複雜的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對信息需求是與日膨脹,但同時,我們發現由於自身的局限性,我們不可能與“整個外部環境和眾多事物都保持經驗性接觸”。圓人們為了剋服自身局限性而去認知、把握環境,就得藉助以大眾媒介(包括網路)為主的信息媒介系統。信息媒介是指從事信息採集、加工、傳播的個人或組織。信息媒介是傳達信息、提示外部環境變化......,它向人們提示的環境並不能簡單的等同於客觀環境本身,而是環境的再現......”。嘲由信息媒介所再現的環境就是擬態環境。今天,擬態環境像一堵無形的牆橫亘在我們與客觀環境之間。擬態環境既不斷趨近於滿足我們的信息欲,又擴大了交往環境的範圍。它所提示的信息無所不包,且有向自在世界擴張的趨勢。

  2.信息媒介的有所作為是擬態環境出現的直接因素

  我們前面說過,信息欲是擬態環境產生的主要因素,但我們不能忽略信息媒介的作用。“人類為適應環境做出的所謂的調整往往是通過虛構中介(medium offictions)而發生的。”這裡的“虛構中介(原文黑體)”就是信息媒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信息媒介是擬態環境的直接塑造者。由於信息媒介自身的優勢,信息媒介就承擔了對信息採集、加工、傳播的社會責任。但是,信息媒介的優勢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信息媒介不可能“有聞必錄”。它對信息的選擇、加工、傳播要進行“把關”。懷特“在《守門人:新聞選擇的事例研究》(1950)一文中,對一家報紙的電訊編輯的工作進行研究時,......揭開了研究‘守門人’的序幕。......電訊稿中90%被捨棄、淘汰......”這說明,信息媒介最終傳播出去的信息也只占起初採集、加工信息的很小的一部分。每天,我們所感知的現實只是信息媒介所“截取全球的一塊橫截面。”然而,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是這樣。信息媒介提示信息的有限性,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對現實的“鏡子”似的再現,而是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後的信息。信息媒介就是這樣通過提示有限的信息給我們塑造了—個豐富多彩的擬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重建“擬態環境”理論.人民網,2010年5月28日
  2. 曹勁松.論擬態環境的主體建構[J].南京社會科學,2009(2)
  3. 王忠國.擬態環境的雙刃性:嚮導和誤導[J].昌吉學院學報,2008(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Mis铭,陈cc.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擬態環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南柯一梦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2月2日 09:30 發表

“擬態媒介環境”理論對於現如今生活在日漸數字化環境中的人們來說意義巨大,有太多的人單靠互聯網去瞭解世界,不會拿統計學分析問題,殊不知互聯網所描繪的僅僅是真實世界的側面,不能等同於現實世界的全部。

回複評論
M id c41fa8a57c79598c7900c0134e5c4089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23日 17:59 發表

都想聽好話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