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指以建立由外向型經濟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系統作為戰略指導思想而制定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是面向國際市場的一種經濟形式。它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利用本國資源和經濟優勢,發展本國優勢產品,加入國際經濟迴圈,引進自己需要的技術、資金和裝備,迅速發展本國的經濟。
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為確立外向型經濟而作的決策中最重要的巨集觀戰略性決策,它決定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途徑,並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而是該國或地區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目的的統一性和目標的多樣性;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為全局性的重要巨集觀戰略決策,它要求統一的目的性。這體現在該國或地區必須有效地利用國內外各種資源和有利條件,迅速發展本國本地區的社會生產力,併在此基礎上把不斷提高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建立一個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的社會環境作為根本目的。同時,它又是一項多目標的決策。這體現在它關係到外向型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結構變化等各個領域,涉及到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速度。比例,效益,結構以及人民生活。智力開發、生態平衡等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標。多樣的目標要在統一的目的性下合理確定,並協調配合。
3.實踐性。既然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具體地規定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目標,指導思想、戰略重點、戰略模式和戰略措施等,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綱領,並)(,各項對外經濟活動提供了直接的依據,那麼,它對社會全體成員在為實現既定的外向型經濟巨集觀日標的過程中,起著巨大的組織和動員作用。它不是一般理論探索,而是重要的行動綱領,具有緊迫的實踐性。
4.穩定性和階段性。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是長期的,總體的發展規劃和設計,有相對穩定的戰略目標,除非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而非調整發展戰略外,一般不能輕易變動。除了總體的較長的戰略階段目標外,還必須進一步劃分幾個短的階段並相應確定階段性的戰略目標(譬如我國首正在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進而逐步推向全國範圍)。這是因為不同的發展階段,付首不同的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不同的國際環境條件。但不同的階段之間的發展戰略又必須保持連續性。
- 1.客觀性原則
經濟的客觀性,是經濟運動過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質的聯繫,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發展戰略目標不應是主觀臆想,而應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制定戰略目標不能脫離實際,要根據各自具體的經濟條件。
- 2.速度與效益統一的原則
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不能只追求一時的高速發展,而忽視經濟效益,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經濟發展必須以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為前提,堅持速度與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 3.全面性、多元性的原則
經濟發展戰略所涉及的,是在整個經濟社會中帶有全局的問題,因此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必須考慮巨集觀的要素、全面的觀點、總體的設想。同時各地應從實際發展進程出發,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產業結構來制定本地區的戰略目標。
- 4.長遠性原則
發展戰略所規定的戰略目標,是要在較長時間內實現的根本任務。制定發展戰略應該包含有逐步實現過渡的措施方面的設計,其中也包括各項制度改革的時序安排。同時,不僅要考慮當前的利益,還必須符合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
- 5.傾斜與協調發展兼顧的原則
外向型經濟產業結構的特征具有傾斜性,實行產業傾斜政策,其根本著眼點在於發揮優勢,加強基礎,增加實力,培植後勁。作為優勢,具有兩種形態:一種為現實的優勢,另一種是潛在的優勢。制定戰略目標,要發揮現實的優勢,並挖掘潛力,同時要剋服劣勢,並促使它向優勢轉化。當然,我們在突出重點、傾斜發展的同時,必須同樣重視經濟的協調與穩定。
確立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理論依據是“現代密集型產業論”和“非均衡發展理論”。現代密集型產業理論認為,按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可將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確定就是要求各國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制定主導產業,積极參与國際分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及時調整本國主導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帶動本國經濟發展。非均衡發展理論認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不是在每個地區以同樣的速度進行,而是按一定的順序發展,應集中力量首先發展一部分地區、一部分產業,以帶動其他地區和其他產業的發展。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曾採取過非均衡的區域發展戰略。美國經歷了百餘年的東西增長不平衡,在優先發展東北部、五大湖地區以後,才逐步向中、西部和西海岸、南海部分地區轉移。日本國土面積雖小,但經濟發展也經歷10年沿海腹地增長的不平衡。從其他國家區域不平衡發展的事實,我們認為區域傾斜發展是取得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途徑。而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戰略正符合非均衡發展理論所揭示的一般規律。
世界各國由於自然、歷史和社會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情況不同,因此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要與各國的現實相結合。
- 1.要結合本國或地區的自然、社會資源狀況來制定
各國經濟發展離不開本國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如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確定為經濟特區,率先對外開放,就是考慮到這些地區鄰近港澳、華僑眾多的優勢,同時又根據四個特區資源優勢的不同,將其基本模式確定為:深圳和珠海為綜合型,以生產出口產品為主,也可以以發展商品貿易為主,同時發展工商、農、牧、漁、旅游、金融等各項業務,是一種多元化的特區經濟模式。汕頭和廈門為出口加工型,以減免關稅和所得稅為主要的優惠政策,吸引外資直接在區內投資,生產和出口各種加工產品,是一種以工業收入為主要目標的生產型經濟特區模式。1984年汕頭和廈門特區的面積擴大,建成綜合型經濟特區。
由於世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國際市場的日益擴大,各國不同類型的經濟特區經歷了從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到出口加工區及至科學園區的單一到高級、多功能的發展過程。而各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也相應進行調整。例如,60年代初新加坡轉口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採取了工業化戰略,隨後又確立了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
- 3.要結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特點和進程來制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經濟特區進入了加速發展時期,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又創設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經濟特區模式。50一70年代是以出口加工區為主要形式的經濟特區萌芽、大發展時期,出現了臺灣的高雄、楠梓、臺中,菲律賓的巴丹、馬坦島、碧瑤,南北韓的馬山、裡裡和新加坡的裕廊等出口加工區。到80年代初期,世界的出口加工區已達70多個,絕大多數分佈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中國在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過程中,初期曾選擇了地域政策,由於地域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同時也由於需要建造一個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標準的投資環境,出自這樣的考慮,中國政府決定放棄地域政策,從地域為主的投資政策向產業政策逐步過渡。
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對策:
(1)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參加國際分工,積極發展田際經濟貿易及吱木台作交流,按照國際價值規律的要求,指導本國經濟運行,以利於本國的經濟振興。
(2)建立國際經濟情報網路,及時瞭解國際市場狀況,利用本國優勢產業和產品,積極發展競爭能力強的產品,多方位開拓國際市場,使出口大幅度持續增長。
(3)按照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即“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自己的產業,以加強在國際經濟中的作用。
(4)大量從國外市場上購進原材料,經國內加工增值後,再大量地把產品銷往國外市場,即所謂的“兩頭主外”大進大出的絕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