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企業道德資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企業道德資本

  企業道德資本是研究經濟倫理的重要視角,是指將企業的人、事、物和將這三因素組織起來的企業管理制度與道德結合起來,在道德力量的支援下,讓企業運作更具效益,達到最佳優化狀態,從而將柔性的道德滲透形成企業的無形資本

  而所謂道德資本,根據王小錫教授的研究成果,是指投入經濟運行過程,以傳統的習俗、內心信念、社會輿論為主要手段,能夠有助於帶來剩餘價值或創造新價值,從而實現經濟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倫理價值符號。

企業道德資本的種類[1]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影響利潤的因素主要兩個:一個是企業運作過程中所需要支出成本,一個是企業通過運作之後所獲得的收入。道德資本可以在這兩個方面對企業利潤產生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也可以增加企業的收入,因此,道德資本可以相應地分為兩類:

  1.效率型道德資本

  效率型道德資本的主要意義在於它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成員的生產力,提高單位時間的勞動生產率,並最終提高整個企業的收入。效率型道德資本存在的主要依據在於:無論是單個的企業成員,還是作為一個群體的企業成員,其工作效率的高低一方面要取決於他們的體力、智力和技能,另一方面還要取決於他們的精神品質。如果企業成員有體力、有智力也有技能去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但是他們卻不願意這樣去做,或者不願意按照工作本身的客觀要求去做,那麼他們最終體現出來的生產效率必然會打折扣。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以及韋爾納·桑巴特已經指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初期階段所面臨的這一問題。因此,所謂效率型道德資本,主要是指那些與生產的客觀需求相一致的、能夠促進企業員工提高勞動效率的精神品質、行為習慣以及制度安排

  2.責任型道德資本

  責任型道德資本的主要意義在於它能夠處理好與企業相關聯的各種外部關係,以降低企業用於處理與外部磨擦所需的成本,並最終提高企業的利潤。責任型道德資本存在的主要依據在於,任何企業都需要與外界打交道,都只能在與外界的交往關係中生存和發展,企業在與外界打交道的時候,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新制度經濟學家稱此為“交易成本",在與外界打交道時遵循一定的道德準則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種交易成本。因此,所謂責任型道德資本,主要是指那些與外部客觀世界的道德需求相一致的、能夠降低交易成本的行為和品質

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邏輯[2]

  (一)“義”和“利”的辯證統一: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邏輯起點

  要使企業道德生成資本,使道德與資本統一起來,首先就必須理解道德與資本兩者的差異所在。實際上,道德就是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即傳統意義上的“義” ,是社會對企業提出的要求;資本則側重於企業自身的利益,即傳統意義上的“利” ,是企業自己給自己提出的要求。因此,道德與資本之間的差異實際上就是“義” 與“利” 之間的差異。

  從“義”和“利”的角度看道德與資本的關係,進而認識企業道德資本形成的條件,是把握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邏輯起點的重要思維路徑。

  其一,“義”與“利”的統一是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前提。毋庸置疑,企業的活動都具有很強的逐利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企業的“本性” 。但社會現實表明,企業追求其利益也是有條件的,從社會層面來看,這個條件表現為企業常態的逐利行為必鬚髮生在一定的秩序範圍內,企業與社會之間要形成良性的互動。而當一個企業在追求個體利益時還能觀照社會,甚至為社會的有序發展犧牲一定的個體利益,這就是“義”與“利”統一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企業自覺遵守社會規範、承擔社會責任,彰顯了企業作為社會公民的道德即講“義” ,同時這種行為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回應,給企業的發展予以政策、聲譽等的回報,企業獲得了“利”的回報,形成“義”與“利”的良性互動,這時道德轉化為資本的通路變得自然順暢,道德資本的生成變得順其自然。

  其二,“義”與“利”的對立是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動力。企業行為的“義” 、“利”統一作為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前提強調了的“義”與“利”即道德與資本相互依賴的一面。其實二者也存在相互對立的一面,這種情況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具體情形:一是企業講道德帶來不了利益或獲利甚微,這時企業看不到道德行為的價值;二是企業講道德不僅沒帶來獲利,反而利益受損,這時企業認識到講道德的風險;三是企業以不道德換來收益,企業看到不道德的回報。這是“義”與“利”不平衡的對立的表現,以上情況不管哪種發生,都會讓企業在道德面前不作為或少作為,進而導致企業道德的稀缺。企業道德稀缺會帶來負面效應甚至是社會危害,但我們也應看到它可能的積極的一面,“企業道德的‘稀缺性’主要是反映企業道德現狀與人們對企業的道德要求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可以根據社會各界對企業的道德滿意度來確定當企業道德變得非常稀缺,社會各界急切需要企業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時,企業道德就具備了進入市場的條件,就具有轉變成可以為企業帶來利潤的資本的可能性了。” 正是這個意義上,“義”與“利”的對立成為了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動力。

  其三,“義”遠遠大於“利” :道德資本生成的現實條件。儘管企業道德的“稀缺性”讓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具備了可能性,但要使之變成現實的道德資本,還必須通過一定的外在力量,其中“義”與“利”的“博弈”即社會利益企業利益的博弈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在“義”與“利”的“博弈”中,通常出現兩種較為突出的情況,一是“義”的力量遠遠大於“利”的力量,在此情況下,“義”的力量很強大,能夠對維護“義”的行為給予足夠的獎勵,對違背“義”的行為給予足夠的懲罰。此時,企業只有重視道德投入,才能在社會上生存與發展,而一旦不履行道德責任,就將受到社會強有力的製裁。二是“利”的力量遠遠大於“義”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利”的力量很強大,社會無力對維護“義”的行為給予足夠的獎勵,也無力對違背“義”的行為給予足夠的懲罰,此時,社會的道德要求成為了一種擺設,企業重視道德投入與否都不會獲得相應的獎勵和懲罰。企業是現實的,贏利是其最大目的,在第一種情況下,它會選擇履行道德。因此,從總體上看,當“義”遠遠超過“利”的時候,企業就會選擇履行道德要求,這時,道德對企業來說就變成了一種資本,因為道德比不道德能夠帶來更多的利潤,這就是道德資本的生成邏輯。當“義”遠遠超過“利”時,是道德資本的切入點、生長點。

  (二)系統觀下的生成模式: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邏輯展開

  實從系統論的視角考察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還可以從企業創始人、企業管理者企業員工企業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中進行考察。

  具體來看

  (1)企業創始人是企業道德資本的奠基者,他們在企業建立之初就對企業有著基本的定位,而這個定位往往也包含了企業的核心價值。創始人對自己創辦的企業是什麼? 在社會中處於哪個方位等有個明確判斷,並以此形成企業立足的坐標,這個坐標的參數中就有企業道德資本具體體現的方面。同時,創始人賦予企業的精神品質也是企業道德資本的重要來源。

  (2)企業管理者是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具體執行者和直接推動者。管理者通過對道德資本理念的具體化,來使道德資本變得可操作,並通過具體工作推進道德資本在員工中發生作用,在產品上得以體現,在社會評價中接受檢驗。

  (3)企業員工是企業道德資本的踐履者。企業的道德理念、道德價值最終是否能生成為資本,其關鍵的環節在於這些觀念形態(抑或制度形態)的道德要求能否作用於企業的員工,進而使員工發揮出更大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4)企業環境是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內部環境,企業環境如何對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有著直接的影響。企業環境包括企業的硬環境,如基礎設施、硬體裝備等,也包括企業的軟環境企業制度企業文化等。不論是硬環境,還是軟環境都可以進行道德的設計和投入,而且企業環境是企業創始人、管理者和員工互動的重要空間,對人的道德因素轉化為資本有著重要的影響。

  (5)社會環境是企業道

  德資本生成的外部環境。企業道德資本生成的社會環境包括兩個基本層面,一是社會的道德環境,二是企業圈的道德環境,三是政府的制度規範與管理,四是社會公眾。社會的道德環境對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將對企業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和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企業圈的道德環境為企業的行為明確了行業坐標,對企業的道德定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政府的制度規範與管理是企業道德資本建設最有力的評判者、監督者和執法者,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和各種執法行為,將對企業的道德資本狀況予以最直接的強力回應;社會公眾是企業道德資本狀況最大的作用對象,他們也最有資格和立場來要求企業註重道德,他們的對企業道德資本的作用方式通常是輿論,在網路時代社會公眾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大。

企業道德資本的培育途徑[3]

  一、提升企業管理者的道德素養

  如果說社會智商、智力智商和人格魅力企業家成功的三大要素,那麼德商也應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西松認為領導力來自於道德力,“領導力是一種存在於領導者與其被領導者之間的雙向作用的、內在的道德關係。在領導關係中所涉及的雙方——領導者和被領導者——通過相互作用,在道德上相互改變和提升”。由此,在道德上的領導就成為主要的領導途徑,基於此,個人及其所服務的組織都具有倫理道德性。領導力豐富了個人道德,使個人道德不斷成長,並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組織文化。“領導力的核心是倫理道德”。當然企業管理者扮演者多重角色,在這個角色集中為期待的各方利益追求者提供自己所扮演角色應發揮功能的倫理給予。如果把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功能放大到一個企業的時候,這些功能要求的實質沒有變,這種功能的發揮就是企業自身所擁有的道德資本,進而產生道德資本的積累,這種效應將為企業帶來物質和精神的收穫,同時也會為社會的福祉做出貢獻。

  管理者素質是一個複雜的能力結構,包括他的道德認識能力、行為選擇能力、道德調控能力、道德評判能力等,德才兼備的管理者不僅應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識和管理能力,而且還應有較高的道德素質。這是企業良性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企業領導個人修養的需要。提升管理者道德素養的主要辦法有:一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二是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其中誠信是企業經營者首選的職業道德素質;三是提升其道德情操;四是使其真正成為一個“社會人”、“現代人”;五是開拓“五緣網路”,即親緣、地緣、神緣、業緣和物緣。要以此來打造優秀的中國企業家,進而建構新時代的中國企業家精神。

  二、塑造優秀的現代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價值所在,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工作作風的總和。企業文化力決定企業發展的明天。

  1.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其具有凝聚、約束、嚮導、激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以充分發展企業為基本內容的企業發展觀點和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建設只能緊緊圍繞這一中心,搞好生產經營和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兼顧到社會效益。一般來說,根據企業內部結構態勢,可以區分為四種狀態,即“內耗一內散一內序一內協”。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要達到一種內協的管理新境界。但應當註意的是,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盲目開展工作,建設也要講求科學性。

  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企業文化需要企業員工來實踐,所以說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提倡“以人為本”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尊重員工,“把人當人、使人成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使團體充滿團結、協作、友愛之情,提高企業員丁的認同度;第二,加大對員工的再培訓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第三,企業要時常關心員工生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員工,使之無憂地丁作和學習。總體上說要實施“仁愛”管理,充分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

  3.吸納古今中外優秀文化,傾力打造優秀企業文化

  在西方,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諸如勤奮、探索、追求、冒險精神加上科學主義原則,奠定了西方企業發展的文化內涵;而在東方,儒家資本精神、人本主義、凝聚力、理性精神,加上西方科學主義、法制精神、商品意識,奠定了東方企業的文化底蘊,決定其企業宗旨經營目標、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顯然,要塑造現代企業文化必須回歸到中外社會思想深處,挖掘有用思想,並結合當前形勢需要,打造這一企業“文化命脈”。企業文化蘊涵著深刻的道德性,這種道德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又具有資本性,其神秘力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的塑造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外圍環境的支持,所以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

  4.創新企業文化體系

  任何一種企業文化反映的均是一定時期內企業成員的動機和價值取向。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它極有可能與形勢的發展和需要不相適應,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就需要及時對之進行創新,惟其如此方能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創新企業文化,要註重由共性化向個性化轉變;由增強企業凝聚力向提高創新能力轉變;由單一的內涵向多元化的內涵轉變;註重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

  優秀的企業文化會不斷地培育出優秀的企業道德資本,企業道德資本又會反哺企業文化,這是一種巨集觀上的結構關係,更是一種微觀上的互動關係。

  三、健全相關機制

  1.教育規範機制

  完善相關的教育機制,是進一步改善企業道德倫理環境的強有力保障措施,也是進一步匡正企業道德行為的有效手段。以此來進一步培育美德,即是為道德資本增加投資股。

  據統計,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財富》雜誌排名前500家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有成文的倫理守則來規範員工的行為,歐洲約有一半的大型企業有負責企業倫理運作的機構,日本企業普遍實行的社訓、社歌、做朝禮等操作性很強的倫理活動,在企業倫理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學者水谷雅一分析的,“重要的是要研究作為實現組織倫理的經營倫理必不可少的企業制度及其運用,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因此,他提出了企業倫理建設的“3C組合”,即:“企業行動憲章——具體的基準規範詳細的制定與公佈;規章制度的檢察機構——憲章檢察委員會組織等的設置與運作;開展經營倫理教育——使其人人知曉”(這三項的第一個英文字母都以C開頭)。可見倫理教育在成功企業備受推崇。

  在倫理教育方面我們應做到:第一,形成教育合力,積極發揮企業組織、政府培訓機構、社區等資源對企業員工和管理者進行道德教育的作用;第二,要在教育的生動化、具體化和經常化上下功夫;第三,要著力培育幾種現代意識:信譽、競爭產權環保和民族等等;第四,不斷凈化社會背景文化和社會環境;第五,這種教育不僅只存在於企業中,應擴展到更為寬泛意義上的人的社會化的各個階段,如國民教育體系,以及更為重要的家庭、社區教育板塊。

  2.激勵與懲罰機制

  要建立相應的激勵與懲罰機制來懲惡揚善:對那些在具體實踐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踐行對內對外道德義務突出的企業給予物質、榮譽和政策等方面的獎勵;對那些鋌而走險,對無視企業道德的企業堅決給予處罰,限制其發展,限期改正;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企業要通過合法的手段將其清除出市場,德法並用。諸如,深圳首次公佈進出口企業“紅黑”名單,首批名單涉及進出口企業共84家。華為康佳中興通訊等信用評價進入“紅名單”的69家A級企業,將在檢驗檢疫監管方面享受便利待遇;而三恆照明、樂新精密模具、創億欣電子等15家信用等級被列人“黑名單”的D級企業,將在檢驗檢疫各環節被嚴格監管,陸路、海港口岸需100%卸貨、開櫃查驗。這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必然選擇。懲罰機制的實施必須訴求於政府、行業協會和相關非政府組織(NGO)和非營利性組織(NPO)的通力協作才行,這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還應加強企業道德風險的外部治理並構築企業道德風險的屏障。要充分發揮行政監管、媒體監督社會監督力量,及時為企業和社會提供預警信息,起到外部化解道德風險的補救作用。

  3.創新發展機制

  企業道德資本建設不是固步自封的封閉體系,必須堅持企業倫理的傳承與發展,發展與創新相結合的建設原則。第一,創新企業倫理人才培養模式。企業應加強與學校、社會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第二,採取兼收並蓄的方針,積極汲取一切古今中外有利於企業道德資本建設的合理思想,以寬廣的胸懷積極構建現代企業制度,進而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

  四、完善相關制度設置

  1.制訂與國際社會相一致的企業法律與規範制度,為企業道德資本的形成提供合理的外部壓力

  “亞當·斯密早就指出,任何市場經濟只有在共用的道德觀(信守契約、履行支付承諾、尊重市場伙伴)的基礎上才能正常運行。即使是作為自由經濟政策最強有力支持者之一的弗里德曼也從來不否認,市場經濟對利潤的追逐只有在遵循一定道德價值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其所希望的效率”。這其實就是為規範企業道德行為提供一種制度上的壓力。

  首先,要完善信用制度。目前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社會信用嚴重短缺,失信現象大量發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對人們的道德信用進行約束和監督的社會信用制度。經濟學家劉偉認為,“在這裡,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嚴守尤為重要。只有在制度上使欺詐者必自欺,無信者必自損,才能夠保證新的道德秩序的真正確立。”社會信用制度主要是指國家監督、管理和保障廠商或個人信用活動的一整套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目前在我國,社會信用制度建設關鍵就在於要建立一個適合於我國國情,能夠真正反映人們信用程度的中國特色的信用制度模型。這個模型的基礎首先就是要建立聯合徵信,即把個人信用記錄金融保險、工商、公安、法院、社保、民政等社會各方面彙總起來,對其進行分析整理,對廠商或個人消費行為和負債行為進行整體的分析,建立信用評估制度,最後進行評級。要儘快出台和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諸如出台《企業道德獎懲條例》、《公正信用報告法》、《企業信用綱要》等法規,嚴格執行《公司法》《合同法》《反壟斷法》、《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刑法》等法律法規。

  其次,要建立專門的倫理管理機構。完善相關組織機構設計能夠為企業道德資本建設提供製度保障。建立專門的倫理管理機構,在我國傳統企業中並不多見,但在國外甚至一些三資企業中比較常見,這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積極解放思想、放眼全球,以國際化的視野審視企業的發展,重視企業倫理管理機構的建立,這是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必然選擇。在企業組織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企業道德資本建設的具體實施和管理設置相應的工作機構,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在企業道德資本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在新的倫理體系的框架內充分發揮其作用,更好地協調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的工作,為切實提高企業素質和競爭力做出貢獻。

  2.實現企業規章制度的倫理化,構建以人本倫理理念為支撐的企業內部管理體制

  企業制度是員工應遵守的基本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它關乎企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必須建構科學的企業制度,當然科學的企業制度包括企業制度的倫理化這就要求企業制度的建構要本著“以人為本,使人成人”的原則,充分彰顯人的尊嚴和制度的倫理性。這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人類文明的標尺。同時,要重視“企業社會工作”建設,為制度倫理化、員工權益保護等提供支撐。

  道德資本對企業倫理建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好地發揮道德資本的功能,更加註重道德資本的作用,更好地培育企業道德資本,有助於塑造具有倫理意蘊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企業的文化競爭力,也有助於培育企業和諧精神,進而能有效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許蘭鳳.企業道德資本研究(D).江蘇:南京師範大學.2008
  2. 謝玉進.試論企業道德資本的生成(D).北京:中央財經大學.2013
  3. 楊永燕.培育企業道德資本的主要途徑(D).甘肅:西北師範大學.20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y桑,Lin,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道德資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