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经济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目录

什么是经济史

  经济史是指经济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经济状态的变迁史。从广义上讲,经济史是指人类以往从事经济活动过程的总称,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事件,从狭义上说,经济史是指经济史学家通过文字以及符号等对上述经济活动活动发展规律的描述解释。它是对于过去的经济和经济现象的研究。

经济史的特征

  1.经济史描述再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历史

  2.在以上基础上分析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律

  3.经济史研究方法的特征:以经验归纳法历史分析法研究人类活动和历史经济发展。经济史学综合采用历史的、统计的方法并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历史现象和组织制度。 研究课题包括商业史、财政金融史和社会历史的交叉方面,例如人口史和劳动史。数量的(计量的)经济史也指历史计量学。

经济史的作用

  1.有助于为经济分析增添历史视野,从而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目前,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以及学者的不断努力,经济学理论已经越来越完善和细化。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学等数学知识不断地渗透到经济分析中。而且,随着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有能力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同时其他学科所适用的信息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以至于在今天的经济分析中,到处都是公式、方程、模型、数据、计量,而且显然,这种分析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如果没有数学方法的分析,在一些研究经济学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几乎不可能。无疑,这激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而且使经济分析更加理性、具体和严密。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分析方法有其弊端,那就是历史视野的缺失。缺失历史视野,所关注的问题和所得出的结论就显得非常单薄,所使用的论据有时也欠妥,所隐含的假设有时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果假设和论据都有问题,那么即便推导过程非常严密,逻辑非常清晰,也不能得出正确而且有效的结论。

  因此,经济分析不能没有历史视野,不能仅仅从现实到现实。分析问题不能简单化和表面化,不能为了应用某些理论而误读现实。为了弥补历史视野缺失的遗憾,可以借助经济史研究。目前,经济史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一方面,很多经济史研究者通过艰苦的努力,为经济史研究夯实基础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经济史研究者运用历史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作为习惯于从经济学理论入手分析经济问题的研究者,应该多借鉴和参考一下经济史研究者所做出的贡献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当然,作为经济史研究者,更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从而为经济分析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2.有助于为经济分析提供有效数据,从而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在经济实证分析中,要使用大量有效的数据,然而,可获得的数据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历史数据尤其如此。而且,有些数据还不是真伪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存在。这就存在一个辨别数据和重构数据的问题。区分数据真伪对经济分析很重要,数据不可靠会影响模型的可信度。当然,可以借助于一些统计方法来弥补,但有限。经济史研究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一些历史事实即便淹没在历史尘埃里,被历史的河流冲洗,但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文本留存下来。钩稽这些文本并相互比较就是经济史研究的长项。另外,数据来源由于渠道问题经常会含有一些水分。排除这些水分,也需要对经济社会有个总体性的、结构性的、历史性的把握,这也需要经济史研究。重构数据对于经济分析也很重要。经济史研究可以检验重构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数据真实可靠,这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3.有助于审视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与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研究这些不完善不能仅仅依赖于经济学理论,而应该具有历史眼光和世界视域。中国经济的很多现实问题都需要从历史角度和比较角度来加以考察,需要从制度、技术、文化、意识形态、国家、组织、人口、政治、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等各个角度深入研究,需要向发达国家或者说道路相似的国家学习。

  4.有助于经济史本身的进步。

  目前,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经济史研究都在走下坡路,而且,经济史自身似乎也没找到精神家园:对于什么是经济史有分歧,对于经济史研究采取何种方法有分歧。在争论中,经济史似乎离经济分析越来越远,离现实问题也越来越远,离研究者和学生们的兴趣也越来越远。笔者认为,这不利于经济史的进步。经济史学科若要发展,必须扎根现实,必须在与经济现实的关联中吸收营养。而要完成这种关联,需把经济史作为一种方法。

  5.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目前,经济史和经济学理论越来越难以交流,并且不能彼此学习借鉴。这种交流障碍源自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分析范式的差距较大,关注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是一种不乐观的现象。方法论意义上的经济史或许能改善与经济学的交流,从而给经济学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

经济史和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史与经济学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的科学。但是两者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的,而是相互独立并平行发展的两个分支学科。两者相互提供方法论。

  一、经济学的方法是实证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

  这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一方面经济史为经济学的实证提供大量的经验事实,另一方面又能对经济理论进行证伪。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以下优势:

  1.提供的经验事实是大量的

  2.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史界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理论进行“试错”、“证伪”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经济学假说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公理性”假说。经济学研究离不开假设,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上的,从这些假说中出发,对经验事实进行推理性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危险性在于前提假设的错误,即前提假设与经验事实不符。经验事实真理是或然的,所以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假说还要进一步接受经验事实的验证,这种验证要求助于经济史。不仅如此,当一项假设被经验证伪之后,理论还需要一种新的假设来源,而这种新的假设仍必须从经验事实中产生,经济史将继续成为经济理论新的假设的来源。

  因而经济史的任务不仅是为经济学理论提供更多的实证性材料,而且要为经济学理论提供新的假设。

  二、经济史的任务不是简单的叙述史实,而是用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透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

  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史研究的作用,就在于它决定用什么观点考察经济的历史,用什么方法理解和阐述经济的历史。

  用一定的经济学观点和方法研究经济史,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假设问题。前提假设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济史也不例外,经济史学的前提假设一方面来源于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的哲学见解,另一方面直接来源于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还为经济史研究提供理论模型和工具方法。经济史可使用的经济学理论模型有:历史主义模型、传统模型、新古典和制度分析模型、起飞模型。工具层面上讲,经济学为经济史提供的分析方法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法、中观的区域和部门分析法、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法。

  三、经济史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这定义,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经济史的研究应该与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其次,经济史的研究,必须重视对经济社会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第三,经济史的研究,应该重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而不是单纯地描述经济现象,避免经济史研究的肤浅性,为经济学的研究、进而为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对于一个史学工作者来说,要将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一个立足点,必须善于运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

  具体说,就是:

  1.正确地理解或使用关于经济学的各种名词术语、概念。例如,收益递减规律生产可能性边缘等术语。如果缺乏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经济史研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流于肤浅。

  2.善于应用经济学理论及方法来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并能挖掘出其深层次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行经济史研究,不仅要有充分翔实的史料,还要对这些史料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这些史料中发现经济运行的规律、发现经济运行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影响。只有将具体的史料置于经济理论的分析之下,史料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才能得以显露。例如,计量法就是新经济史学家研究经济史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五、必须合理选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史。

  人类的经济活动史多方面、多层次的,经济史也就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成为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只有运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工具,才能全面有效地分析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经济现象。以“凯恩斯革命”为例的经济学理论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学理论、方法、模式为研究经济史提供了众多的理论分析工具,从研究的具体需要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运用适合研究课题本身性质的理论与方法,善于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对于任何经济理论都不能一把抓,一刀切,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研究工作才是有效、真实的。

中国的经济史发展

  中国经济史论述中国经济千百年的变迁。中国经济曾经在世界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在中国经济也在逐渐找回世界经济领导的地位。

  在远古的农业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规模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了近2000年。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而经济重心也随着政治中心的改变、争战、人口迁徙、工农商的发展及海陆交通的改善而不断改变。历史学家认同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是由北至南,此消彼长的,大体上可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以三国孙吴时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乱划分为前后;第三阶段为南宋建立至鸦片战争,此时长江以南经济已完全超越黄河中下游。

  11世纪—13世纪的宋元时期,中国工商业发展迅速,宋仁宗年前已于四川产生交子、会子等纸币,到元代纸币的流通扩大到全国范围,称为钞。这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最先体验到金融危机的破坏作用。宋元时期对外贸易频繁,大量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

  明清以来中国经济政策趋于保守,长期采取重农轻商的政策,并对外实行海禁,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18世纪以来,欧洲则迅速从中世纪农业经济社会逐步转型到工商业经济社会,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也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冲击。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并不顺畅,其间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在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较为和平的发展时期,被称为“黄金十年”。其后由于战火的原因,直至第二次国共内战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局才稳定下来,使经济得以发展。

  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发展很快,其中含有苏联的帮助,经济模式亦为苏式的计划经济。19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成为至今中国大陆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经济模式向市场化方向不断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11年的GDP已经达到73000亿美元,成为欧盟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或说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下水平,而且经济发展受到资源限制、贫富分化等因素的威胁。近年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大陆与日韩、港台等地区的经贸往来已变得十分频繁。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李瑞,Tiffany,Mis铭,Jane,苏青荇,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济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