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商業利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業利潤(commercial profit)

目錄

商業利潤的概念

  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商業利潤不過是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商業利潤的真正來源是產業部門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商業資本家直接雇佣的是商業職工,純粹從事買賣活動的雇佣勞動者的勞動,只實現價值而不創造價值。所以商業利潤的最終來源只能是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商業資本直接剝削的是商業職工的無酬勞動。產業資本通過占有產業工人的無酬勞動來生產剩餘價值,商業資本則通過占有商業職工的無酬勞動來減少實現剩餘價值的費用,並據此從產業資本那裡瓜分到一部分剩餘價值。

商業利潤的獲得方式

  商人只能從他所售商品的價格中獲得商業利潤。撇開地租不說,他出售商品所賺得的利潤,等於商品的購買價格和它的出售價格的差額中扣除純粹流通費用 K+b以後的餘額。這裡的問題仍在於,相應於平均利潤率的完成形式,生產價格也必須按它的完成形式來計算。如果僅僅從生產資本著眼,生產價格就抽象地=成本價格 K+預付資本×按生產資本計算的平均利潤率。例如,一年間預付的總生產資本 c+v=720+180=900,m′=100%,則商品價值c+v+m=720+180+180=1080,平均利潤率為180/900=20%。這樣,產業資本的出售價格=900+900×20%=1080,正好等於商品的價值總和,也就是等於商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

  這個價格同時就是商人的購買價格,其結果必然導致商人的出售價格高於生產價格,商業利潤好象來自商品價值以上的加價,顯然這是違背價值規律的。實際上,生產價格應該是商人的出售價格,商人的購買價格或產業資本的出售價格應該小於生產價格。但這應該是按完成形式的利潤率所計算的生產價格,等於成本價格+產業利潤+商業利潤+純粹流通費用。在上例中,如果還有商業資本150,其中B=100,K+b=50,完成形式的平均利潤率為(180-50)÷ (900+150)=12.38%,則產業資本家的出售價格(即商人的購買價格)=900+900×12.38%=1011.43。商業資本家的出售價格=1011.43+150×12.38%+50=1080。這樣,商人還是按價值出售商品,在其商品的出售價格1080和購買價格1011.43的差額 150×12.38%+50中,扣除純粹流通費用50,餘下的150×12.38%=18.57,便構成商業利潤。以上的計算似乎會造成這樣一種印象,由於商業資本參與平均利潤的形成,它會降低平均利潤率。其實,如果沒有獨立化的商業資本,產業資本將有更大的部分作為流通資本發生作用。隨著商業資本同產業資本的劃分,會同時出現流通費用的集中使用和節約,加速產業資本的周轉,從而提高平均利潤率。

商業利潤數量的確定

  由於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之間的競爭,最終在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之間形成了統一的平均利潤,商業資本家因而也獲得平均利潤。如:假定一年中預付的總產業資本為720c+180v=900,剩餘價值率為100%,則剩餘價值為180。假定不變資本在一年內全部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則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或總生產價格就為720c+180v+180m=1080,社會總產業資本的平均利潤率就為180/900=20%。假定一年中預付的總商業資本為100,它和產業資本共同參加180剩餘價值的分配,也要獲得平均利潤。

  那麼,這時社會總資本的平均利潤率就降低為180/(900+ 100)=18%。產業資本家獲得的平均利潤為900*18%=162,商業資本家獲得的平均利潤為100*18%=18。在這種情況下,產業資本家是按照生產成本(k)+產業利潤(p),即900+162=1062的出廠價格把商品賣給商業資本家的。商業資本家再加上18的商業利潤,即以900+162 +18=1080的生產價格把商品賣給消費者。

  所以,產業資本家按照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出廠價格)把商品銷售給商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再按照生產價格銷售商品。而商品的出廠價格與商品生產價格的差額,就是商業資本家獲得的商業利潤。

商業利潤數量的計算公式

  假定商業資本不存在,平均利潤率就只在產業資本之間形成。又假定流通資本也被撇開,那末,利潤率(p′)從它最抽象的形式來講,就只是生產資本(c+v)的利潤率,即

  商业利润

  其中c為不變資本,v為可變資本,m為剩餘價值。實際上,產業資本在它的再生產運動中包含著流通過程,產業資本在迴圈中必須不斷轉換自己的形態,由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又由生產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然後再回到貨幣資本。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總起來說就是流通資本,它雖不生產剩餘價值,卻是產業資本的必要構成部分,並具有實現剩餘價值的職能,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潤。因此,產業資本的利潤就並不僅是生產資本的利潤率。假定產業資本預付的流通資本為B,那末,利潤率就由抽象形式

  商业利润

  展開為:

  商业利润

  不僅如此,產業資本除了預付流通資本B外,還要預付流通費用。在流通費用中,生產性的如運輸費用和倉儲費用,可以併入生產資本計算;非生產性的純粹流通費用也是作為資本投下的,可以併入流通資本計算。不過,流通資本B指的是資本在迴圈中處於流通領域的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純粹流通費用則是純粹為這兩種形態的資本相互轉化(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資本G-W,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W-G)而投入流通的費用,其中,物質上的費用記作K(類似不變資本c),人工上的費用記作b(類似可變資本v)。產業資本家投入流通中的資本,不僅是B,還要追加K+b,這就使上述利潤率公式中的分母變為c+v+B+K+b。

  另一方面,用於商品買賣的資本B,它在迴圈中不斷投入,不斷轉化形態,會不斷保存自己。純粹流通費用則是為 B的轉化形態而消耗了的費用,它只能由剩餘價值m來補償,又使上述利潤率公式中的分子變為m-(K+b)。這樣,利潤率就更具體地展開為p′=m-(K+ b)/(c+v+B+K+b)。到此為止,這裡的敘述限於產業資本。實際上,由於社會分工,產業資本家投入流通的資本 B+K+b的一部分改由商業資本家來預付(為簡單起見,這裡假定它全部由商業資本家來預付),那末,B+K+b便獨立化為商業資本,其中, K+b也獨立化為純粹商業費用。這種獨立化並未改變B和K+b的原有的性質,只不過這些性質表現在新的形式上而已。於是,平均利潤率展開到它的完成形式,即

  商业利润

  馬克思指出:“在闡述的過程中,以後凡是說到一般利潤率或平均利潤的地方,要註意我們總是……就平均利潤率的完成形態而言。因為這種利潤率現在對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來說是相同的,所以,在只考察這個平均利潤的時候,就不再需要區分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捲,第377頁)。也就是說,商業利潤是按照完成形式的利潤率所計得的平均利潤,即商業利潤=商業資本×平均利潤率

商業利潤的直接來源

  商業利潤的源泉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商業資本家獲得商業利潤的方法是商業差價,即產業資本家用低於商品生產價格的價格(出廠價格),把商品賣給商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再按照商品的生產價格,把商品賣給消費者,賣價和進價之間的差額就是產業資本家轉讓給商業資本家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形成商業利潤。這是商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商業利潤要靠商業雇員的勞動來實現。商業雇員的某些勞動,如包裝、保管、運輸等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是生產在流通中的繼續;商品買賣、簿記等勞動實現商品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商業利潤的實質是剩餘價值,它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商業利潤反映著商業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共同瓜分剩餘價值的關係以及商業資本家剝削產業工人和商業雇員的關係。

  商業店員同產業工人一樣,也是勞動力的出賣者,他們雖然不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但卻為商業資本家實現商品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商業店員的勞動時間也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在必要勞動時間內所實現的剩餘價值,用以補償商業資本家用來支付商業店員工資的可變資本;在剩餘勞動時間內實現的剩餘價值,除其中一部分用來補償工資以外的商業資本家的各種費用開支外,其餘的部分則被商業資本家作為商業利潤無償占有。商業資本家就是通過剝削商業店員的剩餘勞動,來獲得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的。

商業利潤與資本周轉的關係

  一般地講,商業資本的周轉,即G-W-G′的反覆,只限於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態變換,並不包括生產資本在內,不生產剩餘價值,因而不直接影響平均利潤率。但是,商業資本社會平均周轉的速度會使預付的商業資本總量發生變化,從而使產業資本以及產業資本生產的剩餘價值發生反方向的變化,這樣,商業資本終究會間接影響著平均利潤率,也就影響商業利潤的社會總和。這是就全社會商業資本整體來說的。就單個商業資本而言,在一定的平均利潤率下,一定量的商人資本所取得的平均利潤是一個不變數,不管該資本周轉快慢,並不能改變這個量。但是,隨著該資本周轉的加快,這個一定量的利潤被分配到更多的商品身上,單個商品分攤到的流通費用和商業利潤份額越來越少,商品的單價也就隨之下降,商業資本家就能通過薄利多銷,賺取更多的利潤。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Angle Roh,Dan,Cabbage,Vulture,鲈鱼,泡芙小姐,Yixi,KAER,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業利潤"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