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約翰·海薩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John C. Harsanyi)
约翰·海萨尼(John C.Harsanyi)
放大
約翰·海薩尼(John C.Harsanyi)
約翰·海薩尼(John C.Harsanyi, 1920年5月29日-2000年8月9日)經濟學天才、理性預期學派的重量級代表,是把博弈論發展成為經濟分析工具的先驅之一,1994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目錄

海薩尼的生平經歷

  海薩尼1920年5月29日出生於匈牙利的佈達佩斯。海薩尼是家裡的獨生子。海薩尼的父母曾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藥商,但海薩尼自己愛好研究哲學和數學。在中學畢業決定自己今後發展方向時,海薩尼還是尊重父母的意願,選擇了佈達佩斯大學的藥學專業。1944年初,他獲得了藥學碩士學位。但是,1944年3月,德國軍隊占領了匈牙利。海薩尼從5月到11月被強迫到一個苦力營中勞動。同年11月,納粹當局決定將海薩尼所在的苦力營從佈達佩斯放逐到奧地利的一個集中營去。但是,海薩尼很幸運地就在列車開往奧地利之前,從佈達佩斯火車站逃脫。一位他認識的耶錢教神父讓他躲在修道院的地窖里避難。海薩尼確實是夠幸運的,因為後來他那些苦力營的同伴絕大多數都死於集中營里。

  戰後的1946年,海薩尼重新到佈達佩斯大學註冊入學,攻讀博士學位,專業是哲學,兼修社會學和心理學。由於他在先前學習藥學時已有學分,因此在學習了一年多的課程以及寫了一篇哲學的博士論文之後,海薩尼於1947年6月獲得佈達佩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從1947年9月至1948年6月,海薩尼在佈達佩斯大學的社會學研究所作助教。在這裡他遇到了後來成為他夫人的安妮•克勞伯。1948年6月,由於海薩尼與當局政見不同,他被迫從研究所辭職。1950年4月,海薩尼和安妮決定離開匈牙利。他們非法從一片邊防警衛較薄弱的沼澤地帶越過匈牙利國境線,他們慶幸沒有被邊防哨兵發現,逃到了奧地利。在奧地利,海薩尼和安妮請求去澳大利亞,幾個月後他們的請求獲得了批准。1950年12月30日,他們到達澳大利亞的悉尼,兩天後的1951年1月2日,海薩尼和安妮結婚。

諾貝爾經濟學獎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
歷屆獲得者
1969拉格納·弗里希
(Ragnar Frisch)
簡·丁伯根
(Jan Tinbergen)
1970保羅·薩繆爾森
(Paul A. Samuelson)
1971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s)
1972約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Kenneth J. Arrow)
1973華西里·列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
1974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綱納·繆達爾
(Gunnar Myrdal)
1975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
(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
佳林·庫普曼斯
(Tjalling C. Koopmans)
1976米爾頓·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1977戈特哈德·貝蒂·俄林
(Bertil Ohlin)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
(James E. Meade)
1978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1979威廉·阿瑟·劉易斯
(Sir Arthur Lewis)
西奧多·舒爾茨
(Theodore W. Schultz)
1980勞倫斯·羅·克萊因
(Lawrence R. Klein)
1981詹姆斯·托賓
(James Tobin)
1982喬治·斯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983羅拉爾·德布魯
(Gerard Debreu)
1984理查德·約翰·斯通
(Richard Stone)
1985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Franco Modigliani)
1986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 Jr.)
1987羅伯特·索洛
(Robert M. Solow)
1988莫裡斯·阿萊斯
(Maurice Allais)
1989特裡夫·哈維默
(Trygve Haavelmo)
1990默頓·米勒
(Merton H. Miller)
哈里·馬科維茨
(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91羅納德·科斯
(Ronald H. Coase)
1992加里·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93道格拉斯·諾斯
(Douglass C. North)
羅伯特·福格爾
(Robert W. Fogel)
1994約翰·福布斯·納什
(John F. Nash Jr.)
約翰·海薩尼
(John C. Harsanyi)
萊因哈德·澤爾騰
(Reinhard Selten)
1995小羅伯特·盧卡斯
(Robert E. Lucas Jr.)
1996詹姆斯·莫裡斯
(James A. Mirrlees)
威廉·維克瑞
(William Vickrey)
1997羅伯特·默頓
(Robert C. Merton)
邁倫·斯科爾斯
(Myron S. Scholes)
1998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
1999羅伯特·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
丹尼爾·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2001喬治·阿克爾洛夫
(George A. Akerlof )
邁克爾·斯賓塞
(A. Michael Spence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2002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2003克萊夫·格蘭傑
(Clive W.J. Granger)
羅伯特·恩格爾
(Robert F. Engle III)
2004芬恩·基德蘭德
(Finn E. Kydland)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Edward C. Prescott)
2005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
羅伯特·約翰·奧曼
(Robert John Aumann)
2006埃德蒙德·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7埃里克·馬斯金
(Eric S. Maskin)
羅傑·邁爾森
(Roger B. Myerson)
里奧尼德·赫維茨
(Leonid Hurwicz)
2008保羅·克魯格曼
(Paul R. Krugman)
2009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
奧利弗·威廉姆森
(Oliver E. Williamson)
2010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爾·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編輯]


海薩尼的學術生涯及學術成就

  由於海薩尼的英語水平不高,同時他在匈牙利獲得的學位澳大利亞不承認,因此在到達悉尼的頭三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海薩尼不得不到工廠做工以養家度日。晚上,海薩尼就到悉尼大學學習經濟學課程。他這時覺得經濟學理論的概念和數學方法的雅緻對他很有吸引力,因此他決定從社會學改行學經濟學。在匈牙利的學位雖然不被承認,但他在匈牙利上大學時的課程使他獲得了一部分學分,他只須學習兩年的進一步課程並寫一篇經濟學的碩士論文,就可以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這樣,海薩尼於1953年底獲得了悉尼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這時,海薩尼已開始了他的經濟學學術生涯。1954年初,他到布裡斯班(Brisbane)的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of Queensland)做經濟學講師,一直工作到1956年。這期間,海薩尼發表了五篇論文。其中三篇是關於將馮·諾依曼——摩根勞動保護坦效用函數應用於福利經濟學和倫理不的研究。

  1956年,海薩尼獲得了洛克菲勒研究基金的支持,攜夫人到美國斯坦大學學習了兩年。在斯坦福大學,海薩尼的指導老師是阿羅Ken Arrow)。1958年學習結束時,海薩尼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這時他已年屆38歲了。1958年,海薩尼與安妮回到澳大利亞,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大學(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tity)謀到了一個很好的職位。但是海薩尼很快發現自己非常孤立,因為那時博弈理論在澳還不為人們知曉。因此海薩尼向阿羅尋求幫助。在阿羅和托賓J.Tobin)的幫助下,海薩尼於1961年到美國底特律的韋恩州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作經濟學教授,一直工作到1963年。這五年中,海薩尼發表了十多篇論文。論文中大部分是關於博弈理論的研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963年發表的“一個關於n人合作博弈簡化的討價還價模型”。1964年,海薩尼到加州大學工作,一開始是作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商學院的訪問教授,後來成為正式教授。過了一段時間,海薩尼還成為經濟系的教授。從進入加州大學後,海薩尼一直在此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

  六十年代下半期是海薩尼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時期,在1967年和1968年,海薩尼發表了一篇分成三個部分的論文:“貝葉斯參與人完成的不完全信息博弈”(Games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layedby Bayesian Players)。該論文對當時博弈理論還無法有效討論的不完全信息博弈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種如何將一個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轉換成一個具有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的方法。通過這種轉換方法,不完全信息博弈被轉換成一個等價的完全信息博弈,從而可以對原來的不完全信息博弈進行研究。目前這一轉換方法已稱為“海薩尼轉換”,是處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標準方法。這樣,由於海薩尼的這一篇論文,博弈理論在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時的困難得到瞭解決,將不完全信息博弈納入到博弈理論的分析框架之中,極大地拓展了博弈理論的分析範圍和應用範圍,從而完成了博弈理論發展中的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正是因為這一貢獻,使海薩尼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殊榮。 海薩尼除了在博弈理論的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外,他還在福利經濟學經濟哲學方面獲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從五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海薩尼在這兩方面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進一步確立了他在經濟學界的地位。

海薩尼的學術成就

  不完全信息理論

  海薩尼對博弈論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在不完全信息問題上的突破。古典經濟模型幾乎無一例外地假設,個人(或廠商)的資源與偏好情況不僅為自己,也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所知,即完全信息假設。這顯然不符合實際。不過,這並非模型建立者本身所希望的,而只是因為缺乏解決不完全信息問題的工具而不得不做出的簡化。博弈論的發展也遇到同樣問題。由於對不完全信息問題一度苦無良策,博弈論曾受到嚴厲批評,因為局中人事實上不可能清楚關於對手決策的所有信息,由此導致博弈理論的應用範圍受到了限制。 海薩尼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將不完全信息建模為自然完成的一種抽彩。這種抽彩決定局中人的特征,而這些特征是局中人偏好與經驗的總和。其中,每個局中人清楚自己的特征,但不知道別人的真實特征。即他對整個博弈局勢只有不完全信息。據其特征,局中人可分為一些“類型”。每個局中人知道自己的類型,不知道別人的類型,但知道類型上的聯合分佈,從而能對其他局中人的類型做出先驗分佈判斷。

  不完全信息的這種博弈局勢把千變萬化的不完全信息都歸結為局中人對他人的主觀判斷。這種方法成功地將不易建模的不完全信息轉化為數學上可處理的不完善信息,即局中人根據經驗與知識對對手的類型得出關於可能性大小的主觀判斷,即數學上的一種先驗分佈。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解是由納什均衡概念推廣而來的。其均衡點(貝葉斯均衡點)是一個n重策略,每個局中人的個人策略均是對其他局中人的(n-1)重策略的某種類型的最佳應對。以類型為基礎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海薩尼(1967—1968年)提出的。他運用這種方法來剋服將局中人的信息與偏好以及他對其他局中人信息與偏好的瞭解進行建模時所遇到的複雜性。這一思路極富創造性,使不完全信息博弈成為解決經濟問題的一個有力工具。

  混合策略

  對混合策略概念的傳統解釋是,局中人應用一種隨機方法來決定所選擇的純策略。這種解釋在理論與實際上均不能令人滿意。海薩尼對此提出了更確切的解釋方法。他說明每一真實的博弈形勢,總受一些微小的隨機波動因素影響。在一標準型博弈模型中,這些影響表現為微小的獨立連續隨機變數,每個局中人的每一策略均對應一個。這些隨機變數的具體取值僅為相關局中人所知,這種知識即成為私有信息;而聯合分佈則是博弈者的共有信息。這稱為變動收益博弈。

  變動收益博弈適用哈薩尼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論,各隨機變數的取值類型影響著每一個博弈者的收益。在適當的技術條件下,變動收益博弈所形成的純策略組合與對應無隨機影響的標準型博弈的混合策略組合恰好一致。海薩尼證明,當隨機變數趨於零時,變動收益博弈的純策略均衡點轉化為對應無隨機影響的標準型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點。

  豪爾紹尼的變動收益博弈理論提供了對混合策略均衡點具有說服力的解釋。局中人只是錶面上以混合策略博弈,實際上,他們是在各種略為不同的博弈情形中以純策略博弈。這種解釋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概念創新,是海薩尼對博弈論所採用的貝葉斯研究方法奠定的一塊基石。

  合作與非合作博弈

  海薩尼關於博弈論的第一篇論文(1956年)把納什的合作理論與Zeuthen的議價模型結合,這是他建立n人合作博弈的通用議價模型的第一步。

  絕大多數合作解概念是基於具有或不具有旁支付的特征方程型博弈。而他的通用議價模型是第一個適用於標準型博弈問題的n人合作理論。通過對均衡時效用權重與聯盟對局中人分紅具有獨創性的構造,他成功地定義了一種議價解法,與非合作博弈的一種均衡點非常相似。直至現在,他的n人議價模型仍是合作博弈理論中最為重要的理論之一。

  現在,一種觀點已被廣泛接受,即有關一種博弈形勢的充分詳細的模型必為一個非合作博弈理論。而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一般觀點認為,合作理論比非合作理論更為重要。因為合作有利可圖,人們怎會放棄呢?

  海薩尼是促使這種觀念變遷產生的博弈論研究者之一。他首先認識到合作機會以非合作博弈形式建模的必要性。由此觀點,合作理論可被視為一個簡化形式,需要建立具有更多細節的非合作模型。以這種思路,海薩尼為特征方程型博弈中一個重要的合作理論——馮·諾伊曼——摩根斯坦穩定集——進行了創造性的非合作形式重建。海薩尼在議價模型中為一個具有可轉移效用的零和特征方程型博弈設計了一個收益向量序列,以其序列遞推過程描述聯盟的選擇過程。其理論利用非直接優勢概念形成了修正的穩定集概念。海薩尼對穩定集概念的非合作重建為考察聯盟形成的非合作模型構造提供了方法上的突破。

  總的來說,海薩尼在他所面臨的博弈論幾個前沿熱點上均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某些思想已成為博弈論的基石,有些思想現在仍然處在研究之中。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博弈論的發展,而且以其新穎與創造性激發了後人的進一步開拓。

  海薩尼轉換

  海薩尼轉換的博弈樹 在假定局中人擁有私人信息的情況下,其他局中人對特定局中人的支付函數類型是不清楚的。如果一些局中人不知道另一些局中人的支付函數,或支付函數不是共同知識,局中人就不知道他在與誰博弈,博弈的規則是沒有定義的。因而在1967年以前,博弈論專家認為此時博弈的結構特征是不確定的,無法進行分析。海薩尼提出了一種處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方法,即引入一個虛擬的局中人——“自然”。自然首先行動,它決定每個局中人的特征。每個局中人知道自己的特征,但不知道別的局中人特征。這種方法將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變成一個兩階段動態博弈,第一個階段是自然N的行動選擇,第二階段是除N外的局中人的靜態博弈。這種轉換被稱為“海薩尼轉換”,這個轉換把“不完全信息”轉變成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從而可以用分析完全信息博弈的方法進行分析。

海薩尼的主要學術著作

  海薩尼在到目前為止的學術生涯中,著述頗豐,發表了各類論文過百篇,著作五部:

  • “博弈和社會中的理性行為與討價還價均衡”(1977年)
  • “關於倫理學與社會行為及其科學解釋的論文”(1976年)
  • “博弈論論文集”(1982年)
  • “博弈均衡選擇的一般理論”(1988年,與塞爾騰合著)
  • “道德、平等和個人美德:一個不正統的功利主義理論”(待出版)

  此外,海薩尼還是一位勤奮的學者,1993年和1994年,七十多歲的海薩尼還在進行研究和寫作,他把與塞爾騰在1988年合作形成而發表的均衡選擇理論進行了創新和簡化,得到一個更加簡潔和更有吸力的形式。

海薩尼所擁有的榮譽

  由於海薩尼的學術貢獻,他在經濟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著名經濟史學家布勞格Mark Blaug)在其1986年版(第二版)的“經濟學家名人錄:1700——1986”中收錄有海薩尼的詞條,肯定了海薩尼在經濟哲學與博弈理論方面的貢獻(這一版的名人錄中沒有納什塞爾騰,同時海薩尼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成果也未列入)。

  海薩尼擁有一系列的榮譽職銜,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從1992年);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從1984年);計量經濟學會會員(從1968年);美國經濟學會榮譽會員(1994年);美國西北大學名譽博士(1989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約翰·海薩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04.238.47.* 在 2018年11月8日 13:29 發表

校友,真正的錦鯉,如果沒有兩次逃難時的幸運,世界將會失去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同時博弈論的發展也將滯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