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經濟國際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國際化(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目錄

經濟國際化的概述

  經濟國際化是指一國經濟發展超越國界,與別國經濟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不斷擴大和深入的經濟發展過程。經濟國際化是動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就出現了初級階段的經濟國際化。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經濟進入壟斷階段,資本和商品的國際流動更加擴大,經濟國際化進入了新的時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經濟國際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商品國際化、到資本國際化、再到生產國際化的發展過程。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經濟國際化潮流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高漲,國際經濟聯繫和合作無論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取得全新的突破,知識信息網路化,全球貿易自由化金融資本國際化,生產體系跨國化和運行機制趨同化等方面趨勢都有了空前的加強,經濟國際化進程邁向了一個更高級的階段,表現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經濟國際化的內容非常豐富,其核心內容是資源配置的國際化,主要包括貿易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生產國際化以及與此相對應的政策、體制和技術標準的國際化等方面。企業經營國際化是經濟國際化的基礎,經濟國際化發展受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的制約,良好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必然會推進一國經濟國際化進程,反之,則會制約經濟國際化進程。另外,經濟國際化也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和體制選擇有很大的關係,外向型發展戰略自由貿易體制,有利於促進經濟國際化發展;而內向型發展戰略和保護型貿易體制,則會延緩經濟國際化的發展。經濟國際化表現為一國不斷開放其國內市場和國內經濟逐步融入國際經濟的過程。是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聯繫互動的結果。在國內經濟承受力允許的範圍內,開放的程度越高,經濟國際化進度就愈快。

經濟國際化的內涵

  1.產業國際化

  當代國際分工早已從產業之間的分工深化到產業內的分工, 即同一產業不同商品生產上的分工;近年來,進一步出現了同一商品不同零部件生產上的分工、甚至出現了同一零部件不同生產工序上的分工。這樣,一個地區不必具備整個產業的某種優勢,只要具備該產業某種商品、某種零部件、甚至某種工序生產上的優勢,就可以參與國際競爭。同時,由於各生產環節和生產地點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經常處於動態變化之中,跨國公司在利益驅動下,產業的跨國轉移不斷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地區可以從某種工序、某種零部件、某種商品的生產上去承接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生產,通過開發區的設立和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來進一步形成國際產業的集聚之地。

  傳統分工的國別邊界已經明顯弱化,企業而不是國家成為分工的主體,跨國公司是國際分工深化的微觀基礎與主導力量:大型跨國公司日益傾向於更加狹隘的專業化, 集中在知識密集、非有形的產品設計研究和開發、管理服務及營銷品牌管理等增值環節,而將更多的生產性環節分包給世界各地的合同製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產。

  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產業轉移的加快緣自技術進步的加快。當代製造業技術的進步,使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產品的零部件和生產階段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可分性,加工鏈或者價值鏈也就越拉越長。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同一產品可以同時分佈在十幾個、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生產,使得每個國家和地區可以發揮其技術、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最終產品最終也就成為一種各國協作生產的“國際性 產品”。可見,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國際分工已經從19世紀追求資源效益為目的的國際分工,發展到二戰後以規模效效益為核心的專業化分工,又進一步在當代形成了一種以價值鏈為紐帶的新的國際分工。而通訊、運輸費用的降低,進一步改寫了產業的地理配置。

  2.貿易國際化

  據聯合國的統計,在不斷快速增長的每年近10萬億美元世界貿易中,有三分之二是跨國公司參與的,其中三分之一是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另外三分之一在跨國公司與非跨國公司之間發生 以跨國公司為主的這種國際貿易既跨越了國界,又有很大一部分,例如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跨國公司是如此強大,《財富》500強排名靠前的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它們的資產在6000億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幣,這兩家跨國公司的資產就相當於我國一年的GDP。如此實力強大又在全球範圍內到處布點的跨國公司,早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宰。它們非但控制著某些原材料、商品和零部件的流向流量,而且為了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市場失靈,把一部分世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置於公司內部或者公司可以控制的範圍里進行。

  這樣,跨國公司充分發揮了其內部化的優勢. 以最大限度地節省交易成本和迴避風險。當代全世界的跨國公司,包括它們的子公司在內共有38萬家,絕不只是500強 但是,我們也應當頭腦清楚地意識到,要不失時機地把淺加工發展到深加工,把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雙低型”加工貿易及時推進到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型”加工貿易.併進而在引進技術吸收技術甚至創新技術的同時, 發展有自己知識產權有自己品牌一般貿易出口。也就是說.目前階段我們要抓住跨國公司為我們帶來的契機,借跨國公司之船出海。當我們熟悉了國際市場的銷售情況積累了貿易經驗以後,我們應當不失時機地發展我們有自己品牌有自己技術的跨國公司。只有這樣,才能從借船出海提升到造船出海。

  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0)的成立,標志著一個規範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場的形成:要發展國際貿易,就不得不遵循WT0的許多規則。2004年12月11日起,中國從人世後三年的過渡期進入到後過渡期,其它WTO的成員方對我們是不是遵守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的出口可能會遭受更多的“兩反一保”(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干擾,同時我們在市場準入方面的開放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在貿易國際化的過程中,要更加嚴格的按照WTO的規則辦事。

  3.資本國際化

  自1994年以來,全球跨國併購大幅度升級.成為當今國際直接投資最重要的方式,2000年的跨國公司併購總值占到了FDI流入總量的90%。國際問的直接投資以前主要是發達國家之間互相投資,或者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投資。80年代,所有外國投資的95%都是從 發達國家流出,然後又由它們吸收75%的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僅有25%。這種趨勢在近些年發生了逆轉。一方面流向發 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在增加,1996年已達到占整個投資的37% ;另一方面,出現了發展中國家向工業發達國家投資和發展中國家互相投資的現象。從1990 年到1995年,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直接投資的增長幅度已經達到35% 。而對跨國併購而言, 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工業化經濟實體的跨國併購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嘗試藉助跨國併購引進外來直接投資,而且積極鼓勵本國企業通過併購外國企業實現其全球化戰略。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91年至2001年,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併購每年只有12億美元,僅占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3.4%。2003年我國以併購方式吸引外資的比例僅為5%左右, 大大低於國際上80% 的平均水平,具有十分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全球游資充裕,這為外資併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證;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逐步結束和中國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外國資本進入中國的領域和範圍將更寬廣,政策將更寬鬆,這也將為外資併購創造更好的環境。中國外資併購市場未來將展現出良好的市場活力。實際上,中國在吸收外資方面已經創造出各種形式的外資併購模式,如資產打包出售、債權轉讓股權、償債式併購等等。投資領域的自由化和國際化,並不是指單純地引進外資而是實現資本的雙向流動,使得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漸趨平衡。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我國累計海外投資額只相當於日本的1%,美國的0.5%,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量的0.15%,這既與我國的綜合國力不相稱,也與我國每年引進外資的規模不平衡。據統計,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的比例,發達國家為1:1.14,發展中國家為1:0.13, 而我國僅為1:0.09。此外,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方式日益多樣化,並且境外併購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003年,我國企業以跨國併購方式對外投資8.34億美元, 占當年中方協議投資額的四成。通過收購銷售網路和技術專利,建立研發中心和工業園區等,海爾TCL春蘭等優秀企業,已經具備了跨國公司的雛形。

  4.人才國際化

  人才國際化的內含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人才國際化;二是人才素質國際化;三是人才活動空間國際化:在經濟國際化的進程中,人才流動出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爭.地區概念,國界概念已越來越模糊:在世界經濟競爭中,人才處於關鍵地位,誰擁有數量多、質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誰就處於競爭的優勢地位:各國各地區為開拓國際市場都需要有國際素質的人才,需要一大批通曉國際規則、具備文化溝通能力和戰略思維及世界眼光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應掌握現代文化與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具備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民主、科學的決策能力,從而獲得優良的管理效益。經濟國際化不僅改變全球資本和技術配置的格局,也為 人才的國際化流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適應國際化要求的人才在世界範圍內流動將更加便利,優秀人才施展才能的機會大量增加,人才競爭也更加激烈,這就極大地促進了全球人才的流動。

  在引進優秀人才的競爭中, 發達國家都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美國2000年5月公佈人才引進計劃,科技人才引進名額由現在每年l1.5萬人增加到20萬人, 同時取消了外國技術人員到美國必須簽證的限制。

經濟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聯繫

  經濟全球化是指各種經濟資源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廣泛和深入地進行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的過程,從而出現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國經濟相互間高度依賴和融合的表現。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出現的一種現象,它是在科技和生產力達到更高水平,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減,規範生產要素流通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這樣一個歷史過程。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特點:首先從世界經濟聯繫的範圍和廣度來看,世界經濟全球化囊括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其次,在經濟的國際化中,參與者多是發達國家,不發達國家一般都是被迫卷入的。而冷戰結束後,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大潮;而全球市場規則的建設,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又為市場力量市場經濟制度的擴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經濟全球化才可能成為現實。最後,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相互滲透呈現全方位的發展狀態,一國經濟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大國經濟的變化,都會通過各種渠道渡及影啊他國,乃至全世界。再用經濟國際化顯然己不能準確概括當前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交織的狀態。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十分廣泛,技術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經濟全球化的範疇。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在國際分工的深化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直接投資等各領域的全球化。而這些領域的全球化,是世界經濟整體全球化的各個側面,它們各有其特點。新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廣泛擴散和全球經濟的信息化、市場化、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以來推動世界經濟進入全球化階段的重要動力,或構成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因素。這些因素是世界經濟發展到全球化階段的必然表現。

  從以上對經濟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和內涵的分析中,可以發現,“經濟國際化” 指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民經濟融入國際經濟的過程,它反映的是一個相對封閉或有限開放的國民經濟走向高度開放的途徑和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形成一個統一的、緊密聯繫的經濟運行體的過程,是一個更大規模和更緊密合作的世界經濟的發展特點。兩者聯繫主要表現為:經濟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前奏,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國際化發展和延伸到全球範圍,是全球範圍的國際化。是經濟國際化的高級階段,是經濟國際化發展到新的高度的表現,也是經濟國際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兩者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都是反映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的過程,二者均是指整個世界經濟運行的一種客觀狀態。

經濟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區別

  (1)經濟國際化產生的基本條件是與工業經濟相適應的;經濟全球化則與信息經濟相適應。經濟國際化時期,各國之間主要以商品和資本流動,尤其是資本輸出作為經濟交往的紐帶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是互補關係。以垂直型的國際勞動分工為基礎;而經濟全球化階段,在商品貿易、資本輸出成倍增長的同時,國外直接投資、服務貿易、科技轉讓、信息傳播、人員交流都迅猛發展,以水平型國際分工為基礎,形成發達的世界市場經濟。

  (2)經濟國際化時期,國家經濟之間為線型聯結方式是雙邊的經濟交往。國際經濟強調國家主權,國際經濟聯繫的主體主要為國家,兩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實質是國家層面的關係。各個國家的市場仍然受到主權國家的保護和調節,公司受國家嚴格的對外經濟管制政策的約束,對外經濟交往主要在兩國的公司之間進行,體現的是公司的外部聯繫和交換關係。

  與此同時,無論就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而言,還是從跨國經營的企業來看,國際經濟活動及其國籍歸屬都是比較明確的,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劃分也是比較清晰的。各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仍處於分立狀態,只能通過國家間的貿易關係進入別國的國內市場;而經濟全球化階段,國家經濟之間為全方位的聯結方式是多邊的經濟交融。國家主權受到削弱,各國之間經濟交往的紐帶或渠道越來越多。這種聯繫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各個國家的市場雖然受到國家主權的保護和詞節,但各國的經濟決策權要受到某種制約和限制,要遵守共同的國際慣例和國際規則。國家之外的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等非國家經濟主體成為重要的經濟主體形式,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已成世界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的是企業內部的交融關係,是企業層面的經濟關係。各國的國內市場有雙重屬性,它既是本國的,又是國際的,以同時作為世界市場的一個直接組成部分存在為重要特征,即通常所說的國內市場的國際化。

  (3)經濟國際化現象在國家與地區問經常出現。經濟國際化是從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角度出發,研究一國或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過程和程度。而經濟全球化囊括了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經濟全球化是從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角度出發,研究全球性經濟同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離不開世界經濟體系的運行而獨立發展。

經濟國際化與經濟一體化的關係

  經濟一體化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濟一體化,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或稱全球經濟一體化,它指各國國民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取消歧視,形成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狹義的經濟一體化,即地區經濟一體化,或稱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集團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間不斷消除或降低彼此間經濟政策與體制的差異,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經濟的過程。

  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由低級到高級不斷拓展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實現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由於在現階段甚至相當長的時期內,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都會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各主體間的經濟利益也大不相同,社會制度也有差別,國家民族觀念仍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世界範圍內實現經濟一體化。因此只能先在區域實現一體化。只要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繼續存在,區域集團化就會存在,它和世界經濟一體化並不相背離區域集團的發展推動一體化水平的提高,世界經濟一體化可以將區域集團化的成果作為更廣泛、更普遍的全球制度的基礎。兩者在發展方向上是一致的,差別在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空間上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局部實踐,在時間上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階段性探索。因此,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變化的過程。 歐盟一體化的成功對世界經濟發展在現階段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道路和方向起了巨大的示範效果和推動作用,它可以視為是一體化在特定地區的縮影。

  從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來看,它是經濟國際化發展,社會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生產方式跨越國界發展的結果,它是比鄰國家間或有較為特別關係的國家與地區間為了共同的發展,積極協調彼此間的經貿政策,加快貨物、資本、服務等的自由流動的結果。經濟國際化具有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各國都在擴大對外開放,相互貿易、相互投資蓬勃發展,國際分工越來越細,相互協作日益增強,相互間的經濟聯繫和相互依賴關係越來越密切,都爭取與世界經濟接軌與融合。經濟國際化中的超越國界向外延伸,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並不等於經濟一體化中的經濟聯合或結合為一體;緊密聯繫、互相依賴也不一定都建立經濟聯合體。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總有排他性,在某種程度上阻礙經濟國際化的發展。但是,所有區域性經濟集團都不願閉關自守,都要進入其他區域,又都無一例外地實行對外開放,走向世界。就連經濟一體化的典型代表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也在逐步消除壁壘,向世界開放。

  在經濟國際化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地區、經濟部門之間的相互依賴和聯繫不斷加強,必然為它們之間的相互聯合創造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從而產生一些區域性經濟集團;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蓬勃發展,不但會加深成員國之間的密切關係,推動區域內的國際化,而且會對區域外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輻射作用,促使區域範圍的擴大,對區域外各國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引起聯鎖反應,促進更大範圍內的經濟國際化迅猛發展。20世紀80、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國際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事實,充分證明瞭這一點。

  可以看出,經濟國際化和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它們既有區別而相對獨立,又有聯繫而關係密切,既非簡單趨同又非完全對立。實質上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係。沒有對外開放和經濟國際化,就沒有經濟一體化;沒有經濟一體化,經濟國際化也很難全面、快速發展。經濟國際化是經濟一體化的基礎,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的國際化。

我國應對經濟國際化的策略

  第一,因應跨國公司全球戰略,實行“參與”和“承接”並舉互補對策。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一是以跨國兼併和建立戰略聯盟的方式鞏固和擴大壟斷地位。二是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突破傳統的國家和產業邊界向產品生產“價值鏈”層面的深化,通過產權性和非產權性聯繫,把發展中國家那些具有突出比較優勢和競爭潛力企業和生產環節整合進其全球生產經營和服務體系。全球產業佈局調整和產業轉移,主要是以“強強聯合”的產業整合和產品與服務“價值鏈”的分拆“外包”這兩種形式推進的。沿海地區是發展中大國中國的發達地區,相當於中等收入國家的發展水平,不乏技術先進、有相當實力和競爭力的公司和企業集團。這類企業憑藉自身實力,依托大國市場和發展潛力優勢,是有條件因應跨國公司全球戰略,實行“參與整合”和承接轉移並舉和互補的對策。通過與跨國公司的戰略結盟,加快崛起,填補我國在世界500強中製造業企業的“空白”。一旦實現“零的突破”,崛起為世界量級的集團企業,就能為我國本土中小企業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好的發展環境。如“寶鋼”、“揚子—巴斯夫”等國際級企業集團,就是世界500強的近期“候補者”。中小型企業也要抓住機遇,承接轉移,加快發展。沙鋼集團利用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佈局調整,整體拆遷購買該公司的煉鋼設備,迅速提高了技術層次和市場競爭力。“參與”和“承接”並舉互補,加快靜態比較優勢改造成動態比較優勢,就能逐步解脫在國際產業鏈低附加值環節的鎖定。

  第二,加快自主技術創新的基礎和能力建設。外向發展對跨國公司的依附和低附加值輸出,根源在於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弱,出口產品本地品牌少。目前,我國一般貿易多為“貼牌生產”,加工貿易用的是外國品牌。高檔產品主要依賴國外核心技術引進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加工組裝。加強自主技術創新的基礎和能力建設,關鍵要加大人力資源的素質和技能培訓的投入以及R&D投入,不但要重視培養有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創意、設計、研發的尖端人才,還要重視訓練出數量更多的精於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要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職稱、唯身份”的狹隘人才觀,建立起不拘一格、選賢用能的機制,形成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環境和氛圍。要加快人力資源優勢向人力資本優勢的轉變、科技和教育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人力資本和人才優勢向發展優勢的轉變,把這“三大轉變”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和基礎。

  第三,以資源集約、產出效益和環境效應為標準,從“引資”轉向“選資”。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趨大,資源瓶頸約束趨緊。經濟技術開發區本來是產業集聚、集約發展的有效載體,太多太濫就失去了它原來應有的作用。去年的清理整頓切斷了開發區泛濫,相互攀比,惡性競爭的根基,創造了回歸其作為“成長核”原點環境,從而保證了國家級和省級以上重點開發區能夠以儘量用最少的土地占有、最低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用儘量高新的技術,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發展。許多城市和地區以這一次巨集觀調控為契機,積極探索“零土地”招商引資途徑,開始從“引資”向“選資”的轉變。招商考核辦法也進行了修改,從原先註重資金到位率,增加了對項目質量的評價,項目甄別增加了成長性、投入產出率、資源消耗、污染等標準,充分發揮人力、人才和人文資源優勢吸引外商投資,發展資源消耗低、投入產出比高、環境污染小的集約型工業和環保型產業,成為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導向。提高產業集中度,建設節約型社會,推廣迴圈經濟模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走出去”建立國際戰略資源供應基地。外電報道,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經濟崛起的大國加入了與美、歐、日的全球石油爭奪戰,中國正積極開展“資源外交”等等。我國加入WTO的“後效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區域合作機制,為我國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比以前更加有利的國際制度環境。中東、中亞、西非、俄羅斯等石油富集和拉美、大洋洲等礦產資源富集的區域,是我國“走出去”的重點目標區。我國不必諱言“走出去”建立國際戰略資源供應基地的目標,因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奉行尊重別國主權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互利互惠、共同開發、利益共用、實現雙贏的經濟技術合作原則,願意讓其他國家合理分享中國崛起的利益。這完全不同於歷史和現實的霸權國家的強取豪奪,以損害資源國的發展謀求自己的壟斷發展。建立國際戰略資源供應基地,是提高我國“走出去”水平的戰略舉措,也是“走出去”的戰略重點和難點。國家發展戰略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協調,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要形成合力,國家級企業集團要“走出去”,地方級企業也要努力“走出去”,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第五,工業化形態與景觀形態的關係。新型工業化產業形態是明晰的,要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兼有規模、效益、品牌和國際競爭力,形成園林化國土與集聚化產業協調和諧的空間結構和景觀形態。農業和農村在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作為不可或缺的景觀和生態平衡空間升華到極其重要的高度。在人口密集,土地和水等資源和環境支撐力不足、承受力脆弱,尤其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觀,堅定不移、始終不懈地努力使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給後人留下贊嘆,而不是遺憾。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濟國際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