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開發過程式控制制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在開發過程中,多個部門的密切配合對眾多的步驟和子項目進行控制,不斷調整和修正開發的過程和計劃。對開發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創新成功的重要條件。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任務和重點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合理的資源配置計劃、開發活動計劃和各階段的開發產出目標;根據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反饋信息糾正偏差,調整計劃和目標協調各職能部門的活動;消除開發過程中企業內部技術轉移的障礙;解決因意外情況出現或影響開發的企業內外部因素變化導致的有關問題。

  在開發過程的不同階段,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重的和控制目標有所不同。對於新產品開發來說,在創新構思形成階段,過程式控制制的重點是構思的評價和擴展,目標是產生有開發價值的創新構思。在實驗原型形成階段,重點是產品試製,目標是驗證創新構思的可實現性。在工業原型開發階段,重點是實驗室技術向製造部門的轉移和產品市場測試,目標是確認創新產品經濟技術的可行性。在產品的商業化階段,重點是實現商業規模生產和市場營銷,目標是產生顯著的商業效果。

  不同的開發對象有不同的開發路徑和步驟,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重點也有不同之處。許多實踐表明,工藝創新過程中,在從試驗室到中間試驗工廠、從中間試驗工廠到商業規模工廠的規模放大過程中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越是到在開發工作的後期,涉及的環境越複雜,越難以控制。因此,在創新工藝開發中,規模放大環節通常是過程式控制制的重點。在不同的產業中,新技術開發的步驟有所不同。在化工生產等流程工業產品開發與工藝開發通常是同步進行的,而在加工裝配工業中,產品開發和工藝開發可以分開進行,但為了縮短創新到達市場的時間,並行開發方式被廣泛採用。對於同步開發或並行開發的項目,協調產品開發與工藝開發的進度,加強產品開發人員和工藝開發人員之間的密切合作以及信息溝通顯然是過程式控制制的重點之一。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方法

  採用何種方法進行開發過程式控制制取決於開發項目的複雜性和控制不周密可能帶來的損失。簡單的開發項目的過程式控制制可以採用簡單的方法,複雜項目的控制則需要採用相對複雜的方法,美國曾為北極星潛艇的開發專門設計了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式控制制技術——計劃評審技術(PERT)。但是,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市場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如果過程式控制制不周密,許多項目很可能因開發周期的延長或開發成本的加大而喪失成功的機會,導致重大損失。麥克金斯的一項研究發現,80年代 在美國,如果高技術企業在將新產品投向市場時晚了6個月,那麼它的利潤就會下降三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相對簡單的開發項目,也應採用較為嚴格的方法加以周密的控制

  開發過程式控制制包括成本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開發活動中的成本控制和質量控制的方法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成本控制和質量控制的方法大體相同。常用的進度控制方法有以下三種:

  最簡單的方法是任務檢查法。做法是:將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活動分解為具體的任務,按活動順序列出要完成的所有任務的清單,清單的詳細程度視活動的複雜程度而定,也可以畫出開發活動流程圖。在開發過程中按任務清單和活動流程圖部署要做的工作,檢查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

  比任務檢查法更嚴格一些的控制方法是關鍵事件控製法。這種方法要求找出標誌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活動圓滿完成的關鍵件,按時間順序列成關鍵事件表。在關鍵事件表中要標明每項事件所對應活動的負責人或負責部門、要求完成的時間、計劃調整後要求完成的時間以及實際完成的時間。在列出關鍵時間表的基礎上:還可以用甘特圖(橫道圖)描述出各個關鍵事件所對應的開發活的進度計劃。在開發項目實施過程中,按關鍵事件表和甘特圖進行工作的部署、任務完成情況的檢查和計劃的調整。

  最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方法關鍵路徑法。關鍵路徑法的原理是:將開發項目涉及的所有活動以及這些活動之間的關係用網路圖方式表示出來,根據各項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和活動的先後順序系確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開發任務的關鍵路徑。在開發過程中密切關註處於關鍵路徑上的活動,圍繞關鍵路徑上的活動部署和控制整個項目的進度。

  及時準確地獲取各種必要的信息是有效進行開發過程式控制制的前提。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直接觀察,即項目管理員到開發現場瞭解項目進展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二是通信,即通過信件、電話傳真電腦網路獲取信息;三是會議,即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由各項開發活動的負責人報告項目進展情況。

開發過程中的技術轉移

  在新產品或新工藝開發過程中,新技術在企業內部從上游開發部門向下游部門的完整轉移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困難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涉及四項相互關聯的決策,這四項決策是:技術轉移的時機;技術轉移的去向;參與轉移的人員以及上下游部門間的溝通方式。

  (1)技術轉移的時機

  上游開發部門何時將新技術向下游部門轉移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產品設計是否符合潛在用戶的要求;二是設計規範文件是否完備,技術參數是否足夠明晰,測試結果是否穩定;三是市場競爭需要。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企業在決定技術轉移時機時優先考慮的問題往往是儘量縮短開發周期,爭取率先推出新產品,取得領先於競爭對手競爭優勢

  (2)技術轉移的去向

  當新技術在實驗室開發成功後,有一個向哪個部門轉移的問題。一種選擇是直接向製造部門轉移,但在許多情況下,現有製造部門擔心未經檢驗過的技術可能會導致短期利潤下降,不願意接受由實驗室轉移出的技術。另一種選擇是建立一個新技術的“中轉站”,如新事業開發部、生產性實驗室等,在這類“中轉站”內實現創新技術的商業化。大的技術創新項目也可以進入政府設立的創新孵化器。

  (3)參與轉移的人員

  由上游部門的技術開發者和下游部門的技術接收者共同組成項目小組是保證技術平穩轉移的最有效方式。如果技術轉移的目標是實現商業化,企業高層領導必須主動地對轉移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

  (4)溝通方式

  技術轉移中上下游部門之間進行信息溝通的方式一般來說有三種:一是設立一個由各個有關部門的人員組成的領導小組或委員會負責整個開發項目的領導工作,在創新過程中小組定期會晤,進行信息溝通;二是伴隨技術轉移直接將上游部門的人員向下游部門轉移,如將R&D人員連同項目一起轉移到製造部門;三是通過正式的文件和資料進行信息溝通。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開發過程式控制制"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