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992个条目

經濟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史(Economic History)

目錄

什麼是經濟史

  經濟史是指經濟領域的發展歷史和經濟狀態的變遷史。從廣義上講,經濟史是指人類以往從事經濟活動過程的總稱,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事件,從狹義上說,經濟史是指經濟史學家通過文字以及符號等對上述經濟活動活動發展規律的描述解釋。它是對於過去的經濟和經濟現象的研究。

經濟史的特征

  1.經濟史描述再現人類社會的經濟歷史

  2.在以上基礎上分析解釋經濟活動的規律

  3.經濟史研究方法的特征:以經驗歸納法歷史分析法研究人類活動和歷史經濟發展。經濟史學綜合採用歷史的、統計的方法並應用經濟學理論分析歷史現象和組織制度。 研究課題包括商業史、財政金融史和社會歷史的交叉方面,例如人口史和勞動史。數量的(計量的)經濟史也指歷史計量學。

經濟史的作用

  1.有助於為經濟分析增添歷史視野,從而加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

  目前,隨著經濟生活的複雜化以及學者的不斷努力,經濟學理論已經越來越完善和細化。微分方程、概率統計學等數學知識不斷地滲透到經濟分析中。而且,隨著計算技術資料庫技術的發展,人們也有能力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同時其他學科所適用的信息處理技術也被應用於經濟學研究中。以至於在今天的經濟分析中,到處都是公式、方程、模型、數據、計量,而且顯然,這種分析方法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如果沒有數學方法的分析,在一些研究經濟學的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幾乎不可能。無疑,這激發了經濟學理論研究,而且使經濟分析更加理性、具體和嚴密。但同時也要看到,這種分析方法有其弊端,那就是歷史視野的缺失。缺失歷史視野,所關註的問題和所得出的結論就顯得非常單薄,所使用的論據有時也欠妥,所隱含的假設有時根本不符合歷史事實。如果假設和論據都有問題,那麼即便推導過程非常嚴密,邏輯非常清晰,也不能得出正確而且有效的結論。

  因此,經濟分析不能沒有歷史視野,不能僅僅從現實到現實。分析問題不能簡單化和錶面化,不能為了應用某些理論而誤讀現實。為了彌補歷史視野缺失的遺憾,可以藉助經濟史研究。目前,經濟史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果。一方面,很多經濟史研究者通過艱苦的努力,為經濟史研究夯實基礎做出了卓絕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經濟史研究者運用歷史方法來研究經濟問題,並得出了有益的結論。作為習慣於從經濟學理論入手分析經濟問題的研究者,應該多借鑒和參考一下經濟史研究者所做出的貢獻和對某些問題的思考。當然,作為經濟史研究者,更有責任發揮自己的專長,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從而為經濟分析提供另外一種思路。

  2.有助於為經濟分析提供有效數據,從而為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創造條件。

  眾所周知,在經濟實證分析中,要使用大量有效的數據,然而,可獲得的數據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歷史數據尤其如此。而且,有些數據還不是真偽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存在。這就存在一個辨別數據和重構數據的問題。區分數據真偽對經濟分析很重要,數據不可靠會影響模型的可信度。當然,可以藉助於一些統計方法來彌補,但有限。經濟史研究可以在這方面大有作為。一些歷史事實即便淹沒在歷史塵埃里,被歷史的河流沖洗,但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文本留存下來。鉤稽這些文本並相互比較就是經濟史研究的長項。另外,數據來源由於渠道問題經常會含有一些水分。排除這些水分,也需要對經濟社會有個總體性的、結構性的、歷史性的把握,這也需要經濟史研究。重構數據對於經濟分析也很重要。經濟史研究可以檢驗重構數據的真實可靠性。數據真實可靠,這為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創造了條件。

  3.有助於審視中國經濟問題。

  中國目前處於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轉軌的階段,雖然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與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相比,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研究這些不完善不能僅僅依賴於經濟學理論,而應該具有歷史眼光和世界視域。中國經濟的很多現實問題都需要從歷史角度和比較角度來加以考察,需要從制度、技術、文化、意識形態、國家、組織、人口、政治、自然資源、地理環境等等各個角度深入研究,需要向發達國家或者說道路相似的國家學習。

  4.有助於經濟史本身的進步。

  目前,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經濟史研究都在走下坡路,而且,經濟史自身似乎也沒找到精神家園:對於什麼是經濟史有分歧,對於經濟史研究採取何種方法有分歧。在爭論中,經濟史似乎離經濟分析越來越遠,離現實問題也越來越遠,離研究者和學生們的興趣也越來越遠。筆者認為,這不利於經濟史的進步。經濟史學科若要發展,必須扎根現實,必須在與經濟現實的關聯中吸收營養。而要完成這種關聯,需把經濟史作為一種方法。

  5.有助於經濟學理論的發展。

  目前,經濟史和經濟學理論越來越難以交流,並且不能彼此學習借鑒。這種交流障礙源自經濟學和經濟史的分析範式的差距較大,關註的對象也不盡相同。這是一種不樂觀的現象。方法論意義上的經濟史或許能改善與經濟學的交流,從而給經濟學註入一些新鮮的血液。

經濟史和經濟學的關係

  經濟史與經濟學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研究生產力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和演變規律的科學。但是兩者並非相互包含或融為一體的,而是相互獨立並平行發展的兩個分支學科。兩者相互提供方法論。

  一、經濟學的方法是實證方法,這種方法的本質是用經驗和事實說話。

  這正是經濟史的根本特點和根本優勢:一方面經濟史為經濟學的實證提供大量的經驗事實,另一方面又能對經濟理論進行證偽。經濟史作為經濟學的實證工具具有以下優勢:

  1.提供的經驗事實是大量的

  2.提供的經驗事實比經濟學家所感知的現實經濟史界可靠得多

  3.經濟學家可用經濟史提供的經驗世界,對經濟理論進行“試錯”、“證偽”

  4.經濟史世界最適於經濟學“溯因法”研究。

  經濟學假說是從大量經驗事實中抽象出來的“公理性”假說。經濟學研究離不開假設,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設上的,從這些假說中出發,對經驗事實進行推理性研究。這種研究方法最大的危險性在於前提假設的錯誤,即前提假設與經驗事實不符。經驗事實真理是或然的,所以從經驗事實中抽象出來的理論假說還要進一步接受經驗事實的驗證,這種驗證要求助於經濟史。不僅如此,當一項假設被經驗證偽之後,理論還需要一種新的假設來源,而這種新的假設仍必須從經驗事實中產生,經濟史將繼續成為經濟理論新的假設的來源。

  因而經濟史的任務不僅是為經濟學理論提供更多的實證性材料,而且要為經濟學理論提供新的假設。

  二、經濟史的任務不是簡單的敘述史實,而是用一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透視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

  經濟學理論對於經濟史研究的作用,就在於它決定用什麼觀點考察經濟的歷史,用什麼方法理解和闡述經濟的歷史。

  用一定的經濟學觀點和方法研究經濟史,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假設問題。前提假設是科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經濟史也不例外,經濟史學的前提假設一方面來源於歷史學家和經濟史學家的哲學見解,另一方面直接來源於經濟學理論。

  經濟學還為經濟史研究提供理論模型和工具方法。經濟史可使用的經濟學理論模型有:歷史主義模型、傳統模型、新古典和制度分析模型、起飛模型。工具層面上講,經濟學為經濟史提供的分析方法有:巨集觀分析和微觀分析法、中觀的區域和部門分析法、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法邊際分析方法和計量分析法。

  三、經濟史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產品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

  從這定義,我們可以認識到:首先,經濟史的研究應該與經濟學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其次,經濟史的研究,必須重視對經濟社會的幾個重要方面的研究。第三,經濟史的研究,應該重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研究,而不是單純地描述經濟現象,避免經濟史研究的膚淺性,為經濟學的研究、進而為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對於一個史學工作者來說,要將經濟學作為自己的一個立足點,必須善於運用經濟學的研究工具。

  具體說,就是:

  1.正確地理解或使用關於經濟學的各種名詞術語、概念。例如,收益遞減規律生產可能性邊緣等術語。如果缺乏對這些概念的理解與運用,經濟史研究就會顯得軟弱無力、流於膚淺。

  2.善於應用經濟學理論及方法來分析、解釋經濟現象,並能挖掘出其深層次的內在影響因素。進行經濟史研究,不僅要有充分翔實的史料,還要對這些史料進行有效的分析,從這些史料中發現經濟運行的規律、發現經濟運行對整個社會歷史的影響。只有將具體的史料置於經濟理論的分析之下,史料所包含的內在意義才能得以顯露。例如,計量法就是新經濟史學家研究經濟史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五、必須合理選用經濟學理論研究經濟史。

  人類的經濟活動史多方面、多層次的,經濟史也就獲得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成為一個極為廣闊的研究領域。在這個廣闊的領域中,只有運用不同層次、不同視角的研究工具,才能全面有效地分析錯綜複雜的多層次經濟現象。以“凱恩斯革命”為例的經濟學理論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經濟學理論、方法、模式為研究經濟史提供了眾多的理論分析工具,從研究的具體需要出發,有目的、有選擇地運用適合研究課題本身性質的理論與方法,善於應用這些理論方法,對於任何經濟理論都不能一把抓,一刀切,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樣,研究工作才是有效、真實的。

中國的經濟史發展

  中國經濟史論述中國經濟千百年的變遷。中國經濟曾經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現在中國經濟也在逐漸找回世界經濟領導的地位。

  在遠古的農業經濟時代,中國經濟規模在世界上獨領風騷了近2000年。在歷史上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戰爭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古代中國的經濟通常與王朝的興衰與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而經濟重心也隨著政治中心的改變、爭戰、人口遷徙、工農商的發展及海陸交通的改善而不斷改變。歷史學家認同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轉移的趨勢是由北至南,此消彼長的,大體上可分為幾個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此時長江以南經濟已完全超越黃河中下游。

  11世紀—13世紀的宋元時期,中國工商業發展迅速,宋仁宗年前已於四川產生交子、會子等紙幣,到元代紙幣的流通擴大到全國範圍,稱為鈔。這時中國的市場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也最先體驗到金融危機的破壞作用。宋元時期對外貿易頻繁,大量白銀通過海外貿易流入中國。

  明清以來中國經濟政策趨於保守,長期採取重農輕商的政策,並對外實行海禁,工商業發展受到限制。18世紀以來,歐洲則迅速從中世紀農業經濟社會逐步轉型到工商業經濟社會,在同一時期率先實現了工業革命,中國經濟遂落後於西方。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原來保守的農業經濟體系也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極大衝擊。

  中國效仿西方發展工業的過程並不順暢,其間不斷受到內外因素的干擾。在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至抗日戰爭爆發前,是中國較為和平的發展時期,被稱為“黃金十年”。其後由於戰火的原因,直至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局才穩定下來,使經濟得以發展。

  中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發展很快,其中含有蘇聯的幫助,經濟模式亦為蘇式的計劃經濟。1970年代末,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成為至今中國大陸地區發展經濟的主要方向,經濟模式向市場化方向不斷轉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2011年的GDP已經達到73000億美元,成為歐盟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或說居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位於世界中下水平,而且經濟發展受到資源限制、貧富分化等因素的威脅。近年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中國大陸與日韓、港台等地區的經貿往來已變得十分頻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李瑞,Tiffany,Mis铭,Jane,苏青荇,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經濟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