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勞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商業勞動是指從事商業活動所支出的勞動,是在商品流通領域起聯繫生產和消費的中介作用和提供商業服務的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一方面,通過商業勞動把商品賣出去,實現物質生產部門所創造的價值,而實現價值與創造價值是一樣必要的,都是社會價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過自身勞動、使產品增值或直接創造服務價值。
商品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運動過程,包括商品使用價值的運動和商品價值形式轉化的過程。
在商業活動中支出的勞動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商品的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繼續有關的勞動,如在商品的運輸、保管、分類、包裝、及期他補充加工等方面支出的勞動。這部分勞動,與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形成和保存有關。這種勞動是生產過程的追加,是被流通形式掩蓋起來的生產性勞動。它們參與商品價值的創造,追加著商品的價值量。
另一類是與商品價值形式的轉化有關的勞動,如商品的買賣、商業企業的核算、出納、通訊和企業管理等方面支出的勞動。這部分勞動與價值的計算和價值的實現有關。從勞動的內容來看,這類勞動“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產品”,為非生產性勞動。在商業活動中,一般把這類勞動稱為商業勞動。這種勞動與商業人員所附帶的生產性勞動相區別,又稱為純商業勞動。它的作用,只是使商品的價值由一種形式轉化的另一種形式,即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態或由貨幣形態轉化商品形態。這種勞動是社會再生產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勞動。馬克思曾把純商業勞動比喻為“燃燒勞動”。燃料不會自動發出熱量來,而燃燒勞動則是燃燒過程中的一個必要因素,同樣有價值的。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在經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管理行為同親友能擴大企業的收入,轉化為現實的價值,構成商業利潤的重要部分,應該說也是創造價值的。
總之,沒有商業勞動,就沒有商業活動,社會再生產過程就會中斷。然而商業勞動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既有創造價值的勞動,也有不創造價值的勞動;既有提供有形商品的勞動,也有提供勞務或服務、生產“無形”產品的勞動。商業勞動既有屬於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中的繼續,又有其自身所進行的生產性勞動,它們都在不同程式上增大了商品價值,除去補償商業部門的追加費用外,是商業剩餘勞動的轉化,因而也形成了一部分商業利潤。由此可見,商業發展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由於商業的地位職能,決定了商業利潤的構成具有特殊性,商業利潤是一種多元化的聚合體,來源是多方面的。根據馬克思所闡述的基本原理,商業利潤是產業利潤的讓渡和扣除。生產部門通過價格差額讓渡給商業部門一部分利潤,是對商業為其實現價值的回報。但從現在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與時俱進的最新研究來看,商業利潤除了是一種讓渡利潤之外,更重要的還表現為是一種商業勞動本身所創造的追加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