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8个条目

流通領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流通領域

  流通領域是指以貨幣為媒介交換商品的領域。(通常我們講的商業)它連接生產消費,是社會生產不可缺的一個環節。流通領域不創造社會產品國民收入。就商品價值流通而言,商品流通規模指一定時期內商品交換總量或商品買賣總量(商流規模);就商品使用價值流通而言,則是指一定時期內的商品周轉量。

流通領域的價值創造[1]

  關於這個問題,馬克思《資本論》中有明確論述。他說:“流通過程是總再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但是在流通過程中,不生產任何價值,因而也不生產任何剩餘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同一價值量發生了形式變化。事實上不過是發生了商品的形態變化,這種形態變化本身同價值創造或價值變化毫無關係。”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看來,商品流通過程是不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的。

  但是,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商人資本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剩餘價值,就是說,它不直接創造它們。但既然它有助於流通時間的縮短,它就能間接地有助於產業資本家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增加。這就是說,作為總再生產過程中的流通階段,它是不生產價值和剩餘價值的,但是它有助於流通時間的縮短,因此它間接有助於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增加。問題在於,這種間接到什麼程度以及如何具體量化?

  馬克思還指出:“商品在空間上的流通,即實際的移動,就是商品的運輸運輸業一方面形成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從而形成生產資本的一個特殊的投資領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如下的特征:它表現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的繼續,並且為了流通過程而繼續”。此外,與此相聯繫的保管、包裝加工活動也是如此,也有一個如何度量的問題。

  馬克思在談到流通費用的性質時認為:“對產業資本來說,流通費用看來是並且確實是非生產費用。對商人來說,流通費用表現為他的利潤的源泉,在一般利潤率的前提下,他的利潤和這種流通費用的大小成比例。因此,投在這種流通費用上的支出,對商業資本來說,是一種生產投資。所以,它所購買的商業勞動,對它來說,也是一種直接的生產勞動。這就是說,商業勞動對產業資本來說,是一種非生產勞動,而對商業資本來說,則是一種直接的生產勞動。

  馬克思在當時的條件下,主要是涉及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勞動性質問題,很少涉及非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勞動性質問題;特別是對當前占很大比例的金融資本虛擬資本精神產品信息產品等的流通性質問題,基本上沒有論及。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是我們這些後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任務。

流通領域的價值實現與補償[1]

  首先,馬克思強調了流通過程的重大意義。他指出:“物的使用價值對於人來說沒有交換就能實現,就是說,在物和人的直接關係中就能實現:相反。物的價值則只能在交換中實現,就是說,只能在一種社會的過程中實現”。並且特別強調:“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這就是說,商品的價值能否實現,關係到商品生產者的生死存亡問題,當然也就關係到商品經濟的興衰問題。

  其次,馬克思詳細分析了商品流通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及其性質。他指出,商品流通費用按其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繼續所花的費用,其性質與生產過程中所花的費用一樣:另一種是僅與商品的形態變化有關的費用,如由商品形態變為貨幣形態(即出售),或由貨幣形態變為商品形態(即購買)所花的費用,稱為純粹流通費用,屬於非生產性的費用。與流通費用的性質相聯繫的,是關於流通費用的價值補償問題。關於第一種流通費用的補償,同生產過程中生產費用的補償一樣,都是由生產和再生產的總價值中作為補償基金的部分來補償。關於第二種流通費用(即純粹流通費用)的補償,馬克思指出,從微觀層面上表現為商品加價來補償,而從巨集觀層面上看,歸結到底是由剩餘產品的價值來補償。

  最後,關於價值與價格不一致所形成的價值創造與實現的矛盾問題。馬克思指出只有通過價值規律的調節才能不斷解決。首先對同一部門來說,是由某種產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調節。其次對不同部門來說,是通過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調節來解決。至於具體的解決方式,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分析。

我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歷程回顧[2]

  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歷程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前期狀況

  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序幕的拉開最早可以追溯到2O世紀7O年代末期第一罐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根據1983年9月國務院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四條中規定合營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介於商業、物資部門經營物資,由商業、物資部門向合營企業訂購。這樣,隨著國外商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開始推動了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到了1990年12月,對外經貿部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其中第四條規定,國內商業、對外貿易等行業禁止設立外商獨資企業;第四十六條同時規定,外資企業有權依照批准在中國銷售該企業生產產品的,也可以委托中國的商業機構代銷。

  這一時期一直持續到1992年7月,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是禁止外商在中國開辦獨資合資零售批發企業,但外商投資生產企業可在中國國內銷售部分產品。

  (二)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起步階段

  1992年7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同意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六個城市和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經濟特區,各試辦一至兩個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但股份比例中方必須控股51% 以上,不興辦外商獨資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自此,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進入了起步階段。

  1993年3月,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全國第三產業發展規劃基本思路的通知》中提出:“經國家批准,在一些城市和地區試辦中外合資的零售商業物資供銷企業”。由於“物資供銷”即指生產資料批發,此文件第一次將批發領域列入了對外開放範圍。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6)》統計,到1995年底,外商投資零售商業網點達354個,零售業從業人員為17411人,零售額達到41.5億元。

  (三)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快速發展階段

  199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發佈了《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在《指導目錄》中,允許有限度地吸收外商投資,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1995年1O月,國務院決定在北京或上海試辦兩家中外合資的連鎖商業企業。除稅收等政策比照國務院《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執行外,規定中外合資連鎖商業企業必須由中方控股51% 以上,經營年限不超過3O年等。試辦的中外合資連鎖商業項目須由國務院審批。1995牛11月,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亞太經合組織大阪會議上宣佈,自1996年,中國將單方面採取五項促進貿易自由和投資自由化的重要措施。其中之一為:繼續擴大試辦中外合資商業零售業。並承諾:中國將在2020年以後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到1996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15家零售合資企業,其中外商控股的8家,中方控股的只有1家,其餘為各占一半。1996年8月,世界最大的零售商——美國沃爾瑪零售集團所屬公司在深圳興建的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店正式開業;1996年1O月,中外合資興建的廣州正大萬客隆商場開業。

  1996年9月,國務院審批決定在上海浦東和深圳試辦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規定合資外貿公司必須由中方控股和國務院審批。同時允許合資外貿公司經營進口商品和部分出口商品的批發業務,從而再次打破了我國流通領域批發和外貿不對外開放的局面。

  1999年6月,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發佈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這是我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跨出的歷史性一步。這首先是擴展了引進外資商業的地域範圍,商業開放的試點地域從1992年《批覆》中規定的6個城市5個特區擴大到所有“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其次是開放了批發業,允許在4個直轄市各試辦一家批發試點企業,方式可以是合資零售企業“經批准後兼營批發業務”或新設批發企業。2001年7月,上海一百集團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共同投資組建了第一個中外合資批發企業一一上海百紅商業貿易有限公司,標誌著中國批發業的正式對外開放。最後是開始有條件地允許外資控股商業企業。規定可由外方控股的商業企業有三種:一是只有3家以下分店的合營商業企業;二是連鎖專賣店專業店、便民店(這兩類企業中方股份只要不低於35%即可);三是外方大量採購國內產品,並能藉助國際分銷網路擴大中國產品出口的合資企業經國務院批准後也可以由外方控股。《辦法》為跨國零售集團提供了建立控股流通企業的政策保障。

  據商業聯合會《中國零售業白皮書》披露,到2001年底,限額以上外商投資零售企業在我國已發展到362家,分佈在國內2O多個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全球5O家最大的零售企業已有2/3進入了中國,如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龍等零售業巨頭,已經逐步在中國形成了一定的分銷規模。截至2002年9月,國務院正式審批以及各地方政府自行批准的外商投資零售企業已達370多家。

  (四)中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全面規範發展階段

  2001年l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必須完全履行WTO基本準則,即非歧視、貿易遞減、自由進入市場、公平競爭與交易等,這是我國向全世界所有加入WTO國家所作的承諾。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f Trade inServices,簡寫為GATS)和中國與其他WTO成員國雙邊協議承諾的實行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這樣,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以法律的方式明確了中國在招商引資方面的產業指導政策、投資形式、出資方式、稅收上的優惠政策、利潤的匯出、專門技術的歸屬、投資企業的歸屬、對再投資的優惠政策等,為各單項法規和地方法規的制定、修改提供指導方針,從而為外資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舞臺。

  僅2002年就批准合營商業企業46家,其中8家外資連鎖企業在中國新開28個門店,包括來自國外的家樂福、歐尚百安居等世界巨頭和來自臺灣的統一、香港的華潤

  2004年4月16日,商務部頒佈了《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在第十七、十八條除對部分產品有所限制,以及在開放的時間上略有先後以外,無論是流通領域的經營形式、經營的地域,還是經營的範圍都是全面開放,而且在二十二條中明確提出取消批發地域限制,同時廢止1992年制定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由此,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跨地域的嶄新時代。

  根據統計資料,中國流通領域利用外資從1992年開始,截止2003年9月,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約3O億美元,外資商業企業234家,分店3800多個。

我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對策展望[2]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中國流通業參與國際分工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作為WTO組織正式成員,必須完全履行WTO的基本準則。但與此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可以享有以下有關權利:允許發展中國家逐步開放市場;在市場準人、國民待遇義務承擔上與一般原則分開,承諾允許發展中國家在一定條件下採取緊急措施,並特別要求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服務業技術援助等。針對我國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歷程和發展現狀,我們還應該採取下列應對策略:

  (一)樹立全球經營戰略

  中國已經加入了WTO,中國的流通領域必然要與國際接軌,而流通產業國際化經營是一個雙向過程,因此,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國內,要積极參与國際流通的競爭,併在競爭中不斷提高中國流通產業的競爭力

  採取全球化戰略,不僅需要構築全球性商流、物流的網路,還需要採用最新的管理技術管理手段。因為信息網路化是商業、物流、電子商務高速運行的平臺,所以,中國流通業的國際化策略不能離開這一重要前提,這同時也是中國快速趕超發達國家的必然途徑。

  (二)發揮政策的計劃和引導作用

  隨著流通領域競爭的加劇以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各種新興流通業態也在蓬勃發展,並不斷更新。中國流通業發展從整體上看是一種模仿性的創新,即根據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斷學習掌握先進的管理技術,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在避免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的同時,實行大膽超越,從而最終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如在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遭受飽和困擾的倉儲式為基礎的零售商形式,就是中國流通創新需要借鑒的經驗,發揮政府的指導作用,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的業態模式,做到推陳出新。因此,在引資時,應首先鼓勵外商引進新型業態,以帶動整個行業發展。

  此外,政府在商業流通網點的建設規劃做到先行一步,把流通領域利用外資的項目納人城市規劃中。比如,在做遠景規劃時,學習德、意等國的做法,對新設的大型零售商店進行市場和環境等方面的審查。通過檢驗當地人口密度、現有商店數量和新店將對交通環境產生的影響等來決定是否給予市場準人,防止過度競爭重覆建設

  (三)打破各種形式的封鎖和壟斷

  通過市場化企業兼併資產重組資本運作,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有國際競爭力的超大型跨國流通企業集團,提高市場集中度、資產聚合度和規模經濟效益,增強我國流通業整體國內、國際市場競爭能力。這既有利於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也有利於實現規模經營,進一步催化併發展一批跨國界的流通企業。

  為此,要打破由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形成的地區分割,促進形成全國統一市場,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市場準人規則,真正發揮市場機制基礎性配置資源的作用。另外,應加快出台反壟斷法,反壟斷法不僅針對壟斷企業,而且針對形成壟斷的行為。這樣,當一些國際跨國流通企業集團憑藉其雄厚資金、先進技術和低廉的價格對某一商品的生產與分銷實施壟斷時,可依法制約,從而保護市場競爭的公平和有效。

參考文獻

  1. 1.0 1.1 何林,何煉成.流通領域的價值創造與實現[J].中國流通經濟,2005(3)
  2. 2.0 2.1 趙洪斌.從國際經驗看中國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演進和對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寒曦,Lin,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流通領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