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試製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產品試製(trial p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目錄 |
新產品試製是指新產品在完成設計與工藝準備之後、正式投產之前進行的試製生產。目的在於驗證新產品設計能否達到預期的質量和效果。
新產品試製是在產品按科學程式完成"三段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的前期工作,試製一般分為樣品試製和小批試製兩個階段。
樣品試製是指根據設計圖紙、工藝文件和少數必要的工裝,由試製車間試製出一件(非標設備)或數十件(火花塞、電熱塞、管殼等類產品)樣品,然後按要求進行試驗,藉以考驗產品結構、性能和設計圖的工藝性,考核圖樣和設計文件的質量。此階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內進行。
小批試製是在樣品試製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產品工藝性,驗證全部工藝文件和工藝裝備,併進一步校正和審驗設計圖紙。此階段研究所為主,由工藝科負責工藝文件和工裝設計,試製工作部分擴散到生產車間進行。在樣品試製小批試製結束後,應分別對考核情況進行總結,並按ZH0001-83標準要求編製下列文件:
1.試製總結;
2.型式試驗報告;
3.試用(運行)報告
1、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重點新產品補助費;
2、企業按比例留成中的新產品試製基金;
3、按本規定第三條免交的稅利中提取的新產品試製基金;
4、按國家規定從銷售額中提取的技術開發資金;
5、銀行貸款或貼息貸款,按國務院、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可列入成本的新產品試製費用,列入成本開支。
(一)新產品試製的組織機構的形式企業新產品試製的組織形式,根據新產品的類型和試製組織機構的能力一般有三種形式。
1、開式新產品試製,企業未設立專門的機構,新產品試製所需的零部件和成品裝配,全部由生產分廠或車間來完成,開發部門只有1--2人負責編製新產品試製進度計劃和檢查督催“進度計劃”的實施。這種形式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投資購置新產品試製所需的設備,節約投資;最大的缺點是將試製和生產混在一起加工,分廠或車間重視生產,而忽視新產品試製,使新產品試製進度一拖再拖,新產品不能按計劃完成,影響投放市場的時間。
2、閉式企業設置了一個設備和人員工種齊全,加工能力強的試製車間或工段。新產品試製所需全部或大部份零部件和裝配都由試製車間(工段)來完成,極少量的大型零部件加工仍需生產分廠(車間)提供。新產品試製和試驗在試製車間(工段)形成一個閉環,試製成功後移交生產。這種形式最大的優點,是試製進度完全掌握在試製部門自己手中,按“計劃”完成新產品試製有保障;最大的缺點是購買設備投資大、設備閑置時間長、利用率低。
3、閉開式企業新產品試製部門擁有一定數量的設備和人員,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有些大型零部件或精密的零部件,仍需依靠生產分廠或車間加工,裝配也需在生產線上完成。新產品試製是以試製車間(工段)為主,生產分廠(車間)配合來完成。這種閉開式的新產品試製方式具有上述兩種形式的優點。
(二)企業新產品試製組織機構的設置大中型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都必須以新、優、廉來取得市場競爭的勝利,從而必須加強新產品研製開發工作。
推薦以閉開式的形式設置新產品試製機構,購置加工一般零部件所需的設備,有的企業還可以建設能往返連續裝配的小型生產線。配備必需的人員,新產品試製的工作量,力爭70~80%在試製車間(工段)來完成。這樣既不會因試製新產品打亂生產秩序, 造成減產損失;又可保證新產品試製能按計划進度完成,選擇最佳時機投放市場。
(三)試製車間(工段)配置的設備如何為新產品試製配置其所需設備,這是很多企業未能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很多企業領導,由於得到投資資金困難,怕試製設備閑置浪費,捨不得花錢來為試製新產品配備所必須的設備,試製車間(工段)是一種“開式”或以“開式”為主的組織形式。絕大部份新產品零部件加工和全部裝配,都必須在生產車間進行。試製是有風險性的,有些關鍵技術很難一次成功,為了試製新產品生產設備,特別是生產關鍵設備只能停停做做,造成生產上的巨大浪費。另外,生產車間為了趕生產任務,“生產第一”,只好推遲新產品的加工和裝配任務,使新產品試製一拖再拖,幾乎沒有一項新產品能按“計劃”完成,從而影響新產品投放市場,造成銷售損失巨大。有時上述兩項一年的損失就可購置不少試製所需的設備。從這個經濟核算的觀點上看,試製設備應儘可能配得齊一些,一般儘可能配齊到70~80%。試製設備閑時還可擔任些加工任務。這樣就可做到加快試製,生產不誤,試製和生產雙豐收。
產品試製的管理程式表述不清晰,能否提供完整的文章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