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供應鏈信息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供應鏈信息流概述

  供應鏈信息流是指整個供應鏈信息的流動。它是一種虛擬形態,包括了供應鏈上的供需信息和管理信息,它伴隨著物流的運作而不斷產生。因此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作為信息流管理主要作用,在於及時在供應鏈中傳遞需求供給信息,提供準確的管理信息,從而使供應鏈成員都能得到實時信息,以形成統一的計劃與執行,從而為最終顧客更好地服務

  21世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帶來了全球化的信息網路和全球化的市場,圍繞著新產品市場競爭變得日趨激烈。企業傳統的“縱向一體化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合需求多樣化,產品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如何縮短交貨期,提高產品質量,改進服務成為企業須迫切解決的問題。“橫向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模式正是適應這些要求而發展起來的。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1。由定義可以看出供應鏈是現代物流的深入發展,是一種更先進、更綜合的組織模式。“橫向一體化”的供應鏈形成了一條從供應商到製造商再到分銷商的貫穿所有企業的“鏈”,各相鄰節點企業是一種需求與供應的關係。供應鏈中主要有四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是物資商品)的流通過程,是一個發送貨物的程式,方向是由供應商經由分銷商、零售商等指向顧客。商流是買賣的流通過程,是接受訂貨,簽訂合同等的商業流程。資金流是貨幣流通的過程,方向是由顧客經由零售商、分銷商等指向供應商。信息流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方向是在供應商與顧客之間雙向流動。供應鏈中的信息流如下圖所示。供應鏈管理是指通過前饋的信息流和反饋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的一個整體的管理模式。它主要包含四個領域:供應、生產計劃、物流、需求。供應鏈管理主要計劃、合作、控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流和信息流。

供應鏈信息流的地位

  供應鏈中的信息連接著供應鏈這個大組織中的各個節點企業,信息的傳遞形成信息流。信息流是商流物流資金流溝通和傳遞,是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共同支撐力量。信息流是公路和橋梁,是買賣、物品和資金流通的載體,沒有信息的溝通和傳遞,商流、物流和資金流將變得支離破碎,處處受阻。信息控制著買賣、物品、資金流動的方向、大小和速率。暢通、及時、準確的信息從根本上保證了商流和物流和資金流的高質量與高效率。總之,信息流在供應鏈四流中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

供應鏈信息流的作用

  信息流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要素。傳統的管理對象包括人、財、物等實物形體,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作為一個特殊的管理對象要素越來越占據核心地位。信息流管理就是要對貫穿於供應鏈全程中的信息流動進行控制、協調,以期達到有效流動,各節點企業實現信息無縫銜接,最終達到價值增值的目的。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信息流動的高速公路,“鏈條”中的各方能及時有效地獲取其相鄰企業的各種需求信息,並快速做出正確的反應,滿足他們的需要,快速供貨,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

  (1)信息的有效流動直接關係著企業的決策與運營。在許多企業中,尤其是組織複雜的大企業,各種信息流錯綜複雜,縱橫交錯,如何獲取、傳遞、分析這些信息並最終形成各種決策,從而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將變得至關重要。供應鏈中的信息包括供應源信息、生產信息、配送信息、零售信息和需求信息3。供應鏈管理者須運用這些信息做出驅動供應鏈的重要決策:庫存水平決策需要來自顧客的下游信息,來自可利用的供應商信息,以及現存庫存水平的信息;運輸策略的制定需要瞭解顧客、供應商、運輸路線、運輸成本運輸時間以及運輸數量的信息;設施的決策既需要瞭解供需信息,又需要了企業內部的生產能力收益成本的相關信息。暢通、敏捷有效的信息加速了決策的速度,提高了決策的質量。信息更是供應鏈運營中最大的驅動要素。信息包括鏈中採購庫存運輸、銷售、及顧客的資料。事實證明,有效信息的增長帶來了利潤的成倍增長。此外,信息聯繫著供應鏈的不同階段,使各個階段相互協調,且對各個階段的日常運營來說十分重要:例如生產日程安排利用需求信息制定生產計劃,使工廠能夠用高效率的方式生產出滿足需求的產品。信息就像發動機,帶動了供應鏈這台機器的高速旋轉。

  (2)信息共用是消除需求信息不確定性的有效方法。作為下游終點的用戶對商品的需求是起伏不定的,當下游需求發生變化時,由於供應鏈的固有屬性,這種變化的信號就會沿著供應鏈自下而上逐漸放大。這種“牛鞭效應”現象產生的原因在於伴隨銷售信息流動的基礎上其他相關動態信息不確定性所引起。信息共用即集中信息需求使供應鏈中所有的企業都能直接得到最終用戶的實際需求信息,增加了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的透明度,減少了重覆建設和重覆運作中人、財、物等資源的浪費,大幅降低了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的庫存,相應地減少了供應鏈上的不確定性。

  (3)信息交流能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可存儲於電子介質,光介質上,電子信息的傳輸和管理變得更迅速有效,信息使用也將更加容易、快捷與經濟,核心企業通過電子手段可以增強和用戶、供應商和接受業務外包第三方物流等各方面的協調和溝通,更好地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強化同供應商的關係,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外信息流管理對於壓縮整個供應鏈的響應時間,提升企業供應鏈競爭優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供應鏈信息流的內容

  供應鏈信息流的主要內容包括需求信息、供應信息和共用信息。

  需求信息的方向是從用戶到零售商,再從零售商到分銷商,再往上游到達製造商和製造商的供應商。方向反之為供應信息。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信息共用,信息共用不應該只局限於交易數據,戰略信息的共用也是同樣重要的,因為它更利於企業共同計劃最佳的方法和採用更有效的手段來滿足彼此和用戶的需求。共用信息既有各節點企業之間通過INTERNET/EDI進行交換的信息,也有單個企業內部共用有關研發、採購、庫存、銷售等的信息。信息流的內容如下圖:

供應鏈信息流的特點

  (1)覆蓋的範圍廣

  供應鏈中的信息流覆蓋了從供應商、製造商到分銷商再到零售商等供應鏈中的所有環節。其信息流分為需求信息流和供應信息流,這是兩個不同流向的信息流。當需求信息(如客戶定單、生產計劃、採購合同等)從需方向供方流動時,便引發物流。同時供應信息(如入庫單、完工報告單、庫存記錄、可供銷售量、提貨發運單等)又同物料一起沿著供應鏈從供方向需方流動。單個企業下的信息流則主要限定在企業內部的進銷存記錄。

  (2)獲取途徑多

  由於供應鏈中的企業是一種協作關係和利益共同體,因而供應鏈中的信息獲取渠道眾多,對於需求信息來說既有來自顧客也有來自分銷商和零售商的;供應信息則來自於各供應商,這些信息通過供應鏈信息系統而在所有的企業里流動與分享。對於單個企業情況來說,由於沒有與上下游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上下游企業也就沒有為它提供信息的責任和動力,因此單個企業的信息獲取則完全倚賴於自己的收集。

  (3)信息質量

  由於存在專業分工,供應鏈的中的信息質量要強於單個企業下的信息質量,例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可以專門負責收集需求信息,供應商則收集供應信息,生產廠商收集產品信息等。

加強供應鏈信息流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供應鏈信息流標準化工作,解決信息流介面問題

  標準化是供應鏈信息流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標準化不僅包括信息分類與代碼、數據介面等技術層次的問題,也包括項目的立項,開發過程式控制制,驗收管理環節採用的標準化。當前企業信息化建設多缺乏統一規則,並且由於技術、業務、需求、經費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各系統開發平臺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特別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千差萬別,彼此之間很難實現互通互聯,從而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統一信息代碼,為系統功能和結構建立統一的業務標準;確保信息要求與關鍵業務指標一致;對信息系統定義、設計和實施建立連續的實驗、檢測方法;實現供應商和用戶之間的計劃信息的集成;制定統一的供應鏈協議將供應鏈管理工作進行程式化、標準化和規範化。各個企業之間不同的“介面”是供應鏈信息溝通過程的獨木橋,難以擔當頻繁複雜的交易信息和交易互動的需要。這樣的“介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企業信息系統的整合,影響信息的溝通和時效。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構想用數據匯流排的方式解決信息交換問題,所有的系統、模塊都遵循一種通行的模式和能夠被接受的協議,並且使系統由一個個能夠獨立定義的功能組件,按照設定的流程在軟體匯流排上連接在一起,系統將軟體匯流排作為鏈接運行平臺,模塊之間、系統之間使用統一、或可約定的協議和規則。

  (二)改善信息有效流動的環境

  供應鏈的形成和運行都要以契約網路和信用機製作保障。作為一種迎合任務或市場機遇的企業聯盟,供應鏈需要通過大量的雙邊規範形成一種“準市場虛擬企業”,而大量的雙邊規範實際就是由它形成的契約網路。供應鏈信息共用需要一定的契約網路來保證其勝利進行,但同時也強調伙伴之間相互信任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強調各節點企業對共同任務的重視,畢竟各節點企業不是同一組織運作,有了信用機制,各節點企業才願意共用信息,願意在與對方交往中交流信息併為信息傳遞提供便利。因此,在契約的基礎上充分重視信用機制的建立,從而可以形成一個契約/信用網路,這才是供應鏈信息有效流動的關鍵。

  (三)構建信息流平臺

  藉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供應鏈管理運行的支持系統和平臺,通過信息集成減少協調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是否投資建立獨立的平臺應取決於行業的具體情況。組建平臺時要考慮成員交易、交流的規模與習慣,避免華而不實的平臺,也不可以完全鄙棄傳統的方式,而且並非每個企業都擁有高素質的信息人才,各企業可以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設施。平臺構建主要是信息流運作模型構建。信息流運作模式包括鏈式和網式兩種結構。鏈式信息流是自上而下的鏈式信息流,前饋信息是以訂單形式出現的市場信息,存在協調性差,反饋時間長等弊端。網式信息流運作模式解決了這些問題,但是每個節點企業又要面對較多的信息通道,加重了節點信息處理負擔。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剋服兩者的缺點,綜合兩者的優點,重組信息流運作模式。核心企業可以構建集中信息平臺,通過輻射型信息流模式,實現供應鏈上的信息協調,縮短訂單處理時間、研發時間,消除供應、生產、分拔中的無效等待時間。信息流運作模型如下圖。該信息運作圖中有五個信息系統:各節點企業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用戶兩兩之間都有一個系統,分別為智能化產品檢測系統(內置診斷)1,智能化產品檢測系統(內置診斷)2,網路化配送信息系統,視頻化遠程服務系統。核心企業和各節點企業之間有可視化資源共用信息系統,在由需求拉動的供應鏈上有自動化協調控制系統。

  (四)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實現企業之間的信息共用。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的提升,原來處於競爭關係的企業意識到只有全面合作,努力提高對用戶的整體服務水平,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使彼此都獲得最大的利益。要實現高度的合作,對於供應鏈的主要參與者來說,必須共用信息。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可實現供應鏈信息一體化。例如採用POS技術,及時將零售企業銷售數據傳輸到供應商的信息中心;運用EDI技術進行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特別是零售業與加工企業之間業務上的整合;採用GIS技術對產品運車輛、運輸信息進行跟蹤,實時查詢,調度和導航;採用BC/RF技術對商品進行全球監測識別。信息技術在供應鏈中的運用如下圖。聯繫渠道中的信息技術有:電子交換技術EDI),電子商務(EC)(有企業對企業B2B企業消費者B2C兩種類型),電子自動訂貨系統EOS),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地理決策系統GIS)。產品設計中的技術有: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工藝規劃(CAPP),電腦輔助工程(CAE)和電腦輔助製造(CAM),條碼技術(BC),射頻技術(RF)。生產上的技術有:企業資源計劃ERP),製造資源計劃MRPII)。客戶服務市場營銷中的技術有:客戶關係管理CRM)。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供應鏈信息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