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里奧尼德·赫維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
放大
里奧尼德·赫維茨(Leonid Hurwicz)

里奧尼德·赫維茨(Leonid Hurwicz,1917-):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機制設計理論最早提出者

諾貝爾經濟學獎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裡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裡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裡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傑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傑·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赫爾維茨目前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赫爾維茨在經濟學理論方面進行了先鋒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制和機構設計以及數理經濟學。他曾於1990年由於“對現代分散分配機制的先鋒性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目錄

里奧尼德·赫維茨簡介

  里奧尼德•赫維茨教授是猶太人,1917年出生於波蘭, 他是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20多年以來,一直被提名為經濟學諾貝爾獎候選人。一直沒有獲得。終於在200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來到美國,最高學位是在波蘭時拿的相當於碩士學位的一個法學學位,來美國後,他沒有去拿博士學位,就直接從助教授做到正教授。

  赫維茨教授在學術上獲得許多榮譽,比如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會院士(一年只有一個 ,比美國科學院院士更難拿),總統獎獲得者 ,明尼蘇達大學校董事會講座教授,1990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等。

  當然,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開創了機制設計理論。激勵或激勵兼容現在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學中一個核心的概念。

  應用該激勵機制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開創信息經濟學領域的委托代理人理論的密勒斯(James Mirrlees) 和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獎

  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非常有興趣,到中國訪問過多次。為了訪問中國時方便,他還自學中文,認識好幾百中國字。

  赫維茨這個人特有意思,可能是猶太人的原因,雖然拿著高工資,卻有時象我這個窮學生一樣到處找免費停車的地方,而不去要交費的地方停車。赫維茨教授還有一大特色,他能夠根據每個人的經濟學知識的多少和訓練的不同,用非常通俗或嚴謹的語言把高深問題講得異常地透徹。他的課非常有趣、且通俗易懂,但他的考試卻很難,他手下的學生一般要學6、7年才能拿到博士學位,很多人最後往往拿不到學位,所以他的博士生不多。但是,“嚴師出高徒”,他培養的學生一般都比較優秀,比如他的學生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里奧尼德·赫維茨的學術研究與貢獻

  赫維茨做了許多其它開創性的工作: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對動態計量模型的識別問題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早在1947年就首先提出並定義了巨集觀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概念, 理性預期學派已成為當今巨集觀經濟學的主流,使得盧卡斯普雷斯科特分別獲得1995年和2004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理性預期學派當中的其他幾個大人物,象薩金特, 巴羅(R. Barro) 今後也很可能獲獎;

  赫維茲對如何從需求函數的存在來證明效用函數的存在這一可積性結果也作出了重要工作,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結果。效用是現代微觀經濟學消費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整個現代經濟學的基礎。但傳統的政治經濟學認為效用是一個唯心的概念,它不存在,在以往的國內政治經濟教科書中,效用一直受批判;他和阿羅Kenneth J. Arrow)等人還對競爭市場一般均衡的穩定性研究作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赫維茨與機制設計理論

  利奧·赫維茲在上世紀70年代對經濟機制理論做了開創性研究。其研究對象大到對整個經濟制度的一般均衡設計,小到某個經濟活動的部分均衡設計。在他那裡,概括地說,經濟機制理論所討論的問題是:對於任意給定的一個目標,在自由選擇、自願交換的分散化決策條件下,能否並且怎樣設計一個經濟機制(即制定什麼樣的方式、法則、政策條令、資源配置等規則),使得經濟活動參與者的個人利益和設計者既定的目標一致。

  赫維茲的經濟機制理論包括信息理論和激勵理論,並用經濟模型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明。經濟機制理論的模型由四部分組成:a.經濟環境;b.自利行為描述;c.想要得到的社會目標;d.配置機制(包括信息空間和配置規則)。赫維茲等人證明:沒有什麼經濟機制有比競爭市場機制更低的信息空間的維數,並且產生了帕累托有效配置。

  赫維茲在1972年又證明瞭著名的激勵相容不可能性定理”:在經濟社會成員數目有限的條件下,即使對於只有私人商品的經濟環境,不可能存在任何經濟機制,當人們的行為按占優策略決策時,它能執行帕累托最優配置。

  赫維茲的“真實顯示偏好”不可能性定理(Hurwitz, 1972)是一個類似結論。在個人經濟環境中,在參與性約束條件下(即導致的配置應是個人理性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分散化的經濟機制(包括市場競爭機制),能夠導致帕累托最優配置,並使人們有動力去顯示自己的真實信息,也就是說,真實顯示偏好和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因為,如果一個人願意講真話,那就意味著講真話是他的占優策略。因此,在機制設計中,要想得到能夠產生帕累托最優配置的機制,很多時候必須必須放棄占優均衡假設,即放棄每個人都講真話辦真事的假定。

赫爾維茨的主要著作

  • 著作:《設計中的經濟機制》
  • 學術報告:《市場經濟的缺陷與政府干預》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里奧尼德·赫維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