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財稅體制改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財稅體制改革概述[1]

  財稅體制改革是“財政與稅收體制改革”的簡稱。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基本與整體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一致,其改革的總方向可以概括為貼近市場化、趨向公共化。

  1994年,我國進行了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稅制財稅體制改革,確定了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的劃分辦法、中央與地方收入的劃分規定、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數額以及原體制中央補助、地方上繳以及有關結算事項的處理等。其主要內容是:

  (1)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實行分稅制

  (2)按照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的原則,進行工商稅制改革;

  (3)改進和規範複式預算制度

  1994年的財稅體制改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顯、影響最深遠、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財稅體制改革。

財稅體制改革的要求和重點[2]

  l、把現行地方財政包乾制改為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基礎上的分稅制,建立中央稅收和地方稅收體系。

  分稅制是指按稅種劃分中央與地方的稅收收入及其管理許可權的一種財稅管理體制。基本內容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根據各自履行國家職能需要,將現有稅收及其管理許可權作適當劃分。一般認為:中央稅,即由中央統一立法征收,收入歸於中央政府的稅收地方稅,即由地方立法征收或由中央立法,收入劃歸地方政府並由其管理的稅收;中央地方共用稅,即由中央統一立法征收,收入由中央與地方按一定比例分享的稅收。

  實行分稅制可以較好地體現財權與事權相結合的原則,有利於調動中央和地方政府服務經濟、組織收入的積極性”加強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在相對獨立基礎上的相互制約關係。因此成為財政體制改革的重點和方向。

  2、按照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和合理分權的原則,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

  要建立健全巨集觀調控體系,必須有效地運用稅收這一經濟杠桿,必須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統一稅法、公平稅負”,首先是要把不同所有制企業所得稅率不一樣造成的稅負不公、企業非公平競爭的狀況從稅制上統一起來,先在國內企業實行統一的所得稅稅率,然後使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稅率統一起來;“簡化稅制”就是要對目前過於繁瑣複雜的稅種、稅率進行簡化和規範化“合理分權”就是要使稅收管理體制實行中央和地方分級管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3、改進和規範複式預算制度。

  複式預算是在單式預算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經濟分析預算,是為現代大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國家預算技術組織形式。大體可分為三類:

  (1)經常性收支預算;

  (2)有償性收支預算;

  (3)特種基金或專項基金

  其共同特點是:以特定的預算收入來源保證特定的預算支出,在兩者之間形成相對穩定的對應聯繫。它的優點在於更能適應商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預算資金分配格局的變化}有助於對國家預算資金進行成本——效益的分類、分析和控制,可以清晰地反映預算平衡狀況和預算赤字的原因,以便區別情況,有選擇地採取有效手段進行調整。   

如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3]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改革完善資源稅制度。研究推進房地產稅制改革。繼續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加強規範管理。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實現政府公共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障預算的有機銜接,積極推進預算公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

  第一,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

  為增強企業發展後勁與市場競爭力,黨和國家已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銷項稅額中抵扣,相應調整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及其征收率,促進企業投資擴大內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繼續執行好今年下半年先後出台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費需求。調整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鼓勵外貿發展,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促進外貿出口保持穩定增長。

  在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制度、改革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內外資房地產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稅收制度,以統一稅制,公平稅負,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城市建設和教育發展。推進資源稅制改革,適當擴大資源稅征收範圍,完善資源稅計徵辦法,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計徵方法,以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適當增加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財政收入

  第二,加強財政預算管理。

  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包括了建立完整的國家財政預算體系、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演算法治性、增強預算透明度、加強財政監督管理與加快推進財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等等。但其中三個環節最為關鍵。

  一是建立完整的國家財政預算體系。逐步構建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的有機銜接的國家財政預算體系。政府以行政權力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身份集中社會資源的規模和份額,全部納入預算管理。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在清理整頓非稅收入的基礎上,將保留的收費、基金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全面實施非稅收入國庫集中收繳,規範收繳程式,實施動態監控,取消執收單位過渡性賬戶,使所有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各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按照上述國家財政預算體系框架列入本級政府預算

  二是加強預算管理。建立編製科學、執行嚴格、監督有力、績效考評、各環節有機銜接的預算管理機制。細化預算編製,提高年初到位率。加強預算執行工作,提高預算執行效率,將預算執行的主體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將監管預算執行的責任落實到財政預算管理和監督機構。轉變和充實鄉鎮財政職能,充分發揮基層財政監管作用。

  三是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促進監督管理的有機融合。嚴格執行《財政違法行為處分條例》,強化財政違法責任追究。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和部門、地區及單位的利益追究機制,加大對違規問題的處理處罰和信息披露力度。

  第三,改革完善稅收制度。

  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切實取消相關收費,加強對人員安置的財力保障,完善對種糧農民等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機制。推進增值稅改革,及時研究解決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確保改革平穩實施。

  適當擴大資源稅的征收範圍,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計徵方式,改變部分應稅品目的計稅依據。完善消費稅制度,將部分嚴重污染環境、大量消耗資源產品納入征收範圍。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房產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制度。研究環境稅及相關稅種的改革方案。

  第四,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在保持分稅制財政體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加快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形成統一規範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

  按照“明確責任、獎補結合、分步實施”的基本原則,逐步建立起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省級財政要強化保障責任,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通過實施獎補政策,加大對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支持力度。

  相對明確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按照法律規定、受益範圍、成本效率、基層優先的原則,合理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

  中央主要負責國防、外交、國家安全、中央國家機關運行、應對特大自然災害以及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等事務。

  地方主要負責轄區內行政機關運行、公共安全,以及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社區衛生服務、農林水等事務。對農業教育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事務,儘管具體事權管轄在地方,中央可以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給予地方適當補助。

  加快形成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改進一般性轉移支付測算辦法,鼓勵禁止和限制開發地區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大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增加民族地區轉移支付,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規範現有專項轉移支付,嚴格控制設立新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區分不同情況取消、壓縮、整合現有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完善轉移支付辦法,科學合理地分配資金。

  第五,建立健全省以下財政體制。

  適當統一省以下主要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將部分適合更高一級政府承擔的事權和支出責任上移。建立財力差異調控機制,i強化省級財政調節轄區內財力差異的責任。完善省以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引導並鼓勵地方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需要。積極推進“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支持其他改革。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提高低收;人群體收入水平,實施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推動能源、資源、農產品等基礎產品價格機制改革。支持污水垃圾處理和排污收費等改革。深化國有金融機構改革。促進建立健全金融市場風險保障制度。

財稅體制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稅具有優化資源配置、增進社會福利,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正,加強巨集觀調控、熨平經濟波動,實施監督管理、規範財經秩序等重要作用,並具有提供公共產品、彌補市場失靈的公共性,平等非歧視的公平性,註重社會效益的公益性,以法製為基礎的規範性等屬性特征。因此,需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認識和把握財稅體制改革的意義與作用。

  財稅體制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財政稅收是配置社會資源的重要手段。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堅持 “多予少取”,有利於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特別是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利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大力支持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問題,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完善關稅出口退稅等制度,促進外貿健康發展,有利於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有利於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財稅體制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動力。財稅體制改革直接涉及國家與企業和個人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以及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等方面利益關係的調整,對其他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環節,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保障。

  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財政還要承擔必要的改革成本,以創造有利的改革環境。財稅體制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舉措。政以財立,國以財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提高財政汲取能力,有利於鞏固黨執政的物質基礎,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同時,財政收支活動具體直觀地體現黨的方針政策、反映政府活動的範圍和內容,是連接人民日常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特別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強財政資金籌集和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財政收支活動的透明度,讓社會公眾瞭解國家財政資金的來龍去脈,有利於推進政務公開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利於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審計部門依法實施監督,也有利於更好地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參考文獻

  1. 王敏正,萬安培主編.節約型社會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6.
  2. 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黨員教育處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反腐倡廉知識問答
  3. 本書編寫組編.學習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文件問答 2009.3.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0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jane409,Gaoshan2013,林巧玲,y桑,Mis铭,Lin,苏青荇,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財稅體制改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