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剩餘價值率(Rate of Surplus Value)
目錄 |
剩餘價值率是指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剩餘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也叫剝削率。
剩餘價值率的計算[1]
剩餘價值率是用下列公式來表示的:
剩餘價值率= | 剩餘價值m | |
可變資本v |
剩餘價值率= | 剩餘價值 | |
勞動力價值 |
剩餘價值率= | 剩餘勞動 | |
必要勞動 |
前兩個公式是價值的比率,第三個公式是生產這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的比率,它們表示同一個東西。這些互相替代的公式在概念上是嚴格的。因此,我們看到,在古典政治經濟學中,這些公式誠然在實質上已經制定出來,但是還不是有意識地制定的。在那裡我們看到的是下列派生的公式:
剩餘價值率= | 剩餘勞動 | |
工作日 |
剩餘價值率= | 剩餘價值 | |
產品價值 |
剩餘價值率= | 剩餘產品 | |
總產品 |
兩者的聯繫:
(1)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它們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的兩種不同計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
(2)在預付資本量已定的條件下,利潤率的大小與剩餘價值量成正比,剩餘價值量越大,利潤率越高。而剩餘價值量又是由剩餘價值率決定的,因此,利潤率的大小,首先取決於剩餘價值率的高低,即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
其次,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反映的社會關係不同。剩餘價值率反映了工人剩餘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無酬勞動與有酬勞動的比率。剩餘價值率越高,工人的剩餘勞動被資本家占有越多,受剝削程度越深;利潤率是反映資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就表現為資本的自我增殖,使資本關係神秘化了。
(2)兩者的變化趨勢不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不斷地採用新的方法,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因此剩餘價值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利潤率會逐步趨於下降,這是部門間資本家競爭的必然結果。
1、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生產技術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叫做絕對剩餘價值 。這種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就叫做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2、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了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 ↑ 《資本論》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