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保羅·克魯格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放大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 1953 年-)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 理論研究領域是貿易模式區域經濟活動。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

目錄

保羅·克魯格曼簡介

  克魯格曼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匯率變化理論。他創建的新國際貿易理論,分析解釋了收入增長和不完善競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他的理論思想富於原始性,常常先於他人註意到重要的經濟問題,然後建立起令人贊嘆的深刻而簡潔優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後來者的進一步研究。他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貿易理論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對亞洲金融危機的預言,更使他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擔任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咨詢顧問。1991年,他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獲得克拉克經濟學獎的第五人。2008年,克魯格曼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克魯格曼是主流經濟學派的衣缽傳人和捍衛者,是薩繆爾森索羅的愛將(他們三人同處一個辦公套間)。但同時,克魯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鋒,敢於向任何傳統理論開戰。在過去十餘年間,他出版了近二十本著作,發表文章幾百篇。他的文筆清晰流暢,深入淺出,不僅是專業研究人員的必讀之物,更是普通大眾的良師益友。在公眾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眾經濟學家

  1953 年,克魯格曼出生於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在紐約的郊區長大,從約翰·F·肯尼迪高中畢業後,他來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大學時代的克魯格曼似乎更偏好歷史,經濟學的專業課修的不多,倒是天天去上歷史課。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大學二年級的時候,著名經濟學家諾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魯格曼的一篇關於汽油的價格和消費的文章後,為他對經濟問題的深刻理解所打動,立即邀請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學畢業後,在諾德豪斯的推薦下,克魯格曼順理成章地進入了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這個期間,由於個人問題,他的情緒比較低落,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論文以後,他奔赴耶魯大學任教去了。

  克魯格曼的關鍵思想是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找回自信後的克魯格曼初見成就

諾貝爾經濟學獎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裡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裡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裡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傑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傑·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克魯格曼在耶魯大學也不得志,由於性格太強,他得罪了不少人,連研究生獎學金也丟掉了。1978年,他去探訪著名經濟學家多恩布希(《巨集觀經濟學》的作者),多恩布希的鼓勵使他找回了自信,他發現自己找到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關鍵。他開始寫一篇關於壟斷競爭貿易模型的論文。

  當年7 月,他把這篇論文提交到國民經濟研究局的暑期研討會上,參加這個會議的都是當時國際上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當他開始宣讀論文時,人們沒有加以註意,都在相互交談。漸漸地,大廳安靜了下來,人們停止交談,專心地傾聽克魯格曼的演講。克魯格曼一夜成名了!克魯格曼回憶道:“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鐘。”

取得成功後的克魯格曼

  接下來的日子里,榮譽和金錢接踵而未,克魯格曼開始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發表演說,參加研討會,會見各式各樣的人。但是他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忙碌的應酬之餘,仍然潛心於學術研究。

  1982 年,克魯格曼剛從瑞典的一個國際會議回來就接到費爾德斯坦的電話,邀請他去華盛頓任職,擔任經濟顧問團國際經濟學首席經濟學家。華盛頓的經歷並不愉快,他發現,在這個地方,好的分析者並不受重用,馬屁精倒是如魚得水。很快,他就產生了厭倦,不過,在華盛頓他又發現了自己的另一項才能: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講述 嚴肅的經濟學問題。1983年的總統經濟報告就是由克魯格曼主筆的。

擁有理想的克魯格曼

  華盛頓的一年使克魯格曼身心俱疲。很長一段時間,他既不做學問,也不問政治。不過在外人看來,他混得很不錯:年紀輕輕就成為終身教授,拿著豐厚的薪酬、常常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參加各種會議,甚至還寫出了幾篇挺好的論文。不過,克魯格曼的內心極為失落,他說:“和世界上99%的人相比,我沒什麼可抱怨的。但我的參照對象是同輩中最成功的經濟學家,我還沒有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克魯格曼再次創作及影響力

  1987年,克魯格曼開始重新恢復了創造力,他寫出了大量高質量的論文——第三世界債務減免歐洲貨幣體系的作用、貿易集團化。這些文章獲得的好評打消了他對自己研究能力的懷疑,他開始開闢一個新的領域——新貿易理論。這些成就使他獲得了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1988 年,克魯格曼出版了《期望減少的年代》一書,該書一齣版即在美國引起轟動。他與奧伯斯法爾德合著的《國際經濟學》成為各大學和貿易公司的標準教材。各大公 司的總裁在看到他所著的書之後紛紛找上門來,請克魯格曼為他們作商業咨詢。為此,克魯格曼專門雇了一名經紀人,不是為了拉更多的客戶,而是為了提高價格, 使商人們望而卻步。這段時期克魯格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課題——經濟地理學。他雄心勃勃地想把這個課題發展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併在這個領域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1992 年的總統選舉使克魯格曼在全美國人面前大出了一番風頭,他在電視上的經濟演說給柯林頓極大的幫助,但是柯林頓在執政之後並沒有啟用他為總統經濟顧問,而是 選擇了伯克利大學的女經濟學家泰森,原因在於克魯格曼的性格過於剛直,在華盛頓和學術界都得罪了不少人。克魯格曼自己也說:”從性格上來說,我不適合那種職位。你得會和人打交道,在人們說傻話時打哈哈。”

  1996年克魯格曼又一次令世人大吃一驚,他出版的《流行國際主義》一書大膽預言了亞洲金融危機。該書在短短兩年內重印了8次,總印數達120萬。同時,克魯格曼的經濟地理學研究取得了明顯的進展。經濟學界的許多人已經斷言:克魯格曼三年內必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克魯格曼成為焦點中的焦點,他與奧伯斯法爾德合著的《國際經濟學》第四版也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出版。

  面對榮譽,克魯格曼是怎麼想的呢?他說:“我們都想得到權利,我們也渴望成功,但是對我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理解帶來的快樂。”

保羅·克魯格曼的著作

主要代表作有:《期望減少的年代》、《亞洲奇跡之謎》、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流行國際主義》、 《國際經濟學》 、《大破解》、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良知》等。

  保羅•克魯格曼其他已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有:

  • 《地理和貿易》,國際經濟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 《匯率的不穩定性》,國際經濟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 《流行的國際主義》,國際經濟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 《戰略性貿易政策與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 《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 《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政策——報酬遞增、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上海三聯出版社,1993。

金融動蕩年代的諾貝爾經濟學獎[1]

  他始終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有經濟學者評論:“如果諾貝爾經濟學獎要頒給國際金融領域的研究者,那就一定會頒給克魯格曼,因為他是這個方向的一個開創性人物。”

  諾貝爾經濟學獎最近一次定格金融學領域是在1997年,當時,斯科爾斯默頓兩位學者,因其在金融衍生產品理論方面的貢獻摘得桂冠。而1997年也正是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一個金融動蕩的年份”。

  有學者說,此次源自華爾街金融風暴,使得人們更加關註大規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並企圖尋找緩解危機衝擊的有效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諾貝爾經濟學獎自然會更加關註金融領域的研究成果。

  此前,令克魯格曼名聲大噪的是他的一個預言。1996年,克魯格曼曾在其《流行國際主義》一書中就預言了亞洲金融危機。他提出,所謂的“亞洲奇跡” 是“建立在浮沙之上,遲早會幻滅”。他認為,亞洲在高速發展的繁榮時期,已潛伏著深刻的經濟危機,將在一定時間內進入大規模調整。1997年,該預言成功驗證,有力奠定了克魯格曼作為“新一代經濟學大師”的地位。

  因此,在華爾街金融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動蕩之時,克魯格曼對當前形勢的評價,越發引人關註。

  “按照我的判斷,當前普通美國人的命運與經濟普遍增長的脫鉤,在美國近代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他猛烈抨擊了布希和執政的共和黨人。事實上,在近些年來,幾乎布希政府所有的政策,都將會成為這位在《紐約時報》網站上勤奮寫作博客的經濟學家批評的對象。

  他在《布希之後--新保守派的終結與民主黨人的時刻》中描述了保守派占領華盛頓併在經濟繁榮時期分化美國社會的手段。由於豐厚的稅收優惠,美國的富人越來越富,企業的盈利被投放到至今不為人知的領域。“相反,大多數雇員的薪水幾乎跟不上通貨膨脹的腳步”,克魯格曼說。

  他總喜歡提起自己青年時代的“失落的天堂”——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那時成為眾所周知的中產階級社會。在《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良知》中,他在書的第一頁開篇便寫到:

  “我生於1953年。與同輩人一樣,我把自己成長於斯的美國的一切都市委理所應當的。事實上,如許多同輩人一樣,我嚴詞抨擊美國社會種種甚為真切的不義現象,游行抗議對柬埔寨的轟炸,為自由派政治候選人挨家挨戶的奔走。只是在後來的回想中,我才明白的意識到,自己年輕時所處的政治與經濟環境是一個早已逝去的天堂,是美國曆史上一段不同尋常的篇章。”

  他認為,這樣的天堂社會背後的推動力是總統羅斯福的“新政”。正是新政開始大力實施的“自上而下的收入和財產再分配”使美國社會獲得了繁榮。直到 70年代,政府才開始以某種形式“撤回”這一政策。這個本來按照歐洲標準衡量就很糟糕的社會福利國家被拆卸得七零八落,盛極一時的工會如今已經大不如前。

  克魯格曼認為,再次扭轉這一趨勢的時刻到來了。正因如此,他主張不再選舉共和黨人作總統。他主張回歸羅斯福和杜魯門所代表的價值:“為了像羅斯福帶領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誠實、有效地進行伊拉克戰爭,我們的做法也許至少要有一點兒像'新政'。”

  而在面對榮譽時,克魯格曼說:“我們都想得到權利,我們也渴望成功,但是對我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理解帶來的快樂。”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他。

相關鏈接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保羅·克魯格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33.5.240.* 在 2008年1月28日 02:28 發表

有些句子需要推敲客觀性,如“他發現,在這個地方,好的分析者並不受重用,馬屁精倒是如魚得水。很快,他就產生了厭倦”,這種有失中立性的語句需要修改。

回複評論
192.11.236.* 在 2008年10月20日 15:52 發表

怎麼感覺是個托,是個騙子

回複評論
202.136.217.* 在 2009年1月8日 16:52 發表

是不是猶太人啊???

回複評論
222.222.137.* 在 2009年1月13日 11:07 發表

可以把他著作的電子版的相關下載地址鏈接一下就更好了!

回複評論
116.234.59.* 在 2009年3月16日 14:25 發表

這還是個不錯的人物

回複評論
116.234.59.* 在 2009年3月16日 14:29 發表

192.11.236.* 在 2008年10月20日 15:52 發表

怎麼感覺是個托,是個騙子

幹嗎這麼說人家,你是不是兔兒眼?

回複評論
218.82.254.* 在 2009年5月3日 00:07 發表

喜歡大師的文章 《財富》裡面開設的專欄很不錯 分析由淺入深 佩服

回複評論
222.210.176.* 在 2009年6月9日 17:21 發表

我國的內需還很薄弱

回複評論
222.210.176.* 在 2009年6月9日 17:33 發表

陳先生我很欣賞你,但是我國目前的形式並不太樂觀,還不足以影響整個金融危機,只能自救而已,同樣作為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我們應該更客觀的去看待這個非常時刻,看出我國真正的問題所在,還有我不得不說出地方政府的慵懶性,祖國還得靠新鮮的血液去扶持。

回複評論
221.232.142.* 在 2010年4月15日 10:04 發表

謬論!

回複評論
117.32.155.* 在 2010年4月21日 07:38 發表

中國的管理思維不要跟共和黨走的太近應該是民主黨?

回複評論
59.70.82.* 在 2010年5月20日 21:05 發表

hao

回複評論
58.61.211.* 在 2010年7月16日 09:55 發表

陳先生在炒股,可能已經破產。

回複評論
115.152.75.* 在 2011年11月22日 09:05 發表

說實在,很多大師都不瞭解中國,卻喜歡評論中國。看看這十幾年所謂經濟大師,學術泰斗對中國的預測就知道了。

回複評論
76.181.73.* 在 2012年6月8日 05:31 發表

133.5.240.* 在 2008年1月28日 02:28 發表

有些句子需要推敲客觀性,如“他發現,在這個地方,好的分析者並不受重用,馬屁精倒是如魚得水。很快,他就產生了厭倦”,這種有失中立性的語句需要修改。

這個世界沒有中立性這種東西 不然你也不會在這看一個白人的簡歷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