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1]

  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是指在旅游活動中社會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占用(即耗費)與產出的社會經濟成果的比較。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是社會效益的一部分。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體現為整個旅游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無數的旅游微觀經濟效益彙總成巨集觀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體現為包括旅游業在內的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即在旅游活動中社會投入的物化勞動活勞動資源的占用、消耗與旅游業及全社會效益的比較。除了旅游企業整體的直接經濟效益以外,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還包括發展旅游業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發展的間接經濟效益

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分析[2]

  指標衡量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主要指標有以下4個。

  1.旅游投資效果繫數

  旅游投資效果繫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旅游投資所帶來的利潤額與投資總額之比,即反映單位投資所得的利潤,又稱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率。   

投資效果繫數=

投資年利潤額

X 100%

投資總額


  2.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是旅游投資總額全部回收的年限。   

投資回收期=

投資總額
投資年利潤額


  3.單位接待能力投資額

  單位接待能力投資額指投資總額與生產力的比率,即提供單位接待能力或提供單位旅游產品所需的投資額。   

單位接待能力投資額=

投資總額
旅游總接待能力


  4.提供就業能力

  提供就業能力是指就業人數增加量與旅游經濟增長量之比。   

提供就業能力=

一定時期直接、間接旅游就業人數增加量
同期旅游經濟增加量


影響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因素[1]

  1.旅游經濟發展模式

  不同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決定了不同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我國的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經歷了從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的過程。在速度型的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下,旅游產業註重產業規模的擴張及增長速度,主要表現為重規模、輕效益,重速度、輕比例,重外匯收入、輕旅游結匯等,這種情況是一種典型的速度型發展模式。由於過分強調速度與規模,旅游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現實,致使旅游投入較大而經濟效益較小。而效益型發展模式註重的是旅游經濟協調的比例、適當的速度和恰當的規模,並通過內涵擴大再生產實現綜合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我國的旅游產業發展不能儘快實現向效益型發展模式的轉變,這將對未來的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產生不利的影響。

  2.人員素質與巨集觀決策

  影響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巨集觀決策正確與否,即使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科學、正確,但是,錯誤的巨集觀決策同樣會影響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提高,但這種效益的提高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等不利於人類生態和發展的做法為前提的,是不可取的。旅游巨集觀決策的科學性一方面取決於體制和決策程式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也取決於決策人員的良好素質。巨集觀決策人員的素質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形象的代表,是影響旅游產業發展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3.旅游經濟管理體制

  旅游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總是在特定的經濟體制約束下實現的,而行業管理體制對產業的發展影響更大。我國的旅游經濟管理體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以行政管理為主和旅游經濟管理與其運行部門、地區之間的分割,它不僅割斷了旅游經濟的內在聯繫,同時加大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不利於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提高。

提高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途徑[2]

  1.改善巨集觀調控,完善旅游產業政策

  旅游業與國民經濟中許多行業和部門都是密切相關的,旅游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得到其他相關部門行業的支持與配合;同時旅游產品和服務又是由多個旅游部門和企業共同完成的,客觀上也需要這些部門和企業達到最優化的配合。因此,要提高巨集觀旅游經濟效益,就要求國家不斷改善和加強巨集觀調控,對整個旅游產業的發展作出統一的、科學合理的規劃,制定和完善旅游產業政策,充分利用和發揮經濟、行政、法律等調控手段,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整個旅游產業的發展。

  另外,由於我國現代旅游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因此為了促使旅游業適度超前發展,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在完善旅游產業政策時,必須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要確立和完善旅游產業結構政策,明確旅游產業的發展重點及優先順序,制定保證實現旅游產業發展重點的政策措施。

  第二,制定旅游產業佈局政策,運用區域經濟理論推動旅游資源區域開發,並從空間上對旅游業及其產業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佈局。

  第三,健全旅游產業組織政策,建立反對壟斷、促進競爭的政策和機制,推動旅游產業的規模化經營,實現優勝劣汰。逐步引導旅游企業的聯合經營,走產業集團化經營之路。

  第四,倡導旅游產業技術政策,強化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對旅游業發展的促進意義,制定推動旅游業科技進步的政策和具體措施,促進旅游業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

  2.改革旅游經濟管理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提高巨集觀旅游經濟效益,還必須對傳統經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旅游經濟管理體制。

  第一,在巨集觀旅游經濟管理中,要做到政企分離,明確劃分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企業的權利和責任,充分調動旅游企業的積極性,提高旅游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二,要改善旅游行業管理,促進行業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減少和杜絕行政管理部門對旅游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預,促進旅游企業面向市場,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自負盈虧地從事各種旅游經濟活動。

  第三,要改善單純依靠國家作為投資主體的做法,在統一旅游規劃的前提下,建立能調動各方積極性的經濟機制,促進國家、集體、個人及外資多渠道投資的格局,加快旅游產品的開發和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必須加快國有旅游企業制度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旅游企業制度,明確國有旅游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地位和身份,促進企業行為規範化,建立合理的利益動力機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斷提高旅游經濟效益。

  3.加快旅游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提高,離不開旅游“硬體”和“軟體”的建設。

  所謂“硬體”,就是指旅游產業的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等方面。具體包括:第一,要對構成旅游經濟活動的基本條件,如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進行適度超前建設,為旅游者安全、快速地抵達和退出旅游目的地創造條件,滿足旅游活動安全、舒適、方便的要求;第二,要抓好旅游產品的開發,在搞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加快旅游景區景點的建設,不斷完善各種旅游接待配套設施,努力開發對國內外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增強旅游目的地市場競爭力

  所謂“軟體”,是指旅游服務質量,即旅游行業員工的服務態度、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旅游服務質量是旅游業的生命線,是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永恆的主題。因此,強調質量意識,抓好管理監督,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是改善旅游形象、增強競爭能力的關鍵。

  4.抓好旅游市場管理。加強法制建設

  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涉及面廣,因此在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及法制建設等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規範化和法制化。針對目前我國旅游市場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快旅游業的法制化建設,建立健全旅游法規,使旅游業的發展有法可依,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促進旅游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第二,要依法規範旅游市場主體行為,提高旅游市場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制止各種不正當競爭手段,使旅游行業管理逐步實現法制化、規範化和國際化,加快與國際旅游市場的接軌,促進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鼢羞竺童蕉鱟坌藍筮鱟。—盛。設,不斷完善各種旅游接待配套設施,努力開發對國內外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增強旅游目的地的市場競爭力。所謂“軟體”,是指旅游服務質量,即旅游行業員工的服務態度、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旅游服務質量是旅游業的生命線,是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永恆的主題。因此,強調質量意識,抓好管理監督,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是改善旅游形象、增強競爭能力的關鍵。世界旅游組織在1994年提出了口號:“高質量的員工、高質量的服務、高質量的旅游”,必須不斷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同時,還要求對旅游目的地的社會治安、環境衛生、市容市貌等進行綜合治理和改善,創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和氛圍,促進旅游業長期持續穩定地發展,不斷提高旅游經濟效益。4.抓好旅游市場管理。加強法制建設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涉及面廣,因此在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及法制建設等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規範化和法制化。針對目前我國旅游市場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快旅游業的法制化建設,建立健全旅游法規,使旅游業的發展有法可依,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促進旅游業健康持續地發展。第二,要依法規範旅游市場主體行為,提高旅游市場管理水平,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制止各種不正當競爭手段,使旅游行業管理逐步實現法制化、規範化和國際化,加快與國際旅游市場的接軌,促進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評價[3]

  1.對旅游業自身經濟效益評價

  對旅游產業的自身經濟效益的評價是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評價的主要內容,即通過分析旅游業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同發展旅游業所消耗的社會總勞動量之間的比較等來評價旅游業的巨集觀經濟效益。

  旅游業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主要指通過對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投資,最大限度地滿足旅游市場的消費需求,通常使用接待旅游者數量、旅游收入、接待設施規模等指標來體現。

  發展旅游業所消耗的社會總勞動量,主要指用於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多種旅游產品要素,而在基礎設施、接待設施、游樂設施及旅游服務方面所花費的全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通常用旅游投資經營成本來反映。對於這方面的分析評價一直是旅游經濟研究中的薄弱環節,自1990年以來,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理事會等國際組織通過多年研究,已經建立“旅游衛星賬戶”來進行綜合評價。

  此外,分析旅游產業投資效果還可以通過投入和產出進行比較,具體就是用所有旅游接待單位的接待能力投資額、勞動生產率資金利稅率、投資效果繫數及投資回收期等主要指標來反映,也可以通過編製旅游業的投入~產出表,計算旅游業的投入一產出的各種繫數對旅游業自身經濟效益的狀況和水平進行評價。

  2.對旅游業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經濟產業,同國民經濟的其他許多部門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對旅游業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主要分析和評價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及對整個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

  對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的帶動,一般是通過計算旅游產業同其他相關產業的關聯性、帶動繫數等指標來反映旅游業的重要作用。計算旅游業對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帶動繫數,通常是以投入一產出表為基礎,通過計算旅游業對相關產業的影響繫數和誘導繫數,然後分析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力和影響力,從而分析和評價旅游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綜合型帶動作用和貢獻。

  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一般是通過分析旅游創匯收入、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提高人們收人水平等指標來反映。尤其是通過分析和評價旅游業在外匯收支平衡、創造就業崗位、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旅游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通過上述2方面的分析和評價,就可以評價旅游業關聯帶動功能強弱。尤其對於旅游資源豐富,具備發展旅游業的條件及關聯帶動功能較強的地區,可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

  3.對旅游業的社會非經濟效益評價

  旅游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方面,還體現在非經濟效益方面,如對環境的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精神文明建設等。但是,由於旅游業對社會文化、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影響無法以具體準確的量化數據來反映,因此只能根據某些定性的判斷來評價。為了在定性評價中增加評價的科學性,減少主觀臆斷,可組織有關專家利用特爾菲法影子價格法對其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使對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的巨集觀評價結果儘可能接近和反映實際的情況。評價的指標包括:對恢復、保護和合理利用名勝古跡的影響,對傳統藝術和文化遺產的作用,對人們思想和職業道德的影響,對當地居民消費方式的影響,對國內旅游的促進作用等。

旅游微觀經濟效益與巨集觀經濟效益的關係[4]

  旅游微觀經濟效益與巨集觀經濟效益的關係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體現著局部與全局的辯證關係。微觀效益是巨集觀效益的基礎,巨集觀效益必須以微觀效益為前提和條件。有時二者也會發生矛盾,如一旅游景點的開發可能微觀效益較好,但從巨集觀上來說,可能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當微觀效益和巨集觀效益發生矛盾時,微觀效益要服從巨集觀效益的需要,即局部應當服從整體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卉妍,王浩編著.旅游經濟學.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1.
  2. 2.0 2.1 楊愛華,苗長川主編.旅游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8.
  3. 王梓,張滿林主編.旅游經濟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07.
  4. 汪季清主編.旅游經濟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0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iffany,HEHE林,连晓雾,Dan,方小莉,林巧玲,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旅游巨集觀經濟效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