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知識構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構建(Knowledge Architecture,KA)

  知識構建是基於信息構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之上的更高層次的資源構建形式,其核心內容是由知識組織、知識標識、知識檢索知識導航四個系統組成的,它能使知識更易於理解和吸收,為用戶提供比信息空間更高層次的知識空間。從“事實→數據→ 信息→知識→智慧→創新”的信息資源開發鏈來看,KA提供的是信息資源開發鏈較高層次的知識、智力,提供的是知識服務,它更突出人與內容的結合。

目錄

知識構建的基本原理

  知識構建的基本原理不僅表現在知識構建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而且表現在其知識狀態要發生由知識元→知識單元知識結構→知識空間的演變,還表現在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知識元抽取原則、知識單元序化原則、知識結構展示原則、知識空間優化原則上。

知識構建的支撐技術

  知識技術是用於知識採集、模型化、重用、檢索、提供和維護整個知識生命周期的新一代智能信息技術,也是實現以語義網為核心的互聯網第三次革命的關鍵技術。從本質上說,知識技術是對信息進行理解的智能技術,其中本體技術是其核心。現在的知識技術包括語義Web技術、概念本體、網格技術、知識地圖技術、基本代理技術等,正在發展的知識技術有虛擬協同和聯合、互聯網推理服務、多語言實時自然語言處理泛在計算基礎設施網格計算。知識技術面臨著概念本體的建造和管理、內容自動化、提供服務、語境捕獲和基本原理、起源和信托(provenanee and trust)、知識維護、社會、文化組織問題。從研究目標來看,知識技術可用於解決未來知識構建(knowledge architecture,KA)中的知識採集、知識模型化、知識重用、知識檢索、知識提供和知識維護這6個挑戰。可見,知識技術為KA提供了支撐。

知識構建過程中知識狀態的演變

  知識元——KA的理想基元

  信息源於物質的抽象變換,知識源於智能對信息的認知結果;信息和知識屬於兩個不同領域的實體,存在著依存和變換關係。實現信息向知識的轉化, 是KA的首要環節。

  文本是信息和知識記錄的載體,文本的知識內容是由一個個獨立的知識元素按其邏輯關係進行組織排列的。這種獨立的知識元素人們稱之為知識元,邏輯依存關係稱為知識鏈。知識元是構成知識結構的最小獨立單元,用來表示一個個針對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是概念、方法、規則、公理等數據或事實,以及實例化的知識。

  知識元的本體特征與認知屬性更適合KA的需求。知識元可表示為:知識元=文本知識(本體論)+知識元語義概念(認知論)。知識元的本體特征為資源描述和查詢提供了必須的元素,知識元採用規範的形式語言、精確的句法和明確定義的語義,對領域中的概念與概念、概念與實體、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係進行預先標註,有效減少了系統內各主體領域中概念和邏輯關係可能造成的誤解和歧義,具有良好的概念層次結構和對邏輯推理的支持;知識元的認知屬性使信息檢索從字面匹配深入到知識元的層次,提高了檢索效率,在信息源的知識標引和檢索中具有重要意義。

  知識元的獨立性、拓撲性和鏈接性是語義網格環境下KA的重要起點。利用知識元這些特性,語義網格便可在知識結構、知識單元、知識元之間,通過知識鏈和語義鏈形成知識鏈網路和語義鏈網路,進而構畫出知識地圖,為知識的語義檢索提供了途徑。可見,基於知識元鏈接的知識網路與語義網路不僅為KA建立了知識地圖,而且實現了知識組織系統以知識元為基元的語義互聯推理體系結構,消除網路資源孤島,為在語義網格中對知識的動態檢索與利用建立了知識導航。

  知識元內容的單一性與獨立性,便於KA的知識組織與檢索。內容單一、獨立的知識元,容易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最佳存儲和查詢,便於知識庫的構建與檢索,便於用戶直接查詢知識元,組合知識元,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快知識創新速度。

  上述三方面知識元優勢的有機結合,不但保證了將知識元作為KA的起點,既符合知識檢索的要求,又遵從客觀知識結構的本來面目;而且保證了基於知識元的知識組織體系的整體性和關聯性,為實現KA由等級式向網路式轉變提供了理論和技術可行性,使知識元成為KA的理想基元。

  知識單元——KA的基本對象

  文獻單元是有形的物理單元,信息單元是表現文獻屬性的特征單元,而知識單元則是源於文獻單元和信息單元的知識內容單元。若將每篇文獻看成是人類知識系統中的一個知識單元,知識單元與知識系統就組成了個性知識與共性知識系統。個性知識體現在知識的創新上,共性知識系統則表現在知識的完整性上。於是,知識系統={知識單元1,知識單元2,…,知識單元n},知識單元={知識元1,知識元2,…,知識元n}。

  隨著人類知識管理的目標從知識載體和知識屬性特征過渡到知識內容本身,知識管理的對象也經歷了從文獻單元到信息單元既而到知識單元的演進過程。所以,出於對知識管理優化的KA,必將知識單元視為自己構建的基本對象。為此,文獻[7]對文本單元向知識單元轉化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基於本體的 OTKTS(Ontology-based Text Knowledge TransformSystem)系統模型。

  知識結構——KA的內容主體

  在KA活動中,知識建築師(Knowledge Architects)需要在對知識內容、用戶的知識需求以及知識環境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集合中的知識單元進行知識元抽取、分解,並對知識單元及其知識元進行本體語義標註,形成知識單元之間及其不同知識元之間的語義關聯,從而建立起知識固有的層次結構關係,使知識體系成為有序的關聯整體,這就是知識結構。它是知識系統存儲知識及其進行交流的方式和渠道。因此,KA必將知識結構納入其知識空間設計的內容主體。

  知識空間——KA的實現目標

  網路時代,KA更凸顯其空間特征。KA的任務就是要求知識建築師們在知識空間規劃中,進行知識界面設計,建立知識結構和知識路徑,並將知識結構及其包含的知識內容以科學的或藝術的方式在特定的知識空間中展示給用戶,使用戶易於發現和獲取所要的知識。可見,在KA過程中,不但要使信息向知識轉化,而且還要實現知識狀態由知識元→知識單元→知識結構→知識空間的日益清晰化和可利用性遞進。這就需要在空間中實現對知識的控制,使知識的空間分佈合理化,建立知識存取的空間秩序,實現KA的目標。

  總之,KA的主要活動是組織知識內容、生成知識結構和規範知識空間,直接目標是建立一個清晰的、易於理解的知識空間結構,最後向用戶提供給一個良好的知識生態環境。因此,可以說KA的過程就是為知識單元生成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併在特定的知識空間中展示這種知識結構。

信息構建和知識構建的比較

  兩者的相聯繫之處在於:

  1)信息構建和知識構建都是關註內容組織問題的學問、解決共同的問題:即信息/知識——表達清楚化、組織的有序化、存儲的本體化。

  2)信息構建和知識構建都建立在“以人為本”的思想基礎之上,關註非凡環境下的人所處的信息生態,人的信息獲取和知識利用問題。

  3)當信息構建的理念被用來整理組織內部的數據和信息,讓信息便於發現和治理,以便創建知識時,它是知識構建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

  兩者的相異之處在於:

  1)信息構建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專有名詞,雖然人們對信息構建這個學科領域所包括的內容範圍還沒有確定清楚,但是它究竟已經有了自己的核心領域和研究重點,形成了一個基本穩定的研究框架,有了專門的網站和研究社團。而知識構建還沒有完全成為一個專有名詞,還缺乏自己的研究核心、重點和框架。筆者通過搜索也還沒有發現專門的KA網站或者研究社團,只發現了一些公司宣傳的、主要作為咨詢工具的知識構建產品。知識構建看起來與知識治理的學科領域知識有比較大的交叉。

  2)信息和知識的差異決定了信息構建與知識構建的差異,信息構建解決的是人們如何發現信息和理解信息的問題,只需要回答人們所需要的信息的可能位置並更好地展示這些信息;知識構建要解決提供給人們所處理事務時利用哪些知識的問題,回答如何去做。而這與背景條件、個人的差異、所處理的事務、要完成的任務有更加直接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或者錶面的關聯。

  3)比起信息構建來,知識構建所要建立的知識框架需要嵌入更多的、複雜的背景因素,知識構建需要信息構建的一些思路和方法,需要信息的組織系統、標識系統、導航系統和搜索系統這樣的基礎,但需要進一步發展為知識組織、知識標識、知識導航和知識搜索,它們與信息構建的4個核心概念的差異就在於信息與知識之間的差異。

  4)雖然知識構建與信息構建在某些方面的表現形式相似,知識構建以信息構建為基礎,但知識構建不是簡單地由信息構建過渡而來,也就是說,好的信息構建基礎不一定就能產生好的知識構建,知識構建是在信息構建與其他背景因素綜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更複雜的體繫結構。

  5)信息構建的焦點在於如何建立人與信息之間的有效關聯,它一般是面向某個具體應用的,如網站的用戶;而知識構建的焦點在於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有效的知識關聯,它與某個具體應用無關,是通用的、面向基礎的,相對而言是多維的、動態的,如企業知識工程。、時間和地點的線索。它能夠反映人們需要獲取的知識的類別,能夠直觀地提供組織中知識的視覺展示,揭示組織業務環境中知識的分佈和流動情況。知識地圖除了關註內容以外,還需要關註任務、人員和社團幾個維度,不僅對信息行為建模,還要為它的人員、政策、技術和智能結構建模。

信息構建向知識構建發展的條件

  知識建築師是設計一些空間供人們在其中進行交互活動並產生交互影響的人們,他們設計動態的交互影響使人們生成概念的因素,反映出他們互相交互過程中的屬性,顯然信息建築師(Information Architect)的工作與他們的工作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我們還沒有研究出滿足從信息構建向知識構建發展的充分條件,但是,要實現從信息構建到知識構建的發展,起碼要滿足以下條件:

  • 建立一種系統架構,提供一種智能交互的環境。正如T.Reamy所言:知識不是我們典型意義上存儲下來的東西,相反,我們存儲信息,是讓人們將它轉化為知識。這意味著知識構建不僅關註存儲系統的結構,還要關註其中嵌入的,讓人們在信息系統中相互影響的,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的知識管理過程,並且要讓這個過程更容易、更快捷和更有生產力
  • 為不同的知識狀態建模,讓知識能夠獲得。Visioncor公司提出建立“集成化的知識構建”方法來增加內容的價值和可用性,這種方法按照內容被使用的情況來對它們進行分類。不管內容是信息、要學習的知識還是共用知識,這種集成化的知識構建方法都可以作為一種指南,將所組織的內容組織成為一些小型的可以再利用的小塊併在它們之間建立有意義的、直觀的聯繫,結果是用戶在需要時能夠快速定位所有的相關知識。
  • 建立能夠捕捉個人頭腦中的隱性知識的特征概貌圖,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知識聯繫。挖掘個人頭腦中的隱性知識是知識管理的重要任務,這個任務與知識構建的目標是一致的。知識構建不僅要為顯性知識,還需要為隱性知識建立可能的關聯;不僅建立人與信息之間的聯繫,還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 建立知識地圖,支持合作研究。信息構建的一個重要產品是內容地圖(Content Map),而知識構建要在內容地圖的基礎上生成一個更豐富、更複雜、更多維、更人性化的知識地圖。內容地圖是內容規劃映射(Information Mapping)的結果,它常常被信息建築師用來對付信息過載和將非結構化的信息轉化為可管理的和可被再使用的文獻,以便它們今後能為不同的使用目標而被多次使用。知識地圖是表示知識概念及其聯合關係的網路結構,是知識資源的導航系統。它不僅提供組織運作所需要的知識要素,還提供有關人、時間和地點的線索。它能夠反映人們需要獲取的知識的類別,能夠直觀地提供組織中知識的視覺展示,揭示組織業務環境中知識的分佈和流動情況。知識地圖除了關註內容以外,還需要關註任務、人員和社團幾個維度,不僅對信息行為建模,還要為它的人員、政策、技術和智能結構建模。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xe,KAER,泡芙小姐,Yixi,Gaoshan2013,Mis铭,寒曦,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構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