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虛擬產業集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虛擬產業集群(Virtual Industry Cluster;VIC)

目錄

什麼是虛擬產業集群

  虛擬產業集群是指突破地理範圍的限制,處於同一價值鏈或創新網路上的相關企業及相關機構的有機集合。

  虛擬產業集群是快速構建與運作虛擬企業的基礎平臺,是由具有一定專長的企業組成的集合體,主要功能是通過提供與調節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參與虛擬企業運作,從而使成員企業分享市場機遇。

虛擬產業集群的特點

  虛擬產業集群是傳統產業集群自身動態演化與創新的結果和新的趨勢,它具備了傳統產業集群專業化分工、群內組織相互關聯以及協同與溢出效應等特征,但在以下4個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區別:

  l、跨區域性

  虛擬產業集群突破了傳統產業集群的地理限制,以“組織接近”代替了“地理接近”。通過供應鏈客戶關係管理,在保證成員企業產權獨立性和行為協調性的前提下,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將優勢互補的資源有效整合,既減少了成員企業位移成本,又避免了成員企業對新產業區環境的不適應性和長期合作後的依賴性,大大降低了地理集聚所帶來的風險

  2、跨產業性

  虛擬產業集群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尋找和把握市場機會,它縱向可以延伸至銷售渠道客戶,橫向可以擴展到輔助性、衍生性產品的製造商經銷商,以及與技能技術或投入相關的產業組織,還包括更廣泛的教育培訓、研究和政府機構等。虛擬產業集群的跨產業程度要遠遠大於傳統產業集群。

  3、開放性與靈活性

  傳統產業集群受地理約束限制,在某種程度上相對固化。虛擬產業集群在共同市場機會作用下,價值鏈上各種優勢資源通過信息網路虛擬集成,形成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一些成員企業根據某一市場機遇或具體項目臨時、快速地組合併協作,當共同的目標達成之後,他們可以保留或解除與集群之間的約束關係,為其他目的或新的市場機遇,在集群內外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4、信息網路性

  虛擬產業集群是區域產業集群的“網路集聚”,它代替了傳統產業集群的“地理集聚”,虛擬產業集群的“組織接近”是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支撐的。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完善,為虛擬產業集群的產生和跨越時空的合作創造了條件。除此之外,虛擬產業集群與一般產業集群相比,需要更加完善的市場機制和固定的組織機構作為保證。群內固定組織機構應充分發揮溝通協調作用,才能使虛擬產業集群處於約束與靈活均衡、合作與競爭均衡的有序狀態下運行。

虛擬產業集群的必要性[1]

  1、產業集群的空間拓展

  產業集群是在產業層面上組織制度的創新,屬於巨集觀和中觀層次上的創新ll1,虛擬企業則體現出微觀層次上企業經營方式的創新。二者在形式與內容上具有截然不同的特點,但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發揮系統中個體的優勢,在協作、整合的基礎上提升產業和企業競爭力

  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自身規模也必然有不斷擴張的趨勢。然而,相對於集群地域上的局限,集群規模的擴張有一個最佳限度,超過這個最佳限度,集群會產生外部不經濟。所以,一旦集群的規模擴張超過了最佳限度,集群的優勢就會變成劣勢。一方面,產業集群的規模在不斷擴張,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浪潮的不斷衝擊下,產業融合發展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很可能伴隨著以下情況的出現:即以上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最終會使產業集群原有的地域限制難以為繼,直至地域性被打破,從而使產業集群超越地域性的局限而在空間上進行拓展。

  2、虛擬企業構建的平臺

  國內外學者對虛擬企業(VE)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虛擬企業又稱虛擬組織、動態聯、網路企業、擴展企業,它是利用先進的信息通訊技術(如Internet/Intranet),實現不同組織間跨時空、跨組織邊界的動態協作。

  但是,虛擬企業是一個複雜的契約混合體,伙伴的獨立性、分散性與合作的動態性使得協作的難度加大,由此帶來系統內部運作的高風險。在虛擬企業中的信任、溝通與跨組織文化問題成為了虛擬企業發展的障礙,阻礙了這種新型組織方式的發展。由此產生了為虛擬企業構建一個平臺的想法,這個平臺應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它的成員之間要有著良好的協調與信任關係,由這些成員再組成的虛擬企業可以降低風險。而原有的地域性產業集群為構建這樣的平臺提供了方便。原有的產業集群是一種熟悉的伙伴網路,易於建立相互瞭解(包括信譽、能力等等)的高度信任、易於溝通、能夠減少合作中機會主義以及不道德行為,從而降低合作中的風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分佈在不同地域的產業集群,通過信息網路和信息技術,建立空問的網路聯繫,即虛擬集群。

  3、產業集群與虛擬企業的協同發展

  由於產業集群的空間擴展和虛擬企業構建的平臺的需要,我們將產業集群和虛擬企業協同發展。產業集群和虛擬企業都是介於市場和科層組織之間的中問組織,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創新形式,二者存在協同的必要和可能。

  虛擬企業和產業集群良性互動的契合點的組織形式就是虛擬產業集群。虛擬產業集群成為連接產業集群和虛擬企業的橋梁,不同產業集群中的成員,依據各自的優勢(核心競爭力),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形成虛擬集群,在出現新的市場機遇時,由虛擬集群中的成員組成虛擬企業。滿足市場需求後,虛擬企業解散,其成員又回到虛擬產業集群中。在不斷地重覆此過程中,滿足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多(即從虛擬產業集群中組成的虛擬企業越來越多),虛擬集群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虛擬產業集群的構成要素[1]

  虛擬產業集群是網路組織和複雜系統。活動、行為者與資源構成了網路組織的三大基本變數。具體地說,虛擬產業集群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目標、結點、經濟聯接、運行機制、網路協議等五大要素。

  1、虛擬產業集群的目標。

  共同的目標是任何組織賴以存在的基石和開展活動的動力,虛擬產業集群也不例外。虛擬產業集群的目標是集群運作的嚮導,在共同的集體目標引導下,安排實現戰略所必須的資源、協調合作各方的經濟行為。沒有共同的目標,合作者既不可能識別聯合的效能和意願,也不可能知道行為是否會帶來合作的收益

  2、虛擬產業集群的成員。

  從其成員構成來看,虛擬產業集群是一些相關企業和機構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在互聯網這個無形平臺上形成的集聚體,其成員構成相對於傳統的產業集群來說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變得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其成員包括存在於傳統地域空間的實體企業(如生產商、供應商代理商和中間用戶等)和相關機構(如政府組織、大學、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見圖)。這些企業和機構可以是一些在地域空間上的某一個或幾個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和機構,也可以是分散於集群外部、分處(世界)各地的其它企業和機構。它們都是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通過建立各自的信息化門戶(網站或網頁),以虛擬的形式集聚在虛擬產業集群中。

  Image:虚拟产业集群一般框架.png

  3、經濟聯接。

  虛擬產業集群並不是不同成員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一定的信息溝通方式和相互作用的依賴路徑將成員串聯起來的,形成了有機聯繫的網路構架。虛擬產業集群屬於鬆散型網路組織,因此,契約性聯接占主導地位。

  4、運行機制。

  運行機制是虛擬產業集群的調節器,機制到位就會對合作成員的行為發生有效的協調、約束與激勵作用,從而使虛擬產業集群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反之,企業行為就會發生紊亂也形不成有效的決策,虛擬產業集群的經濟活動就會扭曲變形。要保證集群的有效運作,除合理構建網路結構之外,還有賴於以下運行機制的建立,包括合作競爭機制、信任機制、協調機制、知識流動機制、決策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分配機制、網路創新機制等,其中激勵與約束機制受其他機制的共同影響。

  5、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是合作各方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所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是虛擬產業集群的運行基礎,它包括集群運行規則、利益分配原則、成員進入與退出條件,也包括團隊文化和集群精神等無形約束。雖然產業集群組織具有高度的柔性彈性,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但是合作成員並不能隨意進入與退出。而是在遵守共同行為規範的前提下,才有進入與退出的自主性與自決權。因而,網路協議是成員的活動規範與行為準則,它塑造了各成員(節點)的經濟行為,併成為各節點的約束力量。

虛擬產業集群的實現形式[1]

  傳統產業集群引入虛擬組織不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從組織層而上來看,首先,傳統產業集群是介於純粹市場和完全層級組織之間的一種組織形式,它原是用地理平臺使區域組織內各企業之問的知識交流來實現,並藉助於信任和承諾維繫組織的存在。它與虛擬組織的聯繫有一定本質的相似性,只要將聯繫建立的平臺改變就可以使傳統產業集群的組織形態向虛擬組織這種更具有靈活性的組織形態發展。其次,集群在發展的過程中是基於一種相似的組織文化和由此產生的信任關係。而虛擬組織動態聯盟,聯盟內的企業可依托集群內原有的良好的信任關係,更快速地建立虛擬組織,節約時間和成本

  產業集群中己經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每個環節上具有眾多分工精細的小企業。其中完全同質的企業之間還形成相互競爭的關係,他們為了獲得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機會,不斷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進行提高和完善,這都為建立虛擬組織時選擇最優聯盟伙伴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虛擬產業集群往往是由最初的行業協會、社會研究機構與團體及相關行業內的大企業所發起而成立的。發起人稱為虛擬產業集群的經紀人。互聯網為虛擬產業集群提供了空間基礎,網站是空間載體的理想選擇

  首先,基於行業網站的虛擬產業集群是指以行業網站為空間載體,大量企業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機構在行業網站上形成的集聚體。在我國尤其是浙江已經有了不少的行業網站,這些行業網站不僅促進了傳統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更為構建虛擬產業集群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載體。

  其次,基於政府門戶網站的虛擬產業集群是政府的信息門戶,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以政府門戶網站為空間載體,分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相關企業和機構可以建立一個虛擬產業集群,同時外地的一些相關企業和機構也加入到這個虛擬集群中來,形成一個更大範圍內的虛擬產業集群。

  第三,基於大型企業門戶網站的虛擬產業集群是由一些較為大型的企業建立的企業信息化門戶,也是其從事經濟業務的重要渠道。正是這些大型企業網站,使得虛擬產業集群得以在此基礎上產生。基於大型企業門戶網站的虛擬產業集群就是指一些與大型企業相關聯的企業和機構在這些網站上的虛擬集聚,其成員主要是大型企業的合作伙伴、上下游企業或相關研究機構等。這些相關企業和機構通過與大型企業在企業網站上的虛擬集聚,使其能與大企業進行合作,共用信息,實現企業間的資源利用形成互補、協同與合作的關係。同時這些成員之間能夠保持長久穩定的合作關係。

構建虛擬產業集群的前期準備[2]

  (一)目標選擇

  共同目標是任何組織賴以生存的基礎和前進的動力,虛擬產業集群也不例外。虛擬產業集群必須在共同的目標下安排實施戰略所必須的資源、協調各方主體的經濟行為。其主要目標有:提升集群企業核心競爭力、信息共用與機會響應和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

  (二)模式選擇

  虛擬產業集群的模式主要有自組織集群和他組織集群。

  自組織集群。如果虛擬產業集群是適應市場變化,競爭的需要,企業組織自然進化的結果,那麼這個虛擬產業集群就是自組織集群。

  他組織集群。他組織虛擬產業集群是指在外界的干預下形成的虛擬產業集群,比如由政府或者行業協會等中介結構為發起者的虛擬產業集群、以社會研究機構與團體為發起者的虛擬產業集群等。

構建虛擬產業集群的具體過程[2]

  (一)機遇識別。

  機遇識別是虛擬產業集群構建的出發點和基礎。市場機遇的識別包括價值性分析、時間性分析、約束性分析和風險性分析。對於市場機遇的價值性分析,可以幫助判斷該機遇的利潤率和對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影響;對市場機遇的時間性分析,可以加深虛擬企業成員對實效性的認識,從而間接提高生產效率;對市場機遇的約束性分析,可以從資源、產品的成本、交貨時間產品質量服務等各個方面來判斷機遇對本企業或集群的可行性;市場機遇的風險性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判斷該機遇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

  (二)伙伴選擇。

  虛擬產業集群構建中對合作伙伴的選擇識別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於任務的分散式成員企業的集成過程,通過對實現機遇的任務進行分解,並通過細化該任務的實現過程,建立基本任務與資源的對應關係,形成資源需求,完成候選伙伴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然後在合作網或更廣泛的範圍內尋找、識別、評價具有完成各項子任務的資源的企業,根據並行工程原理形成多個候選企業組合;第二階段是組合優化過程,根據實現市場機遇的約束條件進行資源優化重組,以形成最佳的企業。

  (三)結構設計。

  相對於單一企業而言,虛擬產業集群的結構設計更為複雜,因而需要謹慎行事。虛擬產業集群的設計要根據商務運作規則、項目目標,與合作伙伴共同協商來確定信息與數據傳遞、物資流動與零件供應、資金流動與支付的方式、路線等。

  (四)合同簽訂。

  一旦確認加盟企業和集群結構,需要與之簽訂相應的協議,包括規定雙方應該遵守的章程與法律條款、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以及享受的權利。當虛擬產業集群創建或者有新成員加盟後,就將其有關信息存入資料庫中,並根據成員企業提供的信息進行不斷的更新。

虛擬產業集群的運作保障[2]

  (一)技術保障

  1、實體設施。虛擬產業群總部的重要實體設施就是以伺服器為代表的網路實體設備,同時包括PC電話以及傳真等,需要一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時也要求其成員企業在實體設施上具備一定的基礎。

  2、軟體系統。軟體設施建設是虛擬產業群順利運作的核心,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軟體應用系統工具,主要是信息管理系統(資料庫)與網站設計開發;二是技術執行的機制設計,由於不同成員企業採用不同的軟體應用工具與平臺,將會帶來成員之間特別是構成虛擬企業伙伴成員之間數據傳遞與信息共用的障礙。因此,在構建虛擬產業群信息結構模型時,可以確定CORBA為成員企業的Internet通訊介面協議與STEP為產品數據交換標準。

  (二)信用保障

  1、正式制度。虛擬產業集群的約束制度通過強制力來規範集群企業的行為,是集群健康運行的基礎,良好的約束制度應當包括:虛擬產業集群的運作規章,明確各方在集群中的權力和義務;對成員知識產權投資和核心能力保護規定;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原則;成員違約責任的規定,提高成員機會主義行為的成本。

  2、非正式制度——合作文化建設。合作文化是合作經濟運動中積澱下來的關於合作經濟的知識、價值,或其他影響人們合作行為的因素,是人類合作經濟知識積累和篩選的過程。國內外合作運動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第一,重視合作文化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政府、新聞媒體、教育機構、各種非政府組織、包括現有虛擬集群在這方面的功能,使虛擬集群的知識、價值在人們中廣泛傳播,並深入人心;第二,“乾中學”。虛擬集群組織通常是從一個不規範的合作小組開始,逐步發展壯大為規範的產業集群,這一逐步發展壯大過程也是社員熟悉合作制度、培養合作習慣的過程。

  (三)協調機制

  為了達到共同和各自特定的目標,虛擬集群成員之間在協作中必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互動行為。各成員企業之間需要隨著互動的深入遵循一系列的規則和慣例,從而約束和影響成員企業在虛擬集群中行為。所謂機制就是這些規則和慣例的總和,虛擬集群的協調管理機制主要包括目標機制、信任機制和群體協商機制、激勵機制等。

  1、目標機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機制對虛擬集群的協調管理十分關鍵,如果在組建階段,就與成員企業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各自的目標任務,那麼對虛擬集群的運作是十分有利的。有了目標分解和任務規定,對協調工作來講就變成了為滿足目標任務的實現而採取的組織間的管理措施,即實現目標管理

  2、群體協商機制。群體協商機制是指群體中的各個成員通過協商的方法來解決群體中的衝突,達到決策的目的。虛擬集群的由多成員企業組合而成,難免在相互協同工作中產生衝突,群體協商機制是實現協調管理的又一種機制。

  3、激勵機制。合適的激勵機制會使虛擬集群各階段能按照總目標一致行動。虛擬集群實現協調最大的障礙就是每個階段利益沒有得到公正的分配。合作關係中強勢一方的管理層必須對激勵機制高度重視,對利益分配進行協調,確保各階段協調後的利益分配的公正性。www.tjEmh.com.cn

  (四)服務保障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虛擬產業集群的運行還依賴於一個由物流及其實現機構等共同構成的多層次的物流體系物流企業應積極利用EDI、互聯網等技術,通過網路平臺和信息技術將企業經營網點連接起來,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將有形的物流體系與無形的網路結合起來,實現市場的無限擴大和網上交易的無時空限制;同時應加快物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在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時,應積極培育第四方物流,保證各種要素在虛擬中小企業集群的各節點之間快速、順暢地流動。

我國虛擬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建議[1]

  在虛擬產業集群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真正的主體應是眾多聯繫密切的群內企業,政府只是充當“配角”。因此,政府在制定虛擬集群發展政策、發揮對虛擬集群發展的支持作用時,關鍵是要有一個準確的職能定位。政府在虛擬集群發展過程中,應致力於完善基礎設施,制定各種政策,為虛擬集群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實施手段上,避免或減少直接的行政干預,要積極引導,並對危及集群自身發展的行為加以規範。這些具體的政策包括:

  1、根據國家區域經濟比較優勢,制定促進虛擬集群發展的集群規劃。

  政府的主要職能就是做好巨集觀管理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發展虛擬產業集群的主要方式也必鬚髮揮政府的規劃和巨集觀管理職能。政府首先應該認識到虛擬產業集群對於促進國家及跨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並根據國家與區域發展的特點和優勢,有意識地提出虛擬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

  2、打造有利於虛擬產業集群產生和發展的軟硬體環境。

  虛擬集群說到底是產業鏈、價值鏈上企業的空間聚集。這種聚集現象的發生必須要有適宜企業生存發展的環境作支撐。因此,政府可以創造和提供良好的虛擬產業集群發展環境,吸引企業在一定虛擬空間內的聚集。

  3、促進我國信任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信任體系是虛擬集群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保障。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為此,一是要打造高信任度的區域政府,為整個社會信任體系的建設打下堅定的基礎;二是加強成員企業之間的信心溝通和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與信任;三是要利用現代網路信息技術建立有效的企業信譽管理體系,併在更大範圍內形成制度化的信任體系。用強制性的方式明確成員企業的行為;四是應加快網路信任體系的建設,解除企業關於網路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後顧之憂。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宋昱雯,於渤.虛擬產業集群組織模式探析及政策建議[J].中國科技論壇,2008(11)
  2. 2.0 2.1 2.2 李斌,韋傳勇.虛擬產業集群的構建與發展:模式及路徑選擇[J].經濟研究導刊.2012(0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虛擬產業集群"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