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無形資產攤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是指將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在其使用壽命內進行系統合理地分配。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的理論依據[1]

  作為一種長期資產,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逐漸降低,其價值也會在其使用期限內逐漸減少,直至全部喪失。因此,無形資產的價值也應分期攤銷

  現行制度規定,無形資產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的主要特點 [1]

  1.無形資產攤銷的開始月份為當月;

  2.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為直線法

  3.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一般為預計使用年限;

  4.無形資產攤銷時,殘值應假定為零。

無形資產攤銷期限的確定[1]

  1.通常情況下,無形資產成本應在其預計使用年限內攤銷;

  2.如果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有關原則確定。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包括平均攤銷法加速攤銷法兩類,平均法包括直線法生產總量法車流量法等;加速法包括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

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較短者。

  (4)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攤銷無形資產價值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如果預計某項無形資產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麵價值全部轉入當期管理費用。

  [例]某企業購入一項商標權,價值為240000元,有效期為10年。則企業每月攤銷額為2000(240000÷10÷12)元。企業攤銷時會計分錄編製如下: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2000

    貸:無形資產——商標權20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攤銷的區別[2]

  1、性質目的不同。

  計提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價值的分攤,並不表示無形資產價值的實際減少。儘管攤銷,特別是加速攤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映諸如技術進步等因素帶來的資產貶值的作用,但這並非攤銷的主要作用,攤銷不能及時反映與調整可收回金額與賬麵價值的偏差;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正是在對無形資產計提攤銷的基礎上,以一種更靈活、更及時的方式,確保無形資產現時價值計量信息的有用與相關。因此,也有人認為計提減值準備是對歷史成本的修正,反映了無形資產當前的價值,是一種資產計價的手段。

  2、理論基礎不同。

  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使無形資產符合資產的定義。而當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減至賬麵價值以下時,由此所形成的減值已不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因而應將這部分減值從無形資產價值中剔除,並將減值列入當期損益。無形資產攤銷的理論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會計假設。會計基本準則規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權責發生制要求企業對收入與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和影響作為計量的標準。無形資產能在較長的時間里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價值將隨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因此,要將其無形資產價值按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分期計入費用,而這正是權責發生制具體要求的體現。

  3、核算原則不同。

  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是以謹慎性原則為依據的。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收益、低估負債或費用。將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沖減其賬麵價值,體現了“謹慎”思想。無形資產攤銷是以配比原則為依據的。無形資產能在較長的時間里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價值將隨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這種將攤銷金額與其產生的經濟利益聯繫起來的思想,正是配比原則的具體體現和運用。

  4、核算範圍不同。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規定,企業應當於取得無形資產時分析判斷其使用壽命,並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則不應攤銷。而計提減值準備,《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規定,對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存在減值跡象時,才對其進行減值測試;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進而在《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五條中進一步明確,當存在“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於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等七種跡象的,表明資產可能發生了減值,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當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麵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5、計提時間不同。

  無形資產攤銷的計提通常是按月進行的,並根據用途分別計入相關的成本或當期費用,屬於因正常時間推移在不同會計期間的成本或費用,具有系統性和關聯性;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核算通常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減值)或年末(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減值)根據實際減值測試情況來進行,在並無證據表明減值已發生的情況下,不必作賬務處理,因此不同會計期間的減值損失與時間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系統的聯繫。

  6、計提方法不同。

  對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規定,首先,判斷無形資產使用壽命。對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存在攤銷問題;其次,確定攤銷期間。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的整個期間內進行攤銷;再次,選擇攤銷方法。企業應當根據無形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來選擇攤銷方法,可以採用直線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生產總量法、車流量法等;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而對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核算,《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規定,首先,無形資產減值的測試。當無形資產不能收回賬麵價值時,減值損失就發生了,就應當對其存在減值的跡象進行判斷;其次,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再次,減值損失的確認。

  7、計提基數不同。

  無形資產攤銷是以無形資產成本(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金額作為攤銷基數,併在估計確定的使用壽命年限內計提攤銷的。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8、賬務處理不同。

  無形資產的攤銷與日常經營管理息息相關,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其攤銷額直接體現在企業的經常性費用中,提取時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科目;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無直接關聯,導致減值的情形也並非是經常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準則確定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儘管無形資產減值與攤銷有著上述種種區別,但它們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繫,相互影響的。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第七章,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財務會計
  2. 薑蓓,李馥.新企業準則下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攤銷的區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無形資產攤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6.113.84.* 在 2016年1月11日 21:32 發表

解釋的好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