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區域經濟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區域經濟理論

區域經濟理論(theory of Reginal Economy)

目錄

區域經濟理論概述

  區域經濟學是由經濟地理學逐步演化而來的,從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發展趨勢看,區域經濟學以空間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為基礎,形成了日益規範的空間分析經濟學

區域經濟理論的初步形成

  20世紀20年代之前是區域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由於工業化發展使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地區內經濟聯繫的空間不斷擴大,“在經濟活動空間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如何進行產業的空間佈局成為一國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經濟學家與地理學家看到了主流經濟學忽視經濟運行與發展的空間過程,於是從經濟活動的空間分佈和空間聯繫的角度來研究經濟活動,促進了區域經濟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古典區位理論:以產業的空間佈局為核心,以成本—收益分析為方法對經濟活動的空間分佈和空間聯繫進行考察

  1、農業區位理論:馮·杜能對運輸費用最小的農業最佳佈局的思考

  馮·杜能通過多年親自經營土地的經驗,於1826年完成了《孤立國與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一書,他認為在同一集約程度下,單位產品的土地投入量體現在自然條件和離市場遠近兩個因素上。認為農業收益與運輸距離成反比,運輸的距離越遠,獲得的利潤越少,反之亦然。所以農民選擇的經營種類與市場的距離密切相關,且距離市場越遠,可供選擇的範圍就越小。距離市場越近,區位地租就越高,即農民支付給土地所有者的就越多,這就刺激農民增加資本和勞動投入來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

  馮·杜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函數,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農場生產的品種選擇與經營方式的首要決定因素是距離,即生產地與市場的距離。農場種植什麼作物獲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而與特定農場(或地塊)與中心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遠近密切相關;農業經營規模,也與距離密切相關,增加投入必須使價格與邊際成本之差能償付追加的成本與運費。當生產成本一定時,離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運費越低;邊際產量需償付的越少,生產規模擴大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該書中,能還創建了著名的農業圈層理論。通過這個理論,杜能證明瞭決定各地區農業佈局最佳類型的是級差地租,而非自然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孤立國)構成了經濟活動空間模式的基礎。

  農業區位理論的中心思想是:農業土地利用類型和農業土地經營集約化程度,不僅取決於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其經濟狀況,其中特別取決於它到農產品消費地(市場)的距離,其目的是探討土地利用所能達到的最大純收益。杜能的區位理論“首次將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加以理論化和體系化,這一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廣到了其他的研究領域,即他的研究不僅僅停留於農業的土地利用上,而且也對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工業化區位理論:對工業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廠商最優定位問題的思索

  勞恩哈特第一個提出了在資源供給和產品銷售約束下,使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廠商最優定位問題及其嘗試性的解法,系統完整地建立了工業區位理論,在前人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規則,嚴謹地表述了工業區位理論。韋伯將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分為兩類:區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業是如何佈局於各個區域的,受區域性因素影響;而在工業區域內,廠商為什麼集中於此地而非彼處,則受集聚因素影響;工業在某個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結果。集聚力受技術發展、勞動力組織變化、市場化因素及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分散力則可歸結為伴隨工業集聚而帶來的地租增長的影響。韋伯設計了一個集聚函數,精確地表達大工業單元對小工業單元的吸引程度。其理論的主要思想是,區位因素決定生產場所,即生產費用最低、經濟效益最大的地點。他認為運費、勞動費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業區位指向的決定性因素。

  韋伯工業區位理論的起點是區位因數分析,他認為“區位因數,就是經濟活動在某特定地點或者一般在某特定類型的地點進行時,能得到的利益。”他根據不同標準,對區位因數進行分類:按區位因數的作用範圍分為一般區位因數和特殊區位因數,按區位因數的作用方式分為區域因數和集聚因數,按區位因數的屬性分為自然技術因數和社會文化因數。在眾多的區位因數中韋伯認為決定因數是運輸費用、勞動力費用和集聚作用。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以成本-收益分析為研究方法,以成本最小為目標,從運輸指向、勞動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個方面研究了資源空間配置的決策過程和生產力合理佈局的過程。”

  (二)近代區位理論: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市場區劃分和市場網合理結構的關註

  隨著古典市場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的過渡,商品的實現成為企業經營最關鍵的問題,也即市場問題成為工業企業能否贏利,甚至能否存在的關鍵。因此,在考慮成本和運費的同時,關註市場區劃分和市場網合理結構,是市場學派的近代區位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

  1、費特貿易區邊界區位理論:從市場空間視角對市場競爭力的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費特認為,任何工業企業的競爭力取決於銷售量,取決於消費者數量與市場空間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運輸費用和生產費用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並且這兩種費用的高低與市場空間大小成反比,運輸費用和生產費用越低,市場空間就越大,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工業企業的生存和獲利的空間就越大。

  費特假定有兩個生產基地:甲地和乙地,根據兩地的成本和運輸費用的不同,利用等費用線方法,得出兩個生產地貿易範圍,從而提出兩個生產地貿易分界線。如果甲乙兩個生產地各自的生產費用和運輸費用以及其他條件均相同,則兩地的貿易分界線是一條平分兩個貿易區的中心垂直線;若甲乙兩地的生產費用不同而其他條件相同,則兩個市場的邊界線是一條彎向生產費用較高貿易區的曲線;如果兩個生產地運輸費用不同而其他條件相同,則兩個市場的邊界線是一條彎向運輸費用較高貿易區的曲線。

  2、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在資源稟賦的視野中對工業區位形成的探討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是在地域是分工和貿易的基本地域單位假設下而形成的。俄林認為,不管是在一個區域內,還是在一個國家內,在一個綜合的時間里,所有的商品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都是由它們各自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在需求方麵包含著兩種決定因素:一是消費者的欲望、要求和愛好;二是生產要素所有權的分配狀況。這種分配狀況影響一個人的收入,從而影響到需求情況。供給方面也包含著兩種決定因素:一是生產要素的供給,即資源稟賦狀況;二是生產物質條件,這些物質條件決定了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的結合比例,表現出要素密集的性質。這就造成了國內外各地區生產要素價格的差異。

  由於國外和國內各地區生產要素稟賦的不同,因此各地區的各種生產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區生產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國際貿易商品可以大致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資源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商品。俄林認為,國際分工、國內分工和商品流嚮應是勞動力豐裕的國家或地區集中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到勞動力相對缺乏的國家或地區。而資本豐裕的國家或地區應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到資本相對缺乏的國家或地區。這樣既能刺激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的產生,又決定了國際和國內工業區位的形成。在資本和勞動力可以在區域範圍內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工業區位取決於產品運輸的難易程度及其原料產地與市場之間距離的遠近;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能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工業區位取決於各地人口、工資水平、儲蓄率和各地區價格比率變動等,人口增長率、儲蓄率和各地區價格比率的變化會導致有差異地區的生產要素配置狀況發生變化,引起工業區位的改變。工業區位的移動既與已經形成的資本和勞動力配置的歷史格局有關,也是生產要素在各地區之間重新配置和均衡關係變動的結果。

  3、瓦爾特·克裡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論:用城市層級對中心地空間分佈模式的研究

  中心地理論,也稱為城市區位理論。這一理論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克裡斯泰勒(W.Chrestaller)提出的。克裡斯泰勒從“地域面積具有同質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體系相同這兩個假定出發”,認為城市和城市周圍地區是相互依賴、相互服務、密切相關的。它們之間的聯繫有一定的客觀規律,一定的生產地必將產生一個適當的城鎮,這個城鎮是周圍地區的中心,並且這個城鎮向周圍地區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務。

  克裡斯泰勒根據基本假設,提出了他的理論模式。他認為,當只有一個服務點市場區,最理想的服務範圍為圓形服務面。但是,當一個區域記憶體在多個同級中心地時,圓形服務面之間就會出現空擋,處於空擋地區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務。如果不留空擋,圓形之間必須相互重疊,這樣圓形市場區轉變為最穩定的六邊形空間結構市場區。如此一來,每個次一級中心地則稱為六邊形的一個頂點,各級中心地組成一個有規律的遞減的多級六邊形圖形,即為一般均衡狀態下的中心地空間分佈模式。

  根據區域的度數,可建立體現中心地分佈的三種變化模式。第一種模式:以市場最優為原則,中心地要以最有利於商品和服務銷售,即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場服務區為出發點。第二種模式:中心地分佈應以交通為最優原則,即各級中心地都應位於高級中心地之間的交通線上,小城鎮應該位於較大城市間的交通線上,因此,各級中心地均應分佈在高級中心地六邊形市場區邊界的中點處。第三種模式:中心地應以行政職能為最優原則,每一個次一級的中心地必須在高一級中心地行政管束範圍之內,不能像市場一樣同時接受兩個或三個高一級中心地的影響。

  4、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以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數對市場區位體系的解釋

  奧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場區位理論把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數來研究區位理論,進而探討了市場區位體系和工業企業最大利潤的區位,形成了市場區位理論。市場區位理論將空間均衡的思想引入區位分析,研究了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結構對區位選擇和產業配置的影響。

  廖什認為,每一單個企業產品銷售範圍,最初是以產地為圓心,最大銷售距離為半徑的圓形,而產品價格又是需求量的遞減函數,所以單個企業的產品總銷售額是需求曲線在銷售圓區旋轉形成的圓錐體。隨著更多工廠的介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銷售範圍,由此形成了圓外空擋,即圓外有很多潛在的消費者不能得到市場的供給,但是這種圓形市場僅僅是短期的,因為通過自由競爭,每個企業都想擴大自己的市場範圍,因此圓與圓之間的空擋被新的競爭者所占領,圓形市場被擠壓,最後形成了六邊形的市場網路。這種理論與克裡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很相似。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以市場需求作為空間變數對市場區位體系的解釋,在區位理論的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進一步發展了區位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區域會存在,它定義了依賴於市場區以及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之間的關係的節點區。這樣,不僅失去為分析由單純的生產擴展到了市場,而且開始從單個廠商為主擴展到了整個產業。”

區域經濟理論的學科化、體系化和規範化

  區域經濟分析與一般經濟分析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經濟分析考慮的實際是,0維空間問題,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是在一個點上的增長和發展,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也被抽象到了一個點上。但是一般的經濟分析是有其缺陷的,不能有效解釋區域經濟增長的差異,也不能解釋同樣的經濟政策為什麼在各國實施的效果有差異,可見空間分析在一般經濟分析中是有盲點的,之所以有盲點,新經濟地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保羅·克魯格曼指出:“這不是歷史的偶然,由於空間經濟學的某些特征,使得它從本質上就成為主流經濟學家掌握的那種建模技術無法處理的領域。”由於一般經濟分析的這些缺陷,經濟學家一直沒有中斷過對空間問題的分析。在經濟學說史上,經濟學家曾兩次在空間問題上做出過努力,第一次是德國經濟學家艾薩得,他試圖將空間問題帶人經濟研究之中。此後新城市經濟學的興起,又在把空間分析納入經濟學上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由於這些積極的努力最終促使了現代區域經濟理論的規範化和體系化。

  (一)區域經濟理論的學科化:艾薩得的空間經濟學

  20世紀20---50年代是區域經濟學的雛形階段。其創始人為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艾薩得教授,其代表作為《區位和空間經濟學》,他領導的區域科學領域,集中了一批經濟學家、地理學家、生態學家、人類學家以及城市規劃方面的學者,集中進行區域經濟綜合開發方法的研究,促進了區域經濟學學科的形成。

  在艾薩得的基礎上,區域經濟學家又進一步地關註了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差距問題。繆達爾於1957年提出了“累積因果論”,明確提出了“市場力的作用在於擴大而不是縮小地區間的差別的認識。”他認為,一個地區的發展速度一旦超過了平均發展速度,與那些發展緩慢的地區相比,它就可以獲得累積的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遏制困難地區的發展,使不發達地區不利於發展的因素越積累越多。赫希曼於1958年出版了(經濟發展》一書,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進一步提出了“涓滴效應”與“極化效應”,並對“涓滴效應”與“極化效應,進行了其體的論述,同時赫希曼還創立了“核心與邊緣區理論”。根據“核心與邊緣區理論”,在一個區域中,核心部分的發展固然會憑藉擴展效應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帶動邊緣區的發展,起著擴大地區差別的作用,儘管極化效應與擴展效應會同時起作用,但是在市場機制自發作用下,極化效應的作用是主要的。要改變這種政策手段,促進區域經濟在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引導下,有目的地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隨著區域經濟學的不斷演化,它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不斷進行融合,特別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產生以後,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方一些經濟學家在凱恩斯主義的影響下,開始運用巨集觀經濟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區域的資本積累、勞動就業的增加、技術進步、市場體系的形成與區域收入增長的關係;研究人力資本投資、投資率、失業率、工業化、城市化、要素流動、通貨膨脹與區域經濟增長率的區際差異;研究如何形成國內各地區的最佳產業結構和地區合理分工格局,以及研究如何採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促進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控制大城市的過度集聚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全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目標。通過這些,區域經濟學不斷吸收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促使了其理論框架的形成。

  (二)區域經濟理論的體系化:流派的形成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呈現出區域化、集團化、一體化的趨勢,與此同時,區域經濟學研究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依據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理論體繫上的差別,區域經濟學逐步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理論流派,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1、新經濟地理學派。以克魯格曼藤田等學者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派將不完全競爭模型引入區域經濟的分析,研究中心-外圍均衡的條件。經濟地理學派理論的基石建立在三個經濟學命題之上:

  一是收益遞增。這一學派認為收益遞增是經濟活動通過區域集中而形成的,集中是規模經濟的反映,其規模優勢遠遠大於某一個部門或產業的集中優勢。

  二是不完全競爭。不完全競爭模型被克魯格曼引入到區域經濟的分析當中,“由於不完全競爭的存在,當某個地區的製造業發展起來之後,形成了具有集聚效應的工業地區,而另一個地區則仍處於農業地區,兩者的優勢被‘鎖定’,從而形成中心區與外圍區的關係”,因而區域經濟學要重視“研究中心與外圍關係,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區的形成機理”。

  三是運輸成本。即區域經濟活動要追求運輸成本的最小化。

  在這三個基石基礎上,新經濟地理學派設計出了區域經濟的“中心-外圍模型”。這一模型既是新經濟地理學派對區域經濟學的主要貢獻,也是當代區域經濟學最新進展的突出表現。

  2、新制度學派。區域經濟學的新制度學派研究的中心是將制度要素引入到區域經濟分析當中,研究政府及其體制和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並通過制定相應的區域政策,協調區域發展。所以,新制度學派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區域政策的問題。約翰·弗里德曼認為,區域經濟政策處理的是區位方面的問題,研究經濟發展 “在什麼地方”,它反映了在國家層次上處理區域問題的要求。區域經濟學的新制度學派認為區域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包括:提高區域內現有資源的利用水平;更有效地在區內各種用途間分配資源,實現空間資源配置的優化;實現區域內最佳增長;在區域間有效地再分配生產要素,而且認為區域經濟政策制訂時必須依據不同的區域和不同區域的發達程度做出合理的選擇。

  3、區域管理學派區域管理學區域經濟學融入管理學的內容後形成的新區域經濟學派,它是區域經濟與管理學相結合而成的一個新學派,這一學派形成代表了區域經濟學的新進展,而且它對於區域經濟學從理論到應用,起著一個橋梁的作用。區域管理理論由三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管理。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通過對區域內經濟資源的有效協調,使區域經濟能夠健康有效的發展。

  二是區域人口管理。區域人力資源開發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一個區域發展的題目。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區域競爭力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區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精神。

  三是區域環境管理。這一理論認為區域環境管理主要是對區域的水資源、土地資源、大氣污染、雜訊及廢棄物污染等進行管理,體現了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三)區域經濟學的規範化:成熟的空間經濟學的形成

  空間分析的思維帶人了區域經濟分析之中促進了區域經濟學的形成,從而完成了從傳統的區位理論向系統化、標準化的區域經濟學科的蛻變,使區域經濟學日益成為規範的空間分析經濟學。正如《區域和城市經濟學手冊》(第1冊)的主編彼得·尼茨坎普所指出的那樣:“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區域經濟學已經成為具有堅定的研究方向和巨大研究潛力的成熟的經濟學科之一。”

  1、邁克爾·波特:運用產業集群理論對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分析

  邁克爾·波特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1990年第2期的《論國家的競爭優勢》一文改變了產業集群理論的邊緣狀態,引起了產業集群研究的熱潮。波特認為,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繫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集合。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提出了“鑽石模型”,他認為一個集群的優勢依賴於幾個相互作用的因素,它們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優勢。波特利用鑽石模型決定了哪些公司和產業具有競爭優勢,並且他強調有主導產業存在於集群中獲得利益的重要性。該理論是波特的一個龐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提出的“鑽石模型”適合解釋集群的動態競爭優勢。他認為“鑽石模型”的構成有四個基本因素:“一是要素條件,二是需求條件,三是相關產業及支撐產業,四是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同時還有機會和政府兩個附加要素。”波特強調只有在每一個要素都積极參与的條件下,國家發展才能有機地組成一個“鑽石模型”構架,創造出企業發展的環境,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而國內競爭的壓力和地理集中是使整個“鑽石模型”構架成一個系統的必要條件。國內市場競爭壓力可以提高國內其他競爭者的創新能力;地理集中將使四個基本因素整合為一個整體,從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協調提高。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認為,集群在三個方面產生競爭優勢:一是提高該領域企業的生產率,二是指明創新方向和提高創新速率,三是加強和擴大集群本身。隨著集群優勢的形成,利潤可以在垂直聯繫及水平聯繫企業之間流動。同時認為集群有助於實現內部多樣化,並通過誕生企業、分工協作、分包或轉包等形式,使知識、信息、技術、價值等在集群內轉移和擴散,及時適應多變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企業集群競爭優勢表現在產品質量、特征和新產品的創新上。

  2、克魯格曼:從集聚角度對區域創新的分析

  克魯格曼是繼馬歇爾之後開始把區位問題和規模經濟、競爭、均衡這些經濟學研究的問題結合在一起的第一位主流經濟學家,他對產業聚集給予了高度的關註,認為經濟活動的聚集與規模經濟有緊密聯繫,能夠導致收益遞增。1991年以來,克魯格曼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經濟聚集和產業集群的論文和著作,為自己樹立了新經濟地理學新國際貿易理論聚集經濟學說代表人物的地位。除了這篇論文和精煉的專著外,克魯格曼90年代以來還發表了幾部重要著作,在產業集群研究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95年,克魯格曼發表了(發展、地理學與經濟地理》一書,該書既是他的新經濟地理學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對他的產業集群理論的進一步補充,尤其是建立了關於產業集群的新的模型,從地理的角度來研究主流經濟學所不能研究的發展問題,開創了發展研究的新思維。1999年,克魯格曼和另外兩位學者合作,發表了《空間經濟: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一書,相當系統地論述了產業集群和聚集經濟的形成因素,並完全用經濟學的方法,站在經濟學的視野中解釋和分析了產業集群和經濟聚集這些現象,這部著作在美國經濟學界有較高的地位,引起了發展問題研究的重視,一段時間來在許多重要學術期刊上都能見到該書的書評。

  3、克魯格曼、阿瑟和維納布爾斯、巴羅和沙拉馬丁等:對新空間集聚的研究

  克魯格曼、阿瑟維納布爾斯巴羅沙拉馬丁等人對新空間集聚的研究是從兩條思路展開的:“一是從報酬遞增角度對空間集聚進行研究,二是從區域成長的角度對空間集聚進行研究。”

  從報酬遞增角度對空間集聚的研究最早是由克魯格曼、阿瑟和維納布爾斯等人進行的。這一視角主要建立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之上,即報酬遞增、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在形成貿易和專業化方面遠比報酬穩定、完全競爭相對優勢等更重要;市場、技術及其他使報酬遞增的因素在規模上既不是國際的也不是國內的,而是通過區域或地方的經濟集聚過程形成的。在空間集聚的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強調報酬遞增的不同形式。比如在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的模型里,集聚的動力主要是三個外在因素,即勞動力市場技術溢出、中間商品的供求關係,它們導致區域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根據巴羅和沙拉馬丁的研究,新古典集聚模型在一國內部的區際之間比在國際之間更為實用。這是因為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工業發展因素,諸如技術、文化、政府管制與政策、制度和立法體系等具有相似性。這就會導致一國內部的地區之間的集聚比國家之間的集聚更容易實現。經濟全球化對區際經濟活動集聚與擴散的影響將取決於市場波及範圍、交通費用及區域間勞動力可移動性。可以說,經濟全球化提高了資本及勞動力的可移動性,這必將產生更大範圍的空間集聚,核心和邊緣區之間的差距將加大,空間上的不平衡將加劇。

區域經濟理論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經濟全球化可以定義為區域經濟集團之間不斷增長的相互依賴性和經濟活動的跨界功能一體化,是一個經濟活動的地理範圍不斷擴大和國際聯繫不斷加深的過程。”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表現是貿易擴張、資本流動(尤其是直接投資)、新技術浪潮和區域一體化。在區域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推動下,區域經濟學不斷吸收主流經濟學的新理論和研究方法,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趨勢。

  (一)研究的關註熱點:進一步轉向“問題區域”的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問題日益凸現,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落後病”、“蕭條病”、“膨脹病”,區域問題如同區域“病癥”一樣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由於區域問題的出現,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區域”或者“問題地區”。張可雲將問題地區界定為:“中央政府區域經濟管理機構依據一定的規則和程式確定的受援對象,是患有一種或者多種區域病,而且若無中央政府援助則難依靠自身力量醫治這些病癥的區域。”同時將問題區域劃分為受援地區、困難地區、危機地區、落後地區、欠發達地區、缺乏優勢地區、蕭條地區、膨脹地區、擁擠地區和邊遠地區等。問題區域是一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難點,一國區域經濟發展是否穩定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問題區域”的解決。因此,在未來區域經濟學發展中,問題區域將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新關註點。

  (二)研究的著眼點:區域創新和區域競爭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產業中技術含量在不斷地增加,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與此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在一定區域的集聚,形成了帶動地區整個經濟發展的創新空間。這些創新空間不僅可以促進新產品的研發,而且又會將創新過程和新的技術等擴散到周圍地區,形成擴散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區域創新成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的著眼點。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日益重視區域創新的形成研究,區域創新主體的培育、區域創新系統的構建、區域創新能力的形成、區域創新環境的優化等成為區域創新研究的主要問題。與區域創新研究相適應,區域競爭優勢的研究也成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的著眼點。傳統的區域經濟學在區域優勢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區域的比較優勢,基於比較優勢的區域經濟學理論認為各地區都應該集中生產並向其他地區輸出本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同時從其他地區輸入自身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樣每個地區都能從分工中獲得比較利益。基於這種認識,傳統區域經濟學非常重視研究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稟賦,依據區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和發展特色經濟就是傳統區域經濟學的基本出發點。但是在現代區域經濟發展中,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化的深入,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強調競爭優勢,具有比較優勢不一定具有競爭優勢,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加強調技術創新、人力資源的開發、區域創新環境的優化、產業集群等區域競爭優勢的培育。

  (三)研究的內容:趨於綜合化和多樣化

  從未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來看,研究內容的綜合化和多樣化將是一個鮮明的趨勢。區域經濟學研究內容的綜合化和多樣化主要是由於區域經濟問題日益複雜化和多樣化。基於區域經濟問題的複雜化和多樣化,園區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人口的區域分佈、人口和資源的區域流動、區域競爭力、企業區位的選擇、家庭區位的選擇、住宅區位的選擇等都成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區域經濟學研究內容在以空間資源配置為核心的同時,不斷吸收與借鑒主流經濟學的思想與方法,綜合運用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來解釋、解決相關的區域經濟問題。區域經濟學研究內容的綜合化和多樣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區域經濟學的研究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包括區域經濟學研究與企業管理學公共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的相互結合,在多學科相互結合的視野中加強對區域經濟問題的研究。二是區域經濟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包括區域經濟學與地理學、地質學等自然科學理論的相互結合。

  (四)研究的方向:具體化和實用化

  傳統的區域經濟學是針對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區域差距拉大這些區域問題而形成的,因而傳統的區域經濟學主要關註的是巨集觀或者是接近巨集觀的區域經濟問題,諸如區域增長極的形成、區域戰略、區域分工等。但是從區域經濟學的未來研究趨勢看,區域經濟學日益關註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微觀問題。“更多地重視微觀行為的分析,因為空間過程和空間動態變化研究只能分析個體動機才有可能的。因此,將進一步加強空間的縱向研究和動態的離散選擇分析。”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出現了新的研究方向,具體表現在:

  一是借鑒和運用主流經濟學的分析工具,進行區域問題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出現了迅猛的發展態勢,區域經濟的研究不斷地借鑒和吸收經濟學基本理論的新發展,重視“運用微觀分析工具”,運用微觀經濟理論中的消費者、廠商和市場理論作為工具。

  二是註重研究區域經濟的微觀活動。從未來區域經濟學的研究趨勢來看,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將更加重視對微觀活動和微觀行為的研究,例如,集群中的企業行為、廠商的選址行為、家庭的住宅選址行為、企業的創新行為等。

  三是促進了應用區域經濟學應用城市經濟學的興起。最近幾年中,應用區域經濟學和應用城市經濟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應用研究的領域在不斷擴展。在應用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面,區域市場問題、區域基礎設施問題、區域貧困問題、地方稅收和地方公共支出問題等都成為應用區域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關註點。“在應用城市經濟學的研究中,保羅·切希爾研究了城市區域規模和結構的變化,米歇爾·懷特研究了分散化就業和城市區域問題,格雷母.R.克蘭普頓研究了城市的勞動力市場,斯蒂溫·謝潑德研究了住房市場的享樂問題。”

  (五)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計量化

  經濟學的發展歷史本身就是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歷史,當今西方主流經濟學在分析方法上,定量分析和研究方法的模型化日益得到加強,這也被認為是經濟學的科學性不斷增強的重要表現。區域經濟學是一種典型的空間分析,進行空間分析僅靠定性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區域經濟的研究逐步開始走向數學模型化和計量化階段,模型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量應用,極大地增強了區域經濟學的應用性及科學性。大量的數學模型被運用到區域經濟分析之中,在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文獻中數學模型隨處可見,形成了投入產出模型線性規劃模型區域空間均衡模型區域經濟增長模型環境影響模型動態城市模型城市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論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更為顯著的特征是計量分析方法的廣泛應用,計量經濟學的產生不僅對經濟學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計量分析方法是基於區域的歷史資料對區域內和區域間的經濟關係進行計量分析的方法。這一方法基於經濟理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與可能,將變數、參數和擾動項用數學符號連接成反應各經濟關係的函數,建立模型,根據加工過的數據資料,對建立的模型進行估算和驗證。計量分析方法區域經濟學中的應用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進行區域經濟結構分析,對反映區域經濟結構的經濟變數之間的依存關係進行計量分析。二是進行預測分析,應用計量模型進行計量測算,給出經濟變數值在未來時期或其他區域上的預測結果。三是進行政策評價,模擬各種政策措施,對比政策的模擬結果,對不同的區域經濟政策進行比較選擇。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區域經濟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