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彼得·戴蒙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Peter A. Diamond)
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
放大
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

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1940-):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目錄

彼得·戴蒙德簡介

  彼得•戴蒙德生於1940年,196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1963年,年僅23歲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教學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2010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他為美聯儲委員會理事。

  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是一位相當活躍、舉足輕重的潛在諾貝爾獎得主。他在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引領了巨集觀經濟學研究潮流,不斷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為其他經濟學家建立了研究標準和方向。戴蒙德一生學術成果頗豐,是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同時在社會保障、養老金和稅收問題等公共政策領域建樹頗豐。2010年戴蒙德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外電報道,瑞典皇家學院11日宣佈,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爾·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塞普勒斯裔、英籍經濟學家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學者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
諾貝爾經濟學獎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裡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裡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裡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傑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傑·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彼得·戴蒙德的學術研究與貢獻

世代交疊模型 奠定學界標桿地位

  1965年,年僅25歲的戴蒙德就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經典論文“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的國家債務”。文中,他在拉姆齊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著名的世代交疊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OLG)。正是這個模型所採用的世代交疊研究方法,一舉奠定了他在巨集觀經濟學公共財政問題研究中的標桿地位。

  依據拉姆齊模型,經濟中的個體都是彼此毫無差別的標準個體,他們具有無限的壽命,擁有完全相同的理性行為,在永恆的無限生命期界中,依照相同的經濟決策方式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不考慮年齡對人們經濟行為的影響,即所有人的經濟決策都被視為無差別。作為對照,在世代交疊模型中,每個社會成員都僅具有有限的生命,隨著年老一代的逝去,新的人口在不斷進入經濟生活,在相同的時點上,不同代際的人共同生活,不僅同一代人存在經濟聯繫,而且不同代際的人之間還存在著廣泛的經濟交往。他們的消費、儲蓄、投資等所有經濟選擇,由於身處不同代際(即處於不同的年齡段),必然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方式,即不同代際的人之間的交往規律不盡相同,因此,整個經濟就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有機體。由此可見,世代交疊模型考慮到了經濟個體的差異性,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納人分析框架,其分析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容易解釋和研究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經濟行為差異對巨集觀經濟運行產生的影響,真正實現了巨集觀經濟層面與微觀個體行為的融合。模型可以很容易地被擴展應用於通貨膨脹、收入分配、養老保險、公共財政、消費決策帕累托效率等研究領域。

  在“國家債務”一文發表之後,戴蒙德繼續在公共財政領域發表了一系列論文。1971年,戴蒙德與米爾利斯(1996年度諾獎得主)合作發表長文 《最優稅制與公共生產:(I)生產效率、(II)稅收規則》,全面探討了最優稅收問題。儘管對於最優稅制問題的探討始於拉姆齊1927年的經典論文,但是直到1971年戴蒙德、米爾利斯這篇論文發表之後,最優稅制理論才真正形成了體系。該文對最優稅制理論研究具有開拓性作用。文中,戴蒙德和米爾利斯用精細的數學工具首先證明在稅收和公共生產存在的情況下,考慮社會福利最大化時生產效率的存在性,即證明瞭最優效率點是存在的,並且最優點就在效率可行性邊界上,接下來提出了使經濟處於帕累托有效狀態的“拉姆齊一戴蒙德一米爾利斯稅收法則”。

反對社會保障制度私有化

  戴蒙德的大量文章不僅僅具有學術上的意義,而且還有著強烈的政策含義。

  社會保障問題也是他一直關註的重點。近一二十年來,全球有著某種公共養老保險體制的國家達到了166多個。在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壓力下,絕大多數 奉行現收現付養老體制的國家均面臨著社會保障支出過大、社會保障負擔過重、國家財政捉襟見肘的困境。總體來講,各國處理養老體系問題通常遵循著三種模式: 一種是根本改革,即實行社會保障的完全積累制,基金管理實行完全的私有化,典型如智利;第二種是實行穩妥折中性質的改革,在保留部分現收現付制的基礎上, 引進基金制養老計劃和補充養老計劃,俗稱“多支柱”改革方案。採取這一方式的國家以轉軌國家居多,如波蘭和中國;第三種是推行“改良性質”的改革,不斷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人們為養老多儲蓄,這是一種以公共稅收給予補貼的方案,常為最富有的國家,如美國和歐盟等所採用。尋求一條可以規避不足清償風險和實 現體制長期均衡的改革道路,是各個國家改革養老制度的共同目標。為此,擔任美國社會保障研究協會主席的戴蒙德相繼以“社會保障分析的基本框架”等重量文章,全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1、社會保障不可或缺。自養老制度誕生直至如今,闡述它存在原因的理論不斷推陳出新。戴蒙德把這些理論假說劃分為四類:擴大政府收入,收入再分 配,糾正市場失靈和父愛主義。戴蒙德強調:與理想狀態下的市場相比,現實世界有三種市場失靈或稱三種市場不完全,一種是安全投資機會的缺失,一種是實際年 金的缺失,一種是工作年限不確定問題。那些意圖為退休積累資金的人有投資機會但卻未見得能獲得合理收益的組合和安全的投資回報,尤其對於那些無法進行多元化證券投資的弱小投資者。市場的不完全或者說市場的缺失限制了為確保退休後消費水平相對不變而進行儲蓄的能力。即使是共同基金也會受制於短期內個人將財富轉化為年金所帶來的價值巨幅波動。因此,社會保障必不可少。

  2、反對社會保障制度私有化。近年來,普通民眾對於美國社會保障制度信心不足。這一問題引起了美國公眾、學術界、政界的激烈爭論。美國經濟研究 局局長費爾德斯坦等倡導社會保障制度私有化。他們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徹底改革既有助於解決社會保障制度未來的赤字問題,又可以提高國民儲蓄率,並促進美 國的經濟增長。戴蒙德則持相反的觀點,認為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本身並無大的財政問題,只需將退休年齡與人口預期壽命指數化,並將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的一部分投資於股票市場即可解決未來的財務問題。他不贊成完全模仿智利模式,實行完全的個人賬戶。

  3、設立記賬式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NDC)。戴蒙德和米爾利斯共同參與了“中國經濟研究和咨詢項目”的首期研究,他們認為記賬式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適合中國社保體系發展的方向。他們集中討論了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所面臨的問題,並運用經濟 學原理,參考國際最新經驗,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建立以全國統一的社會統籌為基礎的、單一的全國強制性養老金體系,同時改革社會統籌和個人賬 戶,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率;設立記賬式個人賬戶(NDC)而非基金積累制的個人賬戶;提高從社會統籌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等等。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unwmy,Lolo,Angle Roh,Zfj3000,Dan,Cabbage,Xzweili,东风,KAER,Yixi,Mis铭,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彼得·戴蒙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