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物流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供應物流成本(Supply logistics cost)
目錄 |
什麼是供應物流成本[1]
供應物流成本是指企業在採購環節所發生的物流費用,即經過採購將企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包裝材料等從供應者的倉庫運回企業倉庫為止的物流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
供應物流成本的內容[2]
供應物流成本是指從原材料採購到供應給購入者——製造業這一物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訂貨採購費(採購部門人員工資、差旅費、辦公費等)、運輸費(外包運輸費、運輸車輛折舊、運輸損耗、油料消耗以及運輸人員工資等)、驗收入庫費用(驗收費用、入庫作業費)、倉儲保管費(倉儲人員工資、倉儲設施折舊、合理損耗、倉庫辦公費用、儲備資金利息等)等。
供應物流成本構成分類[3]
對企業供應物流成本構成進行分類是為了更加全面、清楚地認識、分析、研究總成本的構成,為增值創效降本奠定基礎。根據物流管理和成本分類方法,結合企業供應物流總成本的特點和內容,可以對總成本的構成做如下分類:
(一)按費用構成分類
總成本、總費用、總支出由以下十個方面組成:
①材料費。包括各環節、各要素所消耗、使用的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費用等。
②人工費。包括工資、獎金、工資附加,各種補貼及用於員工教育、福利等方面的提取費用。
③公益費。包括水、暖、電、煤氣等費用。
⑤大修折舊費。包括基本折舊費、大修折舊費以及維護費和其他費用。
⑥經費。包括會議、各專項活動經費等。
⑦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支付及其他費用。
⑧勞動保護費。包括勞保性支出的各種費用。
⑨環節費用。包括採購、信息、裝卸、運輸、儲存、加工、配送、眼務等費用。砷其他費用。包括稅費、罰金、專項支出等費用。
(二)按企業供應物流運動業務流程構成分類
總成本、總費用、總支出由以下兩個方面組成:
①運動環節或業務流程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計劃成本、採購成本、包裝成本、裝卸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加工成本、配送成本等。
②管理費。包括現場作業管理費、企業供應物流管控機構管理費、其他管理費,其他服務管理費用等。
(三)按企業供應物流運動主要構成環節分類
總成本。總費用、總支出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
①採購準備和採購費。包括信息費、計劃費、採購費等。
②銷售準備和銷售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加工費、倉儲費、銷售費等。
③管理費。包括為組織、協調、配合企業供應物流運動所發生和支付的各種管理費。
此外,按企業供應物流運行系統的構成分類,總成本、總費用、總支出由部門成本、單位成本等構成;按企業供應物流系統內、外部運動範圍分類,總成本、總費用、總支出由系統內部成本和系統外部成本兩部分構成,除這五種分類方法外,還有其他分類方法。在具體對成本構成分類進行分析時,要結合企業供應物流的實際情況,設計多種方法進行分類,也叫以把不同分類方法中的相似部分相互結合進行分類。總之,分類要以有利於成本分析和成本管控為宗旨進行。
供應物流成本的控制[4]
對於生產企業而言,一般產品成本中外購原材料、零配件的成本占很大比例,因此,控制供應物流成本是降低企業物流總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控制供應物流成本,並不是指生產企業僅僅通過對進貨價格的控制而尋求費用的削減。在一個成熟的工業品市場上,價格是產品質量、效能的體現。生產企業如果只是尋求低價格成本,而非採取確實有效的方法,那麼極易產生購入原材料、零配件質量下降的問題,從而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產品質量。生產企業控制供應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有:
(1)零部件設計儘量標準化;
(2)實行準時制採購,減少原材料、零部件庫存;
(3)減少供應商數目,甚至單源採購;
(4)密切與供應商的關係並根據與供應商的關係採用不同的質量控制方法;等等。
供應物流成本管理[5]
企業的供應物流成本最容易“跑、冒、滴、漏”,在許多企業中,尤其是裝配型企業,其供應物流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60%以上,而其中部分成本可以通過適當的管理手段避免發生。供應物流成本的管理要點如下:
一、規範核准許可權
不同類別的請購單要由不同管理層次的領導核准。
以原材料為例:
(1)請購金額預估在×萬元以上者,由科長核決。
(2)請購金額預估在×萬元至××萬元者,由經理核決。
(3)請購金額預估在××萬元以上者,由總經理核決。
另外,還應對與採購有關的人員及部門的許可權作出明確的劃分。如:(1)採購部。運輸、辦公勞保用品、生產及輔助材料、委外加工材料等採購。
(2)採購經理。採購計劃的編製、×萬以下訂單的審核及×萬以上訂單的覆核、急需物料的跟催。採購員負責訂單的計算、下達的物料的跟催。
(3)倉儲部收料組。所有有形物料、設備及辦公勞保品的數量驗收。
(4)質量管理部。所有生產及輔助材料質量驗收。
(5)工程部。儀器設備的品質驗收。
二、確定採購類別
原材料或零配件的請購一般首先由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或即將簽發的生產訂單提出請購單。材料保管人員接到請購單後,應將材料保管卡上記錄的庫存數同生產部門需要的數量進行比較。當材料保管員認為生產所需的數量超過庫存的數量時,就應簽字同意請購。
對於從事大批量生產的企業,要有預先的採購計劃,如規定最低庫存量,使材料保管部門可以在庫存材料已達到最低庫存量時就提出請購單。採購計劃的制定要非常準確,否則會造成停工待料,增加管理費用,影響銷售和信譽;或者會造成資金的積壓、場地的浪費、物料的變質。所以依據生產計劃制定採購計劃,按採購計劃適時地進料,既能使生產、銷售順暢,又可以節約成本。
臨時性物品的採購需求通常由使用部門直接提出。由於這種需要很難納入採購計劃之中,因此使用者在請購單上一般要對採購需求作出描述,解釋其目的和用途。請購單須由使用部門的領導審批同意,並須經資金預算的負責人員同意簽字後,採購部門才能辦理採購手續。
三、採用多種採購形式
(1)招標採購。將物料採購的所有條件詳細列明,刊登公告。投標廠商按公告的條件,在規定時間內,交納投標押金,參加投標。招標採購的開標按規定必須至少三家以上廠商從事報價投標方得開標,開標後原則上以報價最低的廠商得標,但得標的報價仍高過標底時,採購人員有權宣佈標底,或徵得監辦人員的同意,以議價方式辦理。
(2)詢價採購。採購人員選取信用可靠的廠商,將採購條件講明,並詢問價格或寄送詢價單,並促請對方報價,比較後確定採購對象。
(3)比價採購。採購人員請數家廠商提供價格性能、質量等,進行比較後,決定廠商進行採購。
(4)議價採購。採購人員與廠商經討價還價後,議定價格進行採購,詢價、比價和議價通常情況下是結合使用的,很少單獨進行。
(5)訂價採購。購買物料數量巨大,非幾家廠商所能全部提供的,則確定價格現款收購。
(6)公開市場採購。採購人員在公開交易或拍賣時隨時機動地採購,因為大量需要物料時,價格變動會比較頻繁。
四、決定合適的採購價格
決定一個合適的價格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多渠道詢價。多方面打探市場行情,包括市場最高價、最低價、一般價格等。
(2)比價。分析各供應商提供材料的性能、規格、品質、數量等要素後才能建立比價標準。
(3)自行估價。自己成立估價小組,由採購人員、技術人員、成本會計等人組成,估算出符合品質要求的、較為準確的底價資料。
(4)議價。根據底價的資料、市場的行情、供應商用料的不同、採購量的大小、付款期的長短等與供應商議定出一個雙方都能合理接受的價格。
五、控制訂購批量
對物品採購量的控制,採購部門首先應對每一份請購單審查其請購數量是否在控制限額的範圍內,其次是檢查使用物品和審核物品使用的部門負責人是否在請購單上簽字同意。對於需大量採購的原材料、零配件等,必須作各種採購量對成本影響的成本分析。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對這些成本分析作出強制性的規定,指定專人對成本分析是否實施進行監督。成本分析將各種請購項目進行有效地歸類,然後測算成本;對於請購數量不大或零星採購的物品,採購批量的成本分析控制可對照資金預算來執行。
經濟訂購量是指在存貨總成本最低的情況下所訂購的批量,存貨總成本包括訂購成本和存貨儲備成本。訂貨成本隨訂購量的增加而減少,包括:
(1)請購手續成本。請購所花的人工費用、用品費用、部門負責人及有關部門的審查費用。
(2)採購成本。包括估價、詢價、比價、議價、採購、通信聯絡、事務用品等所花的費用。
(3)進貨驗收成本。檢驗人員進行驗收所花費的人工費用、交通費用、檢驗儀器儀錶費用等。
(4)入庫成本。裝卸搬運所花費的成本。
(5)其他成本。如會計入賬支付款項所花費的成本等。
與訂貨成本相反,存貨儲備成本會隨著訂購量的增加而增加,包括:
(1)存貨的保養維護所需資金的機會成本。投入了資金就使其他需要使用資金的地方喪失了使用這筆資金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
(2)搬運成本。存貨數量增加,則搬運和裝卸的成本就增加,搬運員工與搬運設備同樣會增加投資。
(3)倉儲成本。倉庫的租金或維護費用及倉庫管理、盤點的費用。
(4)折舊及陳腐成本。存貨容易發生品質變異、破損、報廢、價值下跌、增加呆滯料等所造成的成本損失。
(5)其他成本。如存貨的保險費用稅金、防盜費用等。
六、購貨訂單的填制
採購部門在議定合適的價格後,應及時填制購貨訂單。由於購貨訂單是授權執行並記錄經濟業務的憑證,因而對它的控制相當重要。購貨訂單的控制包括:
(1)預先應對每份訂單進行編號,以確保日後訂單能被完整地保存,並能夠在會計上對所有購貨訂單進行處理。
(2)在訂單向供應商發出前,必須由專人檢查訂單是否得到授權人的簽字,以及是否經請購部門負責人批准的請購單作為支持憑證,以確保購貨訂單的有效性。
(3)由專人複查訂單的編製過程和內容。包括複查有關供應商的主要文件資料、價格數量和金額的計算,等等。其中價格須同根據過去經驗確定的標準或平均價格作比較,以保證購貨訂單的正確性。
(4)訂購手續辦完後,應即填制訂單一式三聯,並將第一、第二聯送請購單位登記,以便讓請購人證實購貨訂單的內容是否符合他們的要求,此外,還應送至驗收部門,以便他們在收到貨物時有驗收的標準。
案例一:煤炭企業供應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初探[6]
以責任會計為基礎構建煤炭企業供應物流成本核算體系,一方面要通過一定的供應物流成本核算方式及科目設置來形成真實、完整、連續的會計信息,另一方面要通過控制供應物流成本的責任單位,來控制供應物流成本。核算方式與控制手段的結合可以實現供應物流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部控制管理。
供應物流成本核算屬於管理會計範疇,其核算可根據內部管理的要求,設置一套與傳統的財務會計賬簿不同的賬簿進行核算。因此,供應物流成本的科目設置可以不受國家財務會計制度的約束,靈活設置。統計與會計相結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構建的,其基本思路是在不打破現行財務會計核算的條件下,由專人(稱物流成本員)進行供應物流成本的內部管理核算。一方面設置供應物流成本科目及賬戶,用以動態反映供應物流成本的發生情況;另一方面設置供應物流成本統計台賬,反映由上級單位統一提取或支付而由供應部門負擔的費用及按支付形態反映的物流成本。
一、供應物流成本科目設置及核算內容
供應物流成本計算範圍及科目設置直接決定供應物流成本的大小。供應物流成本的長度範圍是供應物流過程,功能範圍是所有的物流功能。供應物流成本項目構成為:
(一)材料費,指供應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包裝用材料、工具、器具、備件等。
(二)人工費,指從事物流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及各種補貼等。
(三)進貨費,指在採購過程中所發生的差旅費、運輸費及各種損耗等。
(四)裝卸搬運費,指物品在裝卸搬運過程中的作業費、安裝費和手續費等。
(五)燃料、動力費,指為完成供應物流活動所支付的電費、水費、燃料費等。
(六)折舊費,指供應部門固定資產所提折舊。
(七)維護保養費,指在供應物流活動中的設備維修費、整理費、物品保管保養費等。
(九)其他費用,除以上各項以外的項目,如材料損耗、罰金、勞動保護費等。
供應物流成本核算設置供應物流成本、供應管理費用和供應財務費用三個科目,其核算內容如下:
“供應物流成本”科目核算直接計入的直接物流費用,主要包括材料費、運輸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展覽費、保管費、檢驗費、勞務手續費、物資損耗費、採購人員差旅費、工資及福利。“供應管理費用”科目用來核算供應部門管理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業務招待費、技術開發費、管理人員差旅費、會議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保險費、租賃費、咨詢費、訴訟費、折舊費、技術研究費、無形資產攤銷、修理費、上繳上級管理費、稅金、壞賬準備金等。“供應財務費用”科目核算內容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及金融機構手續費等。
二、財務處理程式
對供應物流成本進行核算應按費用科目設置“供應物流成本”、“供應管理費用”、“供應財務費用”三個賬簿,同時按成本責任單位及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其成本核算程式如圖1所示。有關分錄如下:
領用材料、計算工資和福利費及其他需要支付的資金時:
借:供應物流成本——×單位——×項目
貸:材料物資
發生供應管理費時:
借:供應管理費用——×單位——×項目
貸:銀行存款
現金
發生財務費用時:
借:供應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設置以上三個科目核算供應物流成本具有的特點是:①將供應物流成本分為直接物流費用和間接物流費用兩部分。“供應物流成本”科目核算直接費用,“供應管理費用”和“供應財務費用”科目核算間接供應物流費用。②設置供應管理費用和供應財務費用有利於區別一般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③簡單明瞭,易於掌握,便於發現問題,有利於物流成本的管理。④靈活方便,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物流成本範圍。
三、統計核算分析
統計與會計結合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夠提供在核算基礎上的統計分析數據。物流成本員在財會人員根據原始憑證編製記賬憑證登記有關賬戶後,依據原始憑證把供應物流成本的項目計入物流成本的有關賬戶;同時登記統計台賬。統計台賬一方面反映由上級單位統一提取或支付而由供應部門負擔的費用,另一方面反映按支付形態的供應物流成本項目。月末,物流成本員根據供應物流成本賬和統計台賬編製“供應物流成本費用分析計算表”,此表為二維結構,分別按支付形態和功能顯示物流成本項目。按支付形態劃分的成本項目有材料費、人工費、進貨費、搬運費、燃料動力費、折舊費、維護保養費、利息支出、其他支出等,按功能劃分的成本項目有包裝、運輸、倉儲、加工、裝卸、管理、情報等。然後通過計算費用結構、逐項對比分析,發現供應物流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瞭解情況、查明原因,為供應物流管理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